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0437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劳动备课.docx

一年级劳动备课

2016.8.27.

第一课我和书包交朋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

的分类方法。

2、初步使学生养成有条理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怎样把学习用品有条理的装进书包。

教学难点:

按类整理,课本类是按照使用次数的多少来排列的,同时并按大小顺序来整理。

教学准备:

书包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用猜谜语的方法,身体短来耳朵长,各种知识肚中装。

上学我要把他背,

放学我要他帮忙。

同学们的文具、作业本、练习本、书本等装入书包,背着书包进入学校学习,放学时又要把学习用品装入书包,背着它回家。

怎样把学习用品有条理的装进书包,怎样用正确的姿势背书包,这是这节课要学习的。

二、讲新课:

装书包

1.整理分类。

把课本、练习本、作业本、橡皮、铅笔、文具盒等分为三类,如课本

类,作业本、练习本类,文具类,然后按大小顺序排好依次装入书包。

文具类把文具摆整齐同桌检查。

2.装书包。

所有的学习用品整理分类后,先装课本类,再装练习本类,最后装文具类。

装好后多次训练取出、装入学习用品,最后书包放在合适的地方。

三、讲授背书包。

1.认识不同样式的书包:

单肩式、双肩式、手提式。

使用最多的是双肩包。

2.背书包的方法:

单肩式书包可以直接挂在肩上也可以斜挂在肩上,无论哪种都把书

包带子调节好了。

3.简单介绍一下手提式、双肩式书包的背法。

四、联系背书包。

可按小组让学生背起书包在教室走一走。

五、小结。

教后反思:

 

9.2.

二、叠衣服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设计的教学内容。

内容包括学习叠衣服的方法。

重点学习把被子叠整齐。

学生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生活,看到学生不能将自己的衣服叠起来收好,基本是拿起来往衣柜里或兜子里一塞。

走读生在家也都是家长代做。

在此方面家长没有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做的意识,不让他们做。

这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他们来说有必要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类:

学会叠衣服的方法,能将衣服叠起来。

B类:

在协助下能把衣服叠起来。

C类:

能动手参与叠衣服的实践操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老师示范、指导,学生亲自练习叠衣服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叠衣服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2.教育学生学会自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叠衣服的方法。

难点:

把衣服叠整齐。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

宿舍

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儿歌

教学方法

指导与观察法、讲解与练习法

课前准备

师生各备一件衣服、一条裤子。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及媒体使用

课前操

1.抱一抱。

老师与每一个学生抱一抱;学生互相抱一抱。

2.口舌操。

与老师抱一抱;与同学抱抱。

课前活动引起学生兴趣。

增加师生间的亲近感。

锻炼学生舌的灵活性。

导入新课

播放智慧树歌曲《手指歌》

我们的手指真灵活。

今天我们用自己灵活的小手来叠衣服。

希望同学们把自己的衣服叠好。

学生听歌做动作。

 

锻炼手的灵活性。

了解本课学习的内容。

学叠衣服

1.讲解、示范叠衣服的方法。

(1)   将衣服铺在床上。

(2)   将两袖子贴衣身依次向

里折叠。

(3)将衣襟往上折到领口处。

(4)放好。

2.指导学生练习叠衣服。

发现问题老师及时讲评。

重点指导:

叠的方法。

对不会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讲解、示范叠裤子的方法。

(1)   正面朝外,把裤角对齐,

裤子展平。

(2)   双手捏住裤角折叠到裤

腰约二分之一处(或三分之一处)。

(3)然后再折叠过来。

(折约三分之一处时,再折向另三分之一处。

(4)放好。

3.指导学生练习叠裤子。

发现问题老师及时讲评。

重点指导:

叠的方法。

个别指导。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

会的同学可以帮助不太会的同学。

 

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练习叠裤子。

通过实际操作的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进步,将自己的衣裤叠上。

课堂延伸

读儿歌:

《叠衣服》

衣服宝宝要睡觉,

对齐门襟门关好。

两手放胸前,

像把娃娃抱。

弯腰看一看,

衣服叠好了。

《叠裤子》

叠裤子,很简单,

展平裤子在前面。

裤腿兄弟心贴心,

裤腰裤脚面对面。

叠平裤子放整齐,

妈妈夸我真能干!

