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989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

《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

系统技术规格书

山东天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八年十月

前言:

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和粉尘治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喷浆工艺中采用的井下人工搅拌、上料方式,不仅劳动强度高、粉尘浓度大,喷射距离短,而且喷浆面质量差,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

因此,我公司在充分了解现有井下搅拌、上料、喷浆工艺的基础上,积极有效地响应煤矿“减员、安全、高产、增效”的要求,着重研究远距离、无尘化的喷浆装备和自动化、机械化、适用性高的喷浆工艺,最终达到增大喷浆距离、降低粉尘浓度、降低作业强度,提高喷浆质量的目的。

针对复杂的井下环境,我公司设计出一整套适用于井下完善的无尘化喷浆系统。

《无尘化喷浆系统(适用于矿车)》

产品名称:

地面配料站→搅拌机→链斗式混凝土转载机→液压转子式混凝土转载机→喷浆机械手

一、产品介绍:

1、地面配料站

产品简介

装载机将砂子和石子原料分别装入各砂石原料储料斗待用,设备启动开始工作,配料系统按施工方提供的砂石配方依次向计量斗内配砂和石,当达到仪表设定的砂石重量并且搅拌机提升料斗处于轨道下位时,配料系统的卸料皮带快速将已计量好的砂石料送入提升料斗,料斗提升到轨道上位时,提升料斗内的砂石料自动投入搅拌机进行混合,达到设定混合时间后,可根据矿车到位情况,按下卸料按钮将混合好的砂石料卸入矿车内。

1.产品参数:

整机功率:

50KW

整机最小生产率:

40m³/h

砂石配料机:

砂石原料储料容量:

2×4m³

上料方式:

铲车上料

上料高度:

2750mm

上料口宽度:

3200mm

配料累计时间:

35s

配料精度:

<±1%

砂石提升机:

提升重量:

1.5吨

提升功率:

7.5KW

砂石搅拌机:

工作方式:

双轴强制式

搅拌部件材质:

含锰耐磨铸钢叶片、搅拌臂、罐内贴衬板

搅拌时间:

40秒

搅拌功率:

30K

2.产品优点:

1、喷浆料配制通过PLC控制实现了自动化作业,减少了工人数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整个配制过程连续、高效。

2、筛分功能在地面对无用的大块颗粒进行分离,避免因废料运至井下对运输能力造成浪费也降低了井下堵管的风险。

3、自动化控制使喷浆料配比更加准确,使喷射混凝土回弹率降低,喷浆面强度提高。

2、LG600-100K螺杆式混凝土搅拌器

 

1、螺杆式混凝土搅拌器主机部分:

(1)由回转底盘、立架、导向架、横移油缸、横套梁、驱动组件、搅拌头组成。

(2)回转底盘通过四根锚杆与地面固定;

(3)立架与回转底盘之间靠回转支撑连接,可保证立架及上部部件回转±90°;

(4)导向架套设于立架外侧,内部通过两根升降油缸连接,通过油缸动作可使导向架上下移动。

(5)横套梁套设于导向架上,并通过横移油缸与导向架连接。

通过横移油缸作用可使横套梁伸出、收回。

(6)驱动组件连接在横套梁上方,由液压马达、主轴、连接马兰组成。

其下部连接有搅拌头。

通过液压马达驱动搅拌头做回转动作,以实现喷浆料搅拌工作。

喷雾装置布置于横套梁下侧,通过喷雾可杜绝搅拌过程中产尘,并可使搅拌的料从“干料”变为“潮料”,实现潮料喷浆。

 

2、螺杆式混凝土搅拌器纵移机构部分

3.纵移机构主要由方钢焊接件、固定板、翻转卡座、液压马达、限位装置组成;工作时液压马达驱动翻转卡座翻转90°,翻转卡座卡住矿车轮轴,纵移油缸动作并带动翻转卡座及矿车往复动作,纵移机构通过固定板固定在轨道之间。

4.技术参数

项目

单位

参数值

 

