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9407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x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绪论

1.理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及定义

(1)理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内容

理论新闻学以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传播业为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新闻传播现象的本质与特征,揭示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业的基本规律以及与整个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

(2)理论新闻传播学的定义

新闻传播学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事业以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这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可细分为理论,应用,历史三个分支,即理论新闻传播学,应用新闻传播学,历史新闻传播学。

2.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意义

(1)以“学”事“术”,指导人们驾驭新闻传播规律,能动的从事新闻传播活动,避免盲目操作。

(2)提高新闻实践经验总结与新闻传播研究的理论水准。

(3)理论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以基础性理论为特色的骨干课程,是应用课程和历史课程的先修课。

3.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

学习和研究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方法,大致有两类。

(1)理论新闻传播学是应用性社会科学,所以研究应用文科的方法,在这里大体上都适用,即一般方法:

①要认真地研读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观察与分析错综复杂的传播现象与传播社会关系。

②要实事求是地评估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资产阶级报刊活动家的业务经验,重视和吸收其中反映新闻传播规律的学说与经验,为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服务,为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学所用。

③要敢于和善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和学习方法,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和新闻传播学术讨论中学习和掌握新闻传播规律,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

(2)作为以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事业为特定研究对象的新闻传播学可,还应有相应的视角与方法,即特殊方法:

①科学抽象和理论思维。

②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规范新闻传播质量。

③新闻—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考察。

 

第1章新闻传播行为

1.人的需要、动机与行为发生的关系。

(1)人的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需要,是指生命体对某种目的的渴求或欲望;动机,是指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采取行动的念头,是活动的动因。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动因,但不是任何需要都能成为动机,只有需要指向特定的目标,并且具备了达到这一目的的可能性时,动机才能形成,才会具备激发人的行为的动力,即当和需要相适应的客观条件出现时,愿望、需要才能成为行动的动机。

形成动机必须同时具备内在条件(需要、欲望)和客观条件(诱因、刺激)。

(2)人的动机与行为发生的关系

行为是受思想支配而显示的外在表现。

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

人的行为一般情况下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在一定动机的支配下为达到一定目的的指向性活动。

总之,人的需要决定了动机,动机决定行为,行为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目的,就是期望达成的结果,即满足人的需要。

2.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表现为以下五个层次:

(1)生理需要。

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衣、食、住、行等。

(2)安全需要。

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人身安全、职业安全等。

(3)社交需要。

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4)心理需要。

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

(5)自我实现需要。

这是需要层次中最高的层次。

包括胜任感,成就感。

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有赖于前面几种需要得到满足。

3.新闻传播的起源。

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认为,新闻传播行为起源于人类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的需求,这种活动直接产生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

理论传播学很早就对新闻传播的起源进行探讨,任白涛在《综合新闻学》中指出,新闻及其承载物——报纸的产生,是由于人的社会需求。

唯心论和不彻底的唯物论者曾提出新闻传播的起源是人类的群居和好奇的本能,即“群居说”和“好奇说”,但这些认识都不是新闻传播行为发生的本质、原始的动因。

4.对人的“新闻欲”的认识。

“新闻欲”这一概念涉及新闻传播的起源,新闻之所以发生,缘于“新闻欲”,人类的本本能是富于“新闻欲”的,如果没有“新闻欲”,人类就不会进化,文化也决不会发达。

“新闻欲”,即是“欲知道;欲使人知道;欲被人知道。

”“新闻欲”在人类的原始时代就已经产生了。

由“欲知道”的愿望才产生读者,由“欲使人知道”的愿望才产生新闻纸,由“欲被人知道”才产生新闻的广告。

5.“群居说”和“好奇说”辨析。

(1)“群居说”和“好奇说”释义

“群居说”认为,交流时基于群居本能的反映而产生的一种派生过程。

也就是说,在群居本能和心灵交流之间形成了因果关系,而提供经验正是基于群居本能的产物。

所以群居本能是形成新闻的根本条件。

“好奇说”则认为,好奇是人的本性,好奇之心人人皆有。

因此,好奇本能是形成新闻的根本条件。

(2)“群居说”和“好奇说”的辨析

“群居说”和“好奇说”是不彻底的唯物论和唯心论者对新闻起源的认识。

①“群居说”辨析

“群居说”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考察上,没有透过新闻欲满足与群居性现象去深究:

人类为什么会产生群居性?

