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9481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docx

校本课程走进爱迪生

前言………………………………………1

第一课自己动手制作指南针…………2

第二课自制捕蟑螂器…………………6

第三课简易孔明灯……………………9

第四课自制潜望镜……………………12

第五课切皮蛋器………………………14

第六课会动的纸鱼……………………16

第七课带刷子的干净橡皮擦…………19

第八课带磁性的橡皮…………………21

第九课干湿双用抹布…………………23

第十课自控水拖把……………………25

前  言

―――走近爱迪生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AlvaEdison,1847~1931):

美国人,尽管小时候只上了几个月的学,被辱骂为“蠢钝糊涂”的“低能儿”,退学了。

他眼泪汪汪地回到家,要妈妈教他读书,并下决心:

长大了,要在世界上做一番事业。

爱迪生在家里喜欢捣鼓一些奇奇怪怪的小试验,有时免不了要闹点笑话,出点小乱子。

父亲就不许他再搞小实验,爱迪生急得直说,说:

“我要不做实验,怎么能研究学问?

怎么能做出一番事业来呢?

”爸爸、妈妈听了他的话,感动得只好收回“禁令”。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发明了电灯、电报、留声机、电影等一千多种成果,成为著名的发明家,被誉为“发明大王”,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说智商为160。

  爱迪生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企业家,1879年,爱迪生创办了“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1880年,白炽灯上市销售,1890年,爱迪生已经将其各种业务组建成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

1891年,爱迪生的细灯丝、高真空白炽灯泡获得专利。

1892年,汤姆休斯顿公司与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合并成立了通用电器公司,开始了通用电气在电气领域长达一个世纪的统治地位。

同学们,想不想做一个像爱迪生一样的大发明家?

如果想,那么这本教材就领我们共同走近爱迪生,从小做一个爱动手,喜欢“捣鼓”的小发明家。

希望你们学的愉快!

第一课  自己动手制作指南针

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同样也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麦哲伦发现新大陆都离不开它。

同学样想不想做一个指南针?

下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做一个简单的指南针:

材  料:

 针、蜡烛、铁丝、冷水、透明塑料瓶、铁锥、细木棒

制作方法:

1.用铁丝缠住缝衣针,然后放入火中烧红,之后马上放入冷水中冷却。

你要记住:

浸的时候一定要使针成南北方向,这样针才能变成小磁针。

还有,你一定要小心,别烫着!

2.把塑料瓶剪去口,用铁锥在底部的中央扎一个孔,然后把细线一端拴在小磁针的中部,再把线从孔中穿过。

倒立塑料瓶,使小磁针吊在瓶的中部。

让小磁针慢慢静止,这时你会发现,小磁针的一端指向的是南方,一端指向的是北方。

见图:

其它做法:

1.用一根缝衣针的一头在磁铁的一面磳两下,将缝衣针穿在一块泡沫上,然后放在盛水的碗中,针的方向就能指示南北。

2.用一根缝衣针的一头在磁铁的一面磳两下,然后穿在按扣的母扣上,再找一个针顶起母扣,就做成了一个指南针。

 

想一想:

你知道磁铁有两极吗?

针南针会什么会指示方向?

做一做:

选用一种做法,做一个指南针。

你知道吗?

电话的发明

如今,电话走进了千家万户,你知道电话是谁发明的吗?

贝尔,就是发明电话的人。

他1847年生于英国,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曾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

   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始研究在同一线路上传送许多电报的装置—多工电报,并萌发了利用电流把人的说话声传向远方的念头,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人能如同面对面的交谈。

于是,贝尔开始了电话的研究。

    那是18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工电报机,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故启发了贝尔。

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拉开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振动。

与此同时,贝尔惊奇地发现自己房间里电报机上的弹簧颤动起来,还发出了声音,是电流把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间。

贝尔的思路顿时大开,他由此想到:

如果人对着一块铁片说话,声音将引起铁片振动;若在铁片后面放上一块电磁铁的话,铁片的振动势必在电磁铁线圈中产生时大时小的电流。

这个波动电流沿电线传向远处,远处的类似装置上不就会发生同样的振动,发出同样的声音吗?

这样声音就沿电线传到远方去了。

这不就是梦寐以求的电话吗!

