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5690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5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docx

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

目录

第1章规划背景1

1.1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形势要求1

1.2热带农业创新发展的需要3

1.3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的目的意义7

1.4规划编制期限与依据10

第2章海南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SWOT分析12

2.1发展现状12

2.2SWOT分析13

2.2.1优势13

2.2.2劣势16

2.2.3机会17

2.2.4挑战19

第3章规划总体思路与目标23

3.1指导思想23

3.2规划原则24

3.3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27

3.3.1总体目标27

3.3.2近期(2011—2015年)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27

3.3.2中长期(2016至2020年)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28

第4章海南休闲农业经营模式区划30

4.1都市休闲农业区30

4.2黎苗族农业文明示范区31

4.3森林公园与山庄度假区32

4.4其他类型休闲农业区33

4.4.1观光采摘园33

4.4.2教育农园34

4.4.3科技示范园34

第5章海南休闲农业相关产业规划36

5.1农业产业规划36

5.2林业产业规划37

5.3牧业产业规划38

5.4渔业产业规划38

5.5副业产业规划39

5.6文化产业40

5.7服务业产业规划40

第6章休闲农业区域规划42

6.1北部休闲农业发展规划42

6.1.1规划区域范围42

6.1.2规划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43

6.1.3具体休闲农业规划44

6.2南部休闲农业发展规划45

6.2.1规划区范围45

6.2.2规划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45

6.2.3具体休闲农业发展规划46

6.3中部休闲农业发展规划47

6.3.1规划区范围47

6.3.2规划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47

6.3.3具体休闲农业规划47

6.4东部休闲农业发展规划49

6.4.1规划区范围49

6.4.2规划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49

6.4.3具体休闲农业规划49

6.5西部休闲农业发展规划50

6.5.1规划区范围50

6.5.2规划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50

6.5.3具体休闲农业规划50

第7章近期重点建设项目52

7.1休闲农业示范点(基地)项目52

7.1.1进一步开发重点项目52

7.1.2拟开发重点项目57

7.2休闲农业示范带68

7.2.1海口休闲农业示范带68

7.2.2三亚休闲农业示范带69

第8章保障措施70

8.1海南休闲农业发展对策70

8.1.1突破旧观念,提高认识70

8.1.2合理规划,突出特色70

8.1.3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71

8.1.4拓宽投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72

8.1.5加大宣传,促进营销72

8.1.6强化科研力度,提高休闲农业的科技含量73

8.1.7强化环境保护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73

8.1.8加强休闲农业人才的培训73

8.1.9加强体验经济与休闲农业产品开发74

8.2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与资金扶持75

8.2.1发挥政府的扶持引导作用75

8.2.2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实行规范化管理75

8.2.3合理布局,解决品牌定位趋同化的问题76

8.2.4完善休闲农业企业的融资机制76

8.2.5探索适宜的土地流转机制77

8.3休闲农业发展的管理机制78

8.3.1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产业引导78

8.3.2实现经营管理企业化79

8.3.3完善休闲服务体系79

 

第1章规划背景

1.1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形势要求

(1)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对发展休闲农业提出了新要求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成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等6大战略定位。

《意见》为海南今后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突出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和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建设。

《意见》还指出:

积极推动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制定实施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支持计划,建设示范基地,拓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空间。

这对休闲农业建设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为休闲农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

加快落实《意见》指示精神,加快促进休闲农业发展,构筑国际旅游岛旅游发展的新亮点,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形势要求。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专门论述了乡村旅游和森林旅游,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展示、田园观光、农业生产体验、瓜菜采摘、农家旅馆、特色餐饮、垂钓捕捞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等。

应对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发展休闲农业具备了客观条件。

一是回归生态、回归乡村思潮的兴起、避寒长宿型人口和休闲人群群体增加以及体验经济的产生,海南岛内城镇居民和岛外游客对休闲农业具有现实的需求。

二是海南旅游景点众多,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休闲农业景点发展。

三是交通运输日趋发达,东环轻轨、环岛高速、中线高速等交通网络为休闲度假提供了方便。

四是私人汽车的普及扩大了居民的出行半径,自驾游成为新的休闲方式。

最后,海南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田园景观、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及农村生活等物质基础。