为何对新闻信息有好奇心?

群居,正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需要。

因此,正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需求产生了群居,而群居则又必须相互沟通与交流,生存与发展是人类交流即新闻传播行为发生的本质动因。

群居的本能,成了传播行为产生的中介的、次位的原因,以“群居说”解释新闻传播行为的发生,简直是从现象上做了分析,而脱离了最初的、本质的考察,因而也不可能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②“好奇说”辨析

人们好奇心产生的动因,最根本的是对自己生存发展环境与条件的关注。

同群居性一样,正是人们对生存与发展的关注,才产生了好奇心。

由于好奇也推动着新闻欲的产生,因此,好奇心只是人们传播行为发生的间接原因,传播行为产生的根本动因,仍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后者才是对新闻传播行为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回答。

因此,用“群居说”和“好奇说”揭示人类新闻传播行为的发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新闻观点。

6.新闻传播的特点。

(1)陈述事实

陈述事实,是新闻传播的最重要特征,忠实地陈述事实,确保新闻的真实,就是维护新闻的生命。

新闻传播的信息主体,是一种客观信息。

(2)具有新意

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向受传者提供这种变动的新情况、新信息。

新闻总是同事物的某种变动相联系的,新闻是对变化着的生活的记录。

(3)报道及时

新闻传播的这种抓事物变动的具有新意的“一瞬间”时空态的特点,人们称之为“报道及时”,也即第一时间内报道,这是新闻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4)公开传播

从新闻的本质上看,只有公开发布、公开传播的新闻,才是真正的新闻。

7.“陈述事实”和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1)陈述事实

陈述事实,是新闻传播的最重要特征,忠实地陈述事实,确保新闻的真实,就是维护新闻的生命。

新闻传播的信息主体,是一种客观信息。

(2)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实则是非常微观、非常具体的。

它要求记者笔下的或话筒、镜头中的每一个人物,曾经“发生过的”或“正在发生”的每一个事件,每一个时空背景,以及每一个细节,时间点、地点都必须绝对真实。

(3)陈述事实与新闻传播真实性的关系

①新闻传播的这种真实性的实现,是陈述事实的结果。

新闻传播的这种真实,是它的特点,也是它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的具有本质意义的根本属性。

②新闻传播的真实性通常要求陈述事实具备五个要素,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

后来,人们又加上一个如何(how),就变成了五个W加一个H,简称为新闻六要素。

8.新闻的定义及认识新闻定义的意义。

“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内涵是概念即事物的内容,外延是概念所涉对象的范围,也即该事物的范围。

(1)新闻的定义

国内目前较为认定的还是陆定一先生提出的“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2)认识新闻定义的意义

“新闻定义难”反映出在新闻起源与本源问题上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也反映出人们对于新闻传播特征还缺乏足够的共识。

认识新闻定义的意义主要有如下两点:

①分类认识新闻的定义,加深对新闻本质的认识。

②新闻科学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不同的新闻定义相互之间都有借鉴意义,纵观这些新闻定义,也让我们更加认定“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该定义用极其简约的语言,概括了新闻的四个特点:

陈述事实,具有新意,报道及时,公开传播。

从内涵上看,这个定义是新闻这一特定事物的诸多特点综合的确切、简介的说明,内涵是明确的。

从外延上看,这个定义可以说明古今中外一切新闻,所指对象的范围是清晰的。

第2章新闻传播者

1.新闻传播者的角色特征

综合考察新闻传播者的角色特征,以及人们对新闻传播者的角色期待,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①新闻传播者是“信息流动的动力”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把门人”。

②新闻传播者是“意见交流的桥梁”

③新闻传播者是“监督权力的镜鉴”

④新闻传播者是“社会民众的教师”

2.新闻传播者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

(1)素质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新闻传播者的素质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①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新闻传播者的基本素质。

政治素质是指新闻传播者在大量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面前所具有的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②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新闻传播者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素质。

新闻传播者的业务素质主要包括以下五项内容:

1°新闻传播者应该具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2°新闻传播者要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3°新闻传播者必须有较强的新闻敏感。

4°新闻传播者要有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

5°新闻传播者还要有驾驭现代采编工具的能力。

(2)修养

新闻传播者的修养是指,新闻传播者为了工作的需要,经过长期的锻炼和培养,在思想理论、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

①理论修养。

包括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并把它贯彻于新闻传播事件的始终;还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功底。

