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0462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docx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

目目录

一、企业基本情况XXXX公司成立于2021年3月8日,位于江苏省姜堰区俞垛镇仓场村,总投资额2000万元,注册资本518万元人民币。

公司占地面积6670m2,建筑面积1198m2。

公司现有员工11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技术人员2人,安全员1人。

主要对改性沥青进行加工、销售。

XXXX公司主要涉及沥青储存和改性沥青的加工生产,沥青由专用的汽车槽车运来,通过储罐专用泵,经沥青输送管道,输送至储罐储存。

生产时经泵打入到反应釜,在反应釜中加入SBS助剂,搅拌均匀后得到产品改性沥青,泵入改性沥青成品罐作为成品出售,本项目工艺流程简单成熟,生产、储存过程中涉及的物料主要为原料沥青(石油沥青),改性剂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丁苯橡胶)。

根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21版)辨识,本项目不涉及危险化学品及剧毒化学品。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辨识,本项目原料沥青、SBS(丁苯橡胶)及产品改性沥青属于丙类火灾危险介质。

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21)进行毒性物质危害程度分级,本项目沥青属于Ⅱ级(高度危害)介质。

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品种目录》(国务院令445号)辨识,本项目不涉及易制毒化学品。

根据《高毒物品目录》(2021版)辨识,本项目不涉及高毒物品。

根据《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21版)辨识,本项目不涉及易制爆危险化学品。

根据《各类监控化学品名录》(国务院令190号)辨识,本项目不涉及监控化学品。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21〕95号),以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21〕12号),本项目不涉及国家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安监总管三〔2021〕116号)和《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部分典型工艺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21〕3号)的规定,本项目生产工艺不属于危险化工工艺。

根据《关于规范化工企业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工作的意见》(苏安监〔2021〕109号)的规定,本项目无高危储存设施。

根据《工贸行业重点可燃性粉尘目录(2021版)》辨识,本项目不涉及重点可燃性粉尘。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21)标准,本项目未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火灾、爆炸、机械伤害、触电、车辆伤害、灼烫、窒息、高处坠落等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噪声、粉尘、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二、重大安全隐患的来源及现状2021年12月13日及2021年12月15日,姜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XXXX公司进行了安全检查,分别下发了《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文件号:

泰姜安监责改{2021}51206号。

共计检查出隐患6项,具体如下:

1、企业无老罐区(办公楼东侧、改性沥青车间西侧)项目安全设施设计,老罐区(办公楼东侧,改性沥青车间西侧)项目竣工投产前,企业未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竣工验收;2、企业办公楼北侧新建罐区建设项目无安全设施设计;3、老罐区(办公楼东侧、改性沥青车间西侧)储罐与储罐之间安全间距不足,罐区防火堤与储罐安全间距不足,老罐区与西侧办公楼和东侧改性沥青车间安全间距不足;4、老罐区(办公楼东侧、改性沥青车间西侧)防火堤高度不足且部分破损出现缺口;5、办公楼北侧新建的两个储罐与办公楼安全间距不足;6、办公楼北侧新建储罐区未设置防火堤。

针对我公司存在的安全隐患,贵局对我公司下发了现场处理决定:

1、责令你单位暂时停止使用老罐区、新罐区内储罐及其配套的设备设施;2、事故隐患排除后,经我局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针对泰州市姜堰区安监局下发的《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所列的6项安全隐患,以及其他一些存在的安全、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我公司邀请安全、设计等方面的专家对我公司现状进行了实际勘察,结合我公

司的生产情况,拟对公司内部部分装置设备重新布置,聘请有资质的单位对公司生产装置重新进行规划、设计,采用停用部分储罐,将部分建筑的外墙改为防火墙等方式,以期通过本次改造,使公司的安全生产情况得以有根本性的好转。

三、重大隐患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XXXX公司的存在问题及安全隐患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分析见表1。

