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6645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0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docx

某某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

山西省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

申请报告

 

企业名称:

******煤业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2012.09.01

山西省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

申请报告

 

**煤业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2012.09.01

 

三、企业组织架构5

一、企业人员概况9

三、瓦斯防治专业队伍13

第三章系统设施14

二、矿井通风系统38

三、矿井抽采系统38

四、矿井安全监控系统38

五、淘汰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39

第四章瓦斯防治管理39

一、瓦斯等级管理39

二、瓦斯防治规划40

三、年度瓦斯防治目标42

四、岗位责任制42

五、瓦斯分级管理45

七、事故追查处理48

第五章防治方案50

一、瓦斯防治方案50

二、瓦斯防治基础资料50

三、瓦斯先抽后采52

四、瓦斯防治效果评价52

第六章资金保障53

一、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与使用53

二、瓦斯防治资金投入53

第七章瓦斯防治能力自评53

一、必备指标53

二、自评分54

附表1:

56

附表257

附表358

附表4:

59

附表5:

60

附表6:

61

附表762

附表8:

63

附表9:

64

附表10:

65

附表11:

66

第一章煤矿企业概况

一、企业基本情况

***煤业有限公司属于资源整合矿井,依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89号《关于***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将原**煤业有限公司和翼城县**开采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形成一个煤炭企业,更名为**煤业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井田位于**村一带,行政区划属***管辖,属于***有限责任公司,为国营控股企业,企业法人为***,企业性质为有限公司,开采矿种为煤。

企业注册地位于***村,注册资金叁仟万元,企业固定资产总额为45456万元,经营范围现为矿井筹建项目相关服务,上年度共生产工程煤17万吨,年销售总额为7709万元,税后利润为-5273万元。

二、煤炭产业情况

1、煤炭生产经营情况

目前我公司为技改矿井,共四个井筒,两个进风井、两个回风井,核定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上年度工程煤产量17万吨,成本12021万元,煤炭销售收入7709万元,煤炭板块利润-5273万元。

2、从事煤炭生产年限情况

兼并重组前****有限公司于2004年建井,2006年投产,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4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

1400000721924,批准开采9+10号煤层,生产规模30万t/a。

张家沟煤炭开采有限公司始建于1983年,1986年5月投产,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4月为该矿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

1400000721922,批准开采山西组2号煤层及太原组的9+10号煤层;矿井采用一对斜井开拓2号煤层,原设计能力6万t/a;于2005年初完成采煤方法改革,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行发[2004]969号文的批复,该矿采煤方法改革后核定生产能力为30万t/a,实际生产能力为15万t/a。

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12年1月9日颁发的证号为140000************4569的采矿许可证,兼并重组后的****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为7.2654km2,批准开采2-10号煤层,批准开采深度1239.97米至499.97米,矿井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

2011年4月委托山西国辰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阳泉煤业*****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2011年5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办发[2011]727号文《关于***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批准了该设计;2011年5月,我公司编制完成了《阳泉****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2011年6月,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以晋煤监安一字[2011]299号文《关于****煤业有限公司扩建(兼并重组)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批准了该设计;2011年7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1]987号文件批准矿井开工建设,矿井开始建设。

3、煤炭安全生产情况

矿井自2010年10月移交以来未发生过重伤以上安全事故,矿井生产各系统工程及安全设施安装工程全部按照《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要求施工,(附表1: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情况一览表)。

三、企业组织架构

1、****煤业有限公司组织架构图

2、矿井是由原山西翼城华泓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和原翼城县张家沟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兼并重组整合而来的,之后更名为阳泉煤业集团翼城华泓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属于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公司,企业注册地位于临汾市翼城县桥上镇刘王沟村,注册资金3000万元,企业固定资产总额为45456万元,经营范围现为矿井筹建项目相关服务,目前矿井正根据90万吨的设计进行矿井工程建设,上年度共生产工程煤17万吨,年销售总额为7709万元,生产成本为12021万元,税后利润为-5273万元。

(附表2:

煤矿企业矿井基本情况一览表)

四、管理人员从业经历

煤矿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工作经历

1、******从业经历

***,男,生于1964.4,1982.8——1999.11**维运区技术员、队长、副区长,1999.12——2003.2**水电公司经理、书记,2003.4——2004.6***经理,2004.7——2006.12***第二服务中心经理,2007.1——2009.11**公司副总经理,2009.12至今***煤业公司总经理。

