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9265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docx

美学历年试题文本文档

浙江省2008年7月自考真题美学

课程代码:

1001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

A.美的本质和规律B.审美经验或审美心理

C.审美活动或审美现象D.艺术

2.美学作为独立学科出现的标志是()

A.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一书B.鲍姆加登的《感性学》/《美学》一书

C.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一书D.黑格尔的《美学》一书

3.审美关系是()

A.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关系B.人对世界的理性认识关系

C.人对世界的理性评价关系D.人对世界的实际改造关系

4.西方美学史上对美感与快感作出严格区分的美学家是()

A.休谟B.康德

C.洛克D.博克

5.美感是()

A.生理欲望的满足所产生的快感B.理性认识的成功所产生的快感

C.基于利他行为的道德判断的快感D.由形式直观所引起的超功利的精神愉悦

6.古人说:

“宁可食无鱼,不可居无竹”,实际上表达了一种()

A.审美需要B.审美经验

C.意象结构D.物质诉求

7.审美理想是()

A.关于美的本质的观念B.关于最高层次的美感的观念

C.关于美的事物的完善或理想形态的观念D.关于审美活动的理想状态的观念

8.审美主体居于()

A.审美活动之中B.审美活动之前

C.审美客体之前D.审美客体之后

9.王夫之在讨论《诗经》时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

A.艺术创作的灵感问题B.审美趣味的选择性问题

C.艺术接受的主体性问题D.审美活动的自律与他律问题

10.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哪三个基本阶段?

()

A.好奇、探索、理解B.感知、联想、想象

C.呈现、构成、评价D.想象、体验、回味

11.事物的与审美有关的属性是()

A.能被视听感官所把握的属性B.能被嗅觉与味觉感官所把握的属性

C.能被各种感官所把握的属性D.能被各种意识能力所把握的属性

12.在下列言论中,体现审美对象的开放性这一认识的是()

A.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

B.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

C.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意外。

D.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13.西方美学史上用“狂欢化”理论来解释喜剧的美学家是()

A.柏拉图B.康德

C.黑格尔D.巴赫金

14.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研究丑的美学专著《丑的美学》一书的作者是()

A.布瓦洛B.博克

C.雨果D.罗森克兰兹

15.构成悲剧内涵的三个核心因素是()

A.厄运、失败、悲哀B.冲突、抗争、毁灭

C.怜悯、恐惧、净化D.罪孽、焦虑、悲痛

16.丑的审美形态在形式上的基本特点是()

A.和谐B.痛感

C.不和谐D.厌恶感

17.艺术品的层次结构可以分为()

A.符号与意义

B.感性形象与非感性意识内容

C.物质媒介、形式符号、意象世界、超验意境

D.语音、语义、图式、客体

18.意境不同于一般意象的特点是()

A.具有象外之境、言外之意B.意与象恰好完全匹配

C.理与象的统一D.象、情、理的统一

19.艺术接受的核心是()

A.对形式符号的感知B.对符号意义的理解

C.对作品意象的重建D.对作品的审美价值的评判

20.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是()

A.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B.接触艺术作品

C.源于生物本能D.情感与想象的萌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审美经验的基本构成要素有()

A.感知B.想象

C.情感D.理解

E.传达

22.西方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本质论角度的艺术观主要有()

A.游戏说B.模仿说

C.表现说D.有意味的形式说

E.人类情感的符号说

23.从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的角度划分的艺术类型有()

A.视觉艺术B.听觉艺术

C.时间艺术D.空间艺术

E.摹仿艺术

24.艺术的主要功能有()

A.审美B.消遣娱乐

C.认识教育D.心理平衡

E.商业广告

25.美育的特点主要有()

A.诉诸感性B.诉诸理性

C.潜移默化D.强行灌输

E.(受教者的)能动创造性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移情

27.审美距离

28.有意味的形式

29.寓教于乐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0.审美活动在思维方式上不同于科学认识、道德判断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31.荒诞作为现代审美形态有哪些基本特点?

32.(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品是什么性质的物品?