表1

XXXX公司存在问题及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表序号存在问题及隐患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可能造成后果备注一、检查存在的安全隐患1企业无老罐区(办公楼东侧、改性沥青车间西侧)项目安全设施设计,老罐区(办公楼东侧,改性沥青车间西侧)项目竣工投产前,企业未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竣工验收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2企业办公楼北侧新建罐区建设项目无安全设施设计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3老罐区(办公楼东侧、改性沥青车间西侧)储罐与储罐之间安全间距不足,罐区防火堤与储罐安全间距不足,老罐区与西侧办公楼和东侧改性沥青车间安全间距不足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4老罐区(办公楼东侧、改性沥青车间西侧)防火堤高度不足且部分破损出现缺口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5办公楼北侧新建的两个储罐与办公楼安全间距不足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6办公楼北侧新建储罐区未设置防火堤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二、其他存在的安全隐患

1沥青改性车间距北侧导热油炉间距不足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2沥青改性车间距南侧配电房间距不足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3南侧导热油炉房距食堂防火间距不足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根据泰政规【2021】11号文《关于印发泰州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意见的通知》,XXXX公司存在问题及安全隐患较多,“老罐区(办公楼东侧、改性沥青车间西侧)储罐与储罐之间安全间距不足,罐区防火堤与储罐安全间距不足,老罐区与西侧办公楼和东侧改性沥青车间安全间距不足”等隐患已构成重大安全隐患,按照姜堰区安监局现场处理决定书的要求,企业已停产整改。

为了保证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XXXX公司结合上级有关要求,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上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等相关技术文件,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编制了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

该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对生产产品的品种、生产规模、工艺流程等均不发生变化,重点对存在的事故隐患及企业自查自纠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治理及整改。

并落实隐患整改治理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安全措施、整改期限,资金投入等。

通过整改从源头上排除不安全因素,消除事故隐患,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四、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4.1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防止和减少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做好本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区安监局《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泰姜安监现决[2021]51206号)的要求,对企业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整改,使之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安全运行的要求,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度,杜绝事故发生,确保生产安全运行。

4.2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我公司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并与设计院初步对接,确定了整改方案,具体事故措施见表2.表2

存在问题及隐患整改方案序号存在问题及隐患整改措施备注一、检查存在的安全隐患1企业无老罐区(办公楼东侧、改性沥青车间西侧)项目安全设施设计,老罐区(办公楼东侧,改性沥青车间西侧)项目竣工投产前,企业未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竣工验收1、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公司老罐区进行安全设施设计。

2、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按要求进行施工,项目竣工后正式投产前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竣工验收

2企业办公楼北侧新建罐区建设项目无安全设施设计办公楼北侧罐区全部停用

3老罐区(办公楼东侧、改性沥青车间西侧)储罐与储罐之间安全间距不足,罐区防火堤与储罐安全间距不足,老罐区与西侧办公楼和东侧改性1、老罐区目前共有4只储罐,成两排布置,将其中东北角储罐停用,西南角储罐改为消防水罐;2、将老罐区原有防火堤拆除,在距

沥青车间安全间距不足离储罐外壁4.0m处新建防火堤。

3.将老罐区中东北角储罐停用,西南角储罐改为消防水罐,其与周边建筑的防火间距能够满足要求。

4老罐区(办公楼东侧、改性沥青车间西侧)防火堤高度不足且部分破损出现缺口将老罐区原有防火堤拆除,在距离储罐外壁4.0m处新建高度为防火堤

5办公楼北侧新建的两个储罐与办公楼安全间距不足将办公楼北侧两只储罐停用

6办公楼北侧新建储罐区未设置防火堤将办公楼北侧两只储罐停用

二、其他存在的安全隐患1沥青改性车间距北侧导热油炉间距不足将沥青改性车间北侧中间罐区内保留1只直径6m的中间储罐,其余全部停用

2沥青改性车间距南侧配电房间距不足将沥青改性车间南侧外墙改为防火墙

3南侧导热油炉房距食堂防火间距不足将南侧导热油炉房西侧外墙改为防火墙

XXXX公司整改完成后其厂区内建构筑物防火间距如下:

表3

XXXX公司安全间距分析表序号装置设施名称周边情况规范距离实际距离结论方位设施名称引用规范1北侧导热油炉房(丙类)

