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5875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docx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docx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

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导论(2课时)

知识点:

"文化"的基本定义。

"历史文化"即以文化的(宏观的、对比的)眼光审视历史,其目的是解决"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问题,为事物的发展找出其形成的历史根源,对文化糟粕进行分析、批判。

搞清这两个概念,乃是学习本课程的钥匙。

要求:

掌握"文化"概念及其基本要素的含义,理解"历史文化"概念与"历史"概念的区别,领悟"中国历史文化"与"中国历史"的不同,为学习本课奠定基础。

重点:

"历史与文化"课与普通历史课的区别,学习中国历史与文化课程的意义。

难点:

"文化"概念与"历史文化"概念。

第一节文化漫谈

一、什么是“文化”

1.俗语中的“文化”

什么是“文化”,什么不是“文化”,什么属于文化,什么不属于文化,我们常说的“文化”与科学定义中的“文化”有什么区别,是我们在学习这个课程之间需要掌握的一个问题。

我们俗语中常说的“文化”指知识,文化与知识紧密联系,比如老百姓对“文化”的理解就是,这个人书读得多,这人就有文化。

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极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上还是在书面上,到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

例如: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他这个人真有文化","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等等,。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古国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财富的总和。

"他这个人真有文化",是指某个人因为丰富的学识所透射出来的某种卓然不群的文化品味,知识含量的高低。

"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则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所构成的商品活动的整体。

可见,"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当不确定的。

2.“文化”的理解(科学定义)

迄今为止,对文化的定义有上百种,同学们所认为的文化是什么呢?

(提问)

世界上最先界定“文化”的是19世纪英国人类学(研究人类个体或群体的学科)家,也是文化学的奠基人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B.Tylor),(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被称为“人类学之父”,著有《原始文化》及《人类学》等书,他定义了人类学的科学研究语境,他将万物有灵论这一术语带回常用语中),在其1871的《原始文化》(这本书自1871年首版以来,已成为人类学领域的经典。

泰勒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引证大量的民族学材料,对原始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特别是宗教信仰等问题,进行了详密深入的开创性研究,并全阐述了他关于文化发展阶段和脉络的见解。

泰勒在书中对“文化”的界定至今仍是我们理解当代社会文化问题的基本框架)中指出:

“文化是作为社会一个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习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在内的复合体。

”这是有关“文化”的第一个定义,之后产生了“文化”定义之争,但至今为止有300多种说法,但没有统一认识。

(参考教材P1-2)

古典文献:

文化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省称。

“文”在金文和甲骨文中,“文”字的最早形式是象征一个人前胸被纹以图案或挂了一串贝壳,原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又具体化为文书典籍、文章、礼乐制度;“化”字是从“匕”字转化而来.“匕”在甲骨文中,像一个人倒立.象征在子宫中孕育时期的人,“化”包含了一个人从孕育,出生,成长,并在遗传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渐成熟,而成为一个被社会接受的人的整个过程。

后来“指二物相接,其一方或双方改变形态性质,由此引申出教化、教行、迁善、感染、变化、变易诸义。

文与化搭配成词组,早期出现在古籍中时,指“文治教化”,即统治者以“文”的手段使被统治者受教育,被同化。

《周易》有所谓:

"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中国人论述"文化"之始。

在中国人此时的观念中文化的含义是通过了解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用教育感化的方法治理天下。

到汉朝,"文化"一词正式出现,其含义也与现在人们通常理解的不一样。

汉代刘向《说苑.指武》谓: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意思是方式对外使用武力都是因为异族不肯归服,文治教化不能改变他们,然后施加诛罚。

此语针对异化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提出先施诸“文”以教化、感化,“文化”之后仍不服、不改,那就动武诛杀。

且历代文化人与政治家都以“文化”与“武威”、“武功”等并列对举。

文是用以教化对方的,武是拿来镇压对方的。

文武两种方式交替使用,相互补充。

到唐代大学问家孔颖达则别有见地的解释《周易》中的"文化"一词,认为"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这实际上是说"文化"主要是指文学礼仪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古人对文化的这种定性从汉唐时起一直影响到清代。

西方的定义:

在西方语言中,culture一词起源于古拉丁词“colere”,意思是指“居住,培植,保护,尊崇”.后来,从colere派出了另一个词cultura,意思是“土地耕种”.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把“精神修养”比做“耕耘了的生长果实的土地”.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对古希腊罗马学术的浓厚兴趣,西塞罗对cultura的用法获得了传播.到了16世纪,cultura开始同人的发展的概念紧密相连了.德国学者塞缪尔 冯 普芬多夫(1632—1694)用cultura指个人或社会的智慧和情操方面的发展,包括所有那些人创造的,而不是自然给予的.18世纪中叶,“文明”一词在法国被广泛使用.德国人用cultura为法语“文明”的同义语,也指“成为文明的人和受到教育的人的一般过程”。

