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综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62178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docx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综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docx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

  社会性质: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又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堕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对这一概念,不能理解为一半殖民地的,一半封建的;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封建的。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严格地说,鸦片战争后的20年间,中国社会主要呈现出半殖民地的特征,到60年代,又呈现出半封建社会的特征。

  1949年一1956年为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后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社会主要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简称为民族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简称阶级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这两大矛盾在中国近代的不同历史阶段,其尖锐程度不同,并且互相之间紧密结合,不可截然分开。

  1949年一1952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资产阶级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1953年一1956年主要矛盾是同资产阶级的矛盾;1956年以后,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八大提法)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十一届三中全会提法)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革命任务:

由于两大矛盾的作用,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统治,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简言之,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最终目标。

  1949年一1952年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1953年一1956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6年以后主要任务是把我国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

  革命性质:

由中国近代社会的革命任务所决定,中国人民在近代所进行的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它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尽管两者在产生背景、指导思想、领导阶级、发展前途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其所要完成的任务和革命性质是完全相同的。

  1949年一1952年,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延续;1953年以后,进行的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知识体系:

纵观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有三条基本线索贯穿其中。

其一,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史(或称其为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屈辱史)。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间,外国资本主义列强通过军事恫吓、外交高压、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扶植代理人以及文化渗透等各种手段,疯狂侵略中国,致使近代中国在政治上丧失了独立,经济上横遭掠夺,文化上惨遭破坏,并最终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其二,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及国内封建势力的侵略和压迫程度的不断深化,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中国人民进行了100多年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其三,是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即在抗争的同时,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先进代表,向西方学习,不懈地探索各种救国救民的道路,并提出了多种救国方案。

但不论是地主阶级中的进步分子,还是农民阶级,抑或是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其救国理想都相继以失败而破灭;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经过艰苦曲折的探索和实践,才最终领导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中国现代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史、奋斗史。

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可将这些史实分为成功与失误两个方面来把握。

  例题:

1998年普通高考第2l题:

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是:

  A.兼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B.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C.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答案:

C项

  解题分析:

本题理论水平要求较高。

学生必须依据“革命性质取决于革命任务”这一论断来选择。

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完成推翻三座大山的任务,其中之一即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明显是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而对没收的国民政府财产和资本,人民政府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这又符合社会主义革命要完成的“剥夺剥夺者”的任务,即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

因此,该措施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特点:

  美国:

19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没有独立的侵华政策,在列强侵华活动中,居于从属地位,尚未具备独立侵华的能力。

经过了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南北战争,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黑人奴隶制被扫除,美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

随着经济实力的强大,美国对外扩张的野心也日益膨胀。

1898年,美国在美西战争中获胜,获得了菲律宾这一重要的侵华基地。

此时,列强所掀起的瓜分中国的高潮已接近尾声。

美国为使自己的侵略利益渗入各国的势力范围中,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从此该政策就成为美国独立的并一直推行的侵华政策。

在侵华过程中,美国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特别重视运用经济手段对华进行渗透,以达到最终排挤其他国家,独霸中国的目的。

  日本:

日本有灭亡中国的既定国策,其目的性和步骤性极强。

从对外扩张角度说,日本近代史就是一步步落实其侵略计划的过程。

并且始终重视运用军事手段达到这一目的。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并制定了所谓“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将矛头指向其近邻-朝鲜和中国。

通过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取得对朝鲜的控制权,便利了它向中国东北渗透。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在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中披露日本对外扩张计划为:

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从以后日本的扩张活动看,如“九·一八”事变(“征服满蒙”)、华北事变和“七·七”事变(“征服中国”)、珍珠港事变(“征服世界”)等,该计划得到了完整的实施。

  俄国:

俄国是封建军事性很强的国家。

因此,它的领土野心十分强烈,侵华始终重视吞并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并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残暴性。