东厂界围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3.4.125m7.2m符合2南沥青改性车间(丙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3.4.1、3.4.810m18.1m符合3西传达室(民建)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表4.2.1注610m11m符合

序号装置设施名称周边情况规范距离实际距离结论方位设施名称引用规范4北厂界围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3.4.125m0mn符合,非强制条款5沥青改性车间(丙类)

东厂界围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3.4.125m30.5m符合6南配电房(丙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3.4.1注2不限0.5m符合,车间一侧为防火墙7西老罐区丙类储罐(总容器4000m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4.2.1注415m17.1m符合8东北北侧导热油炉房(丙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3.4.1、3.4.810m18.1m符合9老罐区丙类储罐(总容器4000m3

东沥青改性车间(丙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4.2.1注415m17.1m符合10南消防泵房(丁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4.2.120m20m符合11西南办公楼(民建)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4.2.1注325m18.3m不符合12北厂界围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3.4.125m7.5m符合13南侧导热油炉房(丙类)

东南老罐区丙类储罐(总容器4000m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4.2.1注337.5m39m符合

序号装置设施名称周边情况规范距离实际距离结论方位设施名称引用规范14南事故应急池《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4.2.1无要求8.4符合15西食堂(民建)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3.4.1注24m5m符合16北办公楼(民建)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3.4.1注24m6m符合XXXX公司整改完成后其老罐区储罐布置防火间距:

表4

XXXX公司安全间距分析表序号装置设施名称周边情况规范距离实际距离结论方位设施名称引用规范1西北侧沥青储罐(丙类)

东防火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4.2.51/2H=7m21m符合2西防火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4.2.51/2H=7m4m不符合3南消防水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

无要求3m符合

南防火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4.2.51/2H=7m21m符合4东南东南侧沥青储罐(丙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4.2.20.4D=5.6m10m符合5北防火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4.2.51/2H=7m14.5m符合6东南侧沥青储罐(丙类)

东防火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4.2.51/2H=7m4m不符合7

西消防水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无要求3m符合

序号装置设施名称周边情况规范距离实际距离结论方位设施名称引用规范(GB50016-2021)

8

南防火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4.2.51/2H=7m4m不符合9

北防火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4.2.51/2H=7m31.5m符合10

西北东南侧沥青储罐(丙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4.2.20.4D=5.6m10m符合4.3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我公司针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资金投入预算单情况见表4,本次整改资金来自提取的安全费用及其结余,不足部分由公司自有资金中补充。

表5

隐患整改资金投入预算表序号存在的隐患金额(万元)

1企业无老罐区(办公楼东侧、改性沥青车间西侧)项目安全设施设计,老罐区(办公楼东侧,改性沥青车间西侧)项目竣工投产前,企业未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竣工验收52企业办公楼北侧新建罐区建设项目无安全设施设计53老罐区(办公楼东侧、改性沥青车间西侧)储罐与储罐之间安全间距不足,罐区防火堤与储罐安全间距不足,老罐区与西侧办公楼和东侧改性沥青车间安全间距不足-4老罐区(办公楼东侧、改性沥青车间西侧)防火堤高度不足且部分破损出现缺口45办公楼北侧新建的两个储罐与办公楼安全间距不足-6办公楼北侧新建储罐区未设置防火堤5

7沥青改性车间距北侧导热油炉间距不足28沥青改性车间距南侧配电房间距不足29南侧导热油炉房距食堂防火间距不足2总计251、表中所需资金为估算值,应根据实际支出调整。

2、当企业提取、结存的安全费用不足以满足整改所需支出时,总经理必须优先安排资金支持,确保隐患整改所需资金到位。

3、整改需要的人力由项目组直接调动,优先安全整改项目,整改所需材料如公司仓库内有库存时可优先使用。

4、需要采购的物资优先到位,安全设备设施、特种设备、压力管道及元件用材等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4.4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我公司针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组成人员如表6。

