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5156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0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docx

技术管理手册正文66P

第一章总则

一、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3

二、技术管理依据……………………………………………3

三、技术管理内容……………………………………………3

第二章工程系列职责划分

一、总工程师职责……………………………………………4

二、副总工程师职责…………………………………………5

三、技术科长职责……………………………………………6

四、各工区技术主管职责……………………………………7

第三章工程技术科应建资料…………………………………………8

第四章技术干部工作流程……………………………………………24

第五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节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28

第二节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附表……………………………39

第六章技术交底

一、技术交底的目的…………………………………………46

二、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46

三、施工单位内部进行的技术交底…………………………46

四、技术交底注意事项………………………………………48

第七章图纸审查

一、图纸审查分类……………………………………………49

二、图纸审查内容……………………………………………49

三、图纸审查注意事项………………………………………52

第八章工程施工日志…………………………………………………53

第九章搅拌站施工技术管理办法……………………………………54

第十章项目物资管理(技术部分)…………………………………59

第十一章项目工程计量管理(技术部分)

一、工程数量控制主要人员及职责…………………………60

二、工程数量的逐级控制……………………………………60

三、数量控制措施……………………………………………61

四、工程数量控制的辅助用表………………………………62

附件…………………………………………………………………64

第一章总则

项目技术管理是贯穿项目施工管理的全过程,是对项目全部技术活动过程及各要素进行科学管理的总称,是公司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

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基本建设的有关技术政策和规定;建立最佳的技术秩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项目技术装备和技术水平。

按图施工实现设计蓝图,应用技术创新,攻克技术难点,创造最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二、技术管理依据:

国家的各项技术政策、法规和法令、条例;设计文件和图纸;国家各部委颁发的各行业现行《规范》、《规则》、《标准》和《办法》;建设项目的合同、文件、要求;铁建总公司及本公司颁发的现行有关技术管理的办法、要点。

三、技术管理的内容:

1、依据合同文件,组织施工现场调查;

2、审查设计文件、提出问题;

3、做开工技术准备;

4、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5、施工技术交底;

6、制定和实施施工技术管理责任制及管理办法;

7、变更设计管理;

8、编制施工文件及施工技术总结;

9、工程延期和索赔资料的收集整理;

10、技术资料管理。

第二章工程系列职责划分

一、总工程师职责:

1、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周转材料配置计划;

2、对设计图纸数量与实际数量进行逐一核对,对虚量进行清理锁定,对技术干部进行责任成本数量的交底;

3、与设计院沟通,抓好变更设计的上报审批及图纸到位工作,保证施工正常;

4、全面深入熟悉施工图纸,制定关键施工方案并对工区技术主管进行技术交底;

5、认真抓好项目安全质量管理,并召集有关人员对出现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6、按月排定项目施工计划,锁定关键要素的到位时间及关键线路工程的关门工期,并向项目经理提出合理建议及计划,配合项目经理做好各项要素的到位;

7、督促各工区技术主管展开技术干部的现场培训,落实好传帮带。

总工在一上场就要带领技术干部对图纸进行认真审核,一是审核图纸各项尺寸的准确性,二是审核工程数量,完成后进行汇总,对虚量进行剔除,对工区技术主管或技术干部进行责任数量的交底。

8、按月向工程技术部上报《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动态管理表》,以便公司工程部及时掌握现场人员动态和发展培养方向;

9、作为项目工程数量责任成本中心第一责任人,对项目每月计价工程数量进行严格审核。

二、副总工程师职责:

1、辅助总工对技术人员实行管理,对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全面把关。

监督检查日常现场技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现场及时予以解决,必要时向上汇报、商议解决方案。

2、协调做好相关部门(物资、试验、测量)的配合,保障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与物资部门沟通保障材料正常供应,作好物资、试验部门的协调工作保证材料进场后正常取样检验及材料的可追溯性工作。

安排测量工作保障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

3、做好与现场监理、施工队伍的沟通,及时发现施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当好上下级沟通的纽带。

与监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监理在工作中提出的问题及时反馈解决,必要时向上汇报,将各种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监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要热心加以解决,必要时向上汇报。

4、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变更动向,指导技术人员收集第一手资料,提出变更意向。

钻研图纸、在现场认真听取技术人员意见,对变更应有预见性,及时检查技术人员变更资料是否完善,不能因资料问题影响变更工作。

5、配合现场副指挥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进度等负管理责任。

及时、敏锐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安全隐患,对施工各工序流程监控、发现影响进度的问题所在,与现场副指挥沟通及时加以解决。

6、配合总工,根据总工安排对全部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落实好对新技术干部的传帮带。

应能将各施工工序流程文字化、图表化,以书面形式将各工序关键点、注意事项结合自身经验对技术人员培训,帮助其尽快成长。

三、技术科长职责:

1、配合总工对各工区实行技术管理;

2、对工区进行关键工序的技术交底及检查;

3、审核汇总各工区的材料计划,并及时递交计划科;

4、健全各项技术台帐,据实审核已完工程数量;

