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6679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9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docx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

第一章:

概述

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简单地说,人格是一种稳定的行为倾向或反应模式。

特征

整体性——人格由多种成分构成,具有内在一致性,受自我意识调控。

人格的整体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独特性——不同的遗传和不同生活、教育环境所塑造的独特心理特点。

稳定性——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景的一致性

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格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社会化逐渐形成和改变的。

诞生标志:

1937,奥尔波特,《人格:

心理学的解释》

有关人格的三大核心争论:

遗传的/无意识的/决定的Vs环境的//意识的/自由选择的

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

假说-演绎方法蕴含着假说提出、演绎预测和观察检验之间的持续交替,是一个无止境的螺旋

1假说,全部处于解释层面!

②在假说基础上的演绎推理③观察④确认或否定假说

简单地说,假说就是构造出一种因果关系,演绎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无法或无意于干预该进程,就用演绎规则来预测如果该因果关系成立将来会发生什么;二是有能力干预该进程的实验思路,就是想方设法地去除或变换因果关系中的原因,然后用演绎规则来预测对应结果会不会出现,或者以何种形式何种程度出现。

 

人格心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临床研究

相关研究

实验研究

样本量小

样本量大

样本量较大

不能确定因果联系

不能确定因果联系

有可能确定因果联系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

不易操作

易于操作

不易操作

生态效度一般

生态效度较好

生态效度差

1临床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和准确地定性描述。

2相关研究,主要运用测量和统计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察同一组被试的两个或更多心理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以此来确定各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关联。

3实验研究,要求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某几个变量,以观察另一个或另几个变量的变化情况,从而做出因果性的结论。

人格的影响因素

遗传1.个体的人格是由其基因决定的2.遗传奠定了人格赖以生成的物质基础3.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的影响,但人格在短期内是稳固的人格对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性。

环境1.许多环境因素对人格起着塑造作用。

2.环境因素包括:

教养方式、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社会经济基础、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体验等。

情境1.人格是相对稳定的。

2.理解:

它不是以刻板不变的方式保持唯一的形态,而是指在不同情境中随条件改变而采取不同的态度与行为反应方式,从而维系人格的本质特征。

人格对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章古典精神分析

弗洛依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意识、无意识、前意识;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与人格动力学说(对焦虑的分类、本能的分类、自我防御机制的理解)

1.意识分域论

意识:

consciousness,人们能意识到的想法

前意识:

preconsciousness,不在当前的意识之中,但经过努力能够进入到意识中来

潜意识(无意识):

unconsciousness,个休无法意识到的人格部分,也是人格中最庞大的部分

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人格的原始系统,是心理的动力本源,是本能所在。

特点是按快乐原则行事,不具备理智、盲目、苛求、不知妥协。

它的功能是解除压力,寻求快乐,回避痛苦。

自我是来帮助本我而不是妨碍本我的,它支配、管理、控制着人格,总是根据现实的可能想方设法地满足本我的需要。

自我可以说是理性的化身,它按现实原则行事,它进行逻辑思考,为满足需要而制定计划,是智慧与合理性的所在。

超我是人格中体现文明和道德的部分,按照(自己认同的)道德原则行事。

超我的功能主要是抑制本我冲动,说服自我用道德目标来代替现实目标。

作为父辈传统与社会价值的内化,其奖赏为自豪感与自爱,惩罚是内疚感与自卑。

个人的行为就是精神里面的三个机关互相作用的结果。

本我寻找最直接的欲望满足,自我使用现实原则思维来压抑这个冲动,并寻找可接受的方式来满足这个欲望,而超我是通过已经溶入无意识之中的父辈的教诲来施加控制的。

当本我的力量强得自我和超我都无法控制的时候,这个人的行为要么就呈病态的,要么就去犯罪。

当超我太强,超出自我时,这个人就会充满负罪感、挫折感,对别人一幅道德面孔或者惯于迫害别人。

在健康的人身上,自我会控制这个系统,寻找让本我得到充分满足的各种方法,但并不是以招致从愤怒的超我那里得来的沉重的负罪感为代价的。

 