2、**(总工程师)从业经历

**,男,生于1967.12,1990.7--1996.12***采煤、掘进技术员,1997.1--2005.4****技术员,2005.5--2007.3*****衔接副主任,2007.4--2007.12**生产衔接助理,2008.1--2008.12***,2008.12--2009.12***兼总经理助理,2009.12至今****总工程师。

3、***(安监处长)从业经历

***,男,生于1975.10,1993.9——1997.5中国矿业大学学习采矿工程专业,1997.7——1999.10**综采队工人,1999.10——2006.8**运销处,2006.8——2009.6****主任工程师,2009.6——2009.12***技改办主任,2009.12——2010.10****总经理助理兼通风区区长,210.10****。

4、****(总经理助理兼通风区区长)从业经历

***,男,生于1964.11,1983.8--1986.8****通风区,1986.9--1989.8***大学,1989.9--1990.11****通风区,1990.12--2000.9****通风二队技术员、队长,2000.10--2004.12***通风监测队长,2005.1--2007.9****通风技术组长,2007.10--2008.2****通风二队队长,2008.3--2008.7***公司通风队队长,2008.8--2010.10*****通风工区副区长,2010.10至今****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通风区长。

第二章机构人员

一、企业人员概况

*****煤业有限公司职工在册人员数量为58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2人,占在册人员数量的0.02%;其中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人,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0人。

二、瓦斯防治机构

(一)、瓦斯防治组织机构

严格落实煤矿企业瓦斯主体责任,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瓦斯治理防治技术管理体系,成立了通风部、地测防治水部、调度监控中心等专业机构,配齐了通风、地质、监控等专业机构人员。

1、通风部设置部长1名,部长助理1名,技术员1名;通风部长:

王志和,部长助理:

张小榜,通风技术人员:

胡国勇。

瓦斯治理工作职责:

(1)组织编制矿井瓦斯防治工作规划和年、月计划,对年度矿井瓦斯和二氧化碳等级进行鉴定。

(2)通风、瓦斯、瓦斯监测等工作进行日常管理。

(3)定期分析通风系统状况、风量分配情况、负责通风系统的调整、通风设施的构筑和管理,确保通风系统安全、可靠、合理。

(4)按时组织完成本职范围内的安全技措工程。

(5)按质量标准构筑安全可靠的通风设施,确保通风系统稳定。

(6)对矿井瓦斯防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将其情况定期向总工程师汇报。

(7)加强通风调度工作,随时掌握矿井瓦斯防治工作情况,并每天负责向公司分管领导、调度室汇报,特殊情况随时汇报。

2、地测防治水部设置部长1名,技术员2名;地测防治水部长:

李计录,地测防治水技术人员:

姚龙刚、郝子杰。

瓦斯治理工作职责:

(1)在安排开采顺序、采掘接续时,要同时考虑到瓦斯防治工作,做到有利于瓦斯防治管理。

(2)在布置、检查、落实生产任务的同时,必须同时布置、检查、落实瓦斯防治工作。

(3)参加瓦斯防治技术方案、安全技术措施的审定。

(4)及时检查并掌握巷道的完好状况,对失修巷道及时安排修复,保证矿井风流畅通、稳定。

(5)了解掌握矿区井田周边的小煤窑颁布情况和开采情况,发现越界开采或威胁矿井安全时,必须及时向总工程师汇报,并请地方政府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6)组织开展瓦斯地质工作,努力掌握瓦斯与开采方法、地质构造等因素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做好施工地点瓦斯预测预报。

(7)及时掌握瓦斯防治工程施工情况,协调有关单位及时处理“一通三防”存在的问题。

(8)在组织编制审定采掘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矿井灾害预防及应急救援议案时,必须充分制定瓦斯防治的具体内容。

3、调度监控中心设置主任1名,技术员1名;调度监控中心主任:

****,调度监控中心技术人员:

****。

瓦斯治理工作职责:

(1)监控室每班必须有一名值班员值班,值班员应认真监视电脑显示器所显示的信息,记录系统运行状态,接到报警、断电信号后,要立即通知相关值班矿长和矿调度室进行处理,并且作好相关记录。

(2)当班监控员根据监测电工提供的点号内容,在监控系统上进行设置显示,并作好点号增减记录。

(3)每天负责打印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瓦斯日报表,并送矿长和总工程师审阅签字。

(4)必须详细填写以下记录:

①安全监测监控设备台帐;②检修记录;③监控员交接班记录;④传感器调校记录;⑤点号增减记录;⑥外来人员登记记录;⑦中心站运行日志;⑧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功能测试记录;⑨安全监测监控设备使用情况月报;⑩安全监测日报表等。

(5)监守岗位,尽职尽责,严禁脱岗,不允许做与监控无关的事宜。

禁止其他人员使用监控电脑,保证监控主机正常运行。

(6)坚持24小时不间断值班,观察瓦斯变化,水泵、局扇、主扇运转情况。

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反馈到井下现场,了解原因,一时不能处理的要向矿长汇报,没有任何理由无故关闭监控主机。

(7)检查瓦斯联网数据是否正常上传,发现无信号上传立即向相关领导汇报。

(8)每天认真检查系统、分站及设备、各传感器和信号电缆,遇到问题及时处理。

(9)随着采掘的进度和采掘工作面的收尾和竣工,要及时将传感器和信号电缆延伸到规定的位置或收回移装到新的采掘工作面。

(10)监控系统维护人员必须24小时值班,每天检查安全监控设备及电缆,并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并将记录和检测结果记录在册。

当两者读数大于允许误差时,先以读数较大者为依据,采取安全措施,并必须在8小时内对两种设备进行标校完成。

传感器经过调校检测误差仍超过规定时,必须立即更换。

(二)、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情况

通风部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1人,地测部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2人,安全监控部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1人,共计配备专业技术人员4人。

(详见附表3:

煤矿企业瓦斯防治技术人员配备一览表)。

三、瓦斯防治专业队伍

1、专业队伍

(1)专职瓦斯检查队:

***,共计26人。

(2)安全监测监控维修队:

队长:

**,成员:

***,共计6人。

(3)监控室值班员:

组长:

**,成员:

****,共计7人。

(4)测风工:

****,共计2人。

2、专业队伍培训

我矿通风、瓦检、安全监控专业队伍职工上岗前都通过业务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件,按时进行了复训,并且复训合格。

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我矿安全监控、瓦斯检查、安全检查、等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详见附表4:

专业化作业人员与特种作业人员一览表)。

第三章系统设施

一、矿井生产系统

(一)、工程地质条件

本井田位于山西省沁水煤田晋城矿区西南部,根据地表出露情况及钻孔揭露资料,将井田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一)中奥陶统峰峰组(O2f)

为含煤地层基底,厚度90.70-120.41m,平均105.40m。

以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夹灰黄色泥灰岩和钙质泥岩薄层。

灰岩中节理、裂隙和岩溶均很发育。

(二)石炭系(C)

1、中统本溪组(C2b)

与下伏峰峰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厚度4.15-31.35m,平均21.37m,岩性主要由灰白色或兰灰色铝质泥岩、灰色粉砂岩及薄煤层(12号)组成,底部铝质泥岩中含褐铁矿(山西式铁矿)层位不稳定。

本溪组在区内厚度变化大,不稳定。

2、上统太原组(C3t)

K1石英砂岩底至K7砂岩底,厚度68.80-104.15m,平均88.49m,主要由石灰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的海陆交互相地层,为本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底部为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其层位为K1,下部以铝质泥岩和9+10、10下号煤层为主。

中部为K2、K3、K4石灰岩夹泥岩、粉砂岩及煤层。

K2、K3石灰岩间夹8号煤层,K4石灰岩一般为7号煤层直接顶板,K3、K4石灰岩间夹7、7下号煤层,上部以黑色泥岩粉砂岩为主,含5、6上、6、6下号薄煤层,顶部常发育一层石灰岩,其层位相当于“海相泥岩”。

(三)二叠系(P)

1、下统山西组(P1s)

自K7砂岩底至K8砂岩底。

厚度26.30-46.50m,平均32.96m,与下伏太原组地层整合接触,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下部岩性主要由深灰色粉砂岩、泥岩和极不稳定薄煤层(3号煤)组成。

底部砂岩(K7)发育不好,常相变为一层灰黑色粉砂岩。

中部以灰黑色粉砂岩、泥岩及2、2上号煤层组成。

上部以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灰黑色粉砂岩为主,中夹黑色泥岩和不稳定的1、1上号煤层。

2、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连续沉积于下伏山西组之上,地层厚度79.86-155.87m,平均105.03m。

按照岩性组合可分为上、下两段:

下段(P1x1)