18世纪.德国思想家赫尔德(1744—1803)在其著作中将“文化”作为一个名词来使用,其内涵被理解为某一特定社会的生活方式总和.在赫尔德看来,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固有的和特殊的文化形式.赫尔德的这种文化的概念就非常接近于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文化概念.然而,至今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仍有着分歧。

如在《牛津英语词典》中,文化被定义为“精神心灵受到细致培养的结果……欣赏口味的高尚化;文明的思想层面;”“特殊的思想智慧发展形式,一个民族的文明状况”(见《牛津高级英语词典》,1954年版),“由于训练和经验,人的身心精神的发展”,“人类社会在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以及思想智力发展方面的证据”(《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语词典》1989年版),“对文学艺术,音乐等的高度发达的理解”(《袖珍牛津英语词典》1986年版).

中国《辞海》(1979年版)认为:

文化从广义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说,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可见“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从某些意义上说,这是客观事实。

近代学者定义:

任继愈先生(山东平原人,1916.4.15—2009.7.11,字又之,山东平原人,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任老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

193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3年后毕业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此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4年被委任筹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世界宗教研究所,后任该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哲学学科学位评议委员会召集人、中国无神论学会会长、中国西藏佛教研究会会长、中国宗教学会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

1985年任北京图书馆馆长,兼宗教所名誉所长。

著名中国哲学史专家、宗教学专家。

专著有《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中国佛学论文集》(合著)、《中国哲学史论》,主编《中国佛教史》、《中国道教史》、《宗教辞典》、《中华大藏经》等)认为:

“文化”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文艺创作、哲学著作、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饮食器服之用等等。

狭义的文化专指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特点的精神成果。

”如我们常说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中的“文化”特点,专指能代表一个民族特点的东西。

如回族文化(饮食的清真)、伊斯兰文化(宗教与政治结合)、犹太人顽强、聪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游牧文化、善于经商等,是一个民族的象征。

钱穆(江苏无锡人,国学大师,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二十世纪有五位历史学家堪称第一流的史学大师,这就是王国维、陈寅恪、陈垣、钱穆、顾颉刚。

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华西大学、江南大学教授。

钱穆先生1931年撰写《秦汉史》,上自秦人一统中国,下至王莽之新政,为一尚未完编之断代史,深入浅出地梳理了秦汉两代的政治、经济、学术和文化,指出了中国历史上这一辉煌时期的精要所在。

1969年撰成百万字巨著《朱子新学案》,其中《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为钱穆的代表作。

):

“文化即是人类生活之大整体,汇集起人类生活之全体即文化。

”(见《文化与生活》见《中华文化之特质》世界书局1969)钱穆将人类生活与生活等同,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被认为是文化。

梁漱溟(广西桂林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

梁漱溟曾将自己一生的思想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西方功利派、佛教出世主义、儒学。

《究元决疑论》一文是先生三年研佛的总结,也是他崇尚唯识学的开端。

在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导致了《唯识述义》的写作,北大校长蔡元培看后即聘请他到北大讲授印度哲学。

在北大任教之初,很快便写出了《印度哲学概论》和《唯识述义》两部讲义。

北京大学于当时为文化论战的中心,梁漱溟在北大发起了东方学及孔子哲学的研究,并于1921年出版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且由此成为现代新儒学的先驱。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对中国、印度、西方三个文化系统的特点及其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作了系统的分析,预测了世界文化未来的趋势,对儒学的前途作了乐观的估价,此书成为先生一生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梁漱溟曾于1924年前往山东办学,以后又在四川创办勉仁文学院,而他在山东乡村建设实验中倡导的乡学村学模式更突出表现了融社会教育与社会改造为一体的思想。

自抗战开始,先生便被卷入政治生活的旋涡中,此后五十年间一直为中国政坛的重要人物。

梁漱溟对建国后一个时期内开展的阶级斗争并不完全赞同,对“文化大革命”以及后期开展的“批孔运动”更是明确表示反对。

这些突出表现在他于1953年与毛泽东的争论和1974年为孔子所作的辩解中。

《人心与人生》和《中国--理性之国》是他晚年的两部重要著作。

)梁先生对文化的理解为:

“文化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

总结:

广义上文化指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所有成就的总和,它包括人类通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大至国家制度,小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观念,以及各种生产工具,各式生活用品等等。

狭义文化:

特指意识形态,即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诸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科学技术以及各式各样的制度和组织。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学为核心,以儒释道文化为主流,融汇了各地区、各民族、各时代主要文化形式的动态文化系统。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和智慧,因此文化很难说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是人们自己的活法。

人通过劳动把外在的东西变为人说需要的,凡是人参与过的都可以被称为文化,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创造了人,对文化的理解也是对人的理解。

3、“文化”的外延及基本属性

文化的外延:

“文化”的外延即指向的对象和范围,“几乎与人有关的一切”,界限难于明确所以概念不确定。

“打喷嚏”不是文化范畴,而“怎么打喷嚏”可能就是文化的问题了。

同样吃喝拉撒等也不是文化,而是一种自然属性,如人生来会吃、喝、会睡,但是如何吃、睡就包含文化问题,如回族的吃法、穿法都被称为具有回族特色的文化。

实际,文化既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在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和言行中都有文化问题,很难用好、坏来评价。

历史中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文化、书籍文化、制度文化(科举)、职官文化你、地舆文化、货币文化、陶瓷文化、居住文化、服饰文化、食文化、茶文化、婚俗文化、丧葬文化、书法文化等等.(参考教材P3-4)

文化的基本属性:

①整合性:

指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转化为一个整体;②延续性:

文化史经过一定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而形成积淀的,没有无源之水的文化;③时代性: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特点,时代性是划分文化阶段的依据;④普同性:

文化是人类的本质属性,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是人本质的展现。

即使人不懂什么是文化,但是他本身是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体现者。

二、有关“传统文化”的认识

传统是与现代相对的两个词,但文化与传统文化不能割裂,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没有纯粹的现代文化。

中国文化分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统文化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而现代文化是手工业、信息时代的产物,在中国一般将1840年后的文化称为现代文化。

"传统"一词,解释为"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传统文化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

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cultureofChina)应包括:

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成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过时了?

对我们当前社会还有没有价值?

北京大学一位著名教授曾感叹到:

“现在人们的行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

美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近期统计表明,其青少年犯罪率为6900万件/天。

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乱象深感不安,有识之士已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理念是社会动乱的根源。

他们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

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冷战、热战,恐怖主义,都不是人们所期待的,消除冲突,促进世界和平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冲突双方需要的不是报复,而是宽恕、忍让和反省。

和谐社会、团结、友谊成为时代的主题,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高度关注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重人道、轻鬼神,关注现实人生,重视人的修身养性。

三、“文化”与“文明”

1.什么是文明?

文明一般是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经济文化的地区。

它的含义有时与文化相同(但在考古学和人类学里,文明和文化有截然不同的含义)。

文明经常与城市有很密切的联系,对于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

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城市的出现,可以说城市是文明的发源地。

1961年,法国出版的《法国大拉罗斯百科全书》解释“文明”一词为:

一指教化;二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精神、艺术、道德和物质生活的总称。

1973年至1974年,英国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解释“文明”一词为:

一种先进民族在生活或某一历史阶段中显示出来的特征之总和。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和睦的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

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

“文明”一词,在世界各国出版的辞书中,对其含义的解释不尽相同。

文明是怎样出现的?

这对于哲学家和人类学家都是很吸引人的课题,因此也就有了很多的理论来阐述各自的观点。

大部分的观点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央集权的出现是文明存在的起点。

2.文明与文化的关系

古代西方语言中“文化”一词内蕴比中国古代“文化”一词含义更广,是从物质生产活动出发引申到精神领域,与我们的“文明”一词更贴近,而它最早也是出现在《周易》中,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句,这里,“文明”是与“万物生长”相联系的,所以包括内容首先是物质方面的,实际,这一词的含义更接近我们所理解的广义“文化”概念,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

正是如此,中国与古埃及、两河流域和古印度并不称“四大文化古国”,而称“四大文明古国”。

另外,两词在时间上有区别。

一般把人类进入阶段社会以后的历史称为“文明时代”,而原始社会实践活动产生的一切,一般称“文化”。

当然,这种区别并不是绝对的。

文明与文化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的概念:

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

文明的内在价值是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体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显示其内涵和意义。

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为共同尺度的;而文化则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条件为依据的。

四、“人文”的含义

人文一词的中文,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贲卦的彖辞:

“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宋程颐《伊川易传》卷二释作:

“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

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

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

”人文原来是指人的各种传统属性。

广义的讲人文就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文化,自然就是原始的天然的。

“人文”指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成果及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等人伦社会关系。

到了近代,人文这个词被用来翻译Humanism,人文主义,这个词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一些知识分子,在超越和反对中世纪欧洲宗教传统的过程中,把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作为一种依归,用这种办法来回皈世俗的人文传统。