冲突、焦虑和防御机制

随着本我、超我、现实三者之间矛盾冲突的加剧,人就会感到焦虑。

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的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自我发展出许多保护性机制,即自我防御机制

焦虑的分类:

现实性焦虑、道德焦虑、神经质焦虑

现实性焦虑所表现的是对现实的潜在挑战或威胁的一种情绪反应,而且这种情绪反应是与现实威胁的事实相适应的,是一个人在面临其不能控制的事件或情景时的一般反应。

病理性焦虑是指持续的无具体原因的感到紧张不安,或无现实依据的预感到灾难、威胁或大祸临头感,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运动性不安,常常伴随主观痛苦感或社会功能受损。

本能的分类

本能是来自生物体内部的一种固有的驱力,本能分为两类:

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1、个体本能

2、群居本能

自我防御机制

压抑、否认、投射、反向作用、合理化、替代、升华

自我防御机制的特点

1.无意识的,人们都在不知不觉、无意识地使用着它们。

2.往往都是对现实进行否定、歪曲或虚构,以求得自我安慰,保护自尊。

弗洛依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1.性、力比多、动欲区

狭义的性

广义的性就是指一切寻求快感的潜力,凡是能带来愉快的满足的体验都被视作性快乐。

2.性心理的五个发展阶段

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

3.停滞、倒退和人格特征个体的心理在从低向高发展时,由于没顺利解决好前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冲突,导致低阶段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下来,从而出现的发展阶段的停滞和延缓,这种现象称为停滞。

由于早期发展阶段停滞使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或受挫时,他很有可能退回较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倒退”。

俄狄浦斯情结

源于古希腊故事,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有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统考的倾向。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开始向外界寻求性对象。

对于幼儿,这个对象首先是双亲,男孩以母亲为选择对象而女孩则常以父亲为选择对象。

小孩做出如此的选择,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性本能”,同时也是由于双亲的刺激加强了这种倾向,也即是由于母亲偏爱儿子和父亲偏爱女儿促成的。

在此情形之下,男孩早就对他的母亲发生了一种特殊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而把父亲看成是争得此所有物的敌人,并想取代父亲在父母关系中的地位。

同理,女孩也以为母亲干扰了自己对父亲的柔情,侵占了她应占的地位。

弗洛依德的研究方法

1.自由联想法:

自由联想既是一种治疗方法,又是一种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是精神分析的基本方法。

2.梦的分析:

梦的显像和隐意

梦的显像有三个来源:

(1)感觉的刺激;

(2)清醒时的所思所想,梦境时再现,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3)本我的冲动。

弗洛伊德提出假设,认为梦会满足一些愿望,否则我们就会醒过来,梦的基本作用是要使我们能够继续睡眠。

“梦代表了事物的一种特别的状态,是按我希望的样子表现出来的。

因此,它的内容就是一种愿望的满足,它的动机就是一个愿望。

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

无意识得以暴露的方式:

(1)口误,

(2)笔误,(3)遗忘,(4)遗失、误置、误取,(5)误读、误听,(6)多种错误的混合。

4.幽默

幽默,至少是攻击性幽默和性幽默的实质是个体以一种社会赞许的方式来发泄本我的冲动和欲望。

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第一,弗洛伊德把精神病患者和人格变态者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力图从他们那里收集到有用的资料。

第二,弗洛伊德注重从整体出发研究人格,而不重视对人格的个别方面和特殊机能的考察。

第三,弗洛伊德的方法既是一种研究方法,又是一种精神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它既有研究价值,又有实用意义。

第四,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缺乏科学的严谨性和精确性。

第三章新精神分析

个体心理学的人格理论(器官缺陷、追求优越、生活风格、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等概念)

器官缺陷/生理自卑——心理自卑感

正常人一旦体会到自卑感,就会力求补偿以获得优越感。

它往往能使人力图发展自己,以自身的发展和成功来克服自卑。

这时,它就成了推动人积极向上的动力。

之后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更大的成功努力,如此周而复始,直至终生。

这便是一个人发展的基本动力。

追求优越

要克服自卑,就必须赶上别人,甚至超越别人,这种赶超别人的努力倾向就是追求优越。

追求优越既是一个努力过程,也是一个发展方向与目标,它是人生的主导动机,是人类的天性。

生活风格

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styleoflife)。

它是个体用以组织他的现实和解释各种生活事件的核心信仰与假设,是一种标志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自我在社会生活中寻求表现的独特方式。