由K8砂岩底至K9砂岩底,厚度37.30-88.55m,平均59.23m。

以黄色中粒砂岩夹灰色、深灰色泥岩为主,夹黑色泥岩及薄煤1-3层。

底部为K8砂岩,厚度2.36-12.20m,平均6.46m,岩性为灰白色、巨厚层状中、粗粒砂岩,成分多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分选较好,孔隙式胶结,K8砂岩不稳定,局部相变为粉砂岩或砂质泥岩。

下部以灰色、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岩为主。

上部以深灰色泥岩、粉砂岩为主,局部夹一层煤线。

上段(P1x2)

K9砂岩底至K10砂岩底,厚度42.56-67.32m,平均45.80m。

底部K9砂岩为灰白色、黄绿色石英长石砂岩,其上为灰色、绿灰色泥岩、粉砂岩互层,局部夹富含植物化石的薄层粉砂岩,其上为砂岩带,砂岩带为灰色、黄绿色中粗粒长石石英泥质砂岩,向上变细,渐变为细粒砂岩,其上为灰绿色细粒砂岩,与粉砂岩互层,夹灰色铝质泥岩及紫色、灰绿色互为斑块状杂色泥岩薄层,顶部为杂色泥岩,富含铝质,具鲕粒,俗称“桃花泥岩”。

以其层位稳定,岩性特殊,是确定K10砂岩的辅助标志层。

3、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P2s)

K10砂岩底至K14砂岩底,厚度约470.00m,与下伏下石盒子组整合接触,按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井田内仅保留下段地层。

下段(P2s1)

一般厚度200m左右,本井田保留约150m,以灰绿、灰黄、紫红色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互层为主,夹数层黄绿色中细粒砂岩。

K10底砂岩在矿区很不发育,常相变为粉砂岩。

(四)第四系(Q)

为井田地表内主要覆盖层,以角度不整合覆于不同时代地层之上。

中更新统(Q2)

以棕黄色黄土状粉砂质土为主,局部含钙质结核,底部常见砾石层。

厚度约0-80m。

区域地层特征表

统、群、组整合

关系

厚度

岩性特征

新生界

第四系

全新统

0-30

灰黄色、砂土、砂砾及亚粘土组成。

上更新统

马兰组

0-10

以灰黄色亚砂土为主,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

丁村组

25-100

为一套河流、湖泊相,砾、砂砾石、粘土、亚粘土层。

中更新统

离石组

20-60

为浅红色、灰黄色、亚粘土夹多层红褐色古土壤层,含钙质结核。

新近系

上新统

静乐组

200-600

以棕红色粘土为主,含层数不等的钙质结核层和黑色铁、锰质薄膜。

保德组

200-400

棕红、棕黄、灰绿色粘土、亚粘土、钙质结核、砂、砾石、泥灰岩等组成。

中生界

中统

铜川组

414-484

以灰绿、黄绿带肉红色中、粗粒长石英砂岩为主。

二马营组

386-679

灰绿、黄绿、灰白色长石砂岩与紫红、暗紫色砂质泥岩组成。

下统

和尚组

107-235

以紫红、砖红色砂质泥岩、泥岩为主。

刘家沟组

44-585

灰紫色、浅紫色、浅红色、紫红色、薄板状细、中粒长石砂石岩为主,夹磁铁矿条带。

 

 

