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1559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docx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一校届高三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模块检测

高三地理

2012.11

本练习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

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3题。

1.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和正西方向分别

前进1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是

A.回到M点B.在M点正西方

C.在M点正东方D.在M点东南方

【答案】C

【解析】向正南、正北走是沿经线走,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所以会在M点正东方。

2.O和P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A.4440千米B.3330千米C.2220千米D.1820米

【答案】C

【解析】OP距离为40×111×cos60度。

3.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B.先东北再东南C.一直向西D.先东南再东北

【答案】D

【解析】从M点到N点的最短航线,是偏向极点的劣弧,方向为先东南再东北。

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

20000),回答4-5题。

4.当教堂的影子偏向甲地时,最可能为该地的(均为地方时)

A.l2:

00B.5:

00

C.18:

00D.l9:

00

【答案】B

【解析】当教堂的影子偏向甲地时,说明太阳从东北方向

升起,而太阳在正东方向时,时间为6点,所以太阳在

6点之前升起。

5.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1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原来的1/2倍

B.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际范围是原来的4倍

C.教堂的布局在图中更加清晰

D.如果等高距不变,等高线更加稀疏

【答案】C

【解析】乙、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原来的2倍,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际范围是原来的1/4倍,如果等高距不变,等高线更加密集。

右图中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线,回

答6-7题。

6.图示区域位于

A.南半球B.东半球C.北半球D.西半球

【答案】A

【解析】山脉处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应大于同纬度的平地,

根据“凸低为高”规律,结合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

可知为南半球。

7.关于PQ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冷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B.为冷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C.为暖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D.为暖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答案】B

【解析】PQ处的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根据“左冷右暖”规律,可知PQ为冷锋,多锋后雨,南半球气旋呈顺时针,所以PQ东南侧为冷锋后。

下图中图甲为某科考队于当地时间2010年2月28日日出时分在斯瓦尔巴群岛考察时拍摄的照片,图乙为拍摄地点位置图。

读图回答8-9题。

8.图甲景观可能反映

A.全球气候变冷B.海洋环境污染C.生物种群繁多D.北极冰盖退缩

【答案】D

【解析】从图甲景观可以看出冰盖减少,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

9.此照片拍摄时80ºS地区昼长恰好14小时,则此照片拍摄时间约为

A.5时B.7时C.17时D.19时

【答案】B

【解析】80ºS地区昼长为14小时,可推出80ºN的昼长为10小时,即日出时间为7点。

读某大陆沿20ºE地形剖面图,回答第10~11题。

10.根据图中所示大气环流状况判断,此

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秘鲁沿岸海水异常升温,可能发

生厄尔尼诺现象

B.图中C地草类葱绿,动物大规模

向南迁移

C.开普敦天气晴朗,好望角附近

海域风平浪静

D.恒河河水量大增,北印度洋海区洋

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季节为夏季,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11.若黄赤夹角为0º,图中D地的气候将

A.降水增多B.降水减少C.气温降低D.气温不变

【答案】B

【解析】若黄赤夹角为0º,则太阳直射点不发生移动,气压带风带也不发生移动,D处常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将减少。

读右图,回答12~13题。

12.若①、②两条曲线分别为A、B两水文

站在同一年内所测到的流量变化曲线,

则该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A.由西向东流

B.由东向西流

C.由东北向西南流

D.由东南向西北流

【答案】B

【解析】湖泊对河流径流量有调节作用,即使流量曲线变得平稳,所以河流从B流向A。

13.若该湖泊为洞庭湖,且①、②曲线分别为B水文站在1958年和2009年观测到的河

流流量变化曲线,则据此判定该湖泊面积的变化趋势为

A.减小B.增大

C.基本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从1958年到2009年,流量曲线

变化幅度变大,即湖泊的调节作用变小。

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

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读图回答第14~15题。

14.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40ºN,116ºE)

A.气温高,日较差大

B.风小雾大,降水多

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D.日出晚,昼短夜长

【答案】C

【解析】伦敦比北京纬度高,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角要小;在七、八月份气温要低,日出早,昼长。

15.影响图中A地降水较多的主要因素有

①大气环流②洋流③海岸轮廓④地形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A处常年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且位于地形的迎风坡,所以降水多。

图甲为大陆西岸的某河段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EF处的河床横断面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EF处,离河岸越远的地方岩石年

龄越老

B.地势北高南低

C.④处河岸比②③两处堆积更严重

D.①处比②④处建港条件优越

【答案】B

【解析】EF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所以离河岸

越远的地方岩石年龄越小,④处河岸是凹岸,

易受侵蚀,①处不如④处建港条件优越。

17.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

B.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C.全年流量变化小

D.EF附件河段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答案】C

【解析】由乙图可知,F处遭受侵蚀,即河流的流水向左偏,位于南半球,河流由北向南流,不可能出现凌汛现象,潜水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所以EF附件河段是地下水补给河水。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340米B.850米C.450米D.950米

