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6560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元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元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元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元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元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元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元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元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元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元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元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元测试.docx

《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元测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元测试.docx

届苏教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1.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  )。

A.有无叶绿体B.有无液泡

C.有无中心体D.有无细胞壁

解析 动植物细胞相比较,植物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但对于植物细胞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和液泡。

而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所以作为动植物细胞最可靠的区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答案 D

2.某同学以生长健壮的小麦幼苗为材料进行研究,调查得到小麦培养前、后培养液及小麦根尖细胞内NO

的浓度变化,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根尖细胞吸收NO

的方式是(  )。

A.简单扩散B.易化扩散

C.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

解析 由图知,NO

可逆浓度梯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答案 D

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水稻细胞在不同O2浓度下,K+吸收量变化的是(  )。

解析 K+的吸收为主动运输,一定浓度范围内的O2浓度与K+吸收量呈正相关,但由于受K+载体数量限制,O2浓度达到一定值时,K+吸收量不再增加。

但注意,无O2时,无氧呼吸可为K+吸收提供能量。

答案 D

4.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

A.蔗糖在水中溶解后使水变甜

B.春天放在空气中的食盐潮解

C.小麦种子浸在水中逐渐胀大

D.新鲜菜叶放在水中变硬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

半透膜及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差。

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无半透膜控制,只是扩散现象,食盐潮解是一个简单吸收环境水分子的化学过程,小麦种子是依靠亲水物质形成的吸胀吸水。

新鲜菜叶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的,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细胞液与清水有浓度差,因而渗透吸水变硬。

答案 D

5.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右图。

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  )。

A.不变B.增大

C.减小D.先增后减

解析 由图可知:

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萝卜条由B浓度溶液移入A浓度溶液,萝卜条质量将增大。

答案 B

6.肌肉细胞和叶肉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B.中心体C.叶绿体D.线粒体

解析 细胞壁和叶绿体为植物细胞所特有,中心体在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中存在。

线粒体为动植物细胞所共有的结构。

答案 D

7.关于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

B.是不同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C.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D.是不同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

解析 染色体和染色质都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分裂间期的细胞中以染色质状态存在,进入分裂期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染色体,在分裂期的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

答案 C

8.下列生物结构与其他三种显著不同的是(  )。

A.支原体B.蓝藻C.细菌D.霉菌

解析 霉菌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而其他三个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答案 D

9.具有细胞壁的选项是(  )。

A.花粉B.红细胞

C.胰岛A细胞D.流感病毒

解析 A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B、C项是动物细胞,D项是病毒,都没有细胞壁。

答案 A

10.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时才出现染色体

C.蓝藻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也能形成染色体

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形态

解析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形态,都是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染色体(质)只能出现于真核细胞中,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其DNA是裸露的,不能形成染色体。

答案 C

11.科学家利用35S标记的氨基酸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量细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过程中各种膜结构的面积变化,结果如右图所示。

下列选项表示a,b,c所代表的膜结构名称以及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

B.a内质网→b高尔基体→c细胞膜

C.a高尔基体→c内质网→b细胞膜

D.a内质网→c高尔基体→b细胞膜

解析 由题干提供的信息知,a,b,c代表的是膜结构,故可排除选项A,因为核糖体没有膜结构;观察曲线图解,a先下降后不再恢复原来的膜面积,b最终的膜面积比原来增加,c是先增加后减少然后恢复成原来的膜面积,结合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所参与的膜结构,即可定位:

a为内质网,b为细胞膜,c为高尔基体。

答案 D

12.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层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

A.甲运输被促进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D.乙运输被抑制

解析 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易化扩散是物质借助载体蛋白进出细胞的扩散。

题干中有“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层代替细胞膜”一语,由此可知膜上无载体蛋白,故易化扩散受到抑制。

答案 D

1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吞和外排通过膜融合实现,不需要消耗能量

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

解析 A选项内吞和外排过程消耗能量;B选项唾液腺细胞可产生唾液淀粉酶,胰腺细胞可产生多种消化酶,所以高尔基体数量较多;C选项核孔是mRNA、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靠近肠腔一端,通过主动运输从肠腔吸收营养物质,靠近绒毛毛细血管一端,通过主动运输把吸收的营养物质转运到内环境中,故D项正确。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5分)