上统

石千峰组

60-120

以黄绿色、紫红色泥岩、粉砂岩夹黄绿色中、细粒砂岩组成

上石盒子组

350-550

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灰紫色中、细粒砂岩夹薄层淡水灰岩或石膏层。

下统

下石盒子组

35-60

以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岩、砂岩夹薄煤层。

山西组

25-60

为含煤地层,以灰黑色、黑色泥岩、粉砂岩、砂岩夹煤层。

上统太原组

71-142

中粗粒砂岩、炭质泥岩、砂质泥岩、煤层、铝土质泥岩和K4、K3、K2石灰岩。

中统本溪组

5-35

中上部为铝质泥岩,砂质泥岩夹煤线和石灰岩,下部为铁铝岩及铝土矿。

峰峰组

80-150

深灰色以石灰岩、泥灰岩夹石膏为主。

上马家沟组

200-250

以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为主。

下马家沟组

100-120

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底部含石英砂岩、砂砾岩层。

亮甲山组

50-80

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燧石条带。

冶里组

50-80

竹叶状灰岩、灰岩、白云质泥灰岩、白云岩等。

上统

74-172

上部白色厚层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下部泥灰岩、白云岩夹竹叶状灰岩。

中统

116-268

上部为厚层状鲕状灰岩夹泥岩条带及灰黄色竹叶状灰岩,下部紫红色砂岩、泥岩。

元古界

长城

霍山组

47-64

岩性为肉红色、灰白色中厚层状中细粒石英岩状砂岩,夹不稳定的含砾砂岩、砂砾岩。

太古界

上太

古界

太岳

山群

1700

以浅灰红色、橙红色厚层中粗粒角闪质眼球状混合岩及混合岩化角闪黑云母斜长片麻岩。

中太

古界

霍县群

>2000

以混合岩化黑色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为主,夹混合岩化黑云母斜长片麻岩。

2、构造

(一)井田地质构造特征

受阳城山字型构造控制,井田总体为一走向北西,倾向北东的单斜构造,地层一般倾角5°-8°,井田内发育2条褶曲及8条断层,未发现陷落柱,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

(二)断层

1、F1正断层

位于井田的西南部边界,走向N8°W,倾向NE,在井田的西部边界外有断点出露,落差H=5m,倾角70°,延伸长度约2.5km。

隆化普查报告成果,2、9+10号小窑均有揭露。

2、F2正断层

位于井田西南部QS403孔西250m处,走向N22°WN19°E,倾向NE-SE,2号煤层井下3条巷道揭露,倾角70°,落差H=10m,延伸长度约400m。

地表未出露该断层。

3、F3正断层

位于井田中部,走向N67°E,倾向SE,倾角70°,落差H=6m,延伸长度约420m。

隆化普查报告成果。

4、F4正断层

位于井田中部,走向N39°E,倾向NW,2号煤层井下巷道揭露,落差H=20m,倾角70°,井田内延伸长度约0.95km,控制程度较好。

5、F5正断层

位于井田中部,走向N39°E,倾向NW,落差H=35m,倾角70°,井田内延伸长度约2.0km,L—18、QS202、QS203号钻孔控制,控制程度较好。

6、F6正断层

位于井田的中部,走向N36°E,倾向SE,倾角70°,落差H=20m,井田内延伸长度约1.4km,2号煤层井下巷道揭露,控制程度较好。

7、F7正断层

位于井田中东部,走向N50°E,倾向NW,倾角70°,,落差H=15m,延伸长约550m。

隆化普查报告成果,地表有出露该断层。

控制程度较好。

8、F8正断层

位于井田东部边界,走向N40°E,倾向NW,倾角70°,落差H=110m,井田内延伸长约5km,向NE、SW延伸出本井田。

QS102、QS103、QS303、QS304、QS404、QS504号钻孔控制,控制可靠。

断层特征表

断层

名称

断层

性质

断层产状

区内走向长度(km)

控制程度

走向

倾向

倾角

落差(m)

1

F1

N8°W

NE

70°

5

2.5

隆化普查资料

2

F2

N22°W~N19°E

NE-SE

70°

10

0.4

控制可靠

3

F3

N67°E

SE

70°

6

0.42

隆化普查资料

4

F4

N39°E

NW

70°

20

0.95

控制可靠

5

F5

N39°E

NW

70°

35

2.0

控制可靠

6

F6

N36°E

SE

70°

20

1.4

控制可靠

7

F7

N50°E

NW

70°

15

0.55

控制可靠

8

F8

N40°E

NW

70°

110

5.0

控制可靠

(三)褶曲

S1向斜,位于井田北部,轴向N58°W,南西翼缓,地层倾角2--4°,北东翼陡,地层倾角4--6°轴长约0.85km,向NW仰起。

S1背斜,位于井田南北部,轴向N54°W,南西翼缓,地层倾角4--6°,北东翼陡,地层倾角5--8°轴长约0.85km,向SE倾伏。

(四)其它构造

井田内没有发现陷落柱,也无岩浆岩侵入。

3、煤层

(一)含煤地层

本井田含煤地层包括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及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

其中太原组、山西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前者含主要可采9+10号煤层,后者含主要可采2号煤层。

本溪组,下石盒子组含1-3层薄煤层。

现就主要含煤地层简述如下:

(1)太原组(C3t)

自K1砂岩底至K7砂岩底,一般厚度68.80-104.15m,平均88.49m,按岩性组合特征分三段,叙述如下:

1)下段(C3t1)

K1石英砂岩底至K2石灰岩底,厚度12.20-34.98m,平均23.32m。

主要由灰白色石英砂岩、灰黑色泥岩、粉砂岩、灰白色中粒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