②知识修养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特点要求新闻传播者应该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同时,又要掌握一二项专业知识。

新闻传播者的知识结构特点是“杂”与“专”的统一。

③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新闻传播者的道德规范主要表现为社会责任、真实全面、客观公正、遵纪守法、坚持真理、廉洁奉公、增进友好和团结合作。

3.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社会主义新闻传播者的道德规范是一种新型的道德规范,它表现为:

①社会责任。

新闻报道、评论、文章、图片和音像都应注重社会效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

②真实全面。

熟悉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喜新厌旧实际情况,深入实地采访,保证新闻报道真实准确,力戒片面性,不以任何借口故意夸大或歪曲事实。

③客观公正。

以社会需要和新闻价值为标准取舍新闻,不屈从外界压力,不论关系亲疏,不抱任何偏见。

④遵纪守法。

遵守宪法,保守国家和军事秘密。

⑤坚持真理。

勇于批评揭露工作中的官僚主义现象、违反宪法和法律的社会现象以及其他社会不良现象,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⑥廉洁奉公。

不接受任何企图影响新闻报道的不正当报酬。

⑦增进友好。

国际新闻报道应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社会进步,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仇恨。

⑧团结合作。

新闻同行之间应建立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关系,提倡正常的业务竞争,反对从个人或小团体的名利出发,做损人利己的事。

尊重同行和他人的著作权。

4.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职责

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体现在新闻传播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1)新闻采集中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

①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好地满足受传者的多种需求。

②正确地执行新闻调控机关的法令和指示。

③培养良好的职业技能。

(2)信息制作中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

①正确“把关”,合理控制新闻信息的流量和流向

②制作加工时要做到客观、公正、真实、全面,并使其快捷传播。

(3)信息反馈中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

①全面地了解全部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后续传播行为。

②注意收集“前馈”信息,据此制定正确的传播策略和决定新闻信息的流量和流向。

5.新闻传播者的角色权利

角色权利专指新闻传播者完成本职工作必须具备的职业权利,主要有:

知察权,编辑权,传播权,监督批评权,秘匿权,著作权,人身安全权等.

6.知察权、编辑权、传播权、监督批评权、秘匿权、著作权。

(1)知察权

知察权又称知晓权、知情权、了解权、采访权。

在民主社会,公民有权依法闻知政府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及一切有利其正当活动的信息。

公民的知察权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新闻传播者的公开报道才得以实现。

(2)编辑权

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信息独立进行选择和处理的权利,具体内容包括决定和实施编辑方针,行使信息、讯息和新闻作品的取舍、加工制作、调配等业务权利,自主经营与管理媒介的权利等。

(3)传播权

新闻传播者将采集、加工后的新闻信息的承载物——新闻传播媒介自由送达至受传者的权利。

取消任何形式的新闻检查——追惩制与预防制,是传播权的前提。

(4)监督批评权

依据宪法,公民享有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与批评的权利。

(5)秘匿权

秘匿权又称“取材秘密”、“消息来源秘密”、“保护新闻来源”、“保守职业秘密”权利,指新闻传播者不向外界透露消息提供者身份和姓名的权利。

(6)著作权

著作权又称版权。

指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所享有的防止被他人随意利用的权利。

著作权是知识产权之一。

(7)人身安全权

新闻传播者活跃在社会势力尖锐较量的领域,人身安全常常受到威胁,必须对新闻传播者提供特殊的人身安全保护权。

7.新闻他律和新闻自律的统一。

(1)新闻他律

新闻传播者在履行自己的使命时,肩负着法律责任,即他的职业行为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实施。

这种通过法律对新闻传播活动的调节,成为“他律”。

新闻他律,指政府、党派、社会集团和民众运用法律、法规、纪律、规定等对新闻传播者的职业行为进行的强制性管理。

(2)新闻自律

新闻自律是以新闻伦理为核心的自我约束,它以新闻法制为核心,以新闻伦理为基础。

新闻自律指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自律,新闻传播者在道德上所进行的自我约束,其目的是防止滥用新闻权利,对社会和民众尽责。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自律是新闻传播者的一种自我行为控制

(3)新闻他律和新闻自律的统一

在民主社会里,新闻他律同新闻自律是统一的,缺一不可。

①新闻他律为的是保障新闻传播者充分履行社会责任,充分享受但又不滥用自己的角色权利。

新闻自律也是为了运用充分的职业权利,排除不良因素干扰,尽心尽责,履行好自己的职业使命。

②外界强制性的法律监控是不可缺少的,是第一位的。

但新闻传播者的自我约束、自我调控也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强化了新闻自律,新闻传播者才能更加自觉地、彻底地履行自己的使命和自己的社会责任。