学生跟老师读儿歌。

运用儿歌精炼短小朗朗上口的特点,将学习内容以儿歌的形式进行巩固及习惯养成教育。

课后作业

每天把自己的衣服折叠好。

回到家里,要帮助爸爸、妈妈叠衣服。

学生在宿舍及回家练习做。

培养学生日常的自理能力。

板书设计

《叠衣服》《叠裤子》

衣服宝宝要睡觉,叠裤子,很简单,

对齐门襟门关好。

展平裤子在前面。

两手放胸前,裤腿兄弟心贴心,

像把娃娃抱。

裤腰裤脚面对面。

弯腰看一看,叠平裤子放整齐,

衣服叠好了。

妈妈夸我真能干

 

9.10.三、缝补袜子

学习目标:

使学生了解缝补袜子的方法,并练习缝补袜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习重点:

用针线沿破洞的边沿,方向相对均匀地编连。

学习难点:

不要让针刺破手指。

学习准备:

需要缝补的袜子、针线等。

学习时间:

1课时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袜子破了小洞,扔掉很可惜。

如果把它洗净后缝袜一下,还可以再缝补一下,还可以再穿些日子。

你知道怎样缝补吗?

板书课题:

缝补袜子

二、新课

教师讲述缝补袜了的方法(边讲边示范)。

1、补线袜

如果袜子后跟穿出了小洞,可选用跟袜子颜色相近的线编连。

方法:

⑴将手伸入袜子内,将破油处摊平。

⑵用针线沿破洞的边沿,方向相对均匀地编连。

连成密实的平面网形。

松紧要合适,不要缝成大疙瘩。

2、补弹力锦纶袜或尼龙袜

锦纶丝袜或尼龙袜破了,可以用颜色相近的尼龙线像补线袜一样缝补,

也可用专用的粘剂补。

?

?

三、学生读书。

四、分小组按照学到的方法,自己补一双袜子。

五、布置作业:

向家长请教,了解缝补袜子还有些什么好方法,自己试着做一做。

9.17.四、钉钮扣

学习目标:

使学生学会钉扣子的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重点:

把针线从固定钮扣的地方穿到正面。

学习难点:

学会钉四个扣眼的钮扣。

学习准备:

不同的扣子几个、布、针、线等。

学习时间:

1课时学习过程:

教师讲述钉钮扣的方法(教师边讲边示范):

一、钉两个眼的钮扣

把衣服上掉扣子的地方残存的线头摘净,在针上穿一根与衣服布料颜色相近的线,把线拉成双股东,在两根线的齐头处,打一个小结。

从衣服反面把针线从固定钮扣的地方穿到正面,再穿过一个扣眼。

摆正扣子,用左手把钮扣和衣服一起捏住,用针穿过另一扣眼扎到衣服的反而,线不要拉得太紧。

这样在两个扣眼间往近穿针引线几次,最后一针不穿扣眼,将线拉到衣服正面后,在扣了背面紧紧地绕上几圈,?

?

二、钉四个眼的钮扣

钉四个眼的钮扣,跟钉两个眼的钮扣的方法相同。

但线路式样可不同,可排成一排,可交叉,可缝成正方形。

在同一件衣服上三、学生读书。

四、分小组,按照学到的方法,在一块小布上,学着钉几种扣眼不同的钮扣。

五、布置作业:

向家长请教,其它形状的扭扣怎能样钉?

9.24.整理床铺

学习目标:

学会整理自己的床铺,逐步养成每天整理自己床铺的良好习惯。

学习

教师:

小被子、小枕头和小床单各一。

学生:

每人带一块手帕、一块大橡皮或沙包、一块布学习时间:

1课时学习过程: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你们每天起床穿好衣服后第一件事情应做什么?

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整理床铺》,齐读课题。

二、看图说话,激发情趣

1、我们大家一起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解放军叔叔房间里

有什么东西?

这些东西整理得怎么样?

2、小明的床铺整理得怎么样?

3、你的床铺是谁整理的?

你是怎么整理自己的床铺的?