创造性自我

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遗传和环境的塑造,而是会创造性地运用遗传和环境所提供的素材,依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加以组合,从而形成独一无二的自己。

社会兴趣

人是社会中密不可分的一份子,人在本性上具有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即社会兴趣。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概念及理论

自我同一性:

是指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常出现在青年的后期,表现在个人方面是指认识清楚自己固有的特点、爱好、理想,即确定自己做什么样的人的时期。

表现在社会方面是指追求一种社会的认同感。

生命阶段

弗洛伊德

艾里克森

0-1岁

口唇期:

吮吸(贪婪,不信任,拒绝)

婴儿期:

信任VS不信任

1-3岁

肛门期:

训练(独立学习,个人力量,消极情绪表达)

学步期:

自制VS羞愧怀疑

3-6岁

前生殖器期:

异性父母性欲望,恋父恋母情结

学龄前期:

自主VS内疚

6-12岁

潜伏期:

性折磨期后相对安宁,兴趣转移,社会化

学龄期:

勤奋VS自卑

12-18岁

生殖期:

前生殖器期主题回复,直到老年

青春期:

自我同一VS角色混乱

18-35岁

生殖期继续:

爱与工作自由,父母影响消失,关心他人

成年早期:

亲密VS孤独

35-60岁

生殖期继续

成年期:

繁殖VS停滞

60岁以上

生殖期继续

老年期:

自我完善VS绝望

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生周期。

每个阶段都有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的矛盾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

若前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后一阶段的危机会有更大的解决可能性。

如果前一阶段的危机没有得到解决,在整个终身发展过程中,以后还有机会解决以前遗留下的问题。

霍妮和弗洛姆关于神经症的分类

1.霍妮

情境性神经症

人格性神经症

2.弗洛姆

气质、性格:

性格的首要特征是它具有动力性,且来源于人的境遇、人性中的冲突,而不是力比多。

孤独感、逃避自由、积极自由

性格取向的类别:

非生产性取向,生产性取向

生产性取向:

关心的自身潜能的实现,工作不是为了活下去、获得更多的物质或因强权所迫,也不是为了克服孤独、空虚或不安全感,焦点不在自身,而是为了做成或实现某些东西。

社会性格是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

群体心理:

一个群体在共同的处境下,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共同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社会性格是联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重要中介。

第四章特质论

特质的涵义及特点

特质:

是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同的能力,具有诱发和指导,顺应与表达行为的等同形式的一种神经生理结构。

简单来说,特质是一种概括化了的行为方式,意味着人的行为具有跨情景的一致性或恒常性,个体以特质来组织经验迎接外部世界。

特质的特点

特质具有真实性

特质不是虚无飘缈的,而是存在的真实。

每个人都有其内在的“一般的行为倾向”。

特质具有一般性

例如,每天刷牙,是习惯。

但若溶化于广泛的习惯系统中成为爱清洁的倾向,这就变成了特质。

特质具有动力性

特质支撑行为,是行为的基础,行为的原因。

特质独立存在,不需要外界刺激来发动他们。

特质驱动人去寻求刺激情境。

因此特质引导行为,而不是行动指向特质。

特质存在于行动中

特质不能直接观察到(如你怎样能看见“社会性”呢),但阿尔波特认为可以对它们进行科学的验证。

尤其是,可以从观察一个人不断重复的行动证实特质的存在。

特质之间是相对独立

它们是彼此重叠的。

一种特质与另一特质的区分没有死板的界线,相互联系是绝对的。

特质不同于道德或社会判断

虽然不少特质与传统的社会意义相联系,但它们还是表现了真正的人格特质。

特质具有独特性和普遍性

任何特质都有独特与普遍两个方面,独特性表现为个体人格的一部分,普遍性表现为人群的分布。

特质可以与行动或习惯不一致

行动或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

按照阿尔波特的理论框架可能有三种解释:

