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8271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ocx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ocx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第一讲

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等级考内容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1.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2.岩石的分类

(1)岩浆岩:

岩浆冷凝而成

(2)沉积岩:

各类岩石经外力作用而成,具有层理构造,往往含有化石。

(3)变质岩:

各类岩石发生变质作用而成。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的分类:

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C是变质岩(或沉积岩)。

2.地质作用:

①冷却凝固;②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③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④重熔再生。

 

三、板块构造理论

1.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板块是运动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板块内部相对稳定。

3.板块碰撞挤压形成海岸山脉、岛弧等,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海岭等。

【注1】 

(1)花岗岩属于典型的侵入型岩浆岩,质地坚硬,常被用做建筑材料。

(2)沉积岩往往成层分布,但不一定都含有化石,且含有化石的岩层也不一定是沉积岩,有可能是变质岩。

【注2】 

(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始于岩浆,最终又回到岩浆。

(2)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形成。

(3)沉积岩和变质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三大类岩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转化为岩浆。

【点】 常见的变质岩类型

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有的结构和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新的岩石,即变质岩。

常见的变质岩及原有岩石如下:

原有岩石

花岗岩

石灰岩

页岩

砂岩

形成变质岩

片麻岩

大理岩

板岩

石英岩

【辨】 

(1)全球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是全部由大洋地壳组成的板块。

(2)澳大利亚、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都位于印度洋板块。

(3)板块交界处地震、火山多发,但地震、火山发生地却不一定是板块交界处。

          考点一 岩石类型及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一)三大类岩石的概念及其特点

类型

概念

特点

岩浆岩

侵入岩

地下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

结晶颗粒较大;密度大,坚硬

喷出岩

地下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沿岩石圈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较小;有流纹或气孔

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变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成岩石

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非金属矿物

变质岩

岩石受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

片理构造;富含金属矿物

(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1)岩浆:

三进一出。

(2)岩浆岩:

一进三出。

(3)变质岩和沉积岩:

二进二出。

注:

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2.判断箭头含义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集训过关]

(2019·长沙模拟)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⑤表示地质作用。

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岩石中,花岗岩属于(  )

A.甲类岩石       B.乙类岩石

C.丙类岩石D.丁类岩石

2.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②—外力作用B.①—喷出作用

C.④—地壳下沉D.③—高温熔融

3.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

B.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

C.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

解析:

1.B 2.A 3.A 第1题,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结合图可知乙为岩浆侵入形成的岩浆岩。

第2题,根据图中箭头和上题分析可知①~⑤分别是侵入作用、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

第3题,甲为喷出岩,多具气孔构造;乙为侵入岩,不可能找到化石;丙为变质岩,无层理构造;丁为沉积岩,代表岩石为石灰岩、页岩等,大理岩属于变质岩。

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古人称之为“海天佛国”。

普陀山是燕山运动晚期的侵入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风化侵蚀,形成众多孤峰突兀的风景地貌。

据此完成4~5题。

4.普陀山主要由图乙中的哪类岩石组成(  )

A.A类岩石B.B类岩石

C.C类岩石D.D类岩石

5.图甲地貌形成的原因是(  )

A.海浪侵蚀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D.风化作用

解析:

4.B 5.A 第4题,由材料可知,普陀山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属于侵入型岩浆岩。

A为喷出型岩浆岩,B为侵入型岩浆岩,C为变质岩,D为沉积岩。

第5题,由图甲可知,该地貌为海浪侵蚀地貌。

考点二 板块构造与宏观地貌

1.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

如下图表所示。

 

板块运动

张裂

相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形成裂谷或海洋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

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图示

2.板块构造学说的其他应用

(1)利用边界类型可判断某海域或两大陆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

如红海地处板块生长边界处,因此其面积将逐渐变大,而地中海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因此其面积将逐渐变小,其两侧的非洲大陆和欧洲大陆之间距离将逐渐变小。

