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8724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34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表:

第一章项目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建设项目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承办单位

安徽省利辛县旭东磁材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王生

王生先生现为公司董事长,多年来一直从事磁性材料的经营和生产技术管理,具有丰富的管理能力和实践经验。

1.1.4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单位名称:

安徽环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资格等级:

乙级

证书编号:

11420060063

发证机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1.5项目建设地点

利辛县工业园区

1.1.6项目建设内容

为促进利辛县经济发展,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满足人们对纱门网业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安徽省利辛县旭东磁材有限公司计划在利辛县工业园建设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项目。

项目规划新征土地12亩(合8000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其中生产车间3500平方米、包装车间1000平方米、办公用房600平方米、仓库1000平方米、职工宿舍和食堂500平方米,辅助用房100平方米,并购置磁条生产线设备、检化设备等,配套建设道路、给排水、绿化和变配电等设施。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本项目规划占地12亩(合8000平方米),其建设投资指标控制如下:

表1-1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

指标名称

单位

计算指标

指标标准

1

容积率

 

0.84

≥0.6

2

投资强度

万元/公顷

1570.50

≥935

3

建筑系数

%

70.00

≥30

4

行政办公生活占地比重

%

6.25

≤7

5

绿化率

%

15

≤20

1.1.7研究工作依据

1.1.7.1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地区发展规划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利辛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十一五”磁性材料行业发展规划纲要》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6)《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7)《利辛统计年鉴(2009)》

(8)安徽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估价表和利辛县材料市场价格信息

(9)与本项目有关的国家标准、规范

(10)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

1.1.7.2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1)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线项目简介

(2)其他有关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等基础资料

1.1.8研究工作范围

(1)通过项目背景及发展概况的研究,分析项目提出的由来;

(2)通过对市场的分析研究以及对项目规划的研究,推荐项目的建设规模、方案,论证项目建设的合理性;

(3)根据建设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总图布置方案研究;

(4)对建设条件及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5)对工程技术及设备方案进行研究,分析项目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并提出工程招投标方案;

(6)对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进行研究;

(7)对节能、环境保护、安全卫生与消防提出研究方案;

(8)对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测算各种效益指标和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9)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10)得出可行性研究结论。

1.2可行性研究结论

1.2.1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1.1投资估算

按照流动资金口径计算,本项目总投资为2000.00万元。

其中:

建设投资1802.21万元,占总投资的90.11%;建设期利息68.66万元,占总投资的3.43%,流动资金为129.13万元,占总投资的6.46%。

1.2.1.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000.00万元,所需资金计划申请银行贷款800万元,其余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解决。

1.2.2项目财务和经济评价

项目建成后:

总收入:

年平均1084.09万元,达产期1125.00万元。

年均利润总额:

年均利润总额为389.56万元。

财务净现值:

税前1140.77万元(基准收益率=12%),

税后639.63万元(基准收益率=12%)。

全部投资回收期:

税前:

5.20年(含建设期2年),

税后:

6.14年(含建设期2年)。

投资内部收益率:

税前25.46%,税后19.65%。

1.2.3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本项目的生产规模、销售市场、生产技术方案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可行性、合理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比较,认为本项目建设所需的原料供应和动力供应有保障,厂址落实,建厂条件具备;本项目的生产技术可行,工艺技术国际领先,完全可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产品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本项目是永磁材料加工业,属于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符合国家当前的投资方向和产业政策。

通过对项目财务分析表明,项目财务盈利能力较强,经济效益显著,抗风险能力较强。

因此我们认为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技术和财务上是可行的。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表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科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项目规模总投资

万元

2000.00

 

 

建设投资

万元

1802.21

 

 

建设期利息

万元

68.66

 

 

流动资金

万元

129.13

 

2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1084.09

 

3

年均总成本

万元

685.66

 

 

年均固定成本

万元

134.84

 

 

年均可变成本

万元

550.81

 

4

年均经营成本

万元

587.15

 

5

年均利税总额

万元

509.37

 

