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5895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中国古汉字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甲骨文反映出的有关商朝的信息是()

                                 

A、商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B、商朝统治者很迷信

C、商朝社会阶级压迫非常残酷   D、商王权威大大超越了夏王

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

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主题可能是()

A、世袭制度B、分封制度C、宗法制度D、礼乐制度

3.《左传》记载:

“赵姬请逆盾与其母……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

子,而使其三子下之。

”材料反映了()                

A、宗法制度     B、分封制度     C、郡县制度     D、监察制度

4.秦始皇大兴土木,修阿房宫,筑骊山墓,今天的史学家多贬其徭役繁重;隋文帝也兴土木工程,如营建大兴城,设仓库,开运河,但是今天的史学家多夸赞其功。

究其原因是( )

A、评价标准不一样,史学家褒贬各异 B、古史如此评价,史学家断难翻案

C、民间已成定论,史学家只好附从D、历史人物贡献不同,史学家褒贬自然不同

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

“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D、制度法令的统一

6.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从右图中可以得出

最重要的信息是()

A、西汉发生了“七国之乱”

B、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D、西汉处于四分五裂状态

7.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  )

A、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8.我国自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为止,划分为23个行政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一级行政区,之后数量一直稳定不变。

以下省份里面,不可能在元朝形成的是()

A、甘肃省B、云南

省C、陕西省D、河北省

9.“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

A、中书省B、枢密院C、

宣政院D、御史台

10.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人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11.康熙帝统治时期,清朝中央机构出现三足鼎立状态,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12.中国文明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在古代中国就创造了一系列选官用人制度,以下内容能反映“九品中正制”的是()

A、以立长而不以立贤B、社会贫民,穷苦子弟,栖与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D、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13.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相互团结。

杜麦斯的呼吁有感于中国()

A、科举制的推行B、内阁大学士的选举C、军机处的设立D、察举制的实行

14.政治制度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与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促使古希腊城邦形成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外来影响  B、文化传统  C、地理环境  D、英雄人物

16.假设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二十万,自由民约为十六万八千人,其中男性成年公民四万五千人,外邦人约三万人,奴隶约一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

A、约十六万八千人 B、约七万五千人 C、约八万五千人 D、约四万五千人

17.让我们穿越时空,在古希腊民主制的顶峰时期,我们可以看到(  )

①四个血缘部落轮流执政 ②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出任法官 ③梭伦通过陶片放逐法放逐民主威胁者 ④伯利克里发放“观剧津贴”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

①③

18.罗马帝国时,有这么一件事:

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

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

那么法庭将(  )

A、进行调解 B、宣布“休妻”无效C、要求男子赔偿D、干脆不予理睬

19.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罗马法(  )

A、在很大程度上纵容犯罪  B、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C、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D、主张重罪轻罚,轻罪免罚

20.恩格斯指出:

“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含

义(  )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C、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D、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21.《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

“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B、国家权力的重心已经由国王转向议会

C、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D、推翻了封建专制,建立议会共和制

22.1689年,在英国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随着这件事情的发生,英国确立了一种新的制度,这一制度确立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

C、政治民主化的要求D、人本思想的发展

23.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8世纪初期,下列有关英国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内阁首相由国王任命    

B、内阁名义上对议会负责,实际上对国王负责

C、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D、内阁首相由下院多数党领袖出任

24.某著作写道:

邦联建立不久,它的弱点就暴露无遗,它像一个“四肢指挥头脑的怪物”,华盛顿将它比喻为“沙子扭成的绳子”。

从中讽刺美国( )

A、各州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   B、两党对垒,“驴象之争”

C、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D、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25.观察下图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皇帝联邦政府

中书尚书门下国会总统联邦法院

A、实施目的基本相同B、社会性质基本相同C、政治体制基本相同D、原则关系基本相同

26.右

图反映的是美国大选期间的一幅漫画,透过该图的信息,

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美国的政治选举纯粹是两党玩弄的政治游戏

B、美国的政党政治往往带来暴力冲突

C、政治选举是美国两党制激烈争夺的战场

D、美国的政治选举是两党利益一致性的表象

27.“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而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开始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然叫嚣:

“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

”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共和制即将被君主制推翻  B、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必然  D、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28.“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并且也涌现出了许多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有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29.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

“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述。

”作者的意思是(   )

A、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B、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

C、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D、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30.史家不离事而言理,客观精神乃是历史写作的第一守则。

在描写一个历史事件时,下列哪一项最不易受到史家主观因素的影响(   )

A、事件发生的时地B、事件的前因后果C、事件的历史意义 D、事件的是非评价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

答题卡

班级姓名座位号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座位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2道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图示1图示2图示3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

就困弱。

┅┅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

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近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1、图示3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哪两个朝代开创的?

(2分)图示2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北宋“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4分)用材料二中的一句话指出这么做产生的后果?

(2分)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3分)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

(5分)

(5)上述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

(2分)

 

32.近代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走向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和途径虽然不

同,最终确立的代议制政体民主化程度也不尽相同。

但是,反映出政治民主化是必然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苏格拉底案: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

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

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

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

“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

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

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于自己呢?

材料二未经议会同意,英国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议员的选举权不受国王的干涉。

……——出自于()

材料三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军官均由皇帝任命。

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摘自高中新课程教科书《历史》必修I(岳麓版)

材料四康熙皇帝说: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货。

若将要务分任他人,则断不可行。

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康熙皇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2分)并谈谈雅典的民主有何局限性?

(4分)

 

(2)材料二出自于哪个法律文献?

此法案的目的是什么?

(4分)

 

(3)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异同(注意从相同和不同两个方面作答)?

(6分)

 

(4)与材料三中的“皇帝”相比,材料四中的“朕”有何特点?

(2分)

 

(5)材料一与材料二、三有何关系?

(2分)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D

C

B

A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A

B

C

D

A

D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B

C

D

C

D

A

B

A

31题答案:

(1)朝代:

秦朝、元朝;

制度:

三省六部制。

 

(2)措施:

兵也收了——收取主要将领的兵权;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

财也收了——收归地方财政于中央。

后果:

靖康之役,虏骑所过

,莫不溃散。

(3)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4)职能:

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

作用:

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使皇权得到空前强化,大大加强了君主专制。

(5)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32题答案:

(1)③或40岁雅典男性公民有资格入选;

局限性:

雅典民主制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过多的直接民主会导致政治腐败,社会混乱;

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表明,民主政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显示,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

(有两个就可得满分)

(2)法案:

《权利法案》;

目的:

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

(3)相同点:

都是君主立宪制;

不同点:

英国的君主“统而不治”,实权掌握在议会手中;德国的皇帝拥有大权,议会权力有限。

(4)“朕”的权力至高无上,不受任何限制。

(5)材料一为材料二、三的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