金融危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5111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危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金融危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金融危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金融危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金融危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金融危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金融危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金融危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金融危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金融危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docx

《金融危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危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融危机.docx

金融危机

目录

一、金融危机2

(一)金融危机来自美国2

1、金融危机的产生2

2、人民币汇率问题2

3、美国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3

二、经济危机下中国的就业问题3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3

(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4

三、中国的能源问题4

(一)国际格局中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4

1、发展性挑战:

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4

2、经济性挑战:

围绕能源引发的种种博弈5

3、政治性挑战:

我国能源进口面对大量不稳定因素6

(二)全球化态势下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思考7

1、提高远洋保护我国海外利益能力8

2、参与国际能源金融市场的运作8

四、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9

(一)国际贸易摩擦背景9

(二)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10

(三)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对策10

五、可持续发展问题12

(一).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12

(二).加大就业力度12

(三).加强能源管理13

(四).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13

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

 摘要

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取的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在经济危机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指出经济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例如:

就业问题、国际贸易问题、能源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继续强力推动改革,之后又提出经济改革中的一些措施手段。

关键词:

经济危机就业问题国际贸易问题能源问题可持续发展

一、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来自美国

1、金融危机的产生

由美国次级债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削弱的趋势。

随着美国房地产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和抵押贷款违约率的进一步上升,这场危机很可能演变为自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破产以来发达国家金融市场遭遇的最严重危机。

2、人民币汇率问题

由于中国经济和人民币汇率相对于美国经济和美元汇率存在一定的独立性,一旦美元大幅贬值、美国经济陷入中期衰退,那么相对坚挺的人民币和相对健康的中国经济,将会吸引大量的短期资本重新进入中国境内。

中国资本市场在经历了短期内外国资本撤出导致的调整后,很可能重新被流入的短期外国资本推高,甚至引发更大程度的投机泡沫,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埋下隐患。

3、美国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将导致美国市场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下降。

经济衰退引发的美国国内经济矛盾的增加,以及进入总统选举年度的影响,将会加剧中美贸易摩擦,美国政府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可能显著加大。

如果美联储通过连续调低联邦基金利率来避免次级债危机的扩散和升级,这也会对人民币汇率和利率政策的实施空间造成掣肘。

美联储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将会进一步缩小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利差,一方面引致更多的热钱流入中国,另一方面将会进一步限制中国货币当局运用加息手段来调控国内通货膨胀的能力。

中美利差的缩小将会凸显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

换句话说,美联储为应对次级债

危机的降息举措将会进一步限制中国政府自主运用货币政策的空间。

二、经济危机下中国的就业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

现在我国每年要有几百万的大学生毕业,巨大的就业压力让社会无法承受。

大学生接受了长时间的教育,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有的家庭条件差的甚至四处举债。

若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将会给社会带来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也会打击人们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农民工就业大军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稳定和人民的生活的水平的提高,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工厂不断的缩小产品的生产,大量的农民工失去了工作,使他们本来就困难的生活就更加举步维艰了。

三、中国的能源问题

(一)国际格局中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三大石油消费国、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能源安全对于中国的意义十分重大。

而能源安全不是单纯的能源问题,也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对外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经济利益以及外交手段等多层次的战略问题。

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性挑战:

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的统计,2004年我国对外依存度达到48.5%。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10年,我国将每天进口石油400万桶(年进口量约为2亿吨),2020年将进口800万桶/日(年进口约为4亿吨),2030年将进口980万桶/日(年进口量为5亿吨)。

届时,我国的进口依存度将分别上升到61%、76.9%和82%。

中国地质科学院报告估算,到2020年我国将进口石油5亿吨左右,进口依存度将达到70%左右。

随着中国未来能源对外依赖程度不断上升,中国国内能源市场与国际能源市场的联系必将日益密切,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特别是国际油价的波动,可能对中国能源安全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油价上涨将直接导致外汇支出增加,进而降低经济增长率。

油价上涨还将拉动物价上涨。

因此,一旦国际石油市场发生波动,必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运行、人民生活和国家安全。

源于能源的经济风险将成为我国经济安全的最大风险之一。

2、经济性挑战:

围绕能源引发的种种博弈

(1)中日能源博弈角力不断

石油被缺油的中国和日本视为经济命脉,双方在世界范围内抢油动作不断,针对地理上最靠近的西伯利亚和东海蕴藏,更是志在必得。

一场为能源安全而展开的石油大博弈已经展开,并且角力不断。

早在1994年,俄罗斯就主动提出,中俄合建一条由俄罗斯安加尔斯克至中国大庆的输油管线(安大线),把西伯利亚蕴藏的丰富石油销往中国,但当时还不算缺油的中国却因资金问题对这项提议兴趣不大,没有及时与俄罗斯签订有关协议。