(2)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发展休闲农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发展休闲农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首先,伴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提出,休闲农业地位得到提升。

农业是一种人类与自然直接接触的经济活动,农业形成的田园景观具有高美感度。

农业生产过程、人与农业的结合可以丰富人类生活和改进人类生活品质。

海南农业比重最大,约占28%;带动就业最多,约200多万人口;竞争系数最强,为2.64,大于旅游的0.34;综合效益最强。

在此基础上发展休闲农业意义突出。

其次,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休闲方式,不仅能满足海南发展过程中的低碳、环保的要求,也是海南旅游业与世界接轨的一种积极探索,将海南热带农业结合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性的开发和利用,国际旅游岛建设在政策、制度、投资、基础设施、技术等方面提供了有利条件。

再次,国际旅游岛建设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客源。

凭借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各项政策的逐步推进和岛内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形象的不断提升,海南的客源市场将逐步拓展,游客数量增多;本岛城镇居民经济收入增加,将成为休闲农业旅游的主要顾客。

最后,国家对海南旅游岛建设优惠政策的出台,增加了海南省的投资吸引力,也因而诱导了对旅游业的投资,休闲农业作为自然生态、热带农业、民族风情的最佳组合,将获得充裕的资金和物质建设供应。

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目标与预期给发展休闲农业带来了挑战。

主要是海南休闲农业处于起步阶段,自身存在不少问题。

表现在:

现有的一些观光休闲农业旅游项目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自发形成的,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投资者简单地按自己的理解单纯模仿,许多项目缺少可行性研究,大多数园区尚处于投资者自行开发的状态,内容与形式大同小异,缺乏特色,精品工程少;受短期利益的影响,开发者们只重数量、不讲质量,只追求利益、忽视游客的需求和满意度,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资金投入不足,保障体系缺失;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的“副产品”,产业地位不突出;旅游产品与国际化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根据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促进休闲农业的升级、创新和突破变得更加迫切。

1.2热带农业创新发展的需要

(1)拓展农业多功能开发休闲农业

农业发展演化本身就是农业的多种功能得到开发和利用的过程。

大力拓展农业功能,抓好休闲农业的开发,既体现了农业多功能性,也可促进农业战略转型。

公元400年左右,瓦罗在其《论农业》一书中指出“农业是一种技艺。

农业的两个目标是效用和乐趣。

即农业有两大功能:

一是生产农产品来满足人类生存赖以需要的食物,二是体验生产过程中的快乐。

当人类社会发展跨越了温饱时代,进入了富裕阶段,农业除了继续保持生产供给和财富增长功能外,农业的生态功能、体验功能、休闲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休闲农业是农业基本功能的恢复和拓展,兼具经济、社会、教育、环保、游憩保健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成为国内外农业发展一个新的趋势。

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台湾有近4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大陆在上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休闲农业。

在美国、日本及西欧经济发达国家被誉为“为疲惫农村注入强心剂”,取得了良好成效。

台湾将休闲农业作为导引农村与农业发展的一种哲学加以推广。

北京、重庆、厦门、长沙和西安等城市休闲农业发展迅速,成为都市农业的重要部分。

海南休闲农业蓬勃兴起,已形成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农业多功能性可以丰富和拓展海南农业的内涵,把地方特色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休闲产业等新的产业形态纳入海南农业产业的范畴。

发挥海南农业的旅游观光、习作体验、休闲度假、教育等功能,对促进农民增收,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业及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合理开发和保护农村自然环境及文化资源,推动城市田园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都产生积极作用。

(2)推动热带农业和旅游业产业联动发展

热带农业是海南省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具有资源禀赋的独特性。

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定位对海南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有利于构筑区域农业优势产业和核心竞争力。

海南农业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农产品加工业欠发达,农村第三产业比例小,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十字路口。

休闲农业的发展则为这种转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它不仅可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质量,而且能使休闲农业所创造的良好环境以及农村所特有的民俗文化等无形产品转化为合理的旅游经济收入,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