一种特质在每个人身上的强度不同。

同一个人也可能具有相反的特质。

在某些情况下,人的行动只是短暂地不符合特质,因为刺激情境及一时的态度左右了他。

奥尔波特的特质层次理论,举例说明

特质分层

首要特质(cardinaltrait):

主宰人格的特质,描述一个人是如何组织生活,几乎影响这个人从事的每件事,例如,马基雅维里式人物,荷马式人物等。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发展出如此明显的首要特质。

中心特质(centraltrait):

代表一个人主要特征的特质,构成了个体人格的独特性,约5-10个。

次要特质(secondarytrait):

每种次要特质都是在少数特殊刺激的情形下才表现出来,在人格中所起的作用相对小些。

接近习惯与态度,但更具普遍性,如人的各种嗜好,如偏食,爱好各种时装。

卡特尔因素分析的基本原理

特质的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背后的逻辑推理是简单明了的。

因素分析法的核心就是“相关性”概念。

当两件事物同时发生变化时,就被认为是相关的,说得确切些,是相互联系的。

两变量同时变化的趋势越强,那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就越大。

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强度在数学上是用相关系数来表示的。

例如,高度和重量是相关的。

特质分类

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一个社区或一个群体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质叫共同特质,某个人所独有的特质叫个别特质。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表层,是通过观察就可以发现的外部行为特点。

根源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内部,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根源特质可以视为人格的基本元素,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受它们的影响。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关系:

它们构成了个体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并且最终负责个体所有的惯常行为。

每一个表面特质都是由一个或多个根源特质引起的,而一个根源特质也可以影响儿个表面特质。

 

五因素模型人格要素

大五人格因素

源于高尔顿首先提出的词汇假说,即凡是重要的个体差异在自然语言中一定有相应的词汇来表达。

高登伯格(Goldberg)认为,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圈内的人,长时间共同的生活经验确定了他们在人格某些方面的共同特征,并且在其自然语言中存在大量描写这些共同特征的词汇。

 

中国人的人格

大七人格的基本维度及评价。

评价:

“大七”人格维度结构更复杂,重合与交叉较多

1、虽然每个维度反映的行为特点带有一定的描述性特点,但主要属于评价性的,而不是对现象的客观陈述。

2、每一个人格维度或行为范畴中所涉及的行为有很明显的重合,每一个维度的意义相对完整,但并不全面(非同质性维度)

 

第五章行为学习论

条件反射理论

华生的条件反射

(一)人性观

人性是无所谓善与恶。

性善或性恶乃是由于个体受到环境影响、后天塑造的结果。

(二)人格的界定

人格是一切动作的总和,或者是各种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

人们生来具有相同的素质,但是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训练不同,就有不同的习惯系统(数学、宗教、爱国等习惯系统)

实践的、常识的、观察的方法来研究人格。

(三)人格发展

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者

人格是可改变的,环境改变的程度越高,人格改变的程度也就越高。

幼年和少年时期是各种习惯系统的形成、成熟时期,

人格变化的最快。

13岁左右,习惯系统基本上确立。

三十岁以后,人格变化非常缓慢,除非发生强烈的刺激。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论

(一)人性观

人性是“中性”的,无善恶好坏之分,善或恶乃是行为的结果。

(二)人格概念

人格只是通过操作条件反射而形成的一种惯常性的行为方式。

不接受那些决定和指导行为的人格或自我概念。

(三)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强化:

指有机体做出某一种行为反应的结果提高了该行为以后发生的概率的过程。

定义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一个具体行为的发生

(2)紧接着出现一个后果

(3)(结果)导致行为在将来被加强

泛化的概念

引起求助者目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刺激事件不再是最初的事件,同最初刺激事件相类似、相关联的事件(已经泛化),甚至同最初刺激事件不类似、无关联的事件(完全泛化),也能引起这些心理和行为反应(症状表现)。

强化的类型和安排

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

正强化:

当对有机体的行为作出反应后,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概率

负强化:

当对有机体的行为作出反应后,降低了该行为发生的概率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行为塑造及矫正中的应用

正强化的方法包括奖金、对成绩的认可、表扬、改善工作条件和人际关系、提升、安排担任挑战性的工作、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

