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芯管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82588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硅芯管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硅芯管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硅芯管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硅芯管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硅芯管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硅芯管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硅芯管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硅芯管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硅芯管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硅芯管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硅芯管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硅芯管施工方案.docx

《硅芯管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硅芯管施工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硅芯管施工方案.docx

硅芯管施工方案

南水北调巡线路工程第一标段

 

硅芯管施工方案

 

目录

1概况1

2编制依据1

3施工工期计划1

4施工方法2

4.1硅芯管验收2

4.2路由复测2

4.3挖掘管道沟及手孔坑3

4.4手孔施工4

4.5硅芯管敷设5

4.6回填土6

4.7硅芯管质量检验6

5资源配置6

5.1劳动力配置6

5.2主要材料计划7

6质量保证措施7

7安全保证措施8

 

硅芯管施工方案

1概况

南水北调巡线路建设工程起点为惠南庄泵站,设计起点为K0+000,终点为K46+334.179,道路总体走向西南至东北走向,沿线经过大石窝镇、长沟镇、韩村河镇、周口店镇、城关办事处、青龙湖镇和丰台区王佐镇,穿越了房易路、云居寺路、岳圣路、红新路、长周路、京周路、城关南路、西大街、化四路、顾八路、闫东璐、崇吕路、良坨路等主要道路和硫周支线、燕化专用线及良陈铁路三条地方铁路,跨越了南泉水河、北泉水河、东沙河、丁家洼河、大石河等20多条河沟46.3公里。

本工程第新建通信管道全长约15.199沟公里(不含保护钢管),折合65.414孔公里,新建人、手孔数量共为24其中新建1200mm×1700mm手孔22个;新建小号三通型人孔1个;新建小号四通型人孔1个。

预埋管道分别采用5孔硅芯管和4孔硅芯管铺设。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的建设要求,及干线光缆的布放需求,巡线路扩建后硅芯管规划位于巡线路左侧,贴近PCCP管一侧硬路肩向内0.5m处。

2编制依据

(1)南水北调巡线路施工招投标文件;

(2)下发的施工图纸;

(3)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现行有效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验收标准,安全技术规程;

(4)南水北调中线建设管理局发布的《硅芯管施工技术规程》;

(5)综合我公司的技术力量,可投入的机械设备以及近年来类似工程中取得的相关施工经验。

3施工工期计划

计划开工日期2014年3月20日

计划竣工日期2014年6月30日

4主要施工方法

硅芯管施工流程为:

硅芯管验收→路由复测→开挖管道沟→管道沟基础处理→验收→开挖手孔坑→手孔基础处理→验收→砖砌手孔→验收→敷设硅芯管→验收→分层回填土→验收→管道试通→验收→绘制竣工图。

4.1硅芯管验收

工程所用的硅芯管及通信材料必须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厂方提交的产品测试记录。

硅芯管检验内容有数量、外观、尺寸规格、物理化学性能;硅芯管专用连接头等附件检验内容有数量、外观、尺寸、气密性、耐久性、物理机械性能;钢管铁件等材料检验内容有外观、尺寸、防锈等。

所有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以进场使用。

经过检验的材料,应做好检验记录登记。

硅芯管等通信材料进场后,存放、保管、消防、安全等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4.2路由复测

路由复测主要是核定硅芯管的路由、走向及敷设位置。

施工前,应仔细阅读设计文件,熟悉施工图纸,依据批准的设计图纸和现场交底,进行硅芯管道及手孔位置的复测,并按施工需要在明渠设桩点。

明渠桩点,对于直线管道,自手孔中心处开始,沿管线每隔100m宜设一桩;设计为弯管道时,桩适当加密。

桩点设置应牢固,顶部宜与地面平齐。

桩点附近有永久建筑物时,可做定位桩点,并做好标志和记录。

平面复测误差,中心线不得大于±100mm,手孔位置不得大于100mm。

高程允许误差不大于±10mm。

路由复测时注意硅芯管道与其它地下管线或建筑物隔开一定地距离,隔距应符合表1要求。

特殊地点可根据铺设硅芯管道的要求,由施工、建设、设计单位协商确定。

表1硅芯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或建筑物间最小净距

序号

其他地下管线或建筑物名称

平行间距(m)

交越净距(m)

1

非同沟的直埋通信光缆及通信管道边线

0.75

0.25(注1)

2

埋式电力电缆

35kv以下

0.5

0.5(注1)

35kv及以上

0.2

3

给水管

径管小于300mm

0.5

0.15

径管300~500mm

1.0

径管大于500mm

1.5

4

高压石油、天然气管

10.0

0.5(注1)

5

热力管

1.0

0.5(注1)

6

煤气管

压力小于300kpa

1.0

0.5(注1)

压力介于300~500kpa

2.0

7

污水、排水管

1.0(注2)

0.5(注3)

8

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

1.5

9

树木

村镇大树、果树、行道树

0.75

野外大树

2.0

注1:

采用钢管保护时,热力管、煤气管、石油管、直埋通信光电缆、电力电缆交叉跨越的净距可降为0.15m。

注2:

主干排水管道后铺设时,其施工沟边与管道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m。

注3:

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净距不宜小于0.4m,硅芯管道应作包封处理。

包封长度自排水管道两侧各延长2m。

4.3挖掘管道沟及手孔坑

管道沟开挖之前应根据路由复测的桩点放线。

直线段管道沟应顺直,不得出现蛇形弯,管道沟在坡、过障碍物、进手孔处开挖时应平缓。

在转角处,沟道应成圆弧型,严禁出现锐角,保持沟坎过渡,转角处管道沟弯曲半径应大于600mm。

管道沟深度、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通常管道沟底宽比管群排列宽度每侧各大于100mm。

沟底要平坦,不能出现局部梗阻或余土塌方。

沟底平直无石块等坚物,如沟底坚硬不平时,需要先填入100mm厚细砂或细土,进行找平。

手孔坑平面形状为矩形,坑的侧壁与手孔外壁的外侧间距不应小于0.4m。

其放坡应符合表2要求。

表2不同土壤开挖时的放坡系数

土壤类别

H:

D

备注

H<2m

2m<H<3m

粘土

1:

0.10

1:

0.15

H为深度;

D为放坡(一侧的)宽度

砂粘土

1:

0.15

1:

0.25

砂质土

1:

0.25

1:

0.50

瓦砾、卵石

1:

0.50

1:

0.75

炉渣、回填土

1:

0.75

1:

1.00

硅芯管道沟(坑)挖成后,凡遇被水冲泡的,必须重新进行人工地基处理。

处于填方渠堤上的管道沟和手孔坑其下部回填土密实度要求压实系数达到95%以上,对于达不到密实度要求的管道沟应进行夯实处理,对于达不到密实度要求的手孔坑处进行行实处的,还应在手孔基础内加筋处理。

硅芯管过退水排水闸段埋设镀锌钢管,涵管身顶部、靠近手孔2m范围内、与其它管道交叉的硅芯管需采取360°混凝土包封保护。

管道沟与手孔坑开挖到位后,需监理工程师对管道沟与手孔坑的高程、土质及基底处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4.4手孔施工

手孔的施工流程为:

地基处理→基础浇筑(含积水罐安装)→砌墙壁(含埋件安装)→上覆(或盖板)→口圈安装。

本工程所有手孔都位于回填土上,地基必须按照设计高程进行夯实,且基础必须按照设计要求(或按照《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布设钢筋。

基础施工前必须校核基础形状、方向、地基高程。

手孔基础的形状、尺寸与集水罐按照《硅芯管施工技术规程》实施。

手孔内净尺寸应当符合规范要求。

墙壁与基础应当结合严密、不漏水,结合部内外侧应用1:

2.5水泥砂浆抹八字,墙壁与基础的内外八字应严密、贴实、不空鼓、表面光滑、无欠茬、无飞刺、无断裂等。

砌筑墙壁的水泥砂浆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

砌筑墙壁时,埋件同步安装,埋件安装应符合规范要求。

硅芯管进入手孔的窗口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不大于10mm;管道端边至墙壁面呈圆弧状的喇叭口;手孔内的窗口应堵抹严密,不得浮塞,外观整齐、表面平滑;管道窗口外侧应填充密实。

手孔上覆盖板的钢筋型号、加工、绑扎、混凝土的标号、高程、外形尺寸应满足设计图纸要求。

上覆预留孔洞的位置位于上覆板的中心,形状为Φ800mm的圆。

上覆、盖板必须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方可承载或吊装、运输。

上覆、盖板底面应平整、光滑、不露筋、无蜂窝等缺陷。

上覆、盖板与墙壁内、外侧,应用1:

2.5水泥砂浆抹八字角。

口圈及井盖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施工。

手孔完毕后,监理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对手孔基础、埋件安装、硅芯管断面规范、手孔几何尺寸、墙面及上覆、口圈安装进行隐蔽工程办理签证,不合格或未签证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5硅芯管敷设

硅芯管敷设流程如下:

管道沟底处理→敷设硅芯管→硅芯管沟底排序→硅芯管绑扎→硅芯管口封堵。

硅芯管从库房运至现场前后,应核对硅芯管盘号、盘长、颜色、规格、按配盘表进行敷设。

硅芯管敷设采用人工布放法。

硅芯管敷设前应当检查沟底是否平直、清除石块和尖锐物体,同时保证转弯半径满足管道的最小曲率半径。

硅芯管基础的中心线应符合设计规定,左右偏差不应大于±100mm,高程误差不应大于±10mm。

硅芯管带气敷设,需要截断时,硅芯管两端必须用专用管塞封堵。

硅芯管不宜长时间裸露在野外,因遇特殊情况,应用油布遮盖或临时掩埋,并做好标记和必要的防护。

措施,避免暴露在野外的硅芯管损坏。

同沟布设2根以上硅芯管时,应使用不同颜色的硅芯管以作分辨,每隔10m对硅芯管捆绑一次,以增加硅芯管的挺直性,确保硅芯管无扭绞、无缠绕、无环扣。

进出建筑物管道、穿越渠道、闸站进出管道和与其他建筑物、市政设施交叉中需要对硅芯管采取安全保护时,均要求采用镀锌钢管。

预埋镀锌钢管超过2根时,应当每隔3m用扁钢(40mm×5mm)将预埋钢管焊接一次。

硅芯管穿越钢管时,应派专人处理(一般需要2人,即进口和出口各1人),用铝瓦或用麻木放入钢管口处,防止钢管管口刮伤硅芯管,敷设绑扎完毕后,钢管两端用油麻沥青等封堵。