8.新闻教育、新闻终身教育和新闻社会教育。

(1)新闻教育

广义的新闻教育既包括新闻学院的专业教育,也包括媒体的职业培训,还包括面向社会和公众的媒介知识与素养教育。

狭义的新闻教育则专指新闻院校的专业教育。

现代新闻传播教育源于美国。

(2)新闻终身教育

新闻终身教育又指新闻继续教育,指新闻传播者结束在校学习后坚持不断接受社会教育和职业培训。

我国现行新闻终身教育的方法有业务培训、脱产进修、定期轮训、岗位学习等。

此外,还有个人安排或新闻媒介机构组织自学。

进入90年代以来,新闻传播者利用业余时间或适量工作时间到大学不脱产参加高一级学位课程学习,成为新闻终身教育的一个新特点。

(3)新闻社会教育

新闻社会教育是对非新闻传播者实施的新闻知识普及教育,又称公民新闻素养教育,目的在于使广大公民了解新闻传播基本知识,更好地利用现代新闻传播媒介,并主动参加新闻传播活动。

新闻社会教育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普通中小学课堂,传播新闻学常识,参观新闻传播机构,组织阅读视听新闻传播媒介。

 

第三章新闻传播内容

1.事实和新闻传播的本源。

(1)事实的含义

事实,事情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

事实是新闻传播学的基本范畴。

(2)新闻传播的本源

新闻传播的本源,指新闻的基本来源。

指新闻是从哪里来的,人们传播与收受的新闻与信息,出自哪里,来自何方。

(3)事实与新闻传播本源之间的关系。

新闻的本源乃是事实。

新闻传播的就是关于这些事实的信息。

没有事实就无以发生新闻传播行为,新闻传播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

背离事实,甚至捏造事实,就是假报道,就是新闻事实。

坚持现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第一,新闻第二;事实具有哪些性质,新闻会有同类性质,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新闻观。

生活中的事实和新闻传播中的事实是有本质区别的。

人们发现社会中的事实而传播于他人,便成新闻。

但是新闻传播中的事实,既含有传播事实的客观信息,又含有传播者的主观信息。

2.“用事实说话”的涵义和意义。

(1)“用事实说话”的内涵

“用事实说话”,指在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地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方法。

“用事实说话”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是通过作者的直接议论,而是让经过精心选择的事实,运用事实的逻辑说服力,充分而含蓄地表达作者的倾向与观点。

(2)“用事实说话”的意义

①“用事实说话”所表达的是无形的意见。

从表面上看,新闻似乎只是客观地叙述事实,实际上,在事实的选择,叙述事实的角度,甚至遣词用句之间就隐含着某种观点,形式上的含蓄掩盖着记者的某种立场与倾向。

②“用事实说话”,寓情理于事实,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主要为的是了解事实信息的要求,以及新闻应以事实的信息沟通情况、达到信息交流与分享目的的基本特征,因而这种手法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的收受者,且更具说服力。

③“用事实说话”的表述,不仅要巧妙地展开事实,铺陈事实,而且更需下力量去发现与捕捉“会说话”的事实,即内含逻辑说服力的事实。

④善于“用事实说话”是记者成熟的标志。

在多数情况下,无形的意见胜似有形的意见,由事实本身表明倾向与立场,比记者一个人站出来议论要含蓄的多,也有利得多。

3.新闻信息传递是一种价值传递及价值认同。

新闻信息具有价值,新闻信息的价值是由该信息(陈述事实变动状态的客观信息和传播者陈述该事实变动状态过程中所渗透其中的主观信息)的各种信息价值总和构成的。

(1)新闻信息传递是一种价值传递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媒介在传递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大量传递着各种价值观,传播者以各种公开或隐匿的方式散布着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及对被报道事物的价值判断。

这种价值观的传播和价值判断的显示,实际上是对社会的一种价值教化即媒介的社会规范功能。

由此可以说,新闻传播过程,也是一个价值观传递过程。

(2)新闻信息传递是一种价值认同

新闻呢传播中价值传递的实现,是新闻信息收受者对新闻信息传播者的价值观认同。

在当代社会

4.新闻价值及其构成要素。

(1)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满足社会需求的特殊要素的总和。

新闻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新闻所含的事实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要素。