同时,俄国还很善于伪装友好,利用拉拢收买的手段达到侵华目的。

如俄国以帮助中国抵抗日本侵略为借口,并采用收买手段,使清政府与其签订《中俄密约》,获得在中国东北修筑铁路的权利。

  英国:

英国是在各个领域首先发动对华侵略的国家,并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对华贸易上长期占有明显优势。

它还具有得天独厚的侵华条件-控制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

  法国:

法国始终重视对中国西南边疆(如广西和云南)的侵略,将该地视为本国的势力范围。

1883年法国挑起中法战争,意图即在于以越南为基地打开中国西南门户。

它更进一步在瓜分狂潮中将云南和两广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强租广州湾。

法国也很善于对华进行文化渗透,如《黄埔条约》中有关于传教权的规定。

  例题:

1997年普通高考第8题: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

这主要因为该政策:

  A.得到了列强的认可

  B.可使美国在华获得权益居列强之首

  C.表面美国承认列强的在华特权

  D.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

  答案:

D项

  解题分析:

该题设问角度是“由果找因”,旨在考查考生对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和作用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该政策对美、对华、对列强侵华都有重大影响。

其中,C项可看作是A项的原因,但涉及的是对“门户开放”政策对列强的影响。

而B项尽管有较大迷惑性,但只要考生对美国侵华的阶段特征有较为清楚的把握,应不难排除。

中国近代列强侵华手段:

  1.军事侵略:

指发动侵华战争和制造侵华事变。

侵华战争有六次,即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年-1885年的中法战争、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1937-1945年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侵华事变则包括诸如“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

  2.政治侵略:

  ①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如1842年《南京条约》、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1858年中英、中法、中俄、中美《天津条约》、中俄《爱珲条约》、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1885年《中法新约》、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896年《中俄密约》、1901年《辛丑条约》、1915年《二十一条》、1932年《淞沪停战协定》、1935年《何梅协定》、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

  ②以各种方式强占中国领土:

如英国割占香港岛、强租威海卫和“新界”并将长江流域作为势力范围;俄国割占我国东北、西北150余万平方公里领土、强租旅顺大连并据有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势力范围;日本割占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并据有福建作为势力范围;德国强租胶州湾并将山东划为势力范围;法国强租广州湾并据有两广及云南作为势力范围;等等。

列强强占中国领土的方式有很大区别,如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通过开辟“租借地”变相侵占以及划分“势力范围”等。

  ③破坏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自19世纪60年代起,中外反动势力通过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勾结起来;1900年帝国主义组织八国联军直接出兵镇压义和团运动;在辛亥革命中,先后支持清政府和袁世凯对革命进行破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帝国主义扶植各派军阀镇压人民革命,并直接出面制造一系列惨案,如“五卅惨案”、“万县惨案”、“一·三惨案”等,随后又支持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国共对峙和解放战争时期,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的内战政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又对新中国进行包围、封锁;等等。

  ④扶植代理人以达到侵略目的:

在共同镇压太平天国的基础上,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帝国主义转而扶植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

袁世凯死后,英美帝国主义扶植直系、滇系、桂系军阀,日本扶植皖系、奉系和晋系军阀,使中国陷于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北洋军阀统治行政被推翻时,帝国主义又选中蒋介石为侵华的统治工具。

  帝国主义扶植代理人,在中国实行间接统治,是中国作为半殖民地社会政治上的一个基本特征。

这个特征决定了中国近代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基本内容。

如由于帝国主义对华采取间接统治、分而治之的政策,造成了军阀割据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的政治上的可能性;又同样由于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手法,使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两大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由此决定中国近代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就是相互关联的。

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

反之亦然。

但由于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形式所决定,在一般条件下,中国人民欲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首先要推翻帝国主义在华扶植的代理人。

而如果帝国主义企图变间接统治为直接统治,即要变中国为完全的殖民地,则民族矛盾压倒一切,中国人民的斗争矛头就要直接指向帝国主义,反封建的任务要从属于反帝的任务。

  3.经济侵略: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具体手段繁多,但总体上可分为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两大类。