 

年均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8.87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389.56

 

 

年均增值税

万元

110.94

 

6

财务内部收益率

%

19.65

税后

7

财务净现值

万元

639.63

税后

8

税后投资回收期

6.14

含建设期

9

财务内部收益率

%

25.46

税前

10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140.77

税前

11

总投资收益率

%

21.83

 

12

投资利税率

%

25.47

 

13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

26.78

 

14

盈亏平衡点

%

25.71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政策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按照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加快促进高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引导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产业、一批集聚效应突出的产业基地、一批跨国高技术企业和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安徽省“十一五”规划》中指出:

把大力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提高到战略地位。

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促进工程”,依托各级各类开发区,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大政策、资金等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服务体系,力争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数量翻一番。

继续实施完善扩大就业的优惠政策,走“高增长、高就业”的发展模式。

“加快全省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改善创业环境,加强就业中介机构监管,改进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

《“十一五”磁性材料行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

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必须做大做强,加速行业内的规模经济建设,发展强强联合,要有若干个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的企业。

中国企业必须要走出国门,收购或合资国外企业,建立跨国公司,树立国际名牌。

中国企业必须投入应用开发领域,配合整机开发磁性材料配套部件和组件,如单一生产磁性材料要达到100亿很困难。

到2010年全行业争取达到产值400亿人民币。

《利辛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

“十一五”期间,要以工业化为核心,围绕“强工富县”战略,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抓住深化改革、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规模扩张和产业集群五个关键环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着力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实施工业“4321”工程,即:

壮大四大产业板块(能源工业、食品工业、筛网工业、服装工业),打造三大重点园区(利辛县工业园区、天然气化工园、板集煤矿工业园),创建两大生产基地(全国筛网工业生产基地、煤电气化生产基地),做大做强10家重点骨干企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

立足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有重点的运用高新技术,对轻工、纺织、机械、电子、化工等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以市场资本产业链为纽带,发展聚集一批配套企业;以园区建设、城镇建设为载体,推动中小企业集聚化发展,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质量高的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

2.1.2我国磁性材料发展背景

1、我国磁性材料发展现状

中国地大物博,金属和稀有元素矿藏非常丰富,有着丰富而天然的原材料资源优势,磁性材料产业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几乎国内都能满足。

磁性材料行业,离不开稀土。

因为稀土成本占磁材原料成本的30%,而中国是稀土的故乡,世界上80%的稀土储量在中国,因此中国稀土的资源优势,决定了磁性材料行业的中国优势。

中国目前具有磁性材料生产企业及相关的企业1096家,其中铁氧体生产企业359家,稀土磁体和金属磁体生产企业226家,其余为配套设备生产企业和辅助原料生产企业。

永磁铁氧体生产企业197家,产量为41万吨(烧结磁体36万吨,粘结磁体5万吨),软磁铁氧体生产企业162家,产量为30万吨(锰锌26万吨、镍锌和镁锌4万吨),钕铁硼磁体4万吨,铝镍钴金属磁体0.35万吨。

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和制造中心。

但中国磁性材料产品以中低档为主,行业竞争激烈,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能源及人工费用大幅上涨,导致成本上升,行业中的企业普遍呈现量增利降的状况。

中国磁性材料产量以15%以上的年增长率发展,到2008年,中国软磁铁氧体产量已达32万吨,永磁铁氧体45万吨,烧结钕铁硼永磁5万吨,粘结钕铁硼永磁0.45万吨,钐钴永磁0.65万吨,铝镍钴永磁0.4万吨。

今后5年-10年内,是高档磁性材料产品发展的良好时期,中低档产品逐渐萎缩。

但是,中国的磁性材料产品整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有差距,必须加快发展高端产品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努力赶上。

2、我国钕铁硼磁体发展状况

近十年内中国钕铁硼磁体取得了飞速发展,目前烧结钕铁硼的销售量已与日本相当,各占全球的41%左右,被称为朝阳工业、跨世纪工业。

同时由于钕铁硼行业经济效益较好,又属于高新技术领域,所以是转轨行业和上市公司投资的优选项目。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具有丰富的稀土原料资源、廉价的劳动力、成熟的技术和巨大的国内外市场等优势。