14.(17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图中的A、B、C、D是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

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上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属于植物细胞的是________,属于人体细胞的是________。

(2)图A与图B细胞相比,在细胞器方面的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与图A细胞在结构方面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它们共同含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4)图示4种细胞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

答案 

(1)C、D A B 

(2)图A细胞具有叶绿体和液泡,无中心体 (3)没有由核膜包围着的细胞核 核糖体

(4)A、D

15.(18分)下图所示,甲、乙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

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通过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平衡时的状态。

甲图中:

①为清水,②为0.3g/mL的蔗糖溶液)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甲中①和②处溶液的浓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图中④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相当于甲图中的________,两者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把根毛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________;再放入清水中,它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原理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考查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又涉及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实践现象的能力。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均是由于发生了渗透作用,其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反之则细胞吸水;当细胞失水过多时,会导致细胞死亡,植物根系若处于高浓度的土壤溶液中时,会因为不能吸水而使植物萎蔫。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识图并理解知识内涵。

通过植物细胞结构与渗透装置的比较,理解植物细胞也是一个渗透系统,并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答案 

(1)①具有半透膜 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2)②处溶液浓度大于①处的浓度

(3)原生质层 ③ 甲图中的③为半透膜,而丙图中的④为选择透过性膜

(4)质壁分离现象 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5)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造成根毛细胞严重失水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最可能构成细胞膜的一组元素是(  )。

A.碳、氢、氧B.碳、氢、氧、氮

C.碳、氢、氧、磷D.碳、氢、氧、氮、磷

解析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

蛋白质所含的化学元素是碳、氢、氧、氮,磷脂所含的化学元素是碳、氢、氧、氮磷。

答案 D

2.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根毛细胞永远看不到(  )。

A.液泡、叶绿体B.高尔基体、核糖体

C.线粒体、内质网D.叶绿体、中心体

解析 高等植物细胞的根毛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和中心体。

所以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根毛细胞是看不到叶绿体和中心体的。

答案 D

3.相对细菌和植物细胞而言,动物细胞离体培养更需要关注培养基的渗透压,这是因为动物细胞(  )。

A.没有细胞壁,对培养基的渗透压更敏感

B.渗透压远高于细菌或植物细胞的渗透压

C.没有成熟大液泡,渗透压调节能力差

D.生长缓慢,各生长阶段对环境的渗透压要求不同

解析 本题考查渗透压与渗透吸水、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内在联系等方面的知识。

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之差是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动力。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的保护,容易因过多吸水而涨破,A选项正确。

答案 A

4.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结构是(  )。

A.线粒体、高尔基体B.高尔基体、液泡

C.液泡、叶绿体D.叶绿体、内质网

解析 叶绿体和液泡中含有色素,其他结构中不含有色素。

答案 C

5.最能体现不同细胞功能差异的是(  )。

A.细胞核的大小和数量

B.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

C.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D.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 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细胞器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完成各自的特定的功能,因此最能体现不同细胞功能差异的是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答案 C

6.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

①噬菌体 ②颤藻 ③酵母菌 ④水绵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析 噬菌体为病毒,是非细胞生物;颤藻为原核生物。

答案 A

7.如图为某种细胞处于某种状态下的图示,对这一图示描述错误的是(  )

A.该图为高等植物细胞显微结构图

B.该细胞失水过程中,①内充满了一种大于⑥内浓度的溶液

C.④与⑤结构是该细胞能量转换的细胞器

D.②结构是形成细胞壁的细胞器

解析 题图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故A不正确。

答案 A

8.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

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解析 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红细胞会因大量蒸馏水进入而导致破裂;红细胞膜是脂溶性;人的红细胞没有液泡;因低温时分子运动减慢而导致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

答案 C

9.向猪膀胱注入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扎紧入口,然后将其浸入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中,每隔半小时称一次重量,下列坐标图中,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