搅拌器直径

mm

600

搅拌器轴孔直径

mm

100

螺旋搅拌器导程

mm

400

搅拌器高度

mm

920

搅拌器桨叶的厚度

mm

5

搅拌器转速

r/min

34

整机最大高度

mm

2950

横移机构行程

mm

330

升降机构行程

mm

1100

纵移机构行程

mm

1250

主机外形尺寸(长X宽X高)

mm

1900X1360X1980

重量

Kg

1100

液压

泵站

额定压力

MPa

8

额定流量

L/min

92

电动机型号

-

YBK3-160L-4

电压

V

660/1140

功率

Kw

15

产品优点

1.机械化搅拌更加均匀,搅拌均匀度达95%以上。

原有人工混合程度仅为40%,保证了喷浆料质量,使用搅拌器可以显著提高喷浆面强度

2.机械化搅拌效率高,搅拌一标准型MGC1.7矿车喷浆料所需时间为15min。

原有人工混合时间为30min,每车可节省时间15min。

3.降低工人数量,搅拌器操作仅需1人,原有人工搅拌需1人,原有人工搅拌需要2-3人方可操作,就搅拌作业可减少2人作业。

5.机械化搅拌作业显著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人效率。

6.机械化搅拌器装有喷雾装置,在搅拌过程中边搅拌边喷雾,成为我国第一台“喷浆潮料制备机”,使国家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潮料喷浆成为可能,降低后续作业环节粉尘的产生。

7.由于搅拌速度快,搅拌作业与上料喷浆作业可同步进行,大幅度提高了喷射混凝土作业的速度,缩短喷射混凝土时间,提高了岩巷进尺速度。

3、ZLD6L-Y链斗式混凝土转载机

 

产品简介

ZLD6L-Y型遥控链斗式混凝土转载机(以下简称转载机)主要由行走装置、回转举升机构、上料装置、皮带机、液压泵站及电控装置构成。

设备的所有零部件均固定在行走装置上;行走装置由履带底盘、底板焊接件等构成;回转举升机构通过回转减速机固定在行走装置上,回转举升机构上固定有上料装置,通过回转举升机构可实现上料装置从通行位置至工作位置的转换及高度的升降调整;上料装置带有由液压马达及链条驱动的喂料螺旋滚筒和上料刮斗机构,可从装有喷浆料的矿车中连续均匀地取料并输送至皮带机进行其他作业;转载机采用全液压驱动方式,配套的液压泵站与控制系统提供所需液压动力及手动/无线遥控控制,皮带机可将材料运输至指定位置。

一.上料装置主要由机架组件、驱动组件、链条刮斗、螺旋滚筒、内立柱、外立柱等组成。

1、内立柱通过回转减速机固定在履带底盘上;

2、外立柱套通过两根升降油缸连接,升降油缸动作可带动外立柱上下动作;

3、驱动组件由液压马达、主动链轮、传动链条、连接法兰组成;传动链条上焊接有不锈钢刮斗,可随链条一同动作。

4、工作时集料滚筒旋转使矿车中的喷浆料进入链条刮斗内再到达皮带机上。

物料通过皮带机传输至喷浆机料斗内。

 

二.技术参数

序号

项目

单位

参数值

1

整机

上料能力

m3/h

6

升降机构行程

mm

1080

外形尺寸(长X宽X高)

mm

4530*1110*2000

重量

T

约2.5

2

驱动链轮

转速

r/min

34

3

泵站

额定压力

MPa

10

额定流量

L/min

58.7+29.2

电动机

型号

-

YBK3-160L-4

额定电压

V

660/1140

额定电流

A

17.4/10

额定功率

KW

15

4

行走装置

最大行走速度

m/min

12

最大倾斜工作角度

12

5

适用矿车型号

MGC1.7-6、MGC1.7-9、MGC1.1-6、MGC3.3-9

(订货时需注明)

产品优点

1.机械化上料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2.采用履带行走机构,使设备移动更加方便,巷道适应性更强。

3.采用无线遥控控制,转载机操作仅需1人即可完成工作,原有喷浆上料人员为4人,减少3人作业。

4.若所用生产能力高的喷浆机(如PC9U每小时6方),人工上料无法完成,采用转载机可轻松达到此要求。

最高每小时可上料12m³/h。

5.机械化的连续上料,使喷射更连续、均匀,同时减少喷射过程中对水的调节,保证水灰比的稳定。

 

4.PYC6Z履带式远距离喷浆机

 

一.产品结构及工作原理

1.锥形给料转子工作原理:

喷浆料进入料斗内,当锥形转子料杯在与料斗结合时物料由料斗进入转子料杯内,锥形转子按图示(逆时针)方向旋转经过进气口处,压缩空气进入料杯内,同时料杯转动至下端与气料室相通,物料进入气料室并落入叶片轮料杯内。