9.29.爱护图书

学习目标:

知道要爱护图书的道理,学会修补图书,养成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爱护图书

学习目标:

知道要爱护图书的道理,学会修补图书,养成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使学生知道如何爱护图书。

学习难点:

教会学生根据图书破损状况进行修补的方法。

学习准备:

准备一批要修补的图书,以及修补图书时用的剪刀,胶水、纸等用具。

学习时间:

1课时学习过程:

一、谈话揭题:

二、明理

1、我们为什么要爱护图书?

2、我们怎么来爱护图书?

3、练习:

评一评,谁对谁错三、修补图书

1、教师示范:

找出几种破损状况不同的图书边讲边修补2、分四人小组:

拿出准备好的破损的图书,进行修补。

10.8.

泥塑水果

学习目标:

学习泥塑得有关知识和泥塑水果的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体会进行小制作的乐趣

学习重点:

泥塑水果的制作方法。

学习难点:

制作水果香蕉、葡萄、苹果的过程。

课前准备:

用水浸透的粘土。

几套泥塑的工具。

各种水果若干个。

几件泥塑制成品。

学习时间: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向学生展示几件泥塑作品,让学生们欣赏并了解雕塑艺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激发学习制作泥塑的兴趣。

二、因为泥塑水果的制作比较简单,所以不必要求每位学生都备有一套工具。

但教师要向学生展示各种泥塑工具,说明其用途。

学生制作时,可用这些正规的泥塑工具,也可用小竹条、小竹片、小刀、铅笔代替。

三、教师可先示范一下某种水果的泥塑方法,然后再要求学生参照实物,参考课文的插图和说明,用泥塑一两种水果。

10.15

常见的野菜

教学重难点:

1、会按蔬菜的食用部分进行分类。

2、能认识几种常见的野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西红柿、白菜、土豆、萝卜等实物若干、展板一张上面有各种蔬菜图片及野菜图片。

学生准备:

1、课前跟家长到蔬菜市场走访,了解常见的蔬菜。

2、上网或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常见的野菜。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蔬菜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蔬菜和几种常见的野菜”(出示课题)。

二、围绕蔬菜,初步感知学习内容。

1、蔬菜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认识老师这里的蔬菜吗?

(电脑出示各种蔬菜图片)学生分别说出名称。

2、你喜欢吃哪一种蔬菜?

你知道吃它的哪一部分?

3、我们先来看看蔬菜都是有哪部分组成的?

(大屏幕)(根、茎、叶、花、果实、种子)4、知道了蔬菜都是有那几部分组成,再让我们来猜几个谜语:

(1)红又圆象苹果,酸酸甜甜营养多,既能做菜吃,又能当水果。

(西红柿)我们应该吃西红柿的哪一部分?

(果实)还有什么蔬菜是吃它的果实部分?

(茄子、辣椒、南瓜、冬瓜、胡子)。

(2)一个胖娃娃,埋在地底下,头顶绿巾穿红褂,夏天播种秋天拔,我们人人都爱它。

(萝卜)萝卜还有“土人参”之说。

因为萝卜中含有淀粉酶,能助消化,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民间自古就有“萝卜是土人参”之说。

我们应该吃它的哪一部分?

(根)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可以吃它的根?

5、看图中有哪些蔬菜?

(白菜、菠菜、油菜)我们该吃它的哪一部分?

(叶)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吃它的叶?

(青菜、韭菜、卷心菜)6、这是什么?

(土豆也叫地蛋或马铃薯)土豆发芽时有毒,不能吃,如果芽很小,可以把芽和周围的肉削干净,这才可以吃。

我们吃它的茎。

还有哪些蔬菜我们也吃它的茎?

(莴笋、藕、笋)7、请同学给大家介绍一种蔬菜,说说它的特点和作用。

三、看来同学们对蔬菜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其实,还有很多野菜也是可以食用的。

你们都认识这些野菜吗?

(出示几种野菜的图片)1、能说出这些野菜的名称吗?

2、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种野菜?