【答案】C

【解析】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

(n—1)d≤H<(n+1)d,可得答案。

19.图示景观图片中,能代表甲地区典型地貌景观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D

【解析】甲地岩石类型为石灰岩,所以地貌为喀斯特地貌。

.①为断块山,②为冰碛地貌,③为风力侵蚀地貌。

右图为我国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20~21题。

20.该山峰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

【答案】D

【解析】该山脉的基带为荒漠带,可知当地

气候干旱,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21.该山北坡自然带比南坡多的原因是北坡

A.热量高于南坡B.海拔低于南坡

C.光照多于南坡D.降水多于南坡

【答案】D

【解析】该山脉为天山,北坡降水多于南坡。

读某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状况图(A图)、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坐标图(B图),回答22~23题。

22.A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阶段中,人口总数量多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D

【解析】只要出生率一直大于死亡率,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就会持续增加,所以丁阶段人口总数最多。

23.B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所示人口增长特点与左图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基本对应的是

A.①—甲B.②—乙C.③—丁D.④—丙

【答案】A

【解析】①为原始型对应甲,③为传统型,对应乙,②④出现人口负增长。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通过对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与本次人口普查结果,作出如下我国人口变化及未来预测。

读图,回答24~25题。

24.依据以上材料,预计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时间

A.2000B.2015

C.2030D.2050

【答案】B

【解析】根据劳动年龄人口曲线不难得出答案。

25.当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反映出的特点是

A.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大

B.中年劳动力人口比重大

C.年轻劳动力人口比重大

D.老年、中年、年轻劳动力人口比重相同

【答案】A

【解析】当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时,即2015年时,由图可知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大。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模块检测

高三地理2012.11

题号

26

27

28

29

30

31

总分

分数

得分

评卷人

第Ⅱ卷(共50分)

26.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描述该区域降水量的分布特征。

(1分)

 

(2)该区域的青海省素有“中华水塔”

之称,试说明其自然地理条件。

(2分)

 

(3)简析该区域东南部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原因。

(3分)

 

(4)图中A地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多,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试从大气热力作用角度分析该地区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的原因。

(4分)

【答案】

(1)从东南向西北减少(1分)

(2)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地势高;有冰川积雪融水,降水和地下水作为河流的补给来源(2分)

(3)地处低纬;(1分)热量条件好,降水充沛(两点都要答全1分);垂直地带性显著。

(1分)

(4)青藏高原地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

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干燥,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少,对地面辐射吸收少,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所以气温低。

(4分)

【解析】

(1)根据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变化规律可得答案。

(2)青海省素有“中华水塔”,是因为:

一方面是海拔高,另一方面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3)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影响因素有:

纬度、气候、地形、相对高度等。

(4)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弱,保温作用也弱。

 

得分

评卷人

27.根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0分)

该图为我国亚热带沿海

地区,人口约2万,面积为500平方公里,以农

业为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形以低山丘陵

为主,区域最高海拔为1428米。

(1)试比较甲乙两河岸水文特征的不同

点及原因。

(6分)

 

(2)试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若乙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4分)

 

【答案】

(1)甲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1分)湖泊的调节作用(1分);甲河流流经林区,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强(1分)甲河流的含沙量小(1分)甲河流流经林区;(1分)甲河流流经城镇少,人类的破坏少(1分)

(2)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1分);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1分);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1分);来沙的减少,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1分);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1分);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生物多样性减少(1分);蒸及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更强(1分);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1分)(任答4点得4分)

【解析】

(1)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与气候有关)、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率有关)、汛期、结冰期(有冬季气温有关),甲地植被为林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2)整体性表现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乙河径流量减少,会对下游地区的动植物、气候、土质、三角洲环境、渔业等方面产生影响。

得分

评卷人

28.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写出图示范围内板块界线的类型及判断依据。

(3分)

 

(2)图中B地地层褶皱后,试分析该区域先后发生的地质作用。

(3分)

【答案】

(1)板块边界为挤压型(消亡边界、海沟俯冲型);此处等深线表示此处海沟较深,同时有岛弧(B所在岛屿),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形成海沟和岛弧(3分)

(2)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顺序不能颠倒)(3分)

【解析】图示区域为我国东南亚的苏门答腊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碰撞处,为消亡边界。

(2)B地地层褶皱后,地表遭受外力侵蚀,有起伏,然后河流堆积,最后岩浆侵入。

得分

评卷人

29.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8分)

材料一:

我国某地区域图。

材料二:

A城市10月10-13日气象资料统计表。

 

(1)试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汾河平原的成因。

(2分)

 

(2)说明图中A城市降水较少的原因。

(2分)

