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6224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梁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T梁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T梁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T梁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T梁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T梁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T梁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T梁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T梁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T梁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T梁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梁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

《T梁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梁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T梁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

T梁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按照TB/T2092-2003《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规定,我场特编制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T梁静载试验。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皋兰制梁场预制T梁静载试验。

三、静载试验条件及仪器、仪表、设备

3.1T梁静载试验在终拉30d后进行,不足30d时应由设计方(中铁咨询)检算确定。

3.2试验时需具有仪器设备

序号

机械设备及工具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静载反力架

1

2

穿心千斤顶

6

150t,校验系数不大于1.05,备用1台

3

油泵

6

备用1台

4

40MPa防振精密油压表

6

0.40级,最小分度值≤0.2MPa,备用1块

5

大量程百分表

10

最小分度值≤0.01mm,备用4块

6

普通放大镜

5

放大倍数10/20

7

刻度放大镜

2

放大倍数应≮10倍,最小分度值应≯0.02mm

8

50米钢卷尺

2

最小分度值≤1mm

9

弹簧式拉力测力计

3

200N,示值误差±1%F.S

10

电子秒表

2

控制加载持荷时间

11

手持喇叭

2

用于统一协调指挥静载试验

3.3静载试验前准备

1、试验前根据加载布置情况,梁体设计资料和试验时梁体未完成预应力损失值等计算基数级荷载,根据加载系数K计算对应的各级加载吨位和相应的换算油压读数作为加载依据。

加载计算要按规定方法计算并提出计算单,经验算后方可用于指导试验并予存档。

2、两端支座中心线的连线应与试验台座面标定好的台座横向分中中心线相重合,其误差小于10mm。

且跨距须与待试梁相符。

在支座上标划出中心线,以便与梁中心线对正。

支座安装后的实测跨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试验前应实地测量梁体两侧跨距,确认两侧跨度偏差均在允许范围之内,方可进行试验。

并检查支座摆放位置是否正确。

每片T型简支梁应在一端设固定支座,另一端设纵向活动支座(横向固定)。

3、试验梁移入台座对中后,在梁顶面上标出梁体腹板、跨中及支座中心线,由跨中沿腹板中心线标出跨中、4m、8m共5个点作为梁体的加载中心点,在腹板两外侧跨中、4m、8m点处粘贴A4纸做好标志,并做好编号。

在每一加载点铺设砂垫层(找平)及钢垫板,钢垫板用水平尺找平后移入千斤顶。

千斤顶中心与梁体加载中心纵横向位置偏差均应不大于10mm。

4、加载前用10倍放大镜在梁体跨中两侧1/2跨中范围内的下缘和梁底面进行外观检查,对初始裂纹(表面收缩裂纹和表面损伤裂纹)及局部缺陷用蓝色铅笔详细描出。

5、在梁体跨中及支座中心两侧分别安装磁吸座百分表进行挠度测量。

百分表磁性底座固定支架采用型钢制作,固定支架应牢固、稳定,且不受加载时静载试验台座变形的影响。

在试验前对百分表进行预压,且预压3~5mm左右。

6、为避免梁体偏载,静载反力架纵横轴线与试验梁纵横轴线偏差不得大于1cm。

静载试验梁两端各设2根斜杆进行辅助支撑,加载前解除支撑。

7、千斤顶试验前保持5~10mm的外露量。

四、注意事项

4.1准备备工作注意事项

1、检查对中:

a、支座中心与垫梁中心,垫梁中心与台座中心重合;b、支座中心与钢箱梁端垫梁,垫梁与箱梁顶分配梁中心重合;c、钢箱梁中心与T梁中心重合;d、千斤顶中心与T梁中心线重合。

2、支座螺栓是否拧到位,是否与垫梁固定。

3、千斤顶是否抄垫水平,是否与反力架密贴。

4、加载计算单荷载是否考虑全面,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5、千斤顶、油泵、油表性能是否正常。