贝尔和华生按新的设想制成了电话机。

在一次实验中,一滴硫酸溅到贝尔的腿上,疼得他直叫喊:

“华生先生,我需要你,请到我这里来!

”这句话由电话机经电线传到华生的耳朵里,电话成功了!

    1876年3月7日,贝尔成为电话发明的专利人。

贝尔一生获得过18种专利,与他人合作获得12种专利。

他设想将电话线埋入地下,或悬架在空中,用它连接到住宅、乡村、工厂……这样,任何地方都能直接通电话。

今天,贝尔的设想早已成为现实。

第二课  自制捕蟑螂器

蟑螂栖息于厨房、食堂等阴暗处,夜间取食并污染人的食物,传播痢疾、伤寒、霍乱、结核等疾病,危害人类健康。

如何将蟑螂‘消灭’掉呢?

用毒药?

不好会给厨房的安全带来隐患。

那有没有一个干净、安全的方法呢?

下面我有一个捕蟑螂的制作,你不妨来学习一下。

准备材料:

塑料瓶、剪刀

制作步骤:

1、用剪刀将塑料瓶的瓶口部分剪下。

(下图)

2、将剪下来的瓶口部分倒扣在瓶体,注意要扣的紧些不然蟑螂会逃跑。

(下图)

好了,我们的捕蟑螂器制作完毕啦。

接下来就是如何放置捕蟑螂器了。

首先我们要找大蒜叶或者一些条形的植物叶,然后将条形植物叶的一端涂上香油、芝麻油(引诱油)也可以。

再接着把涂了引诱油的条形植物叶架在瓶口。

(下图)

最后一步就是把我们制作的捕蟑螂器放在蟑螂经常出没的地方啦。

到了晚上蟑螂出没,它闻到引诱油的香味就会爬到瓶子口,当蟑螂掉到瓶子里面的时候它就出不来了。

怎么样?

赶快动手自己亲手制作一个吧。

你知道吗?

大禹与筷子

这个传说流传于东北地区。

说的是尧舜时代,洪水泛滥成灾,舜命禹去治理水患。

大禹受命后,发誓要为民清除洪水之患,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

他日日夜夜和凶水恶浪搏斗,别说休息,就是吃饭、睡觉也舍不得耽误一分一秒。

有一次,大禹乘船来到一个岛上,饥饿难忍,就架起陶锅煮肉。

肉在水中煮沸后,因为烫手无法用手抓食。

大禹不愿等肉锅冷却而白白浪费时间,他要赶在洪峰前面而治水,所以就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热汤中夹出,吃了起来。

从此,为节约时间,大禹总是以树枝、细竹从沸滚的热锅中捞食。

这样可省出时间来制服洪水。

如此久而久之,大禹练就了熟练使用细棍夹取食物的本领。

手下的人见他这样吃饭,既不烫手,又不会使手上沾染油腻,于是纷纷效仿,就这样渐渐形成了筷子的雏形。

上古时代,因无金属器具,再因兽骨较短、极脆、加工不易,于是先民就随手采摘细竹和树枝来捞取熟食。

当年处于荒野的环境中,人类生活在茂密的森林草丛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莫过于树木、竹枝。

正因如此,小棍、细竹经过先民烤物时的拨弄,急取烫食时的捞夹。

蒸煮谷黍时的搅拌等,筷子的雏形逐渐出现。

这是人类在特殊环境下的必然发展规律。

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研究.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

即使经过4000余年的发展,其原始性依然无法改变。

当然,任何传说总是经过历代人民的取舍、剪裁、虚构、夸张、渲染甚至幻想加工而成的,大禹创筷也不例外。

它是将数千年百姓逐渐摸索到的制筷过程,集中到大禹这一典型人物身上。

其实,筷箸的诞生,应是先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并非某一人的功劳。

不过,筷子可能起源于禹王时代,经过数百年甚至千年的探索和普及,到商代成了和匕首共同使用的餐具。

第三课  简 易 孔 明 灯

  孔明灯,民间是这样说出孔明灯的由来的。

当年孔明被司马懿围困,全军上下束手无策,诸葛亮妙计一出,命人拿来白纸千张,糊成无数个天灯,再利用烟雾向上的引力带着它们升空,一个个小小的天灯升起,加上营内的人咋呼着:

“诸葛先生坐着天灯突围啦!