表6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工作小组成员姓名工作小组职务部门/职务职称主要职责

组长法宝代表人负责组织协调隐患整改工作及方案实施、负责整改资金的落实

副组长总经理负责隐患整改方案的实施及安全措施的落实

安全安全员负责整改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监管

组员设备负责设备的安装及调试

组员财务负责整改资金的筹备及落实4.5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根据隐患整改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我公司预计在

2021年6月10日之前完成。

具体隐患整改计划见表7。

表7

隐患整改计划表序号存在的隐患计划完成时间责任人备注1制定隐患整改方案2021.3.5

2隐患整改方案组织专家论证2021.3.10

3设计单位完成设计并通过评审2021.4.20

4老罐区(办公楼东侧、改性沥青车间西侧)储罐与储罐之间安全间距不足,罐区防火堤与储罐安全间距不足,老罐区与西侧办公楼和东侧改性沥青车间安全间距不足2021.5.20

5老罐区(办公楼东侧、改性沥青车间西侧)防火堤高度不足且部分破损出现缺口2021.5.20

6办公楼北侧新建的两个储罐与办公楼安全间距不足2021.5.20

7办公楼北侧新建储罐区未设置防火堤2021.5.20

8沥青改性车间距北侧导热油炉间距不足2021.5.20

9沥青改性车间距南侧配电房间距不足2021.5.20

10南侧导热油炉房距食堂防火间距不足2021.5.20

11组织专家验收2021.6.10

4.6

整改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我公司在安全隐患整改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窒息、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高处坠落、触电、车辆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因此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严防事故的发生。

4.6.1

防火灾、爆炸的安全措施在沥青储罐清洗、置换、开罐相关管道拆除过程中,因沥青是丙类可燃液体,遇点火源有发生火灾的危险,沥青储罐内有从沥青中逸出的轻烃

组分气相,其浓度达到混合爆炸极限时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因此,在沥青储罐清洗、置换、开罐及管道拆除过程中,必须做好防火、防爆安全措施。

1、利用沥青槽车将储罐内、中间罐及其管道内剩余的沥青收集。

2、严把清洗、置换关。

储罐、中间罐的清洗、置换必须制定清洗、置换方案,清洗、置换方案除了要明确置换程序、方法、时间、人员及安全作业措施外,还应明确清洗、置换的验收标准,验收人员等。

3、严格拆除前的安全验收。

在装置清洗、隔离、残余物料处理、配电系统处置等工作完成后,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拆除前的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拆除作业。

4、人员进入设备内部清洗、临时用电作业等,必须按GB30871-2021《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中有关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的管理要求,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实施。

5、动火作业前必须对动火点区域进行氧气含量分析,办理动火作业相关许可手续,落实好防范措施后方可进行。

4.6.2

防机械伤害对策措施拆除所用设备必须完好,所有转动设备的传动部位均要安装安全可靠的防护设施,防止机械运动而发生意外造成人身伤害。

4.6.3

防触电对策措施1、所有的电器设备都必须做好接地、接零保护。

2、所有的电器设备都必须有漏电保护措施。

3、对设备设施加强维护,检查绝缘的可靠性。

4、临时电气线路敷设、用电设备安装完成后在使用前,在具有危险的电气系统上作业,需要停、送电时,都必须办理电气作业许可证。

5、出现电气设备故障时由现场专业电工排除,电工带电作业由二人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6、对电气设备检修时,先切断电源,并挂上“有人工作,严禁合闸”警告牌,停电作业履行停、复电手续。

7、整改用临时电源必须办理工作票,由专业电工接线。

4.6.4

施工现场进出的安全管理1、施工现场采用封闭化管理。

2、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

3、进入施工现场的员工必须配戴好安全帽、穿好劳动保护鞋和工作服。

4.6.5

作业许可证制度1、任何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危险区域内使用明火的一切作业时,都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2、在具有危险的电气系统上作业,需要停、送电时,都必须办理电气作业许可证。

3、许可证由项目组安全负责人签发,另有要求的还必须报项目组组长审批。

4、许可证中必须明确负责许可证项目的负责人。

5、签发许可证前,签发人必须到认可的所有区域检查核实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合格后在现场签发。