商品输出指资本主义企业向国外倾销商品并掠夺原料的经济渗透方式。

它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特征之一。

这个特征鲜明地体现在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列强对华进行的经济活动中。

其具体手段有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和控制中国海关等,同时列强在华取得很多政治特权以维护这种侵略方式。

资本输出指用过剩资本向他国投资或贷放的经济渗透方式。

它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之一。

自1895年《马关条约》后,该特征在列强对华进行的经济侵略中日益明显。

其具体手段有开设银行、政治性借款、控制铁路修筑权、开采矿山、投资设厂等,并在政治上通过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以适应这种经济侵略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资本输出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即已出现,但输出额较少,未成为经常现象,一般是作为商品输出的辅助手段存在。

如19世纪40、50年代在中国通商口岸陆续出现的外商开办的船坞和工厂即属于此类,直至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后,这种行为才取得合法地位。

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商品输出并未停止,而且与资本输出密切联系。

  例题:

1998年普通高考第14题:

下列各国,在鸦片战争后割占过中国领土的有:

  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俄国⑤日本

  A.①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答案:

A项

  解题分析:

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帝国主义侵华史有关史实的记忆再现能力。

审题时首先应注意题干中“在鸦片战争后”这一时间条件,其次应对“割占”这一概念有准确理解。

尽管法国和德国在19世纪末参与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但其手段如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均属变相侵占中国领土的方式。

而英国、俄国和日本均曾通过不平等条约正式割占了中国部分领土,取得了对这些地区合法的统治权。

因此,应选A项

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华局面的变化:

  ①19世纪中期--19世纪80年代:

参与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俄、美等四国。

其中英国居于明显优势。

  ②19世纪80年代--20世纪早期:

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对外加强侵略扩张。

法国和日本先后挑起侵略战争,而以德国为开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美国则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利益均沾,机会均等。

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

为维护共同利益,八国联军镇压了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此时英国传统的侵华优势地位已开始受到挑战,美、日、德等国的侵华利益上升很快,而法、俄仍保有较大利益。

可见,中国此时处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之下,其中主要是英、法、俄、美、德、日六国。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帝国主义国家侵华同盟的形成只能说明列强暂时在侵华问题上取得了暂时的表面上的一致,内部的矛盾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妥协是相对的,而争夺是绝对的。

1904-1905年日俄战争的发生就是表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利用欧洲列强忙于战争之机,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

又利用袁世凯急于称帝寻求支持的心理,于1915年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形成了事实上的独霸中国的局面。

美国是当时欧美列强中唯一有能力同日本争夺中国的国家,双方的矛盾以“府院之争”的形式表现出来。

1917年美国参战后,其主要注意力在欧洲,也默认日本独霸中国的现状。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列强在《凡尔赛和约》中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正式移交给日本,巩固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地位。

  ④“一战”后至20世纪30年代:

欧美列强不能长期容忍日本独霸中国。

战后,远东太平洋地区成为帝国主义尤其是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

1922年美国操纵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从法律上肯定了各国在华“利益均沾”、“机会均等”和“门户开放”的原则,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下。

但此时由于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德国战败,以及英、法被一战严重削弱,因此美日即成为战后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

  ⑤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期:

20年代,日本的侵华势力受到美国的严重排挤。

为实现变中国为其一国独占殖民地的野心,日本于30年代连续发动大规模侵略,频繁制造事端,如“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等,更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从而逐步打破了一战后帝国主义确立起来的在华统治秩序,又一次造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中日民族矛盾极度尖锐,日本同以美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尖锐化。

  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除美国外所有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

美国为确立其世界霸主地位,力争使中国成为其全球战略上重要的一环。

为此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并于1946年同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形成了美国独霸中国的局面。

  上述侵华势力的消长和局面的变化,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列强各国政治经济实力变化在侵略中国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直接反映。