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从农业生产中挖掘旅游资源、从旅游产业中拓展农业发展”,推进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联动发展成为热带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海南旅游景点遍及各市县,它们的存在和发展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吸引了游客,也可以与休闲农业景点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休闲农业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性产业,在海南呈现旺盛发展的势头,展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农业生产基础上进行开发和发展,打造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文景观、农业特色产业等休闲农业旅游点,真正把海南休闲农业建设成以农业生产、科普教育、农活体验、民俗风情、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主体的现代热带特色农业的新模式。

热带农业将在促进旅游业建设、发展新型旅游业态和增加新型旅游产品方面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做贡献。

打造海南“绿色旅游”新品牌、构筑国际旅游岛新亮点,进而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

(3)加快发展休闲农业

发展休闲农业具有重要的驱动力。

农业是人类按照自然规律克隆的自然,潜伏着人类最原始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

城市居民长期缺乏绿意与接触自然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淳朴、恬静、悠闲的乡村生活,让精神得到完全放松,成为新的需要。

休闲农业可以满足远离了自然的城里人又回归自然的需要。

特别是对从未经历和体验农业生产过程的人群而言,农业的休闲与体验功能越来越有市场潜力。

城市居民具有需求去感受休闲观光农业,包括寻求新鲜、安全的农产品,观赏自然、体验农事活动,在农村自然环境中休养及学习以及接触农村传统文化及生活。

传统乡村资源通过旅游经营可以获得多次收益增值的机会,使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农业的经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

因此,政府有鼓励农户、企业进行休闲观光农业开发的动力。

如,2007年1号文件指出:

“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要“适应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各种物质产品和产业,特别要重视发展园艺业、特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

2010年1号文件指出:

“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

休闲农业建设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突出优势。

其建设费用相对较小,许多休闲农业项目可就地取材,可以利用现有农业生产加以美化和修饰,增加旅游接待设施,建成休闲农业景点。

另外,休闲农业可以提供农民额外收入,在非农忙时期更加地妥善利用农村资源,增加农民就业等。

具体到海南省来看,海南实现腾飞和持续发展,最为现实和可行的就是生态环境要素。

在发展农业的诸多途径中,休闲农业是既保护生态环境,又支撑经济增长的方式。

热带海岛观光休闲农业在全国的唯一性和独特性,海岛文化和民俗风情独特,使它对岛外的大陆各省及海外旅游者具有吸引力。

面向广州、深圳等距离较近的城市,本岛海口与三亚等城市以及其他大城市消费群体,休闲农业的潜力很大。

目前,海南拥有了观光采摘农园、农业高科技园、民俗观光型、森林观光型和农家乐型等类型多样,一批有一定特色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如绿枫农业观光园、万嘉果农庄、兴隆热带植物园、文昌揶乡民俗村和海口火山泉休闲农庄等。

海南省政府高度重视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在海南省乡镇企业局专门加挂了“海南省休闲农业发展局”的牌子,由企业发展处全面负责全省休闲农业发展工作,为休闲农业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在“2009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上,海南省首次将休闲农业作为重要元素予以推介,新推出休闲农业项目15个。

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及工商资本投入到休闲农业的项目建设中。

1.3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的目的意义

(1)贯彻落实《意见》的一项基础工作

休闲农业规划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部分,也是完成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的重点项目之一。

贯彻落实《意见》相关精神,制订规划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通过规划,解决当前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和了解。

不少干部群众对休闲农业缺乏了解,有些行政管理部门在观念上还没有突破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没有意识到农业生产还能提供精神产品,旅游业还能以农业资源为载体,对休闲农业的特点、作用、市场需求的认识不足。

二是缺乏统一规划和政策指导。

全省还没有制定出鼓励休闲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休闲农业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性指导。

三是扶持力度与水平有待加强。

休闲农业产业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尚未与其它农村相关产业的扶持措施相配套,扶持力度和水平低。

四是,适合海南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休闲农业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正处于探索阶段,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解决。