(2)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新闻传播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发现。

受传者主要的需求是求新、求知、求近,于是新闻价值要素一般被集中概括为以下五种要素:

①时新性②重要性③显著性④接近性⑤趣味性

5.符号在社会传播中的意义。

(1)符号的涵义

符号是人类传播活动的要素。

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都是符号。

符号在发出以后就离开传播双方而独立存在。

符号具有以下特征:

①符号是信息的携带着,是信息载体,是传播的工具;②符号是约定俗成的,人赋予符号以含义;③符号的形成与意义上的联系完全是人为的。

(2)符号在社会传播中的意义

①传播作为信息的交流与分享,实际上是交流与分析信息符号。

符号是社会传播中信息的载体,无论何种信息的传播,都是通过符号进行的。

②符号在社会传播中发生“传通”作用,符号只有具备了对传播双方来说足够的共同含义,才能参与传播,才能代表传播中的各种实际内容。

相当数量的符号含义为受传者所理解,是传播得以进行的基础。

③在社会传播中,受传双方共享的是符号而不是含义。

符号是杂在社会传播中每个人经验的累积的结果,又是相当数量的人们共同经验的抽象。

符号的含义,对不同的人,不同的背景,甚至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都有某种程度的不同。

6.新闻信息符号的编码、译码及文本分析。

(1)新闻信息符号的编码和译码

新闻信息符号是指新闻传播中使用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总称。

编码和译码是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传双方运用符号系统对信息进行内储和外化的两个互相关联的步骤。

编码和译码的对象都是新闻传播内容的符号化后的讯息。

①编码

传播学将传播者对信息的处理过程称为编码,编码是传播者对所传递的讯息、符号、信号进行必要的技术转化,也包括按照既定程序和受众经验的期望,对语言、照片和图表等进行系统的选择。

②译码

受传者对信息的处理过程称为译码。

译码又称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将转化后的讯息、符号、信号还原,将它们译成它们所表达的内容,也即通过感官获得信息,并加以理解。

(2)文本分析

在译码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文本分析。

文本指文件和文件的某些样本,文本分析的目的在于浓缩文本,去掉“水分”以便得出一种忠实的反映,发现文本作者欲言或不欲言的内容,体会作者的用心与动机。

通过文本分析,可以有效地优化新闻传播的效果。

7.新闻选择的意义和依据

新闻选择,指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新闻作品的衡量与取舍。

作为第一把关人的新闻传播者,其新闻选择是最主要的。

(1)新闻选择的意义

①从新闻传播的数量看,大千世界每时每刻发生的事实,总比所有新闻媒介能够承载的新闻事实的信息要多得多,对无穷尽的事实出了加以比照和取舍,别无他法。

②从新闻传播的质量看,传播者和决策人总要以政治经济利益和文化价值取向作为选择新闻事实和新闻作品的首要依据,受传者也总是以自己特定的标准取舍新闻,从而使新闻选择成为不可避免。

③从新闻媒介的生存发展看,新闻选择是其维护自身机制、安身立命的根本保证。

没有正确的新闻选择,新闻媒介既不能满足受传者的需求,又不能完成创办人赋予的使命。

所以,新闻选择对于新闻传播来说是必要和必然的。

(2)新闻选择的依据

进行新闻选择,是把关人即新闻传播者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正确实施新闻选择,不遗漏重要新闻信息,在第一时间发表最新新闻信息,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传者的收受愿望,同时又不违反法律和政策,是对新闻传播者的素质和技巧的综合考量。

直接影响新闻传播者进行新闻选择、以内化为中国传播者习惯遵循的各项因素是:

①党性原则要求和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纪律;

②法律、法规和有关新闻传播的专门法律文件;

③社会主导价值观;

④新闻价值取向与宣传价值取向;

⑤行业规范;

⑥本媒介编辑方针、标准及风格特征;

⑦社会公德水准与社会心理承载力;

⑧相关媒介新闻选择惯例的分析及比较把握。

对于新闻传播者来说,新闻选择是一种意识活动,是以传播功利为定夺,政策法律为依据,价值取向为首选的对新闻事实(大量通过新闻作品承载)反复权衡比较、综合分析的过程及其结果。

8.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公式的要点及意义。

(1)信息选择的或然公式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