因气料室处于高压状态,所以进气口进入的压缩空气起到促进下料作用。

料杯继续转动至余料口处,料杯内剩余的压缩空气及物料通过余料口排出。

锥形转子上布置有两个料杯,因气料室处于高压状态,而料斗侧是常压状态,所以转子非料杯部位与给料装置壳体内侧的橡胶密封贴合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气料室内的压缩空气泄漏。

2.气料室内的压力受喷射距离影响,喷射距离越长,压力越高,压力越高对密封要求越高。

因此需要根据气料室内的压力调节橡胶密封与转子之间压紧力,调节是通过张紧装置调节的。

二.技术参数

序号

项目

单位

参数值

1

输出量

m³/h

0.3~8

2

最大骨料直径

mm

0~18

3

喷射软管直径

mm

50,60

4

压缩空气流量

m³/min

4~20

5

压缩空气压力

MPa

0.5~0.7

6

喷射距离

m

>300

7

锥形给料转子转速

r/min

最大23

8

叶片轮转速

r/min

最大39

9

料杯容积

L

2×4

10

电机功率

型号

YBK3-180L-4

功率

KW

22

电压

V

660/1140

转速

r/min

1470

11

转子马达排量

L/r

2.105

12

转子马达设定压力

MPa

18

13

叶片轮马达排量

ml/r

100

14

叶片轮马达设定压力

MPa

10

15

变量泵

理论排量

ml/r

32

额定压力

MPa

24

16

行走马达

排量

ml/r

200

额定压力

MPa

14

行驶速度

Km/h

0.68

17

爬坡角度

°

20

18

整体外形尺寸(长×宽×高)

约2850×1100×1550mm

产品优点

1.引进德国技术,采用锥形给料装置,通过锥面贴合进行密封,显著提高了密封可靠性,机旁粉尘浓度低于国家标准10mg/m³。

2.源于德国的设计理念,采用叶片轮与气料室结构排料,使输送距离大大延长,水平最大喷射距离可达1000m。

3.叶片轮料杯与转速科学配置,最大限度减轻了喷浆料在输送管内的脉冲现象,使喷浆料以更均匀的状态喷射到巷道壁上,提高了喷浆面强度降低了反弹率。

4.设备采用全液压驱动,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

5.采用履带式行走机构,设备移动更加方便、快捷。

5.混凝土喷射辅助车(喷浆机械手)

1.该机适用于煤矿井下混凝土喷射,采用液压式控制,喷射系统可实现混凝土的机械化喷射支护作业。

 

2.技术参数

项目

单位

参数值

整机

性能

适应巷道最大断面

m2

60

最大工作高度

mm

6900

最大工作宽度

m

8800

整机长度

mm

3400

整机宽度

mm

1080

整机高度

mm

2080

整机质量

kg

2110

噪声

dB(A)

≤95

臂架

性能

伸缩总行程

mm

2100

伸缩臂俯仰角

°

-60/+70

回转角度

°

±55

喷头回转方式

轴向

喷头回转角度

°

360

喷头摆动角度

°

180

底盘

性能

履带板宽度

mm

231

离地间隙

mm

165

最大行驶速度

m/min

25

爬坡能力

°

20

液压

系统

油泵额定压力

MPa

21

油泵排量

mL/r

18

喷射臂液压系统工作压力

MPa

18

底盘液压系统工作压力

MPa

20

液压系统最大流量

L/min

27

型号

YBK2-132M-4

额定功率

kW

7.5

额定转速

r/min

1440

额定电压

V

660/1140

额定电流

A

8.89/5.13

 

产品优点

1.采用全液压控制设计,动作平稳,操作灵活,工作运行安全稳定可靠。

2.喷射角度大,喷射范围广,喷头可实现360度旋转,180度摆动。

伸缩臂2100mm行程,-60/+70度俯仰。

大大降低喷头抱喷劳动消耗。

3.最大工作高度约为6.9m,最大工作宽度约为8.8m,可适用于15~60㎡的巷道断面。

4.设备具备行走功能,履带爬坡能力20°,行走速度约25m/min。

5.机械自动化作业,喷射均匀,回弹率降低15%,产尘量极少,工人远程遥控或坐在控制台上操作,实现安全保护。

总结,该系统——煤矿全机械化远距离喷浆配套装备显著降低工作面现场粉尘浓度,改善工作面施工环境,减少各类机电设备受粉尘腐蚀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降低了检修、维护费用;提高了矿工职业安全健康程度,降低工人防护成本,可为企业节约矿工个体防护、防尘管理和技术专项资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