(2)解释火山、地震分布的规律: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而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因此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活动。

[特别提醒]

(1)澳大利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2)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

(3)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4)科迪勒拉山系:

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集训过关]

如图是北方四岛(南千岛群岛)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1.北方四岛的形成原因是(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

B.太平洋板块张裂形成

C.火山喷发而成

D.流水沉积形成

解析:

选A 北方四岛属于东亚岛弧,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由两板块碰撞形成,故A项正确。

如图为某半岛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题。

2.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解析:

选D 图示半岛位于北太平洋,为勘察加半岛。

该半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消亡边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

3.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K岛处于(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解析:

选C 由经纬度可知,K岛位于印度尼西亚,结合板块分布知识可知该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4.读图,回答问题。

指出图示地区板块界线的位置,分析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

解析:

海沟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分界线;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

答案:

界线:

陆地西南海岸线附近(沿-2000~-3000m左右等深线)的海沟。

原因:

大洋(西南侧的)板块俯冲到大陆(东北侧的,或美洲)板块之下(或答两侧的板块互相挤压),导致这里多火山。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位于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火山群在历史上曾多次喷发,据清代《黑龙江外记》记载:

“……,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约数日火熄,其地遂呈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

……,亦有碎石块落至原地,亦落四周,坠落石块,视之若火,熄则呈黑”。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古文中记载的“火”最有可能来自(  )

A.地壳         B.岩石圈

C.软流层D.下地幔

2.“坠落石块,视之若火,熄则呈黑”最有可能与图中数字所示地质作用一致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1.C 2.C 第1题,结合题意,古文中的“火”指的是岩浆,岩浆一般发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故C项正确。

第2题,“坠落石块,视之若火,熄则呈黑”,指的是岩浆岩(喷出岩)的生成。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喷出型岩浆岩。

故C项正确。

(2019·西安模拟)岩浆热场指的是很短时间内一个局部区域出现的岩浆活动使该区域地热梯度明显上升,形成局部区域的瞬间热场。

它往往伴有流体的活动,是流体循环、上升、汲取地壳中某些元素的场所,往往有矿产形成。

读图,完成3~4题。

3.岩石乙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地质作用为(  )

A.冷却凝固B.侵蚀搬运

C.高温变质D.沉积固结

4.图中矿产可能为(  )

A.煤炭B.金矿

C.天然气D.石油

解析:

3.C 4.B 第3题,岩石乙靠近花岗岩,花岗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故可判定岩石乙应该是花岗岩受到高温岩浆影响而形成的变质岩,主要地质作用为高温变质作用,故选C。

第4题,岩浆活动往往会促进一些金属元素的集聚,进而形成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均存在于沉积岩中。

故选B。

(2019·泉州质检)“巨人之路”是位于英国北爱尔兰海岸的著名旅游景点,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这个由数万根高低不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而成的、绵延数千米的堤道,从峭壁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的屹立在大海之滨,看起来就像巨型石阶,所以被称为“巨人之路”。

下图为巨人之路的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据此完成5~6题。

5.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

A.AB.B

C.CD.D

6.推测“巨人之路”地貌景观的地质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深海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下切—海水侵蚀

B.板块张裂—岩浆侵入—岩浆冷却结晶—风力侵蚀

C.板块碰撞—岩浆侵入—地壳隆起抬升—风力侵蚀

D.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岩浆冷却结晶—海水侵蚀

解析:

5.B 6.D 第5题,石柱是玄武岩,是岩浆岩中的喷出岩;图中A是侵入岩,B是喷出岩,C是沉积岩,D是变质岩。

故B正确。

第6题,北爱尔兰地处大西洋中部,处在早期的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带,地下岩浆形成的火山不断喷发,后岩浆冷却结晶形成玄武岩,再经海水侵蚀形成巨型石柱群。

故D正确。

(2019·泉州调研)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堤状堆积体。

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

下图示意终碛堤及冰水扇。

据此回答7~8题。

7.终碛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  )