几年后中国打算认真考虑这项提议时,同样需要石油的日本却“横插一杠”,趁中国犹豫之际,以重金诱使俄罗斯放弃“安大线”。

中日为争夺俄罗斯石油开始了一场漫长的角力。

在不久前胡锦涛主席访俄期间,中国最大的能源企业“中石油”和“中石化”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了长期合作和建立合资企业的议定书;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也与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中俄能源全面合作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使中国在与日本争夺俄罗斯石油的搏弈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2)东海油气之争日趋升级。

中日在俄罗斯石油管道上的争夺尚未平息,两国又开始为东海油气田打起口水战。

在今年5月中日就春晓油气田开发的谈判无果而终后,日本宣称将在本月批准日本石油公司在东海开采油气。

中日东海油气之争有升级之势。

去年5月下旬,日本发现中国已经着手在东海建造春晓油气田的开采设施。

春晓油气田的位置距离日本所认定的中日东海经济区的“中间线”只有5公里,日本指中国在这个地方开采油气,将对日本一侧的油气产生“抽吸”效应,损害日本利益。

春晓油气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南350公里的东海凹陷区域,由4个油气田组成,总面积2万2000平方公里。

春晓油气田建成后,将通过海底管道每年向浙江和上海输送25亿立方米天然气。

有关学者指出,由于中日对东海经济区的划分有严重分歧,一旦日本企业开始在东海有争议的地区开采油气,中日之间的争吵将进一步升级,甚至不排除双方爆发冲突的可能。

据最新的资料显示,2005年7月14日,日本经济产业省正式宣布授予日本帝国石油公司在东海中日争议海域的试开采权,中国外交部和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已经向日方提出了强烈抗议和严正交涉。

中日之间的油气之争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必然对我国的能源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3、政治性挑战:

我国能源进口面对大量不稳定因素

能源进口来源地单一。

据统计,2004年在我国石油进口中,中东占45%,非洲占30%,俄罗斯占9%,中亚占1.2%,东南亚占10%,南美洲占2.3%,其他地区占2.5%。

进口国主要集中于沙特阿拉伯、阿曼、安哥拉、伊朗、苏丹和也门等高风险国家,6国占我国进口石油的60%。

由此可见,我国石油进口严重依赖中东地区,且国家过于集中。

这使我国容易受到外来势力、突发政治经济情况和能源来源地国家的社会动荡等不可预知事件的影响。

众所周知,中东地区一向是世界的热点,不仅阿以冲突持续不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而且阿拉伯内部也矛盾丛生,争斗难分难解,因此一旦出现爆炸性的局面,我国的石油供应毫无疑问会受损。

此外,我国第二大石油来源地是非洲,而且主要集中在西南非洲,这一地区近年来也属于事故高发地,由于种族、部落等各种原因造成的政治和社会的动荡频繁发生,并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种不安定仍会持续下去。

这也必将影响到我国的石油供应,突然中断供应或供应量大大减少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

(二)全球化态势下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思考

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进行石油勘探开发的跨国经营,将是保证我国长期供应安全的重要战略。

目前中国石油、中国海洋石油和中国石化三大石油公司都在继续积极实施国际化的经营战略。

为此,二方应统筹协调,整合内部资源,形成合力,合作对外;或者与外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以增强在国际石油领域的竞争力。

加强与独联体产油国的合作,寻求新的石油供应源。

1、提高远洋保护我国海外利益能力

海陆两路出击,反制美日围堵,控制地缘战略制高点;在东海油田争执土动用国家威慑,展示强硬手腕。

同时,加快海军建设,扩大国际合作。

历史表明,生存资源的稀缺到什么程度,大国关系就会紧张到什么程度,而海军是国家对一世界产生实际影响力并由此分享国际资源份额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同时它更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政治问题的解决多是以军事为后盾的。

现代海军是伴随国际贸易出现的,而海军先行又是英美国家扩展国际贸易的基本路线。

根据历史经验,未来中国在国际能源体系所拥有的相应份额,最终并不以商业谈判技巧而是以海上军事力量的大小为保证。

目前中国扩大国际能源市场的步伐较快,而由此产生的维护中国已获取的国际能源利益的军事自卫手段却严重滞后。

根据自科索沃战争以来国际形势的变化,没有海军保障的国家海外利益增长,随时都有被海上军事强国强行中断乃至终断的可能。

2、参与国际能源金融市场的运作

我国应该尽快开设石油期货市场,规避国际石油价格风险。

一要在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和缓冲体系的前提下,抓紧建立和完善期货市场,以远期合同交易方式降低近期价格风险,逐步与国际接轨;二要建立国际采购的协调机制,通过国内企业联手采购,争取合理的价格。