”,司马懿竟然信以为真,被蒙骗了过去。

此计救了诸葛先生一命。

孔明灯又是怎样做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做一种简单的孔明灯。

2.1取材和制作

①取一只大号极薄的塑料手提袋,手提处剪平。

②取一根长约60cm的细铜丝(可用多股软铜线中的一股铜丝),两端分别系在方便袋口子两边。

③在细铜丝中间包上适量棉花,简易孔明灯便制成了。

如图。

  2.2放飞

  选择没有风的地方(室内也可),一人两手分别捏住方便袋底部两角,使之开口朝下,并使包有棉花的细铜丝自然下垂。

再在棉花上倒上适量酒精,点燃酒精,几十秒钟后,孔明灯便会腾空而起。

  2.3注意

  ①酒精棉花不宜太重,一般可使总质量(方便袋、细铜丝、酒精棉花的总质量)在5g以下较易起飞。

  ②细铜丝长度要适当,以使酒精燃烧后不致溶化塑料袋为好,并注意防止失火。

③如果想把它拉下来,事先可在细铜丝中间再系一根细铜丝让它下垂。

 

想一想:

孔明灯为什么能飞起来?

查一查:

孔明灯有很多种做法,查一查相关资料,了解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做一做:

选一种做法,试做一个孔明灯,放飞的时候可要注意安全噢!

你知道吗?

肥皂是这样发明的

肥皂源于古埃及。

在很早很早以前,埃及国王胡夫便设宴招待宾客,热情周到。

有一天,由于来往的客人较多,厨房里的物质散放在那里,人也难得转动身子。

可就是在忙乱中出差错,食品师不小心,一脚踢上了油凳,一盆满满的油碰翻了,洒满一地,伙夫们都赶来帮忙收拾场地。

他们用手将沾有油脂的灰捧到厨房外扔掉,再回到水盆里洗手,这时,他们意外地发现手洗得特别干净,比以往洗手要省时省水多了。

师傅们都觉得奇怪。

他们叫来主人,也用炭灰撮手再去洗手,用这种方式来除污,同样收到良好的效果。

有位喜欢讨好的监官,报告国王说厨师把油浪费了,应该定其罪过。

当国王知道他们发明了一种新洗手方式后,没有采纳监的进谏,还吩咐手下的人照厨师的办法做出沾有油脂的炭灰块饼,放置在洗漱的地方,供客人使用。

实际上这也就是肥皂的雏型。

到公元70年,罗马帝国学者普林尼,第一次用羊油和木草灰制取块状肥皂获得成功。

从此,罗马开始使用起肥皂来。

这项技术后来又传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下令建厂,世界上最早的具有规模的肥皂工厂便在英国的布里斯吐勒城建成了。

以后,法国化学家卢布兰通过自己的实验,由用肥皂作原料改用电解食盐的方法制取烧碱,成本大大低于英国人用煮化的羊脂混以烧碱和白垩土制肥皂的价格。

从此,肥皂才逐渐为人民大众所用,走进千家万户。

第四课 自 制 潜 望 镜

 潜望镜的用途很广,在步兵的战壕里观察前方的战况以及在坦克的驾驶室及炮长的瞄准都用到了潜望镜。

同学们通过制作简单的潜望镜可以了解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路设计原理。

  材料:

纸筒、小镜子、双面胶等。

买两块小镜子。

用硬纸片做两个直角弯头圆筒,直径比小镜子稍大。

在纸筒的两直角处各开一个45度的斜口,将两面小镜子相对插入斜口内(如图所示),用纸条粘好,把两个直角筒套在一起,即成一个简单的潜望镜。

想一想:

你知道潜望镜的原理是什么吗?

做一做:

试做一个潜望镜,了解平面镜折射的知识,增强动手能力。

你知道吗?

