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97507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8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1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1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1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1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1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1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1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1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1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1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1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1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1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1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docx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九篇复习要点

七年级上册:

(一)《论语十则》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相关识记:

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

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

学习态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 

    3、理解背诵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⑨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

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

有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

相同

5、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

通“汝”,你。

是,这。

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

7、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

刚强,勇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做的事情。

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择善而从

三.填空。

1、子曰:

“学而时习之,    。

”//孔子说:

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2、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

”//孔子说:

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

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3、子曰:

“见贤思齐焉,      。

”//孔子说:

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

“三人行,。

,。

”//孔子说:

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5、子曰:

“ ,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6、子曰:

“岁寒, 。

”     //  孔子说:

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7、子曰:

“其恕乎,   ,   。

 //孔子说:

那大概就是“恕”了!

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8、子曰:

“由,诲女知乎!

      是知也。

”  //孔子说:

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

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翻译】孔子说:

“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翻译】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

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

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3、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翻译】孔子说: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翻译】孔子说: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翻译】孔子说:

“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

  【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

  7、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翻译】孔子说: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翻译】孔子说: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1、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翻译】孔子说: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翻译】子夏说: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共二十篇。

与        、         、          并称“四书”。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字       ,     时期       人,春秋末期的       、         、         ,      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不惑(   ) 

不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一箪食(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 笃志(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     )

2.有朋自远方来(     )      

3.人不知而不愠(     )(     )

4.不亦君子乎(     )  

5.吾日三省吾身(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7.传不习乎(     )

8.三十而立(    )

9.四十不惑(     )

10.不逾矩(     )(     )

11.温故而知新(     )(     )

12.学而不思则罔(     )

13.思而不学则殆(     )

14.可以为师矣(     )(     )(     )

15.人不堪其忧(     )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     )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18.饭疏食饮水(     )(     )(     )

19.曲肱而枕之(     )(     )

20.不义而富且贵(     )

21.于我如浮云(     )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

24子在川上曰(     )

25.逝者如斯夫(     )(     )

26.不舍昼夜(     )

27.三军可夺帅也(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

29.博学而笃志(     )

30.切问而近思(     )(     )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      ,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今义:

      。

习,古义:

      ;今义:

      )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

三,古义:

      ,今义:

      )

3.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

从,古义:

      ;今义:

      。

5.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

六、一词多义

1.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矣(     )

2.而:

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3.知:

人不知而不愠(     )

七、词语活用归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温故而知新(    )

4.乐:

不亦乐乎(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1.学而时习之(          )

2.吾日三省吾身(         )

3.传不习乎(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5.饭疏食饮水(            )

6.择其善者而从之(               )

7.温故而知新(            )(               )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先师”,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冷水)

19.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

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24子在川上曰(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   通  悦   ,意思是 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  通 又 ,意思是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按一定时间;今义:

时间。

习,古义:

复习;今义:

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每天;今义:

一日。

三,古义:

泛指多数,今义:

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古义:

旧的知识;今义:

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优点;今义:

善良的人。

从,古义:

跟从(学习);今义:

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

可以凭借;今义:

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

1.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

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

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7.温故而知新(故:

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

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八、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感到迷惑。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是就连最普通的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能广泛地阅读,并且能够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八年级上册:

(二)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作者:

陶渊明,朝代:

东晋诗人,散文家。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2、文章知识:

(1)线索:

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

(2)顺序:

时间先后

  3、重点字词、

(1)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义:

交通,交错相通。

无论:

不要说,更不必说。

  妻子:

妻子和儿女。

绝境:

与世隔绝之地。

鲜美:

鲜艳美丽

  (3)一字多义:

志:

处之志之:

做标记;寻向所志:

标记

  (4)重点词:

欲穷其林穷:

穷尽。

具答之:

详尽。

悉如外人:

全部、完全。

  咸来问讯:

都。

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乐,都。

  4、成语:

(1)世外桃源:

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2)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

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