此外,我国可以考虑成立石油基金,参与国际能源金融市场的运作。

石油是一种国际性的商品,其价格的变动受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而定。

然而,由于以下一些因素,其实际的价格水平往往又不是市场因素所完全决定的;第一,石油是一种战略物资,世界范围内重大的政治、经济的因素对其价格的影响不可避免;第二,从国际石油地理来看,石油资源分布、石油产出、石油消费的地理分布十分不平衡,石油产出集中地(如中东)不稳定的秩序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巨大;第三,因为上述的因素,石油价格的波动关系到世界各个国家,所以世界范围内的石油贸易为市场投机活动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各种对冲基金和利益集团在石油的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展开的博弈,为石油商品的价格变化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四、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摩擦背景

  我国国际贸易日趋频繁,国际贸易额不断扩大,国际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加和激化。

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为主要手段的国际贸易摩擦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硝烟的战争”。

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全球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起,遭遇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17起。

2008年,我国面对的贸易摩擦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世界经济增速的放缓和不景气将导致国际贸易保护的加剧和贸易争端的增多。

而反补贴成为我国国际贸易摩擦最大的新特点。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近几年全球反补贴案件数量总体在减少,而我国与这种趋势相反,我国在极短时间里骤然成为世界头号反补贴调查目标国。

我国对美出口呈全面萎缩状态,预计全年增长幅度很可能还要低于上半年的8.9%。

我国遭遇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使相关产业受到影响。

如:

从2000年至今,我国生产的柠檬酸先后遭遇了美国、泰国、乌克兰、南非等诸多国家的反倾销调查。

  

(二)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一国在服务业国际市场上的出口能力和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决定这两种能力的因素将直接决定着一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大小。

  全球服务贸易加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服务贸易出口能力明显偏低。

在全球服务业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中,中国是进入前10名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出口增势更是迅猛。

2006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8.9%,中国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8.6%。

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国际服务出口市场份额仍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中国整体的贸易地位不相匹配。

从各个具体行业上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平衡。

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贸易保持顺差状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三)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对策

  制定服务贸易出口促进战略与策略,建立发达的股务贸易促进机构体系。

我国应制定服务贸易出口发展战略规划,扶持重点行业,发展重点项目。

通过借鉴美国经验,股务贸易促进机构体系,一是要建立咨询、决策与协调体系;二是建立横向服务体系,由负责具体事务的政府部分组成;三是建立纵向服务体系,即由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服务贸易管理促进体系。

  优化服务业要素,完善服务贸易法规体系。

服务业要素高级化进程的关键是人力资本积累,未来服务业竞争优势的较量实际就是人力资本优势的竞争。

为此,要加大对教育与研发方面的投资,建立多渠道多层次人才培养教育机构与体系。

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角色莫过于保证国内市场处于活泼的竞争状态,制定竞争规范,避免托拉斯状态。

  

  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整合相关服务业产业价值链。

生产性服务是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

我国应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市场与所需要的专门服务人才,使生产企业服务内在化不断外在化,向企业价值链的高端发展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我国应该整合相关产业价值链,从价值链的相关环节寻求价值增值。

充分发展各种业态与模式,那么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相关运输业、餐饮业、住宿业、金融业、通讯业等服务部门的发展,从而带动其竞争力的提高。

  积极提升企业自身发展和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企业发展不能完全靠政府补贴,要靠科技、品牌、效率和质量参与国际竞争。

及时制定适当的营销策略,最大限度地获取出口利益的同时避免被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

企业应通过调整和完善出口战略,实现市场多元化,分散被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的风险。

企业一旦涉案,要积极应诉,因为只有企业积极应诉,政府和企业才可以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其合法权利。

五、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第一、目前人民币汇率还不适合完全自由浮动,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继续深化和推进,进一步健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扩大汇率弹性区间,以增强汇率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能力,发挥汇率作为金融危机缓冲器的作用。

第二、货币当局应动态和准确地把握市场汇率相对于均衡水平的状况,遵从汇率目标区调控原则,采取“目标区内相机干预”和“边界干预”相结合的方式,逐渐扩大目标区宽度,保持渐进性与合理性,避免超调现象发生,使汇率水平能在自由浮动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稳定的水平。

  

  

(二).加大就业力度

第一、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缓解大学生就业大压力。

第二、加大对农民工的培养力度,增强他们的竞争力。

为他们提供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发挥他们的智慧,创造更大的财富。

   (三).加强能源管理

第一、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循环利用,建立绿色经济体制。

第二、开发新能源,加大各种能源的进口机制。

  

  (四).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一、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第二、建立民族品牌,提高竞争力。

 

 [1]李恒阳等编.全球金融危机经典案例[M].长沙: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2]石俊志著.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3](澳)罗伯特·希斯著,王成等译.危机管理[M].北京:

中信出版社,2001.

  [4]曹欢.建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机制探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5]李栋巍.金融危机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财税与会计,2003,(09).

  [6]张军.各国金融危机及启示[J].商业研究,2004,(13).

  [7]王晓东.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深层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2003,(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