(1)烧结钕铁硼磁体

2000年全球烧结钕铁硼磁体产量约为15090吨,中国的产量为5550吨(占37%)。

日本的产量为7700吨(占51%),美国和欧洲分别为1020吨(占7%)和820吨(占5%)。

中国的钕铁硼磁体主要应用于音响领域,而日本等西方世界的主要应用于电机领域,尤其是在计算机硬、软盘驱动器方面。

国内已经出现生产上千吨的企业,如宁波科宁达公司、宁波韵升公司和山西永生、山西永磁等几家,生产规模上百吨的有10多家企业。

目前,行业内主要生产钕铁硼磁体的上市企业有:

中科三环高科、北京安泰、宁波韵升,上市公司投资生产钕铁硼磁体的企业有津滨发展、太原刚玉、首钢烟台、金田铜业。

(2)粘结钕铁硼磁体

粘结钕铁硼磁体是集粉末冶金、高分子材料,化工、电子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项目,它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我国计算机工业、汽车产业、航空航天、办公自动化、仪器仪表等行业技术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促进国民经济领域产品更新、档次提升和节支创汇。

中国粘结钕铁硼磁体的发展不像烧结磁体那样兴旺,其发展相对滞后,主要有三个原因:

①中国尚不能大批量生产高质量的快淬钕铁硼磁粉;②全球快淬钕铁硼磁粉的供货厂家——美国MQI公司控制了专利;③中国国内的市场对粘结钕铁硼磁体的需求不像对烧结磁体那样迫切,磁体的销售主要依赖出口。

目前,中国达到粘结钕铁硼磁体规模生产的企业有上海爱普生公司(合资)及成都银河新型复合材料厂。

前者的月产量从刚开始的5吨,增加到现在的25吨;后者的年产量超过250吨,销售收人达到1500万美元。

近年来随着市场发展,需求增加,一些有实力的烧结钕铁硼生产企业开始着手粘结钕铁硼磁体的生产,并部分采用国产优质性能的磁粉。

由于粘结钕铁硼磁体的可加工性,并能与组件一起注射成型,制成各种复杂形状的零部件.因而在电机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发展很迅猛,将是2l世纪的钕铁硼主导产品。

2.1.3项目由来

目前,粘结钕铁硼磁体主要应用于冰箱压条、饮水机封条、微波炉磁钢片、医疗设备等。

利辛县是我国重要的纱门网业生产销售基地,随着该县对磁性软纱门的大力扶持和引导,纱门行业的不断壮大,安徽省利辛县旭东磁材有限公司根据上述优势条件,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决定投资建设年产1500吨磁性纱门条、冰箱条生产项目,该项目的建立不仅可以发展壮大纱门网业,而且条件可行,前景广阔。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

项目运营后,为利辛县提供生产纱门的磁性纱门条以及冰箱用的门条,产品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服务于利辛县的纱门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利辛县其他行业的优势竞争力。

2.2.2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项目建成后,建设成为利辛县品种型号齐全的磁性纱门条生产基地。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125.00万元,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26.78%。

由此可以判断项目的建设将给企业带来很好的效益,且投资风险较低,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

2.2.3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利辛县是传统的农业区,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于农业,针对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腿长、工业腿短和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等的劣势,通过项目实施,壮大工业规模,将为保证利辛县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2.2.4是提高当地群众收入和保持社会繁荣稳定的需要

项目建成后可直接为社会提供80个就业岗位,可创造间接就业机会近千个,工人进厂月工资1000元以上,年支付工资和福利费总额达到123万元,可提高当地群众收入水平,带动当地群众致富,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

2.2.5是扩大内需、促进利辛县经济增长的需要

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本项目的建设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利辛县工业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可积极拉动消费,促进利辛县经济的增长。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产品销售