A.大小均匀B.层状结构

C.棱角明显D.磨圆度好

8.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  )

A.流水堆积、侵蚀—冰川堆积、侵蚀

B.冰川堆积、侵蚀—流水侵蚀、堆积

C.冰川侵蚀、堆积—流水堆积、侵蚀

D.冰川侵蚀、堆积—流水侵蚀、堆积

解析:

7.C 8.D 第7题,终碛沉积物是冰川沉积物,是冰川侵蚀堆积作用的产物,在形成过程中大小混杂,棱角分明。

第8题,冰水扇是冰川作用形成终碛堤后,又经过冰川融水侵蚀、堆积形成的。

(2019·雅安模拟)如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

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  )

A.①②③④⑤⑥B.⑤⑥④③②①

C.④③②①⑤⑥D.④③②①⑥⑤

10.若①为石灰岩,则①与⑤的接触地带易形成(  )

A.花岗岩B.大理岩

C.页岩D.砾岩

解析:

9.C 10.B 第9题,一般下面的沉积岩先沉积、上面的后沉积,则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④③②①;⑤岩浆岩穿过了④③②①岩层,则⑤形成年代更晚;⑥岩浆岩穿过了⑤岩层,说明⑥形成年代晚于⑤。

第10题,岩浆温度很高,故岩浆运动过程中,会使接触处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石灰岩会变质形成大理岩。

如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

读图,回答下题。

11.平顶海山(  )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解析:

选D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阶段Ⅰ,海山是由岩浆喷发冷却凝结形成,因此该山是由岩浆岩构成的火山,A、B项错误;阶段Ⅰ至阶段Ⅱ火山顶部露出海面部分经外力侵蚀而消失,C项错误;图中显示岩石圈移动过程中该山不断下沉,最后被海洋淹没,形成平顶海山,D项正确。

下图表示某地区多次地震的震中到海岸线的距离与震源深度的关系。

图中纵坐标为震源深度,横坐标表示震中到海岸线的距离,其中0表示的是海岸线位置,-800表示震中位于海岸线以西800km,200表示震中位于海岸线以东200km,图中的点表示各次地震的震源位置。

读图,回答下题。

12.对这种震源分布特征的合理解释是(  )

A.大洋板块发生了张裂运动

B.大陆板块内部发生了张裂运动

C.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D.大洋板块俯冲至大陆板块之下

解析:

选D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的底部,导致该地区海岸线两侧发生地震的震源深度不同,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9·武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缅甸翡翠玉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该地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

采玉期集中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

清代主要是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如图),现在则使用大型机械采掘。

80%以上的翡翠原料出口中国并加工、销售。

(1)根据材料推测乌龙河“水石”的形成条件。

(2)分析“水石”采集集中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的原因。

解析:

(1)题,根据图文信息可知,“水石”经过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内力作用形成,后经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而成。

(2)题,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可分析不同月份“水石”受到的流水作用情况。

答案:

(1)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岩浆侵入,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外力侵蚀、搬运、沉积。

(2)10月至次年的4月是旱季,水位低,“水石”显露,便于采石。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要求。

下图为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朗三个国家位置示意图。

2016年5月16日,埃及度假胜地达哈布附近的红海亚喀巴湾发生5.0级地震。

简析此次地震的成因。

解析: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地壳运动强烈。

答案:

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运动活跃。

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要求。

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部,东非大裂谷穿过其中部,全境大部分为火山高原。

其中阿萨尔盐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6m,水体主要靠海水经地下裂缝补给,其盐度为34.8%,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水体。

下图为吉布提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简析该国火山高原的成因。

解析:

火山一般位于板块交界处,根据材料可知,该国处于东非大裂谷,火山活动频繁,受火山喷发导致岩浆不断堆积影响,最终形成了火山高原。

答案:

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东非大裂谷),地壳活跃;火山活动频繁,岩浆不断喷出堆积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