5、对工区的资料进行检查并汇总到技术科存档,督促技术人员及时填写技术资料,不得有拖欠情况;

6、安排技术干部对原始断面进行测量记录,取得原始数据,并进行收集汇总,作为计量依据,并避免因技术干部调配引起数据混乱;

7、集中技术干部及测量队长对图纸所有坐标进行复核,并将复核后坐标统一对技术干部进行书面交底。

四、各工区技术主管职责:

1、全面负责本工区的技术管理工作,做好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对本工区的质量管理负全部责任;

2、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详细会审,并与现场地貌进行复核,对设计图纸与施工有不符之处要及时上报总工进行变更申请,并上报变更资料;

3、对原始地形进行断面复测,计算实际土石方及基坑开挖数量,并汇总上报技术科;

4、按月上报已完工程数量,对施工队进行验工计价;

5、根据工程计划上报开工报告,按时填写施工日志及各种检验资料;

6、及时提供需征拆的构造物、三电,及完成时间;

7、根据施工进度提前提供材料计划,并对特殊材料进行检查验收;提供所需周转材料数量,并合理利用;

8、对工区技术人员及时进行培训学习,落实好传帮带;

9、配合工区主管进行工点的施工组织及工序控制。

第三章工程技术科应建资料

1、收文登记表;2、发文登记表;3、有效/受控文件清单;4、有效技术标准文件清单;5、有效标准设计图/施工图清单;6、文件(记录)借阅登记表;7、文件领用(复制)审批单;8、文件(记录)销毁登记表

4.2.4纪录控制1、纪录清单

1、信息交流反馈表;2、回访纪录卡;(业主、监理、当地相关方)

3、数据分析应用记录(每季度进行一次数据分析)?

1、目标、指标、职能的二次分配资料;2、本科室管理办法3、本科室人员任务分工及评价;4、与项目部其他科室及施工队怎样进行沟通,有资料证明

(向安质环保科索取)

1、环境因素:

(包括:

A、环境因素调查表;B、环境因素清单;C、环境因素评价表;D、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2、危险源:

(包括A、危险源调查表;B、危险源清单;C、危险源评价表;D、重大危险源清单;)

(向安质环保科索取)

1、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获取登记表;

2、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

3、对应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的条文(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

(向安质环保科索取)

1、对应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的管理方案

2、对应大危险源制定的管理方案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检查记录表;

2、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检查记录表

本部门专业培训计划和完成情况)

1、年度培训计划表;2、培训纪录表;3、培训验证纪录

1、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或补充、项目部会审纪录及上级审批表

6.3基础设施6.4工作环境

1、本科室基础设施台账

2、基础设施及工作环境评价

1、特殊过程的确认及其作业指导书

2、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技术应急预案

1、技术准备:

A、施工图纸会审;B、设计交底;

2、施工现场准备C、测量控制网;

3、开工申请D、开工令;

4、施工过程E、设计交底;F、设计变更等

1、检测设备登记表;2、检测设备检定/校准计划及完成表;3、检测设备维护记录4、仪器履历书;5、人机对位台账

8.2.1顾客满意度测量

1、顾客来函来文;2、顾客评比资料

3、对1和2定期进行数据分析

见《管理规定》中的《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规定》和《可追溯性控制规定》

1、施工日记;2、技术交底;3、隐检;4、工序评定表;等

附表3-1

收文登记表

编号:

ZT123/JL-01

序号

文件作者

日期

发文号

文件标题

备注

附表3-2

发文登记表

编号:

ZT123/JL-02

发文单位:

日期

发文号

标题

收文单位

序号

签名

日期

收文单位

序号

签名

日期

附表3-3

有效/受控文件清单

编号:

ZT123/JL-03

序号

文件编号

制发机关

文件标题

类别

备注

附表3-4

有效技术标准文件清单

编号:

ZT123/JT-04

序号

标准

技术标准文件名称

编制单位

实施日期

备注(份数或被代替标准号)

附表3-5

有效标准设计图/施工图清单

编号:

ZT123/JL-05

序号

图别

图号

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份数

备注(作废日期、新图代替号)

附表3-6

文件(记录)借阅登记表

编号:

ZT123/JL-06

文件(记录)编号

文件(记录)名称

借阅人

借阅时间

归还时间

备注

附表3-7

文件更改、换版申请通知单

编号:

ZT123/JL-07

更改文件名称

更改方法

文件编号

申请更改部门/人

日期:

审查意见:

审查人:

日期:

批准:

批准人:

日期:

附表3-8

文件领用(复制)审批表

编号:

ZT123/JL-08

文件名称

文件制发单位

文件编号

申请部门

文件领用(复印)理由

年月日

领导审批意见

年月日

日期

备注

附表3-9

文件(记录)销毁登记表

编号:

ZT123/JL-10

序号

文件(记录)编号

发往单位

文件(记录)名称

份数

备注

附表3-10

记录清单

编号:

ZT123/JL-11

序号

记录名称

编号

保存单位

保存期限

备注

附表3-11

信息交流记录表

编号:

ZT123/JL-25

单位:

记录人:

序号

时间年月日

信息提供单位或人员

信息内容简介

信息接受单位或人员

处置意见

反馈时间

备注

附表3-12

回访记录卡

编号:

ZT123/JL-102

监理方意见

年月日

联系人电话:

联系人:

建设方意见

年月日

联系人电话:

联系人:

其他信息

年月日

联系人电话:

联系人:

附表3-13

数据分析记录表

编号:

部门

工程部

时间

数据内容:

分析评审:

措施:

分析人员

部门领导

第四章技术干部工作流程

1、审图-审图记录-完善工程数量台帐中审图数量一栏

图纸到位后,对管辖范围施工图纸尽快加以熟悉,在总工及技术科长指导下按审图要点之要求做好审图记录,在此基础上对设计图纸提供的工程数量进行复核,按单位工程将复核结果填入工程数量台帐中审图数量一栏,作为今后对施工队伍计价的控制数量。

注意事项:

审图数量如与设计数量不符,技术人员应向上汇报,由技术科长、总工核实。

审核数量的过程也是对图纸的熟悉过程,可详细了解结构物的细部尺寸,应细致。

对审图记录中所记录的问题在解决后应将解决方案附记于后备查。

2、工程数量统计-建立材料统计表-据此表建立物资供应台帐-物资部门建立总帐

以单位工程划分,分别建立工程数量统计表,统计出某一单位工程中混凝土、钢筋、型钢等各工程细目总量,再据以建立总的材料统计表,统计出某一单位工程所需各项材料(水泥、砂石料、钢筋、型钢等等)数量(应按规格、型号不同分别统计),交计划科,由其进行审核后并对物资科交底。

注意事项:

技术干部务必在施工前进行原始地面测量,对路基所有断面、桥梁基坑开挖、隧道洞口施工、临时场地(场地硬化、生产生活房屋、防护)等详细测绘,取得原始数据,做到每一项记录都要有依据,避免计量过程中发生纠纷。

此数量要报技术科长汇总备案。

3、施工过程控制

⑴、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应以书面形式(见技术交底书及附图),按单位工程统一编号后下发各作业班组,作为施工生产过程的指导。

要严格按技术交底注意事项之规定执行。

编号由项目技术科于开工前统一规定。

注意事项:

技术交底一式三份,签字手续必须完备,避免施工队伍日后扯皮。

复核人应真正起到复核作用,不应走过场。

尽量避免将图纸直接复印给施工队伍,尤其涉及到图纸工程数量的内容。

交底内容应全面,编号、单位工程、部位、日期、交底文字内容及附图表、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应齐全,不得漏项。

⑵、隧道施工工序记录表、监控记录表

施工过程中应作好各项工序记录表、监控记录表格的填写,表格内容应能真实反映施工过程,使之能够起到对施工生产过程的反馈、指导作用。

同时也可加深技术干部自身对各工作流程的熟悉,避免工作流于形式。

注意事项:

各记录表可针对性选取有代表性段落详细对其施工过程真实进行反映,不可敷衍了事。

应切实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施工生产中薄弱环节,加以改进。

施工要素配置(人员、设备)应如实记录,以便项目部掌控施工情况。

围岩收敛量测工作应紧跟以真实反映围岩变形情况,据以调整预留变形量,确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

⑶、施工日志

施工日志是对施工生产过程的详实记载,技术干部应按施工日志记录要点之规定严格执行。

注意事项:

施工日志将来要归档,一旦工程有质量问题,其记录内容就极其关键,所以要避免对我方不利的记录。

各技术干部要熟悉施工规范、标准及业主文件,所记内容要符合规定,避免显性、逻辑性错误。

⑷、内业资料

内业资料应严格执行业主及相关行业规定,作到内容填写规范、手续完备,与施工生产同步,避免积累。

注意事项:

工程一开工,项目就应制定严格的内业资料考核标准,督促技术干部完善资料,避免因人员调动等因素造成资料脱节,给竣工收尾造成麻烦。

技术人员对所管辖范围工程资料负主要责任,如因技术人员紧张应考虑为其配备资料员,辅助其完成资料。

⑸、月材料使用计划-对物资部门按月交底

在总的物资供应台帐基础上,应根据施工计划统计下月完成工程量所需的物资消耗量,并对物资部门进行月材料使用计划交底,避免出现材料超供现象,与施工队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注意事项:

对计划科进行的物资交底分为开工前材料总量统计交底与开工后月材料使用计划交底。

由技术人员对计划科进行材料交底,经计划审核后由计划科对物资科交底。

(详细内容见项目部物资管理办法)

4、计量

⑴、对施工队伍计量-填写已完工程数量表

每月末技术干部应填写已完工程数量表,对施工队伍进行计价,已完工程数量表中工程项目应与工程数量台帐中工程项目对应,按临时工程、正式工程两大项计提,凡设计内数量均按正式工程计提,设计外数量按临时工程计提。

已完工程数量表要求签字手续完备(制表栏由技术干部自己签字、现场负责人栏由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