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动态路由协议配置.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0077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6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动态路由协议配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动态路由协议配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动态路由协议配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动态路由协议配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动态路由协议配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动态路由协议配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动态路由协议配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动态路由协议配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动态路由协议配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动态路由协议配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动态路由协议配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动态路由协议配置.docx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动态路由协议配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动态路由协议配置.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动态路由协议配置.docx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动态路由协议配置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年级:

网络工程级班

开课学期:

第5学期

指导教师:

梁正友

1、

实验名称

动态路由协议配置

2、实验目的

1.了解路由协议工作机制。

2.掌握常用路由协议配置方法。

3、实验任务

1.配置LAN端口。

2.配置WAN端口。

3.完成RIP协议的配置。

4.完成IGRP协议的配置。

5.完成OSPF协议的配置。

4、实验环境及工具

安装BosonNetSim的PC至少一台。

5、实验记录

实验任务一

实验时间

实验内容

实验地点

实验人

LAN端口的配置

实验步骤

LAN端口是路由器与局域网的连接点,每个LAN端口与一个子网相连,配置LAN端口就是将LAN端口子网地址范围内的一个IP地址分配给LAN端口。

目前路由器上常用的LAN端口多为以太网端口,即Ethernet口,在路由器中常被简写为e,e0即表示Ethernet0,即第0号以太网端口。

LAN端口的配置步骤如下:

1.启动BosonNetSim

从Windows系统中选择“开始”→“程序”→BosonSoftware→BosonNetSim命令,运行BosonNetSim。

2.查看网络拓扑结构图

单击BosonNetSim主界面工具栏中的NetMap按钮,调出网络拓扑结构图。

双击图中的网络设备图标即可显示该设备型号及和其他网络设备的连接。

右击网络设备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Configure命令进入该网络设备的配置状态。

3.进入特权模式

右击路由器Router4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Configure命令,进入Router4的配置状态。

在Router>提示符下输入enable,系统提示符改为Router#,表示进入特权模式。

4.进入配置模式

在Router#提示符下输入configureterminal,系统提示符显示Router(config)#,表示进入配置模式。

5.配置以太网端口

在配置模式下输入“interfacee0”,按Enter键,提示符变为Router(config-if)#,进入e0端口配置。

6.在Router(config-if)#下输入“ipaddress”,其格式为:

ipaddress<子网掩码>,所设IP地址应该为该端口所连接子网IP地址范围中的一个,子网掩码也应与该子网中其他计算机相同。

7.打开端口

在Router(config-if)#下输入noshutdown,打开以太网端口e0.默认情况下该端口为关闭。

8.退出配置模式

配置完成后按Ctrl+Z组合键退出配置模式,回到特权模式。

9.显示端口配置参数

在特权模式下输入“showinterfacee0”查看配置参数,所显示参数应与前面设置一致。

实验现象

 

实验任务二

实验时间

实验内容

实验地点

实验人

WAN端口的配置

实验步骤

WAN端口的配置方法和LAN端口类似,以配置Router4的串口s0为例。

1.进入配置模式

在Router#提示符下输入“configureterminal”进入配置模式。

2.配置串口

在配置模式下输入“interfaces0”按Enter键进入配置。

该端口名s0随路由器命名不同而不同,视不同路由器上具体串行端口而定。

3.配置串口IP地址

在Router(config-if)#下输入“ipaddress”。

其格式为ipaddress<子网掩码>,所设IP地址应是WAN中的合法地址。

4.打开端口

在Router(config-if)#下输入“noshut”,打开端口s0,默认情况下该端口为关闭。

5.退出配置

配置完成后按Ctrl+Z组合键退出配置,回到特权模式。

6.显示配置参数

在特权模式下输入“showinterfaces0”查看配置参数

实验现象

 

实验任务三

实验时间

实验内容

实验地点

实验人

配置路由协议

实验步骤

配置路由协议前应根据网络规模的大小和路由器的跳数(从一个路由器到另一个路由器称为一跳)选择路由协议。

跳数在15以内的小型网络选择RIP;大型网络可选择IGRP或OSPF。

配置路由协议是在LAN端口和WAN端口配置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路由协议配置前要根据给出的参数对对应的设备端口进行配置。

下面的路由协议配置操作包括对端口胚子的操作。

1.配置RIP协议

1)配置Router4

(1)进入配置模式:

在Router#提示符下输入“configureterminal”,进入配置模式。

(2)修改路由器名:

配置模式下输入“hostnameRouter4”,将路由器名修改为Router4

(3)启动RIP路由协议:

在配置模式下输入“routerrip”,则RIP被确定为路由协议

(4)配置与路由器直接连接的网络:

在配置模式下输入“network”和“network”,格式为network<网络地址>。

格式中的网络地址是路由器端口所在的子网地址,如Router4的两个端口所在子网分别为和。

如路由器有多个端口与不同子网相连,重复network命令。

(5)退出配置模式:

输入“exit”或使用Ctrl+Z组合键,退出配置模式,返回特权模式。

(6)显示路由协议信息:

在特权模式下输入“showipprotocol“显示路由协议信息。

2)配置Router1和Router5

用与配置Router4同样的方式对Router1和Router5进行相应设置。

3)路由测试

在PC1上使用ping命令Ping路由器Router1,Router4和Router5的以太网端口,或者在某个路由器特权模式下使用Ping命令Ping其他两个路由去的以太网端口,检查网络是否连通,从而判断路由协议设置是否正确。

如在Router5上PingRouter4和Router1的串口。

4)删除路由配置

为了避免和后面路由协议冲突,RIP路由协议实验完成后,需要在3个路由器上分别删除路由协议配置。

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terminal”进入配置模式,在配置模式下输入“norouterrip”删除路由协议。

2.配置IGRP协议

配置IGRP协议的过程与RIP协议泪痣,首先配置相应端口并打开端口,然后配置IGRP路由协议,下面的操作假定相应端口已设置IP地址并已激活。

1)配置Router4

(1)进入配置模式:

在Router#提示符下输入“configureterminal”,进入配置模式

(2)修改路由器名:

在配置模式下输入“hostnameRouter4”,将路由器名称修改为Router4

(3)启动IGRP路由协议:

在配置设置模式下输入“routerigrp2”,格式为routerigrp<自治域号>。

只有同一自治域内的路由器才能使用IGRP协议交换路由信息。

(4)配置网络地址:

在配置模式下分别输入“network”和“network”,格式为network网络地址,配置参与动态路由的网络。

格式中的网络地址是相应端口IP地址所对应的包括子网地址在内的网络地址部分。

IGRP在指定网络的路由器间交换路由信息,该网络由network参数指定,如果不指定网络,则路由器不会讲该网络信息广播给其他路由器。

(5)退出配置模式:

输入“exit”或使用Ctrl+Z组合键,退出配置模式,返回特权模式。

(6)显示路由协议信息:

在特权模式下输入“showipprotocol”,显示路由协议信息。

2)配置Router1和Router5

依照同样的步骤可以配置Router1和Router5,,这里不再赘述。

3)路由测试

在PC1上使用ping命令Ping路由器Router1,Router4和Router5的以太网端口,或者在某个路由器特权模式下使用Ping命令Ping其他两个路由去的以太网端口,检查网络是否连通,从而判断路由协议设置是否正确。

4)删除路由配置

为了避免和后面路由协议冲突,RIP路由协议实验完成后,需要在3个路由器上分别删除路由协议配置。

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terminal”进入配置模式,在配置模式下输入“norouterrip”删除路由协议。

3.配置OSPF协议

配置OSPF协议的步骤和前两个路由协议基本相同,主要步骤如下。

(1)启动OSPF动态路由协议:

在配置模式下输入“routerospfprocess-id”,如routerospf2.其中process-id的范围在1~65535.

(2)定义参与OSPF的子网:

配置模式下输入“networkaddresswildcard-maskareaarea-id”。

其中address是相应端口IP地址所对应的包括子网地址在内的网络地址部分,wildcard-mask是子网掩码地址的反码,area-id是在0~4,294,967,295内的十进制数,当area-id为0时是主干域。

例如Router4的Enternet0端口IP地址为,子网掩码为,则其网络地址部分(Address)为,相应wildcard-mask为。

相应的配置命令为area2.使用OSPF协议定义不同区域,限定对应路由器只能在相同区域内交换子网信息,不同区域间不交换路由信息。

(3)指明网络类型:

在配置模式下输入“ipospfnetworkbroadcast”,其中的broadcast可由non-broadcast或point-to-mutlipoin来代替,对于DDN、帧中继和这些非广播型网络,输入non-broadcast,如ipospfnetworkpoint-to-multipoint。

(4)显示路由协议信息:

在特权模式下输入“showipprotocol”,显示路由协议信息。

(5)路由测试:

在PC1上使用ping命令Ping路由器Router1,Router4和Router5的以太网端口,或者在某个路由器特权模式下使用Ping命令Ping其他两个路由去的以太网端口,检查网络是否连通,从而判断路由协议设置是否正确。

(6)删除路由配置:

在配置模式下输入“norouterospf”删除协议。

实验现象

 

6.

实验截图

1.实验所用网络结构图:

2.配置完ip、lan端口和wan端口后各个虚拟设配的情况如下:

Route4:

Router1:

Router5:

PC0:

PC1:

Rip协议配置过程:

Rip协议连通性测试:

IGrp协议配置过程:

IGRP协议连通性测试:

Ospf协议配置:

Ospf协议连通性测试:

7.实验结果及分析

分别配置三个协议后,经PC0和PC1的连通性测试后知,在这三种协议下,PC0和PC1均能连通。

8.遭遇的问题与解决过程

配置完协议后的连通性测试中出现了找不到主机的情况,经配置网关后,问题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