拉链的发明

  拉链是1891年由美国芝加哥机械师贾德森最先发明的。

  贾德森为了解除每天系鞋带的麻烦,就发明一种可以代替鞋带的拉链。

这种拉链是由一排钩子和一排扣眼构成,用一个铁制的滑片由下往上拉,便可使钩子与扣眼一个依次扣紧。

贾德森把样品送到1893年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展出,得到好评,并因此取得了专利。

  如今,拉链的品种不断增多,其应用不只限于日用品,而且已进入科研、医疗、军事等领域,被某些人誉为20世纪科技界的10大文明之一。

第五课 切 皮 蛋 器

名  称:

切皮蛋器(如切松花蛋)

材  料:

较坚硬的适合口径的空心圆管(如去底的易拉罐),细线数根;

工  具:

剪刀,穿孔用具(如针);

原  理:

减小表面压强,达到切割方便的目的;

制作方法:

在管状物上穿孔,上入细线在管口交错成需要形状;

使用方法:

将去壳皮蛋从管口压入,从底部取出。

想一想:

用刀切有哪些缺点?

用切皮蛋器有哪些优点?

有什么要改造的部分?

做一做:

我们来试做一个切皮蛋器,看谁做的好。

不好的话,查找原因,及时改正。

你知道吗?

受到启发而得到的发明

1。

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

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

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镜”也已制成。

  2。

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5。

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

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

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

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

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

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

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6。

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3。

电鱼与伏特电池;4。

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7。

由令人讨厌的苍蝇,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

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8。

根据对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强器——步行机。

  9。

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

  10。

屋顶瓦楞模仿动物的鳞甲。

  11。

船桨模仿的是鱼的鳍。

  12。

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

  13。

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14。

嗅觉灵敏的龙虾为人们制造气味探测仪提供了思路。

  15。

壁虎脚趾对制造能反复使用的粘性录音带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

贝用它的蛋白质生成的胶体非常牢固,这样一种胶体可应用在从外科手术的缝合到补船等一切事情上。

第六课  会 动 的 纸 鱼

100多年前,“动力鱼”是市场上一种非常便宜的玩具。

在下面要做的这个实验中,这些鱼是用纸做成的,根据说明,你要做的只是加入一滴合适的溶液,然后观察这条鱼。

但这种合适的溶液是什么呢?

是鳕鱼油吗?

材料:

小碗、硬纸板、剪刀、水、餐具洗涤剂

实验:

在小碗里倒满水,按照下图在硬纸板上剪出一个鱼的模型。

把模型放在碗中间,观察它如何运动。

现在在圆圈中间加入一滴洗涤剂,这时,鱼会怎样呢?

原理:

纸鱼放在碗里时,由于水分子在各个方向上的拉力都相等,这些微小的力彼此抵消了,所以鱼浮在水面上,并且保持静止状态。

加入一滴洗涤剂后,水表张力的平衡遭到了破坏。

当洗涤剂沿着鱼尾从后部流出时,它破坏了后面水表的张力,而鱼前部的水分子的拉力依然存在,因此鱼会向前“游”动。

试一试:

转一个角度把鱼的一边剪掉,这对它的运动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你知道吗?

诺贝尔及诺贝尔奖金

  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AlfredBernhardNobel)是瑞典的化学家、产业家、甘油炸药的发明者,他用其巨额遗产创立了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金。

  阿尔费里德·伯恩纳德·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诺贝尔发明了硝化甘油炸药,取得了成千上万的科研成果,成功地开办了许多工厂,积聚了巨大的财富。

在即将辞世之际,诺贝尔立下了遗嘱:

“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根据他的这个遗嘱,从1901年开始,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创立了。

诺贝尔在遗嘱中还写道:

“把奖金分为5份:

一、奖给在物理学方面有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二、奖给在化学方面有最重要发现或新改进的人;三、奖给在生理学和医学方面有最重要发现的人;四、奖给在文学方面表现出了理想主义的倾向并有最优秀作品的人;五、奖给为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废除使用武力与贡献的人。

”  

  诺贝尔对功利和荣誉十分淡漠,非常谦虚。

不仅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物质文明财富,还为人类留下了艰苦创业,不慕功利、虚名的崇高精神。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因心脏病突然发作,抢救无效,在意大利圣雷莫与世长辞,终年63岁。

  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签署了他死后遗留下来的所有可变卖财产的遗嘱:

将全部财产作为设立诺贝尔奖金的基金,每年取出基金利息,奖给对人类文化科学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根据当时估计,他的遗产约有三千三百万克朗(瑞典币,约折合920万美元)。

诺贝尔奖金分为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医学、文学、和平奖五项。

物理学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生理学和医学奖由瑞典卡罗琳医学研究院负责颁发,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负责颁发,和平奖由挪威议会(当时挪威与瑞典同存于一个一王国)负责颁发。

1968年瑞典银行决定增设经济学奖,这项奖金由瑞典银行提供。

诺贝尔在遗嘱中强调指出“在评选得奖人时必须不分国籍、不分肤色、不问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一视同仁,唯一标准视其实际成就。

  诺贝尔奖金每年于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以隆重的仪式在斯德哥尔摩宽敞的音乐厅里颁发,和平奖于同一天在奥斯陆挪威国会所召集的会议仪式上颁发。

  诺贝尔奖,现在已经成为学术界个人最高荣誉,也是威信最高的国际性大奖。

第七课  带刷子的干净橡皮擦

写错了字,要用橡皮擦。

擦完后,纸上总会留下不少碎屑。

不管是用手拍还是用嘴吹,都不卫生而又麻烦。

做一块干净橡皮擦就不会这样麻烦了。

材料:

大橡皮、废毛笔。

工具:

剪刀、胶水。

制作方法:

  1.在橡皮的一头挖一个浅浅的小圆孔(见图1)。

  2.把废毛笔的笔头拆下来,洗净晾干。

  3.把毛笔头的尖端剪去,使它变成一把小刷子(见图2)。

  4.把毛笔头嵌进橡皮的小圆孔里,用胶水粘牢(见图3)。

好了,干净橡皮擦做成了。

每当擦完橡皮后,你就可用刷子轻轻地把纸上的碎屑“扫”拢,再倒进废纸篓里。

想一想:

你平时在写铅笔字还遇到过什么问题,你想怎么解决?

(如铅笔过短了,扔了可惜,怎样把它“变长”呢?

做一做:

试做一个带刷子的干净橡皮擦,或做一个能解决其它写铅笔字遇到的问题的东西。

你知道吗?

听诊器的发明

1816年的一天,在法国巴黎一个豪华的住宅里,著名的医生雷内克正在给一个尊贵的小姐看病。

雷内克医生在听完病人的病情介绍后,怀疑她患的是心脏病。

雷内克心想,要是能听一下小姐的心脏跳动就好了。

但是病人是以为年轻的贵族小姐,直接用耳朵听显然不合适。

  雷内克医生苦苦的思索着,忽然在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孩子们的游戏,一个孩子在树的一头敲打,另一个孩子在树的另外一头听。

他从这件事得到启发,拿来一张纸,将纸紧紧的卷成一个圆筒装。

他将纸圆筒的一头进贴在病人的胸部,另一头贴在自己的耳朵上。

此时小姐的心跳可以清楚的听见了。

比直接贴在胸部还清楚。

  雷内克医生回家后,请人专门做了一个空心的木管,用作看病时的听诊用。

这就是第一听诊器。

这个听诊器的形状很象一个笛子,所以医生就叫它“医生之笛”。

  是什么原因让雷内克医生听见的呢?

原来声音的发出是缘于物体的震动,然后通过空气传入耳朵。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雷内克用“听诊器”将声音“聚集”到一起,听起来的效果就好多了。

第八课  带磁性的橡皮

  平时放在铅笔盒里的橡皮,在使用时经常会滚掉和遗失。

我想,如果在橡皮中间镶嵌一块小磁铁,使它和铅笔盒内的磁铁相吸,不就解决这一问题了吗?

同学们不妨自己动手试一试。

材料:

小磁铁、大橡皮(比磁铁大)、小刀、

制作方法:

把磁铁放在橡皮的一面,用铅笔画出磁铁的外轮廓,再用小刀沿轮廓线内侧挖出一个可放入磁铁的凹槽,槽要稍小于磁铁,然后把磁铁嵌入橡皮凹槽内,一个带有磁性的橡皮就做成了,还可以装饰一下,找一块小贴画把磁铁贴住,这样做既美观又牢固。

怎么样,简单吧,快动手做一个吧!