6、百分表、放大镜等工具,设设备是否齐备性能是够满足正常使用。

7、百分表支架是否固定,磁力座是否完好。

8、静载试验台座预压后沉降是否有变化,是否达到均匀沉降标准。

9、油泵操作人员是否能熟练操作,能否正确理解同步率。

10、各类表格、数据是否准备到位。

11、静载试验结构整体是否进行检查验收并记录。

12、初始裂纹是否找全并标记。

13、支座型号是否进行确认。

14、各类标牌、分工牌是否到位。

4.2加载前注意事项

1、百分表是否按照要求预压3~5mm。

2、支座临时标示是否解除。

3、两侧临时支撑是否解除。

4、确认油泵、顶、表性能。

5、警戒线等安全设施是否到位。

6、各表数据是否与计算一致。

7、各类工具(备用)、人员是否全部就位。

4.3加载中注意事项

1、各人员是否按照指令做出相应动作及操作。

2、加载同步率,1Mpa一呼应,卸载时候同样要求1Mpa一呼应。

3、安全防护人员注意制定专门防护措施,并制定专人值班。

4、有问题及时汇报.

5、千斤顶观察。

6、无关人员退出警戒线待命。

7、1.0级以后各级注意观察裂纹出现情况。

五、T梁静载试验过程

5.1静载试验人员各就各位,进行T梁静载试验:

5.2静载试验及加载方法

1、试验梁的加载分两个循环进行。

以加载系数K表示加载等级,加载系数K是加载试验中梁体跨中承受的弯矩与设计弯矩之比。

试验准备工作结束后梁体承受的荷载状态为初始状态;基数级下梁体跨中承受的弯矩指梁体质量与二期恒载质量对跨中弯矩之和。

T梁静载加载图式

2、全预应力梁各循环的加载等级:

第一加载循环:

初始状态→基数级(静停3min)→0.6(静停3min)→0.8(静停3min)→静活载级(静停3min)→1.0(静停20min)→静活载级(静停1min)→0.6(静停1min)→基数级(静停1min)→初始状态(静停10min);

第二加载循环:

初始状态→基数级(静停3min)→0.6(静停3min)→0.8(静停3min)→静活载级(静停3min)→1.0(静停5min)→1.05(静停5min)→1.10(静停5min)→1.15(静停5min)→1.20(静停20min)→1.10(静停1min)→静活载级(静停1min)→0.6(静停1min)→基数级(静停1min)→初始状态;

当在第二加载循环中不能判断是否已出现受力裂缝时,应进行受力裂缝验证加载。

验证加载从第二加载循环卸载至静活载级后开始。

验证加载:

静活载级(静停5min)→1.0(静停5min)→1.05(静停5min)→1.10(静停5min)→1.15(静停5min)→1.20(静停5min)→1.10(静停1min)→静活载级(静停1min)→0.6(静停1min)→基数级(静停1min)→初始状态。

★加载注意事项:

各千斤顶宜同速、同步到达同一荷载值;加载速度不宜超过3kN/s。

3、在规定保持荷载时间内,负责加载及油压表测读人员密切注视油压变化,并随时予以校正。

加载和卸载速度均不宜过快,以每秒钟不超过0.2MPa油压读数为度。

4、每级加载后均应仔细检查梁体下缘和梁底有无裂纹出现。

如出现裂纹或(和)初始裂纹的延伸,应用红铅笔标注,并注明荷载等级,量测裂纹宽度。

5、每级加载后均应测量梁体跨中和各支座中心截面两侧竖向位移变化,以同一截面的两侧平均值分别作为相应截面的竖向位移量或支点沉降量。

跨中截面的竖向位移量减去支座沉降影响量即为该级荷载下的实测挠度值。

6、在试验前和试验过程中,有专门安全负责人详细检查并指导各项安全操作防止发生事故。

7、按表格要求及时填写试验记录。

六、结果处理

6.1梁体刚度合格评定

实测静活载挠度值

为静活载级下实测挠度值减去基数级下实测挠度值。

实测静活载挠度值合格评定标准:

为等效荷载加载挠度修正系数。

一般以第二加载循环的挠度值作为评定依据。

6.2全预应力梁抗裂合格评定

在K=1.20加载等级下持荷20min,试验梁体下缘底面未发现受力裂纹或下缘侧面(包括倒角和圆弧过渡段)的受力裂缝未延伸至梁底边,评定全预应力梁抗裂合格。

6.3梁体刚度不合格评定

当最后一轮加载循环时的实测静活载挠度值不满足

规定时,则梁体刚度评定不合格。

6.4全预应力梁抗裂不合格评定

(1)当在某加载等级下(最大加载等级除外)的持荷时间内,试验梁体底面发现受力裂缝或下缘侧面受力裂缝延伸至梁底边,按加载程序规定加载至后一级荷载后,受力裂缝延长或在上述部位又发现新的受力裂缝,即评定在该加载等级与前一加载等级的平均加载等级为抗裂等级,全预应力梁抗裂不合格。

(2)当在某加载等级加载后至后一级加载等级的过程中,试验梁体底面发现受力裂缝或下缘侧面受力裂缝延伸至梁底边,按加载程序规定加至后一加载等级后,受力裂缝延长或在上述部位又发现新的受力裂缝,即评定该加载等级为抗裂等级,全预应力梁抗裂不合格。

(3)当在最大加载等级的持荷时间内,试验梁体底面发现受力裂缝或下缘侧面受力裂缝延伸至梁底边,应在持荷20min后,对全预应力梁分级卸载至静活载级,按加载程序规定重新加载至最大加载等级。

重新加载至最大加载等级过程中裂缝张开,即评定该加载等级为抗裂等级,全预应力梁抗裂不合格。

6.5对全预应力梁,梁体竖向刚度和抗裂均合格,评定该梁静载弯曲试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6.6对于静载试验不合格的处理,委托检验的样品梁数量不少于1/10梁且不少于3件进行静载弯曲试验。

当全部静载试验样品梁的试验均合格后,方可准许架设。

反之,则应对本批梁逐片进行静载弯曲试验,合格者方可架设。

七、安全及防护措施

7.1吊梁派专人指挥,注意安全,吊装千斤顶时梁下严禁站人。

7.2高压油路和电路符合有关要求。

7.3仪器、仪表和电器有防雨、防晒条件。

7.4现场各类安全警示牌应挂设到位,且应明显,确保真正起到警示作用。

7.5上梁爬梯在试验前应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性能满足要求。

7.6在进行螺栓紧固时,下部人员应注意避开,防止重物落下伤人。

7.7发现问题及时向总指挥汇报,由总指挥做出决策。

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试验报告表

试验梁号

灌注日期

设计砼等级MPa

C55

设计图号

通桥(2012)2101-Ⅰ

张拉日期

终张拉砼强度MPa

设计抗裂安全系数

Kf=1.25

试验日期

砼28d强度MPa

设计挠跨比

检验类别

梁体砼28d弹性模量GPa

静载试验情况

第一加载循环

加载等级K

基数级

0.6

0.8

静活载级

1.0

初始状态

荷载PK(KN)

跨中挠度实测值f(㎜)

静活载挠度比f/L

f/L=(fkb-fka)/L=

梁体出现裂缝情况

第二加载循环

加载等级K

基数级

0.6

0.8

静活载级

1.0

1.05

1.10

1.15

1.20

初始状态

荷载PK(kN)

跨中挠度实测值f(㎜)

静活载挠跨比f/L

f/L=(fkb-fka)/L=

梁体出现裂缝情况

加加载图示

裂缝示意图

试验结论

企业名称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皋兰制梁场

试验负责人

企业主管

检验单位名称

技术负责人

检验主管

注:

检验类别应填写投产鉴定检验、发放生产许可检验、出厂检验、委托检验、仲裁检验等其中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