涵管身顶部、靠近手孔2m范围内、与其它管道交叉时,硅芯管需要做混凝土包封。

混凝土包封施工前按照图示包封的尺寸组立号模板、绑扎钢筋、将硅芯管布放在模板边;然后浇筑混凝土至包封一半高程,将硅芯管放入模板内,继续浇筑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初凝后要加盖草帘,洒水养护。

硅芯管在手孔的余留长度不小于400mm。

硅芯管进入手孔的排列,一般是一字排开,其中靠两墙壁的为主干管道,中间的为监测管道或连接管道等。

4.6回填土

硅芯管道回填土应在管道沟或手孔按施工顺序完成施工内容后进行,管道包封地段和手孔基础等混凝土浇筑部分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

回填土的流程为:

清理沟、坑内杂物及积水、淤泥→分层回填土并分层夯实。

回填土前应清除沟内的遗留木料、草帘、纸袋等杂物。

沟(坑)内如有积水和淤泥,必须排除后方可进行回填土。

硅芯管道沟回填土,在管道顶部300mm和两侧范围内,应采用细砂或细土回填,严禁有直径大于50mm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

同时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满足渠堤回填密实度要求和路面结构要求。

手孔坑孔壁四周的回填土内,不应有直径大于100mm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

回填时,沿沿手孔壁四周同时进行,夯实满足渠堤和路面结构要求。

回填土施工完毕后需要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4.7硅芯管质量检验

硅芯管施工完毕后由监理组织对硅芯管进行试通检验,并填写“隐蔽工程随工验收记录”表格。

硅芯管道试通检验用两端为圆头型聚乙烯或尼龙1010棒气吹试通,试通棒规格为:

Φ23mm,长200mm。

硅芯管道试通验收,应100%管孔试通。

试通时注意从硅芯管吹出的试通棒伤人。

5资源配置

5.1劳动力配置

硅芯管施工人员配置计划见表3。

表3硅芯管施工人员配置计划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管理人员

3

2

砌筑工

6

3

硅芯管专业人员

5

4

普工

18

5

合计

32

5.2主要材料计划

硅芯管施工主要材料计划见表4。

表4硅芯管施工材料计划

序号

项目

参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硅芯管

Φ40/33

m

2

钢管

镀锌钢管

m

3

积水罐

24

4

钢筋

t

13.7

5

水泥

#325

t

12.83

手孔

6

混凝土

C20

415

7

18608

8

入口孔圈

16

9

电缆支架

0.6m

64

10

穿钉

108

11

拉力环

48

6质量保证措施

(1)进场的硅芯管及通信材料必须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厂方提交的产品测试记录,不合格或无出厂检验合格证的硅芯管等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硅芯管施工前,技术人员做好施工交底,使施工人员清楚施工程序、方法与要求;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做好技术支持,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3)硅芯管施工严格按照施工程序与方法施工,每一道施工程序结束后,及时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对于关键部位施工,监理工程师应当旁站监督。

(4)硅芯管敷设应当保证管道中心线偏差不大于±100mm,手孔位置不大于100mm,高程误差不大于±10mm。

(5)硅芯管沟底坚硬不平时必须填入100mm后细砂或细土,进行找平。

(6)硅芯管需要截断时,两端必须用专用管塞封堵。

(7)硅芯管因意外情况中断或损坏时,应尽快连接密封(修复);续接应采用与其规格相配套的密封接头件进行续接,硅芯管续接有专人组织安装;续接过程中应防止泥沙、水等杂物进入硅芯管;续接位置应在大堤上做好标记,并详细记录在竣工图上;当敷设硅芯管过程中不能及时续接的,应将硅芯管重叠至少200mm,并密封;接续后的硅芯管一般要求进行充气实验,检验是否不漏气,以保证硅芯管接续的质量。

(8)已是施工完毕的硅芯管道及手孔,因下雨等原因下沉的,需要及时补土,并夯实或压实。

(9)成品管道及手孔,需要安排人员定期巡查,特别是下雨后要及时排水。

7安全保证措施

(1)挖掘管道沟(坑)施工现场,应设置红白相间的临时护栏或醒目标志,特别是路口等人、车较多的位置,必要时派专人看守,确保车辆、行人通行安全。

(2)在跨越退水排冰闸部位埋设钢管时,作业面距地面高,属高空作业,必须做好保护措施。

(3)硅芯管道的防雷措施,采用防雷排流时,应在硅芯管道上方回填300mm土后敷设排流线;当回填土后因故又挖出硅芯管重新敷设时,必须严格检查排流线是否位于硅芯管上方,严禁出现颠倒现象。

(4)硅芯管进行试通实验时,施工人员不可正对试通棒出口,防止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