3.1市场分析

3.1.1我国钕铁硼磁体材料市场现状

一种材料的市场发展,要看一种材料和元件产业是否有发展前景,主要是看它与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配套。

钕铁硼磁体由于其本身的优异磁性能和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好于铁氧体磁体);并且是供应给国际、国内的新兴发展产业和支柱产业:

如计算机工业、信息工业、通讯工业、汽车工业、核磁共振成像工业、CD-ROM、DVD等影像工业,使其需量年年猛增.总的市场形势很好,发展前途光明。

1、世界市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已经形成计算机进入家庭的热潮。

据美国市场调查,2000年全世界仅家用PC机总销量就达到4000万台。

计算机的发展带动了相关配套元件的发展.硬、软磁盘、光盘驱动器和打印机驱动头是西方使用钕铁硼磁体最多的一个方面,每年用于计算机驱动器的钕铁硼磁体约达4000吨,占钕铁硼磁体销售总量的50%。

汽车工业是钕铁硼磁体应用较多的领域之一,随着汽车向低耗油和非汽油化发展,小型化和轻量化成为首要技术要求。

其中电机部分采用新材料来提高功率和减小尺寸,将会加快钕铁硼磁体.特别是粘结钕铁硼磁体的发展。

如目前汽车中有50%的电机采用钕铁硼磁体,就需要粘结钕铁硼磁体5540吨,产值超过60亿美元。

在医疗器械方面,核磁共振成像仪已成为各大医院必须配备的医疗器械,每台核磁共振成像仪需要钕铁硼磁体0.5吨,若以全世界的市场年需要I万台计,年需磁体5000吨。

由于中国的钕铁硼磁体的价格低廉,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

2、中国市场

中国目前钕铁硼磁体应用的最大领域是音响行业。

随着音响行业技术革新向高保真和小型化发展,要求性能越来越高。

钕铁硼磁体已经开始占领了部分市场。

中国是扬声器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年生产扬声器12亿只,世界电声器件市场需要配套扬声器33亿只。

现在,电声行业提出辐向充磁的技术,并采用钕铁硼磁体来减小尺寸和提高性能。

采用粘贴钕铁硼磁体生产的磁性软纱门产品经过几年的市场使用,已经被用户广泛接受,且目前此产品仅安徽周边省份广泛使用,如若在全国甚至全球推广,市场潜力不可估量。

3.1.2钕铁硼磁体材料市场前景分析

预计到2020年,中国市场需要永磁铁氧体50万吨,软磁铁氧体20万吨,钕铁硼磁体5万吨,约占全球市场的60%、40%和50%。

①家电领域。

中国电视行业预测到2010年,中国彩电总量达到1亿台,占世界产量的63%。

从2003年起,全球将有1亿台模拟电视需要换成数字电视,以每台500美元计,市场容量高达500亿美元,到2010年市场需要10亿台,达到5000亿美元。

今后几年,新型大屏幕电视机年增长超过30%,到2010年,将占电视机产品结构的65%,CRT电视占35%,液晶显示器和CRT显示器的比例为5:

1。

估计,全球需要软磁铁氧体6万吨,永磁铁氧体8万吨。

②信息化领域。

电脑的普及带动了相关外置设备的发展,尤其是硬盘驱动器(HDD),预计到2010年全球产量超过5亿只;DVD、DVD-ROM和刻录机,到2010年全球的产量超过10亿。

这是钕铁硼磁体应用的大市场,全球需要量在2万吨。

③汽车领域。

汽车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五大支柱工业,到2010年,中国的汽车产量达到1000万辆,如每辆汽车用电机数在30只,扬声器在5只,将需要永磁体10万余吨。

由于能源的紧张和环保要求,电动汽车的开发在加速,预测到2010年全球产量在350万辆,需要钕铁硼磁体4200吨。

④其他配套领域。

由于国外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一些涉及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如电子变压器、电机、电感、电声,均转移到中国或第三世界国家。