解析 猪膀胱可以看做是一层半透膜,膜内是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膜外是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有浓度差,可以作为一个渗透系统。

水分子进入膀胱内部的多,膀胱会增重。

随着水分子的扩散,内外溶液浓度最终会达到平衡,水分子的进出也会达到平衡,此时膀胱的重量不再继续增加。

答案 B

10.浸入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产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

在此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先后有(  )。

A.简单扩散,主动运输

B.简单扩散,主动运输,简单扩散

C.主动运输,简单扩散

D.简单扩散,易化扩散,简单扩散

解析 开始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植物细胞渗透失水,水分子通过细胞膜是简单扩散的过程;然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NO

和K+,使细胞液的浓度又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渗透吸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答案 B

1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右图所示状态。

a、b表示两处浓度,由此可推测(  )

A.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

B.此时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此时a<b,细胞渗透失水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在

解析 图示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失水),或刚结束质壁分离(保持动态平衡),也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吸水)。

答案 D

12.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能正确表达细胞吸水速率变化过程的是

(  )。

解析 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由于渗透吸水,细胞液的浓度逐渐降低,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逐渐缩小,所以吸水速率逐渐降低。

答案 C

13.某一细胞能通过细胞膜从环境中吸收“m”物质,m物质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不是其判断依据的是(  )。

A.当细胞中m物质浓度高于环境溶液中m物质浓度时,也会发生m物质的吸收

B.只有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发生m物质的吸收

C.m物质的吸收存在最大值,且吸收结束后膜两侧存在m物质的浓度差

D.m物质的吸收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且有一定的最适温度

解析 细胞在无氧的情况下也能产生能量供给细胞主动运输吸收m物质。

答案 B

14.如图所示,下列生理过程中,不能够表达的是(  )。

A.抗体的分泌

B.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C.小泡内的物质穿过2层磷脂分子

D.肠腺细胞分泌肠液

解析 图示为细胞通过胞吐向外分泌物质。

抗体的分泌、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浆细胞分泌抗体、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等,都是通过细胞膜的胞吐实现的;小泡内物质通过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面,没有穿过磷脂双分子层(即0层)。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0分)

15.(10分)在低温条件下,将叶片置于研钵中,加入某种溶液研磨后,用离心法进行分离。

第一次分离得沉淀p1(含细胞核和细胞壁碎片)和上清液s1;随后又将s1分离得沉淀p2(含叶绿体)和上清液s2;第三次离心将s2分离得沉淀p3(含线粒体)和上清液s3;最后一次将s3分离得沉淀p4(含核糖体)和上清液s4。

现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入相应的字母符号,如s1~s4,p1~p4):

(1)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部分。

(2)若要继续分离得到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应选取______部分。

(3)若要研究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应选取________部分。

(4)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解析 理清各个部分所含的细胞相应结构,再找出各个部分的对应功能,并将各个部分的关系整理如下:

叶片研磨液

(1)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同时在细胞质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也有分布,因此p1部分含量最多。

(2)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叶绿体内,叶绿体呈椭球形或球形,存在于p2中。

(3)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主要存在于p4部分。

(4)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存在于s1、s2、p3中。

答案 

(1)p1 

(2)p2 (3)p4 (4)s1、s2、p3

16.(20分)下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请在[ ]内填入图中的序号或字母)

(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________。

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________状态的。

(2)如果甲图代表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则葡萄糖和甘油出入此细胞膜的方式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前者运输方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这种膜结构能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污水中的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模拟生物膜的________性。

(4)癌细胞转移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有关。

这种物质存在于细胞膜________表面。

解析 

(1)流动镶嵌模型中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而且构成膜的分子大都是运动的。

(2)甲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的跨膜运输方式为简单扩散、主动运输、易化扩散。

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脂溶性的甘油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两种跨膜方式的条件不同。

(3)让水分子通过而有毒重金属离子不能通过,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4)由于糖蛋白有识别作用,因此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

答案 

(1)[a]磷脂双分子层 流动(运动)

(2)[②]主动运输 [①]简单扩散 需要载体和能量,且主动运输的方向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

(3)选择透过 (4)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