(见图)

想一想:

我们用的铅笔也常滚落到地上摔坏,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同学们下课后交流一下,看哪种做法最好?

做一做:

做一个带磁性的橡皮,看看好用吗?

如果不好用,找找毛病在哪里?

你知道吗?

体温计发明

  1592年,意大利著名生物学家伽俐略创制成功第一支温度计。

那是一根有刻度的直形细长玻璃管,封闭的一端呈球形,未封闭的一端插在水里;当周围的气温发生变化时,管内水柱的高低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得知气温的高低。

但是,由于水是露在大气里的。

水柱的升降除受气温的影响外,还受到大气压的影响,因而仅凭水柱高低测量气温的变化往往欠准确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654年,伽利略的学生改用酒精代替水,制成一种不受大气压影响的温度计,并首次被意大利医学教授圣托里奥用于测量人的体温。

大约10年后,意大利人阿克得米亚又用水银代替酒精制成另一种温度计,从此,这种温度计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

虽然水银温度计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但人们又发现它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

于是,在1867年,英国伦敦的一位名叫奥尔巴特的医生根据测量人的体温的特点和需要,又研制出一种专门用于测量人或动物体温的温度计,至此,体温计才正式诞生,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当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体温计也在不断地被革新换代。

1984年,芬兰的一位医疗器械设计师又发明了更方便、准确的电子体温计。

随后不久,美国的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又发明研制出一种专用于婴儿的奶嘴式体温计。

可以预言,在高新科技飞速发展的明天,一定会研制出更先进、更科学、更准确的新型体温计。

第九课  干湿双用抹布

在学校里擦玻璃时既要干抹布,又要湿抹布。

站在高处擦玻璃,为了换抹布,就得自己爬上爬下,或者请同学帮忙这多麻烦呐!

要是有种干湿双用抹布就好了,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干湿两用抹布。

准备材料:

两块抹布、针、线、一个方便袋

制作办法:

在一个塑料袋底下各放一块抹布,用针线把它们的一个角,隔着塑料袋缝起来。

把其中一块弄湿,另一块是干的。

把塑料袋套在干抹布上,就可以用湿抹布了。

要用干抹布,正好相反,把塑料袋翻到湿抹布上,就可以用干抹布了。

想一想:

你在学校劳动时还遇到过什么问题?

把它与同学们交流一下,看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

做一做:

做一个干湿两用抹布或做一个能解决其它生活实际问题的小发明。

你知道吗?

方便面等是这样发明的

一是发明方便面。

日本有个经营饮食小店主叫安藤的人,每天看到许多人在饭店前排长队,等吃热面条,但面条要一碗一碗地做,顾客只有焦急地等待,浪费时间,很不方便!

他便想到能否做出一种开水一冲就可以吃的面条,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发明了“方便面”,后来人们又推广到方便青菜、方便干菜、方便饮料等。

二是发明易拉罐。

传统的玻璃罐头,打开盖子要用剪刀、螺丝起子,很不方便,后来一个小女孩从这个不方便产生创意,发明了侧拉环开启式罐头(易拉罐)。

凡是不方便的东西,如果从方便的角度想一想;凡是麻烦的事情从简单的角度思一思,可能就在这过程中,产生出新的创意来。

有位学生名叫华洁,发现市场上的蚊香盘都无定时装置。

晚上,当人睡着后,蚊香就一直燃烧,房间蚊烟较多,对人体有害(不安全)且浪费严重(不节俭)就萌发发明一种可定时的蚊香盘,把不能定时改正为可定时,设计为在蚊香盘底部刻有时间刻度,中心装有空心圆柱再装可3600任意旋转的金属滑杆,又在滑轩上设置任意滑动的薄铁片,当蚊香燃烧到薄铁片所在的位置时,就会自动熄灭。

可定时的蚊香盘就这样发明出来了.

在世界上尽善尽美的事物是不多见的,我们日常使用物品、工具多观察多思考,就会发现存在不合理、不科学、不顺手、不节俭、不牢固、不安全、不灵活、不省力、不轻巧的地方。

认真地对这些缺点进行思考分析,就有可能对缺点加以改正,从而有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