33.为什么说“趣味无可争辩”是十分有害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4.结合自己的相关审美经验说明优美与崇高这两种审美形态各自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35.根据自己对某一具体作品的某次完整的接受活动经历,说明艺术接受活动可以分为哪些阶段并说明各阶段的主要心理活动及其所完成的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十九世纪以前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

A.哲学方法B.心理学方法

C.伦理学方法D.社会学方法

2.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于()

A.十七世纪B.十八世纪

C.十九世纪D.十五世纪

3.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美主要是指()

A.自然美B.艺术美

C.科技美D.宗教美

4.格式塔心理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A.维特根斯坦B.杜威

C.里普斯D.阿恩海姆

5.下列美学家中,具有“由下而上”的美学研究方法倾向的是()

A.普罗提诺B.康德

C.费希纳D.柏拉图

6.“游戏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A.艺术起源B.艺术本质

C.艺术功能D.艺术接受

7.提出“有意味的形式”这一重要观点的美学家是()

A.克莱夫?

贝尔B.罗曼?

英伽登

C.伽达默尔D.萨特

8.“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忒性存,无痕有味”一语,强调艺术作品的()

A.感性特征B.理性特征

C.情感特征D.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特征

9.所谓“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是艺术接受中()

A.观的阶段B.品的阶段

C.悟的阶段D.思的阶段

10.审美趣味的两重性是指()A.个体性与社会性B.相对性与个体性

C.社会性与时代性D.相对性与历史性

11.波德莱尔的诗句“有的香味象孩子的肌肤般新鲜,象笛音般甜美”,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

A.直觉B.通感

C.想象D.表象

12.从审美发生学角度看,“巫术说”的明显不足在于()

A.忽视了人的审美活动中的社会性内容

B.过分注重人的审美活动中的社会性内容

C.未能真正切入审美如何发生的内在机制

D.将艺术起源与审美发生学理论相混淆

13.蔡元培率先将“美育”一词引入中国,并撰写了下列哪篇文章?

()

A.《以美育代宗教》B.《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

C.《论教育之宗旨》D.《摩罗诗力说》

14.王国维所谓艺术意境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是指()

A.前者体现“天人合一”的意境,后者体现“天人对立”的意境

B.前者说明的是自然的意境,后者说明的是艺术家创造的意境

C.前者是“隐我”,后者是“显我”,但都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意境

D.前者指自然美中的意境,后者指艺术美中的意境

15.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是()

A.先验主体论B.绝对精神论

C.理念论D.实践存在论

16.灵感问题的重要性尤其体现在()

A.模仿论B.再现论

C.表现论D.形式论

17.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艺术想象上体现为()

A.接近联想B.对比联想

C.类似联想D.自由联想

18.提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这一观点的人物是()

A.贝克特B.莫里哀

C.雨果D.罗森克兰兹

19.在中国画中梅、兰、竹、菊四君子,其意象通常为()

A.仿象B.兴象

C.喻象D.抽象

20.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

A.莱辛B.休谟

C.洛克D.康德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现代西方美学流派纷呈,其中具有科学主义倾向的有()

A.自然主义美学B.语义学美学

C.分析美学D.直观主义美学

E.解释学美学

22.中西传统美学概念体系差异颇大,下列术语中属于西方美学的有()

A.意境B.崇高

C.优美D.风骨

E.再现

23.艺术品的基本层次结构主要有()

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

E.思想内容层

24.美育的特点与功能包括()

A.诉诸感性B.潜移默化

C.怡情养性D.化性起伪

E.寓教于乐

25.鲍姆加登创立美学这门学科的目的是()

A.修正理性主义哲学忽视感性研究的偏向

B.研究艺术思维的方式与特点

C.研究感性认识(意识)活动如何达到完善

D.填补由于忽视感性而造成的知识空白

E.研究情感的本质与活动规律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艺术敏感

27.移情说

28.观

29.模仿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0.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31.简要评述席勒的美育思想。

32.如何理解审美活动中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

33.简要说明美学学科孕育和形成的三个阶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4.举例说明艺术功能的多元性及审美功能在其中的地位。

35.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的艺术直觉说,无视了艺术创作的物化过程,请通过对意象的孕育与生产的论述,作出更加全面的阐释。

浙江省2009年4月自考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

1001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联想的类型来看,中国传统的比、兴手法都属于()

A.类似联想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D.类比联想

2.以下属于“移情说”的主要代表的是()

A.布洛B.帕克

C.里普斯D.柏格森

3.在感性形态、具象上与对象相似,甚至非常逼真的意象是()