6、需办理许可证的必须在作业前提出申请。

7、许可证只在限定的时间和区域内有效。

8、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的,需重新办理许可证。

4.6.6

施工现场防护措施1、各类施工人员必须树立高度责任感,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进入现场施工前,应由安全部门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并组织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知识。

施工时,每周一早晨进行安全活动,并且做好活动记录,设专人负责现场施工安全。

2、施工期间,动火、用电手续必须齐全。

动火点设置专门看火人,使用的电线必须定期检查。

电焊工手把线、电加热块电线、照明线使用安全电压,并在电线上安装触电安全器。

3、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4、氧气瓶、乙炔气瓶、工具的摆放按施工平面布置,设专人负责管理,使用时定期检查。

氧气瓶、乙炔气瓶分别放置不同位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周围不得有火源及易燃、易爆物。

5、现场的消防设施、用具必须完备,消防道路畅通。

电焊机、气瓶周围,必须设置足够的灭火器,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6、如需夜间作业必须倍加注意安全,现场照明要好。

避免工人过度疲劳或带病上岗,以免出现人身伤亡事故。

4.6.7

起重吊装作业技术措施1、起重指挥人员、司索人员(起重工)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2、起重作业中,起重指挥人员应执行以下规定:

①按规定的指挥信号进行指挥;②及时纠正吊装作业人员的错误行为;③正式起吊前采取进行试吊方法,主要检查试吊中机具受力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将构件放回地面,故障排除后再重新试吊,确认一切正常后正式吊装;

④吊装过程中,任何人作到不擅自离开岗位;⑤指挥吊运、下放吊钩或吊物时,确保下部人员、设备的安全。

3、起重作业中,司索人员(起重工)应执行以下规定:

①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并及时报告险情;②吊装前,应保证吊车作业区地面平整,有足够的强度支腿必须全部伸出垫道木或垫板;③根据重物的具体情况和吊装方案要求选择合适的吊具与吊索并保证正确使用;④吊物捆绑牢靠,吊点和吊物的重心应在同一垂直线;捆绑余下的绳头,应紧绕在吊钩或吊物之上;多人绑挂时,应由一人负责指挥;⑤禁止随吊物起吊或在吊钩、吊物下停留;⑥人员与吊物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放置吊物就位时应用拉绳或撑竿、钩子辅助就位;⑦道木垫板的面积至少大于支腿的4倍。

4.7

整改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处置方案XXXX公司在整改过程中涉及到企业原使用的沥青生产、储存装置,在整改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包括:

火灾、爆炸、窒息、机械伤害、触电、车辆伤害等。

4.7.1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事故特征危险性分析:

发生着火现象,若火情失控,可能酿成大量人员伤亡及重大财产损失。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火灾事故发生的区域、装置:

沥青储罐区、沥青改性车间及其中间罐区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沥青泄漏。

应急组织组长:

陈华。

职责:

组织本单位各部门人员扑灭初期火灾,疏散、清点人数。

成员:

现场作业人员。

职责:

协助组长进行现场应急。

扑灭初期火灾,将所在危险区域

与职责内的员工及时有序地疏散至指定的安全集合点。

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动火管理制度,有清洗、置换合格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2.作业前首先清除动火点周围的易燃、可燃物质。

3.动火作业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的持证人员执行。

4.动火作业前必须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5.作业前对参加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现场处置方法1.扑灭初期火灾:

对于初期小火,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使用附近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如因用电导致的火灾,应先切断电源)。

扑灭后及时报告指挥中心。

2.报告:

火势较大用灭火器难于扑灭时,则立即启动附近的消防手动报警按钮,消防控制室接到报警后安排人员至现场检查并同时向本单位负责人及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3.撤离:

若火情失控,则应组织员工迅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域,同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应急指挥中心向119报警(情况危急时可直接向119报警)。

4.应急救援:

现场灭火组接警后,迅速核实火警信息,组织应急人员携带灭火器材,并利用就近的消防栓进行扑救;安排人员了解、查看是否有人被困,及时施救受困人员,同时,安排专人迎接消防车辆。

注意事项1.救人优先,火场施救应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2.火警时不要乘坐电梯,带电设备应先切断电路再去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