 

(3)请写出该时段影响A城市的天气系统名称,并分析判断依据。

(4分)

 

【答案】

(1)岩层断裂陷落形成地堑,流水的沉积作用(2分)

(2)距海较远;且太行山阻挡了夏季风(2分)

(3)冷锋。

该天气系统过境时:

风向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风力加大;出现强降雨天气;天气系统过境后与过境前相比,气温明显下降(4分)

【解析】

(1)汾河平原是地壳断裂下陷,加上河流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2)A城市位于太行山的背风坡,且距离海洋较远,湿润气流到达的较少。

(3)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带来大风、降温和降水天气,所以为冷锋。

得分

评卷人

30.读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历史变迁图,回答问题。

(9分)

(1)描述杭州湾南岸陆地区

域变化的特点,并说明其变化

的地质作用。

(4分)

(2)苏轼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试分析八月十八(阴历)杭州湾潮水壮观的原因。

(2分)

(3)该河口群岛处有我国重要的渔场,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3分)

【答案】

(1)陆地面积扩大;向北扩展;增长速度越来越慢。

流水的沉积作用(4分)

(2)喇叭形海湾,口大内小;八月十八,天体的引潮力力较大;夏季风加剧潮势(2分)

(3)地处温带大陆架,光合作用强;有寒暖流交汇;河流入海口,营养物质丰富(3分)

【解析】

(1)由不同时期的海岸线位置可以看出,海岸线向北移动,说明陆地面积增加,主要是流水的沉积作用。

(2)杭州湾呈喇叭口形,会使涌入海湾的水位抬升,农历十八正值日地月在同一条直线上,引力大,八月正是夏季,盛行东南风,加剧了潮势。

(3)位于河流入海口,饵料丰富;位于我国浅海大陆架上,水温较高;有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得分

评卷人

31.读世界区域图,回答问题。

(7分)

(1)一轮船从甲港口出发沿图中线路

到达乙港口,试说出影响轮船航行的因素。

(3分)

(2)试说明①处湖泊群的成因。

(1分)

(3)试说明格陵兰岛气温低的原因。

(3分)

【答案】

(1)逆水,海雾,冰山(3分)

(2)冰川侵蚀形成(1分)

(3)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极地东风从高纬度吹来,温度较低;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冰雪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解析】

(1)一轮船从甲港口出发到达乙港口,航向为东北方向,与拉布拉多寒流流向相反,所以逆流;乙港口在极地地区,附近海域浮冰较多;夏季寒流流经海区多海雾。

(2)①处湖泊群为北美五大湖,成因为冰川侵蚀。

(3)考察影响气温的因素:

纬度、地形、海陆位置、洋流等。

本题还需考虑当地的地表环境,即地表覆盖着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模块检测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2012.1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CCDBC6一10ABDBD11-15BBACDl6-20BCCDD21-2DDABA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0分)

(1)从东南向西北减少(1分)

(2)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地势高;有冰川积雪融水,降水和地下水作为河流的补给来源(2分)

(3)地处低纬;(1分)热量条件好,降水充沛(两点都要答全1分);垂直地带性显著。

(1分)

(4)青藏高原地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

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干燥,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少,对地面辐射吸收少,

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所以气温低。

(4分)

27.(10分)

(1)甲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1分)湖泊的调节作用(1分);甲河流流经林区,森林

涵养水源能力强(1分)

甲河流的含沙量小(1分)甲河流流经林区;(1分)甲河流流经城镇少,人类的破

坏少(1分)

(2)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1分);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1分);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1分);来沙的减少,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1分);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1分);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生物多样性减少(1分);蒸及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更强(1分);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1分)(任答4点得4分)

28.(6分)

(1)板块边界为挤压型(消亡边界、海沟俯冲型);此处等深线表示此处海沟较深,同时有岛弧(B所在岛屿),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形成海沟和岛弧(3分)

(2)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顺序不能颠倒)(3分)

29.(8分)

(1)岩层断裂陷落形成地堑,流水的沉积作用(2分)

(2)距海较远;且太行山阻挡了夏季风(2分)

(3)冷锋。

该天气系统过境时:

风向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风力加大;出现强降雨天气;天气系统过境后与过境前相比,气温明显下降(4分)

30.(9分)

(1)陆地面积扩大;向北扩展;增长速度越来越慢。

流水的沉积作用(4分)

(2)喇叭形海湾,口大内小;八月十八,天体的引潮力力较大;夏季风加剧潮势(2分)

(3)地处温带大陆架,光合作用强;有寒暖流交汇;河流入海口,营养物质丰富(3分)

31.(7分)

(1)逆水,海雾,冰山(3分)

(2)冰川侵蚀形成(1分)

(3)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极地东风从高纬度吹来,温度较低;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冰雪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