这是磁性材料配套的良好市场,2003年这块市场需要永磁体15万吨,需要软磁5万吨;到2005年约需要永磁体20万吨,需要软磁8万吨;到2010年需要永磁体30万吨,需要软磁12万吨。

3.2市场销售

市场营销策略在产品销售中具有关键作用。

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本项目将在企业现有营销战略基础上,根据新产品的特点,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产品创新为支撑,不断开拓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1、产品的目标市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刺激国内对纱门、冰箱等产品的需求。

公司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标准,引进和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2、建立健全现代营销体系

企业要及时调整现有营销体系,形成供应、销售、服务一条龙,全面负责企业的市场信息调研、营销策略、网络建设、促销等,形成集市场开发、产品销售、信息反馈、资金回收为一体的营销网络。

3、重视市场信息研究及反馈

市场需求信息的反馈对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具有指导作用。

公司的营销人员要重视市场信息研究及反馈,收集市场各种信息,通过健全信息网点,聘请专业或咨询人员提供市场信息,建立信息数据库。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4.1建设条件

4.1.1地理位置

利辛县,位于安徽省北部,2000年从阜阳划属安徽省亳州市。

利辛县位于亳州市东南部,北邻涡阳,南连颍上、凤台,东靠蒙城,西接颍东区、太和县。

地处东经115°54′~116°31′,北纬32°51′~33°27′之间。

自然坡降很小,西北略高,东南略低。

县辖23个乡镇、361个村居民委员会,全县总人口1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3.74%。

利辛县工业园区位于县城西北部,交通十分便利。

紧临界(界首)阜(阜阳)蚌(蚌埠)高速公路,商(商丘)阜(阜阳)高速公路,京九铁路,阜阳飞机场。

2003年5月19日市政府批准设立利辛县工业园区。

利潘工业走廊黄金地段处于园区内,集黄牛综合养殖开发、筛网织造、电子化工、酿酒、建材等民营企业,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本着高起点、高标准,充分体现现代工业园规划的“三新”(新园区、新产业、新体制)、“三有利”(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优惠办法的落实、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的指导思想,利辛工业园设立了起步区。

起步区位于工业园西部,北起利张路、南至腾飞路、西起西红丝沟、东至创业路,总面积46.40公顷,园内做到五通一平,管委会代理各种开办手续,为进园客商提供全方位服务。

利辛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工业园的建设将在全县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龙头”和辐射、带动作用。

为此,工业园紧紧依托利辛的资源优势、市场合成优势,重点发展优势产业:

①依托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②依托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③加快发展机械工业、食品加工等产业;④大力兴力新产业和高科技项目。

4.1.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全县南北长41.6公里,东西宽68.5公里,总面积1950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4%。

辖区内地势平缓,自西北向东南微倾,自然坡降为1/10000,海拔高度在22—32米之间,地势平坦,为典型的平原地型。

(2)气候资源

利辛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主要特点是: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次之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雨热同步,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光热资源丰富。

(3)水文

全县年平均降水量为823.9mm,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0.6天。

一般春季降水占年降水量的22.8%,夏季占53.6%,秋季占17%,冬季占6.6%。

一日最大降水量为230.5mm,一次最大降水量为266.1mm。

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一般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利辛河流均属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西淝河、茨淮新河、阜蒙新河、利阚河及芡河等,顺地势自西北流向东南。

对县城影响最大的主要为西淝河水系和利阚河水系。

阜蒙新河在县城偏南部东西穿过,是县城的主要排水河道和业余休憩场所。

全县水域面积32万亩。

地下水丰富,矿化度小。

县城地下水水位埋深较浅,多年平均在2米左右,属于微承压孔隙潜水,浅层地下水的主要来源靠降水补给,消耗主要是蒸发,故地下水动态特征主要是气象类型——降雨蒸发型。

(4)土地资源

全县常用耕地总面积174.92万亩。

土壤分砂礓黑土和潮土两大类,以砂礓黑土为主,占耕地面积的8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