(2)加强对休闲农业建设的指导

休闲农业建设符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生态旅游和热带农业发展的双重要求。

展开休闲农业的规划、推动工作,将对海南休闲农业今后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规划,确定海南休闲农业定位,即立足世界一流,利用热带农业自然与文化资源,深入发掘黎苗等海南特色资源,建设国家休闲农业示范区。

进一步明确休闲农业发展的环境,分析机会、挑战和战略选择;明确规划的总体思路与建设目标;明确休闲农业经营模式和功能;明确分产业和区域重点与相关重点建设项目;明确相关保障措施。

通过规划工作细化休闲农业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对指导未来一段时间内休闲农业建设的具有导向作用。

结合规划,开展指导各地编制休闲农业规划,组织休闲农业管理人员、休闲农业企业相关人员学习培训,出台扶持我省发展休闲农业的有关政策,推进休闲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带建设,建设具体休闲农业项目,主要工作都有重要依据。

引导、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各类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建设,着力构建集经济功能、生态、景观、社会文化功能和游憩保健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带。

(3)促进海南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

休闲农业开发有利于促进农业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土地、生态、劳力、资金等要素,可带动当地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产销,促进商品交换,带动周边农村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发展。

它为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向综合开发型农业模式转化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促使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跨越,强化了旅游功能,传统乡村资源通过旅游经营可以获得多次收益增值的机会,大幅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扩大了农业经营范围、规模和消费者的直接参与,带动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力地促进当地的现代农业建设。

休闲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措施及方向。

总体上,休闲农业相对一般农业来说,收来源更多一些,产品附加值更高一些,经济效益更好一些。

休闲农业通过餐饮、住宿、交通、购物、文化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扩大农民就业,帮助农民增收。

休闲农业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社会福利条件,促进农村进步。

游客把现代化城市的经济、文化等信息辐射到农村,城市的物质文化生活财富及精神文化生活财富源源不断向农村渗透,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通过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改善乡村环境卫生条件,促成农村的道路、通讯、供电、供水、垃圾及污水处理、电视与信息网络等公用基础设施的改造,投资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改善;通过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有助于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形成新的文明村风。

农村进步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海南城乡一体化进程。

(4)丰富海南旅游产品构成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生态、低碳的旅游消费方式,能够提高旅游观光者的消费质量。

高水准的休闲农业发展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特色和亮点所在。

依托丰富而独特的热带农业资源与条件,紧密迎合生态旅游的趋势,按照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总体要求,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完美融合。

突出休闲农业植根于乡村性的特点,挖掘海南原生的生态和资源、黎苗风情、海岛文化、流放文化及农耕文化,设计以视觉体验、听觉体验、味觉体验、行为体验和文化体验为基础的地方性、体验性和文化性休闲农业旅游产品。

选择在大中城市的郊区、特色农业基地、著名旅游景区的附近或是度假区周围,着力挖掘特色和优势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与旅游景点形成差别。

开发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展示、田园观光、农业生产体验、瓜菜采摘、农家旅馆、特色餐饮、垂钓捕捞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打造成海南生态休闲旅游的新品牌。

增加海南旅游产品构成及其魅力,成为不可替代的以满足休闲度假为主的休闲农业旅游,促进海南旅游业发展。

1.4规划编制期限与依据

(1)规划编制期限

规划基础年为2010年,规划期末为2020年,分近期(2010-2013)和中长期(2014-2020)两个阶段。

(2)规划编制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农业部、财政部关于休闲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

国家旅游局乡村旅游方面文件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通知

海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海南省农业厅关于做好当前休闲农业发展工作的通知》(琼农字〔2010〕78号)等省农业厅相关文件

第2章海南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SWOT分析

2.1发展现状

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阳光充足,物种丰富,是发展热带特色休闲农业的黄金宝地。

全省的土地总面积353.54万公顷,占全国热带和亚热带土地面积的42.5%,其中耕地面积76.9万公顷,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21.8%。

全省常住人口为864.73万人(2009年),其中农业人口494.73万人,占总人口的57.2%。

近年来,海南休闲农业取得长足发展。

目前海南省已建设休闲农业园区133个,吸纳1.45万人就业,年营业收入1.32亿。

总体而言,海南已形成“农业—加工业—休闲农业”三种产业并存融合的局面,全省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达2万人,休闲农业园区农民的年收入达7550元(远远高于当地农业的年均收入)。