  例题:

1999年普通高考第10题:

瓦德西说: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这表明列强:

  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

  ③仍需扶植清政府以华制华 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C项

  解题分析:

本题属于材料解析式的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运用学过的历史知识分析有效信息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

  1.近代前期:

应主要把握三次革命高潮

  ①太平天国运动:

这场农民战争有明确的宗旨和比较系统的理论,有比较坚强的领导集团,制定了一整套制度和政策,有强大的武装,得到人民的拥护,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中国日益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这场运动同中国古代史上发生的农民战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其领导人开始从西方宗教中寻找思想武器;由于面对着中外联合的反动势力,太平天国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还肩负着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使命;一些先进的领导人还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②义和团运动:

这是19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积累的民族矛盾的大爆发。

它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但又有严重的自发性质;“扶清灭洋”的口号既反映了尖锐的民族矛盾,又有模糊性和盲目性。

它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重创了清朝反动统治。

  ③辛亥革命:

这是中国近现代三次历史性的飞跃之一。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侵华工具的情形下,为挽救民族危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提出了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要求,力图用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改造中国。

经过思想、组织、纲领、武装等方面的准备,发动了辛亥革命。

它明确地以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为目的,有较完整的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理论基础的革命纲领,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并始终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是中国真正近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近代后期:

首先应注意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应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发展阶段概括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

  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后,首先通过“二大”确立民主革命纲领,并领导发动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随后即将工作重点转为同国民党合作,组建革命统一战线,并共同领导了国民革命。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首先以三次起义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

随后便开始了党的历史上工作重心的伟大转移--由城市转向农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

在经历一次大型路线错误后,中国共产党通过长征和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随即开始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并将其付诸实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本阶段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转折阶段,应特别注意这个转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其一,中国共产党此时已开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

其二,中国共产党此时已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独立自主地解决内部的矛盾和分歧。

其三,中国共产党此时已善于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方针,并灵活处理同国民党的关系。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执行全面抗战路线,独立自主地开辟一系列敌后抗日根据地,与正面战场相配合。

在理论上,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为中国的抗战指明了前途。

在抗战的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有力地回击了国民党掀起的反共高潮。

并在坚持对敌斗争的同时,采取多方面措施进行根据地建设,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

又召开七大,为迎接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了准备。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同国民党在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上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在后方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947年6月,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

一年后又进行了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随后在军事上进行渡江作战,开始解放全中国。

在思想理论上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重大理论问题。

在政治上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政协),筹备建立新中国。

  例题:

1996年普通高考第15题:

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答案:

A项

  解题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对“大革命”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

“大革命”即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发动的国民革命,其实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因此衡量其成败的主要标准应是其任务是否完成。

农民阶级在近代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近代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

农民阶级由于深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因此具有革命的要求。

加之人数众多,因此农民阶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例如: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起了阻止中国殖民地化进程的作用;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有力地配合了北伐战争;而后来根据地的农民相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积极参军参战,是民主革命胜利的有力保障。

这些史实都足以说明农民阶级的革命主力军作用。

  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不是中国近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这个阶级所从事的小农经济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

这就决定了农民阶级具有一些自身所无法克服的致命弱点。

如: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思想理论武器都与宗教有关(拜上帝教和白莲教),这说明农民阶级在思想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理论作指导;从太平天国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分析,又可以看出农民阶级在政治上不能提出彻底的科学的革命纲领,而平均主义构想又背离农民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的本性,因此不能实现;而从天京变乱和义和团运动的组织特点来看,农民阶级也不能建立先进的巩固的政权组织形式,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始终保持内部团结,不能抵御封建主义的侵蚀。

上述弱点说明,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但是,不能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忽略其革命性,应该认识到:

中国革命如果失去了农民的广泛支持是不能取得胜利的。

这是由中国近代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在中国近代史上,无论哪个阶级领导的斗争,如果不动员农民,均不可能成功。

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压制工农运动,也限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