3、教师告诉学生辨认这几种野菜的方法。

四、小结。

同学们,蔬菜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是均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了解了蔬菜的种类还认识了几种常见的野菜。

希望同学们多吃蔬菜,保证合理的膳食结构,拥有健康的身体。

板书设计:

5蔬菜、几种常见的野菜蔬菜分四类:

绿叶类、根茎类、果荚类、花菜类常见的野菜有:

马兰头、荠菜、菊花叶、香椿头、芦蒿、枸杞头教学反思:

生活中学生对蔬菜并不陌生,但是能科学地给蔬菜分类并说出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的则寥寥无几。

本课主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蔬菜含有多种营养,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教育学生平时不能挑食。

同时,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野菜,丰富他们的生活见识。

由于课前作了较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既有实物又有图片,加深了学生的感官印象,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投入,教学效果较好。

10.22

钉纽扣(学习穿针、打结)

教学内容:

课文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试一试”,“探究学习”,“学一学、做一做”,“议一议”,“助学提示”,“安全警告”,“评一评”等8个小栏目,指导学生学习钉纽扣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懂得自己的事自己做。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是自己的事自己做,经常保持衣着整齐。

2.在感受劳动的乐趣的同时应注意安全。

教学难点:

学会穿针和打止结。

教学准备:

针线,布块,双眼扣和四眼扣各数粒,一件缺扣子的衣服,相关投影图片。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衣服破了,钮扣掉了,书包裂口了,你怎么办?

这些事都是说帮你做的呢?

想不想自己来学钉钮扣呢?

谁定过纽扣,说说你是怎么定的?

二、看看说说

1.出示各种各样的纽扣。

2.说说不同纽扣的钉法。

(重点讲解双眼扣,四眼扣的钉法)

三、想想试试

1.钉纽扣首先要学会什么?

2.学生练习,互教互学。

重点模仿穿针和打止结。

四、探究学习

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自学钉钮扣的方法。

2.学生自己在布块上练习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3.说说钉钮扣的注意点:

定位,捏紧,对准扣眼进针,用双股线正反面重复四五次,然后打结,剪去多余的线头。

4.讨论:

正式在衣服上钉纽扣,该注意些什么?

(1)纽扣的位置要对准衣服上的扣洞。

可用粉笔做上记号。

(2)进针后,要把针线往上提,不能往旁边啦,以免针尖戳到别人。

10.29

叠衣服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叠衣服的方法和技能,教育学生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课前准备:

上衣一件,长西裤一条,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根据课文开头的一段引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问:

“小芳看见妈妈把晾干的衣服收下时怎么样?

她为什么这样做?

”二、指导学生学会叠衣服。

(本文的重点)结合图文,边讲授边示范。

先教叠上衣,然后裤子。

板书步骤和要领,加深学生的印象。

板书:

叠上衣的操作是:

1、把上衣钮扣扣好。

2、把上衣反向铺在床板上,用手抚平。

3、取肩宽的六分之一宽度,叠一条直边直到衣脚。

4、把袖子往衣背里叠。

5、叠另外一边的方法与2、3、4点相同。

6、以包住袖子下方为度,把衣脚往上叠。

三、进行练习叠上衣。

要求学生按照板书的顺序去叠,加强堂上巡视,发现操作不当的,要求及时纠正。

四、指导学生叠裤子。

(本文的另一个重点)指导方法与叠上衣的方法大致相同。

五、结合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懂得:

“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主动做。

”六、关于想想做做。

11.5

穿松紧带

教学目的:

让学生认识松紧带的用处,学会裁剪、穿管、缝接松紧带。

课前准备:

一、教师用:

松紧带一米,剪刀一把,扣针两个、针线少许。

二、学生用:

每人准备以上材料一套。

教学过程:

一、介绍有关松紧带的知识和用处。

松紧带俗称“橡筋”。

它具有伸缩性,使用方便,美观,常常用在衣服的领子、袖口,裙子的腰间,裤围、裤管等地方。

二、裁剪、穿管、缝接。

1、裁剪。

指导学生确定松紧带的长度。

方法:

把松紧带在腰间围上一圈,适当拉紧一些。

一般在比腰围短4~6厘米处下剪。

这样剪下来的松紧带才合用,又不会浪费。

2、穿管。

用一枚扣针把松紧带的一端穿好,利用它穿这松紧带到裤头的带管里。

,另一个扣针固定这一头在带管的这一侧。

然后利用穿进带管的扣针带动松紧紧带,不断向前移动,直到环绕带管一周,露出带管出口为止。

3、缝接。

拆去两个扣针,把带子两端露出管口的部分拉紧,然后取长约2~3厘米的松紧带叠合起来,用针线缝好。

教师这三部分先示范,然后仔细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三、总结向学生讲清楚穿松紧带的三个步骤,并让学生说出每个步骤的操作要领。

表扬操作得好的同学,鼓励他们不断提高自我服务的劳动能力。

缝接时,指导好学生穿针引线,注意安全。

四、关于想想做做。

11.12

洗头

一、使学生懂得洗头的意义并掌握洗头的方法,学会洗头。

二、使学生重视仪容美观、整洁,并逐步养成经常洗头,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课前准备:

一、教师用:

脸盆一个,盛水的水桶一个,装废水的水桶一个,毛巾两条,洗发剂一支或者香皂一块,棉花少许,电吹风一个。

二、学生用:

每组脸盆一个,盛水的水桶一个,装废水的水桶一个,毛巾两条,洗发剂一支或者香皂一块,棉花少许。

2教学过程:

一、洗头的意义。

可通过提问或谈话的方法提出这个问题:

一、头发蓬乱和头发整洁,给人的印象怎么样?

二、有时候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头部发痒?

讲述头发的作用:

人的头发起着保护头部的作用。

头部的皮肤因为新陈代谢而产生污物,如粘在头发上的皮屑等。

毛孔经常会排出汗渍、皮脂等东西。

人们在劳动或者或活动中,头发、头部皮肤会粘附者许许多多的灰尘、脏物,甚至沾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这些东西,不但会使人的头部肮脏、发臭、发痒、甚至能使人患上皮肤病、传染病等。

因此,我们必须勤洗头,保持清洁,使仪容整洁。

三、指导洗头的方法。

这是本课的重点。

找一位同学现场示范洗头,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听懂、看清每一个细节步骤。

洗头过程:

(边讲解边适当板书。

)1、淋湿。

2、涂洗发剂。

3、搓洗。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着头皮造成皮肤感染。

4、冲洗。

用温水冲洗干净,直到冲洗过的水清而不浊。

残留的洗发剂对健康是不利的。

如果觉得头发还是比较脏,可重复2、3步骤。

5、抹干。

用干毛巾擦干。

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吹方把头发吹干。

四、想想做做

 

11.19

擦地板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认识擦地板的作用,能正确用运常用工具去擦地板。

二.教育学生自觉地积极参加家里和学校的擦地板活动。

课前准备:

一.教师用:

拖把一把、抹地布少许,擦地板专用水桶或一般水桶一个。

洗衣粉或去污粉少许。

二.学生用:

每人带拖把一把,抹地布一条。

每组准备水桶或擦地板专用水桶一个。

教学过程:

一、授课时间最好在上午或下午的最后一节。

地点可以安排在公共地方。

课前必须充分

3做好准备工作,把学生带来的工具分组放置好,并事先划分好各组洗擦的范围。

二、授课时,教师可表扬在家在校经常参加擦地板活动等各种劳动的学生,作为引题。

接着可提问学生擦地板的作用。

三.知道学生擦地板是本课的重点。

教师用讲解和直观示范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并掌握擦地板的每一个步骤的道理和操作方法。

四.知道擦地板过程:

1.准备1)准备好工具。

先检查水桶是否盛上水,拖把、抹布、洗衣粉是否齐备。

然后把它们集中放在指定位置。

2)把地面打扫干净,把地板上的家具杂物有计划的搬到一定的地方。

2.实践练习。

1)2)把拖把放在水桶中浸湿后,提起来拧至半干。

按一定的先后次序擦洗,先从室内到室外,一边擦一边向后退。

3)特别脏的地方要放少许洗衣粉去擦。

4)次。

3.结束地板擦完后,把移开的家具物品按原来的摆设放置好。

把工具清洗干净放回远处,拖把或抹布要放在有日照或通风的地方晒干或晾干,否则会滋生细菌,不利于健康卫生。

五、想想做做拖把、抹布要勤洗,水脏了要及时更换,最后要换上一桶清水,把地板重新擦洗一遍。

11.26

给饭菜加热

教学要求:

让学生学会加热饭菜的方法。

教育学生乐于做简单的家务劳动,并从小养成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课前准备:

炉具一座、铁锅一个、盛着饭的盆子一个、菜两碟、蒸架一个、短小方筷一双、锅铲一把教学过程:

一、根据课文内容,请一位学生扮演课文中的“我”,教师自己扮演母亲。

让“我”在课堂上做加热饭菜请“母亲”吃的表演。

学生观看表演后就一下问题展开讨论:

“我”这样做为什么值得大家学习?

“我”给饭菜加热的方法对不对?

通过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加热饭菜的方法,教师可作示范,并加以详细说明。

三、要提醒学生注意几点:

用火要安全;在锅里摆放饭菜的时候,要小心,摆稳,防止翻倒;当饭菜被蒸热后,要先熄火,让开水停止沸腾后才小心取出来,以免手部被烫伤。

四、可让学生分组模拟蒸热饭菜时摆放饭菜的方法,然后大家互相评议,如条件许可,还可分组让学生进行炒饭等实际操作。

五、有些学生家里有电饭煲或微锅炉,教师可适当补充讲讲用电饭煲或微锅炉把饭菜加热的方法。

12.3

盛饭端菜

教学目的:

让学生知道盛饭端菜的常识,学会盛饭端菜,逐渐培养对家务劳动的热爱。

课前准备:

盛饭的工具:

饭锅、饭勺、饭碗盛菜的工具:

盘子或碟子除教师示范以外,每个小组准备一套,便于每位同学轮流实践。

教学过程一、本课教学最好的烹饪室或是劳动实践室进行,若暂时没有这些专用室,可在学校师生饭堂进行。

二、盛饭端菜,不少学生会有体会。

讲课时,可先让几位学生展示盛饭端菜的方法,再根据展示进行评议,在学生评议的基础上,肯定正确的,纠正不正确的,归纳出正确的方法。

这样,既可以激励主动担当家务劳动的学生,又可使学生在互相评议中,加深领会和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三、在学生掌握盛饭端菜操作要领的基础上,再提出问题:

怎样才能做到既安全又卫生?

1.手不要沾上饭菜;2.刚煮好的饭不要马上揭开锅盖,以免蒸汽烫伤手或者脸;3.要把菜盘端平,防止菜汁流出来。

四、加强学生尊老敬老、文明礼貌教育,还应提问学生:

如果家里有老人或是客人来家里吃饭的时候,饭菜应该怎么样摆放?

为什么要这样摆放?

五、本课教学应以实践操作为主,不仅让学生“知道”,更要让学生“会做”。

教师在总结出正确的操作要领后,要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练习,互相评议,纠正不规范的动作。

六、课后要求学生在家里经常参加盛饭端菜劳动,并同家长联系,请家长配合,以逐步养成学生主动作家务的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12.10

泡方便面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方便面食用方便,学会泡方便面,逐步培养学生对家务劳动的兴趣,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课前准备1.教师:

装满开水的热水瓶一个,食物盒一个,筷子一双,剪刀一把,方便面一包,熟油少许。

2.学生:

按教具准备,每组一套,另每人备筷子一双,有条件的可以每人准备一套。

教学过程一、便面的“方便”引入。

二、讲泡方便面的方法。

1.教师可采用边做示范,边讲解,边提问的办法,让学生加深理解泡方便面的每一

个细节,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来启发学生:

1)2)3)4)为什么用具要清洁?

泡方便面的时多加水、少加水会有什么不同?

加盖多长时间会比较合适?

最后为什么要用筷子把面、汤水和调味料调匀呢?

这样使知识教育、卫生常识教育、安全教育很自然地结合起来。

2.1)2)3)4)5)3.边操作边做如下板书把包装袋打开把面放进食物盒里倒进开水加上盒盖把面、汤水和汤料调匀学生分组操作时,每人都作适当分工,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实践。

可让学生讲泡方

便面的程序,其余每个人按先后次序去操作。

如条件许可,每一个人由始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