A.仿象B.兴象

C.喻象D.抽象

4.“隐秀”说的提出者是()

A.钟嵘B.陆机

C.司空图D.刘勰

5.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美学家是()

A.王国维B.梁启超

C.蔡元培D.朱光潜

6.康德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

A.先验主体论B.理念论

C.绝对精神论D.现象学的基本本体论

7.将现代西方人称之为“单面人”的美学家是()

A.海德格尔B.马尔库塞

C.黑格尔D.马克思

8.在诸种形式规律中,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是()

A.均衡对称B.节奏韵律

C.对比调和D.多样统一

9.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绘画作品属于()

A.新石器时代晚期B.旧石器时代晚期

C.新石器时代早期D.旧石器时代早期

10.中国早期的审美形态的实质是()

A.诗性与音乐性的B.戏剧性与雕塑性的

C.诗性与戏剧性的D.音乐性与雕塑性的

11.美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

C.人文学科D.人文科学

12.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明确谈到崇高的著作是()

A.朗吉弩斯的《论崇高》B.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

C.博克的《论崇高与美》D.席勒的《美育书简》

13.构成悲剧内涵的三个核心因素是()

A.对立、抗争与毁灭B.冲突、抗争与毁灭

C.失败、顺从与毁灭D.失败、顺从与抗争

14.“狂欢化”思想的提出者是()

A.克尔凯戈尔B.苏珊?

朗格

C.巴赫金D.利奥塔德

15.审美经验把握和表现超验世界所通过的方式是()

A.象征B.直觉

C.联想D.感知

16.将审美能力归结为“先定的和谐”的是()

A.自然主义者B.理性主义者

C.经验主义者D.本能主义者

17.“艺术”一词作为各种门类的艺术的总称大约是在()

A.16世纪B.17世纪

C.18世纪D.19世纪

18.苏珊?

朗格认为艺术本质上是()

A.游戏B.有意味的形式

C.符号D.模仿

19.将艺术品分成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和客体层的美学家是()

A.罗曼?

英伽登B.阿多诺

C.萨特D.梅洛?

庞蒂

20.美学思考的起点、重点和焦点是()

A.美与审美形态B.美感与审美经验

C.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D.艺术和审美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想象类型中属于想象活动的高级形式的是()

A.创造性想象B.接近联想

C.类似联想D.对比联想

E.再造性想象

22.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有()

A.虚拟性B.理性

C.感性D.想象性

E.情感性

23.审美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是()

A.审美关系B.审美理想

C.审美主体D.审美对象

E.审美体验

24.以下属于美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审美发生理论的是()

A.游戏说B.生物本能说

C.巫术说D.模仿说

E.劳动说

25.确定审美形态的基本标准主要包括()

A.广泛性B.零散性

C.统摄性D.普适性

E.历史性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第26、27小题每小题3分,第28、29小题每小题4分,,共14分)

26.审美需要

27.审美距离

28.符号说

29.审美教育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述审美感知的特点。

31.简述审美对象的特点。

32.简述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的原因。

33.简述巫术活动对审美的原始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因。

34.简述人变为“非人”的真实含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5小题14分,第36小题12分,共26分)

35.举例说明审美经验的超越性的体现。

36.试论给艺术下定义之所以困难的原因。

浙江省200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03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于()

A.1725年B.1735年

C.1740年D.1750年

2.马克思说:

“(异化)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

”这说明异化劳动()

A.只能制造丑,但不能创造美B.只能创造美,但不能制造丑

C.既不能制造丑,也不能创造美D.既能制造丑,也能创造美

3.人与客观世界的审美关系属于()

A.认识关系B.伦理关系

C.精神关系D.实用关系

4.休谟主张“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这属于()

A.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B.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

C.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探求美D.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美

5.在美论中,提出“距离说”的美学家是()

A.博克B.荷加斯

C.布洛D.阿恩海姆

6.人类美感的形成()

A.早于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B.晚于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

C.与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同步D.与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无关

7.人类的感觉与动物的感觉差别在于()

A.人的感觉能力强于动物B.人的感觉能力弱于动物

C.人的感觉是一次性的D.人的感觉具有社会性和积累性

8.“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所体现出的美感心理要素是()