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

有效强化的基本原则

(1)一致性原则,指教师对学生强化的内容、性质、标准要坚持一致,强化所提供的各种反馈信息要前后一致,避免相互矛盾。

(2)客观性原则,指强化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不能主观臆断,以致使强化不符合实际情况。

(3)及时性原则,指教师在学生行为反应后及时给予信息反馈,以提高学生对强化的认识和理解。

控制点理论

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对某些人来说,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这种人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

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称为内控者。

对另外一些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

这种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他们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称为外控者。

社会学习论(班都拉的观察学习、替代强化和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理解)

(一)人性观

强调人是主动的,主张交互作用论(reciprocaldeterminism)。

对人性持乐观看法。

(二)环境和遗传的关系

交互作用论(reciprocaldeterminism)

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看他人(榜样)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

包括观察“示范者”的行为,和观察“示范者”所受到的强化。

观察学习的好处:

效率高、错误率低

间接学习,不必亲身经历,即可明白该怎么做

替代性强化(vicariousreinforcement):

看到某行为受到奖励后,观察者表现出该行为也随之增加;看到某行为受到惩罚后,他们的相应行为也随之减少。

直接强化:

当观察者正确重复了行为就直接给予强化;

自我强化:

一个人在表现某项行为之后,若自己感到有成就,就具有极大的强化作用。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定义:

个体对自己从事某项工作所具有的能力和可能做到的地步的一种主观评估(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影响:

把成功归因于外部不可控因素时,经验就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

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及情境条件五种信息源。

功能(自我效能高低的差异):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已习得行为的表现。

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自我效能在教学实践、人格培养中的应用:

学习策略的培养,培养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外部强化,归因训练

人格适应:

适应的性质:

通过直接经验和观察而习得的。

预期和对自己的看法: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感疗法:

假设是患者没有期望,心理治疗就不会有效。

期望有结果期望(相信某事发生)和效能期望(相信自己能让某事发生)之分,后者能更好地预测行为,因为努力程度取决于自己作出改变的能力有多大。

第六章人本论

人本主义为第三思潮的原因

心理学背景

(1)行为主义——人是一只较大的试验白鼠

(2)精神分析——意识自我是无意识自我所驱使的“奴仆”

(3)二者共同点——机械决定论、还原主义、贬低人性

1967年,马斯洛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标志着人本主义理论已被众人接受。

人本主义的贡献

1.贡献:

(1)为理解人性提供了一种新的积极的观点

(2)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教育、管理等领域

2.局限:

(1)虽然重视意识的主观内容但并没有为其理论提出实证支持

(2)许多关键概念模糊不清

(3)研究方法过于主观不够科学

代表人物

马斯洛(AbrahamMaslow)罗杰斯(CarlRogers)罗洛.梅(RolloMay)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理解

1.生理需要:

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对食物、水分、氧气、性、排泄和休息等的需要人和动物所共有。

2.安全需要:

物质上:

操作安全、劳动保护和保健待遇等

经济上:

失业、意外事故、养老等

心理上:

免受不公正待遇、工作有应付能力和信心

3.归属和爱的需要:

个人对友伴、家庭的需要,对收到组织、团体认同的需要。

该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是当代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

4.尊重需要:

个人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追求。

包括两类:

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由此产生认可、威信、地位等情感;

个人对自己的尊重,由此产生胜任、自信、自强、自足等情感。

5.自我实现需要:

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追求,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欲望。

——马斯洛说过,“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

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

这一需要我们就可以称为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进化过程中,越是高层需要就出现的越迟。

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

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满足而消失,高层次需要发展时,低层次需要仍然存在。

波浪式发展

在不同文化中,满足每一种需要的方式不同。

同一时期,个体可能同时存在多种需要,每一个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

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的概念

在马斯洛的理论体系中,自我实现包括两层含义:

1.作为一种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实现,是实现潜能的过程,而不是一种终结状态。

2.作为一种人格的自我实现,是一种存在,往往被视为一种终极状态。

3.超个人心理学:

非“小我”,是“大我”

自我实现者的类型与特征

1、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