这些人就被称为“人文学者”,后来人文学者所做的学问就变成了“人文主义”,到19世纪的欧洲又有所谓的人文学科,20世纪英美的大学里面也开始出现所谓的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的意思不是说人文的东西用一种科学的理论来解释,而是说对于人的各面的一种求知、对于人的知识的一种探讨。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比如我国《辞海》中就这样写道: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

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或人文精神,或人文思想,重视人文教育,这里的人文,显然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

而且,其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则是指先进的规范,对于社会而言,尤其是先进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成员而言尤其是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对于青少年来说,首先体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

从文艺复兴的历史看,人文应该是重视人的文化。

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人类关怀、生命关怀。

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在人世间的各种权利,只有人权是天赋的,生来具有的,不可剥夺,也不可代替的。

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的利益和精神的利益。

人文,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制度,一种法律。

人文思想是人文制度的理论基础,而人文制度又是人文思想的实现,人文思想的制度化,法律化。

 平时,我们习惯地把理科和工科以外的学科称为人文学科。

其实并不准确。

从概念上讲,可以这样认为,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

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人文主义,人文奥运,人文精神?

人文奥运是以人为本的奥运,它关注人、热爱人、提升人,追求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和健全人格,唤起人类对人自身可贵、不可轻的不断体认、无限珍视。

这是同奥林匹克主义所蕴含的基本理念完全一致的。

第二节历史与文化浅说

一、“历史”与“历史文化”

1.什么是历史?

引:

有位史学家断言给历史下定义比撰写史书还难,而且古往今来史学家对历史的定义纷繁复杂。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的历史显然指过去发生的一切。

“要尊重历史”即尊重过去发生的客观事实,强调今天的言行必须符合客观历史实际。

但是,我们又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历史既然发生于过去,是已经过去了的事情,历史不能说话,不能复活,那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这里的历史是指用文字写成的历史,实际上读的是写成书面的历史。

历史事物发生于过去,生活于今天的人不可能读到它。

我们所能知道的历史仅仅是历史书中的历史。

历史:

历史一词有三层基本的含义:

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与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一是指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即历史著述,即经过人脑的思考、加工而形成的主体化的历史;它还指一门学科,或一门专业。

历史广义上来说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它是一切事物固有的属性。

历史著述与历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实际上人们却经常把它们有意无意地混淆起来,甚至在部分专业历史学家的著作中也存在这个现象。

历史著述是以客观历史本身为基础、为反映对象的,离开客观历史本身,历史著述便成为无源之水,这就决定了历史著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客观历史的真相相吻合。

但无论如何,两者的吻合不可能达到绝对的一致。

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

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宣称:

“在历史学家创造历史事实之前,历史事实对于任何历史学家而言都是不存在。

”历史事实因历史学家的存在而存在,离开历史学家对它的发现、创造,它就是不存在的。

意大利历史哲学家贝奈戴托。

克罗齐认为:

“历史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它的资料就在我们自己的胸中。

历史的客观性:

第一,历史本身是客观地存在着的,它独立于认识者、研究者的主体意识之外。

不论你是否承认,不论你认识与否,它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存在过并存在着;第二,人类历史是以往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它有自己独特的从低到高发展的运动规律;第三,人类历史及发展规律可以被认识,只是它被认识的途径、特点、方法与其它学科有差别。

2.历史文化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展现的文化风貌的总和,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思想、艺术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中国历史文化应当指中国社会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具有自己独特内质的文化风貌的总和。

 3、“历史学”与“历史文化学”

“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生、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的科学。

历史学本身就包含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史实或史料的知识或认定,第二个层次是对第一个层次的理解或诠释。

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等,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事实和过程,——作为历史存在,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它不以历史认识者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

一是它所承担的任务。

历史学是一门整合型的社会科学,是历史研究主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供的一般规律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手段,在与历史客体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客体的分析研究,以理解其特殊规律和特点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历史知识。

历史学在它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政治性的记事活动、附属于政治而以文化积累为主的综合活动、学问或学术、知识体系、哲学、科学等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发展环节,在认识方式上经历了价值的、考实的、艺术的、科学的、哲学的等等不同形式的认识方式。

“历史文化学”是研究历史文化及其相关联的社会方面的科学,历史文化学属于历史学中的部分,因为历史不仅仅其中有文化,我们常常学习到的还有政治、军事等,虽然从广义上讲这些也属于文化的一部分,但仅仅从学科的细化看历史文化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

(二者关系思考)

二、中国、中华、中国历史与文化

1.“中国”

中国是我们的国名,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产生的?

“中”,甲骨文、金文有旒之旌(有飘饰的旗帜),士众围绕“中”以听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