A.接近联想B.相似联想C.对比联想D.创造性想象

9.钱钟书说:

“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忒性存,无痕有味。

”这里说的是审美活动中的()

A.感知B.表象

C.情感D.理解

10.王维诗云: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里表现的审美特征属于()

A.优美B.崇高

C.悲剧性D.喜剧性

11.在西方的喜剧理论中,柏格森所倡导的是()

A.突然荣耀说B.乖讹说

C.生命的机械化D.心理能量的节省说

12.崇高与壮美的内涵在性质上()

A.是相同的B.有一些共同点

C.根本不同D.差别很大

13.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主要属于()

A.命运悲剧B.性格悲剧

C.社会悲剧D.心理悲剧

14.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D.席勒

15.有意味的形式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A.艺术的起源B.艺术的功能

C.艺术的本质D.艺术的形式

16.艺术品与其他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

A.艺术品也需要一定的物质材料B.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

C.艺术品是一种人工制品D.艺术品不是物质产品

17.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18.“关关雎鸠,在何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A.仿象B.兴象

C.喻象D.抽象

19.在西方的美育理论中,首先明确提出“审美教育”这一概念的美学家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D.席勒

20.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这一观点的美学家是()

A.康德B.席勒

C.黑格尔D.马克思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1.美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有()

A.唯物辩证法B.哲学方法C.心理学方法

D.艺术学方法E.伦理学方法

2.人的本质属性所包含的主要逻辑层面有()

A.自然—精神B.个体—社会C.历史—文化

D.存在—意识E.感性—理性

3.人的感觉之所以能够产生美感,是由于()

A.人的感觉能够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

B.人的感觉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C.人的感觉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创造性活动

D.人的感觉具有自由创造的想象力

E.人的感觉器官经过了长期的训练和锻炼

4.中国古代美学中与“优美”相接近的范畴包括()

A.秀美B.阴柔美C.典雅美

D.壮美E.阳刚

5.下列关于美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B.美育是一种促进知识的教育

C.美育带有一定的强制性D.美育是通过人的意志力来实现的

E.美育能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美感

2.“乖讹说”

3.意境

4.期待视界

5.美育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

2.美感中的直觉具有哪些特征?

3.什么是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

4.试述美育与智育的区别与联系。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试分析“美是生活”这一命题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2.试举例说明艺术品的鉴赏过程。

全国2008年4月自考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西方美学史上,“迷狂说”的创始人是(   )

A.毕达哥拉斯B.德谟克利特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2.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运用的是(   )

A.接近联想B.类似联想

C.对比联想D.关系联想

3.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   )

A.康德B.席勒

C.布洛D.叔本华

4.游戏说和集体无意识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

A.艺术的功能B.艺术的本质

C.艺术的起源D.艺术的存在

5.把艺术品的结构划分为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客体层四个层次的美学家是(   )

A.英伽登B.布隆博格

C.汉斯立克D.克罗齐

6.王国维所划分的意境的两种类型是(   )

A.物态之境和宇宙之境B.有物之境和无物之境

C.仁达之境和至善之境D.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7.商业广告所表现的艺术功能是(   )

A.教化功能B.核心功能

C.外围功能D.启迪功能

8.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品的关键是(   )

A.艺术形式B.艺术意象

C.艺术的思想内容D.创作主体

9.艺术天才的形成主要由于(   )

A.超群的理性思维与敏锐的感性能力B.自然生理机制和超群的思维能力

C.先天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机遇D.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

10.千百年来人们不否认艺术的存在,从根本上讲艺术本体论就是(   )

A.艺术存在论B.艺术形式论

C.艺术行动论D.艺术功能论

11.西方创立“美学”学科的美学家是(   )

A.柏拉图B.狄德罗

C.鲍姆加登D.黑格尔

12.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   )

A.形式B.无形式

C.质地D.体积

13.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系统理论总结的著作是(   )

A.《诗学》B.《理想国》

C.《诗艺》D.《论崇高》

1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长河落日圆”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观”。

这种审美形态是(   )

A.崇高B.悲剧

C.伟大D.荒诞

15.在西方早期,狭义的美主要指的是(   )

A.崇高B.滑稽

C.优美D.喜剧

16.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确立标志的著作是(   )

A.《论审美教育》B.《谈美书简》

C.《美育与人生》D.《审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