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据农业部统计,全国现有1万多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区,150多万个农家乐,直接从业农民近400万人,年实现旅游收入3000多亿元,其中农民直接获益1000多亿元。

相比而言,海南休闲农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尽管如此,海南休闲农业发展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效增收、净化乡村文化气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海南休闲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

一是生态观光型。

主要以优美的热带农业景观资源为基础,以强化观光、游览功能为主要经营方向,如围绕红树林景区,积极开发“农家乐”旅游,打造乡村主题公园,兴建乡村公路,将演丰镇92个村庄连成一片,形成环东寨港片区靓丽的风景线,迎接八方来客。

二是科技示范型。

如海南绿晨香蕉研究所永庄基地、海口绿枫农业休闲观光园和海南亚蔬高科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富教基地,以农业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为主要功能,并兼具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功能。

三是垂钓餐饮型。

如火山泉休闲农庄、南海休闲农庄、红旗南畴湖村,突出体现市民的可参与性,以瓜果采摘、蔬菜种植和体验农事劳作为主要内容,开发以垂钓餐饮为特色,具有多种休闲娱乐功能的度假休闲农业。

四是休闲度假型。

主要依托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开发具农林景观和乡村风情特色的休闲度假农庄,如三门坡龙连休闲农业园、甲子东坡农庄等。

2.2SWOT分析

2.2.1优势

⑴热带农业资源得天独厚

海南农业资源得天独厚。

作为全国唯一热带岛屿省份,海南岛素有“天然温室、热带果园”的美誉,热带水果、特色花卉、冬季瓜菜等享有盛名,南繁育种更是海南一张名片。

热带高效特色农业已经成为海南一张“王牌”,海南要建成全国人民冬季“菜篮子”、“果盘子”,成为全国最大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海南热带特色农业景观独特,乡村房前屋后有粗壮的椰树、挺拔的槟榔,深山有奇异的花草树木,有侨乡文化和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村落风情,还有大片原始热带雨林,田洋有万亩设施农业。

⑵生态环境优美

海南生态环境优美。

海南岛属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温度为23~25℃,阳光、海水、沙滩、空气世界一流,有优美的热带田园风光和丰富的山野温泉与原始森林,全岛森林覆盖率达60.2%。

此外,海南地貌自成一体,中间高四周低,由山地、丘陵、阶地、平原、沙滩呈不对称的环状结构,自然景观在全国独树一帜。

境内有高耸的五指山,有著名的万泉河、南渡江,还有众多的大中型水库等。

⑶农业产业富有特色

海南有广阔而独特的农业产业体系。

其产业体系涵盖农业、渔业、药业(南药)、种植业、养殖业、晒盐业等多种行业,并呈现出许多亮点。

例如,屯昌县内的橡胶园、胡椒园、槟榔园、南药生产基地远近闻名;文昌市是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市,椰子产量居海南之首(有著名的东郊椰林景观和椰子大观园),养鸡业(文昌鸡为海南四大美食之一)和水产业(石斑鱼和鲍鱼)十分发达;澄迈县是海南粮食、糖、热带作物的主要产地之一,又是全国科技兴农示范县和“两高一优”农业推广示范区,还是全国主要的咖啡生产基地和商品牛基地;定安县是海南的“菜篮子”基地之一;儋州市的北部湾渔场(海南四大渔场之一)和乐东县的莺歌晒盐场都具有浓郁的热带农业特色。

⑷民族文化与风情突出特色

海南有独特的民族风情、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

例如,儋州的民间中秋歌节、山歌调声等民俗文化项目闻名遐迩;海南中部地区黎苗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原生性强,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垄断性。

⑸市场基础厚实

休闲农业是紧扣时代脉搏的休闲方式,它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分享乡村风情、体验异质文化、购买生态产品的时尚需求,因此发展休闲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0多年来,海南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全省已有基本稳定的国内外客源,前5年平均每年都超过1500万人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