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04787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6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docx

中药学选择题题库

第1章重要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种,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

A.《开宝本草》B.《嘉祐本草》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E.《本草拾遗》

2.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本草拾遗》B.《本草纲目》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E.《本草经集注》

3.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专著是:

A.《雷公炮炙论》B.《本草拾遗》C.《炮炙大法》D.《神农本草经》E.《新修本草》

4.我国第一部药典性著作是:

A.《本草纲目》B.《证类本草》C.《新修本草》D.《本草经集注》E.《神农本草经》

5.最早采用图文对照编写方法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B.《名医别录》C.《徐之才药对》D.《李当之药录》E.《新修本草》

6.宋代的本草代表著作是:

A.《开宝本草》B.《本草纲目》C.《嘉祐本草》D.《证类本草》E.《本草衍义》

7.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是:

A.《本草品汇精要》B.《本草纲目》C.《证类本草》D.《图经本草》E.《本草原始》

1.C2.E3.A4.C5.E6.D7.B

(二)B型题(A、B、C、D、E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载药365种B.载药730种C.载药844种D.载药1500种E.载药1892种

1.《本草纲目》的载药数是:

2.《本草经集注》的载药数是:

A.《本草纲目》B.《本草原始》C.《救荒本草》D.《滇南本草》E.《本草从新》

3.明代著名的食疗本草是:

4.明代著名的地方本草是:

1.E2.B3.C4.D

(三)X型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

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

1.成书于宋代的本草专著有:

A.《本草拾遗》B.《开宝本草》C.《本草经集注》D.《证类本草》E.《本草纲目》

2.官修本草有:

A.《新修本草》B.《开宝本草》C.《证类本草》D.《嘉祐本草》E.《本草品汇精要》

1.BD2.ABDE

 

第2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种,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传统被称为:

A.特产药材B.名产药材C.道地药材D.稀有药材E.贵重药材

2.二、八月最宜采集的药材是:

A.叶类B.花类C.全草类D.果实类E.根及根茎

1.C2.E

(二)B型题(A、B、C、D、E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黄连、附子B.薄荷、苍术C.细辛、五味子D.阿胶E.地黄

1.道地药材产于四川的是:

2.道地药材产于东北的是:

A.枸杞B.当归C.阿胶D.牛膝E.党参

3.道地药材产于甘肃的是:

4.道地药材产于山西的是:

1.A2.C3.B4.E

(三)X型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

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

1.四川的道地药材有:

A.地黄B.黄连C.川芎D.乌头E.茯苓

2.确定道地药材的主要因素有

A.产地B.品种C.质量D.产量E.疗效

1.BCD2.ABCDE

 

第3章中药的炮制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种,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不溶于水的药物研成细末后再入水中搅匀或研磨的炮制方法称为:

A.润B.漂C.水飞D.淬E.潬

2.清水漂洗海藻的目的是:

A.消除烈性B.清洁药物,去掉盐分C.便于制剂D.便于储藏E.改变性能

3.巴豆制霜的目的是:

A.消除毒性B.增强药效C.改变药性D.便于储藏E.纯净药材

4.醋炙香附的目的是:

A.增强疗效B.减低毒性C.改变药性D.便于服用E.有利储藏

5.生首乌制熟的目的是:

A.减低毒性B.改变药性C.增强疗效D.便于服用E.有利储藏

6.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炮制方法,称为

A.煮法B.蒸法C.炖法D.潬法E.淬法

1.C2.B3.A4.A5.B6.D

(二)B型题(A、B、C、D、E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蜜炙B.酒炙C.醋炙D.姜炙E.盐炙

1.为了增强药物的活血作用,宜采用

2.为了增强药物的补肾作用,宜采用

A.修制法B.水制法C.火制法D.水火共制法E.其他制法

3.漂法属于:

4.淬法属于:

1.B2.E3.B4.D

(三)X型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

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

1.中药炮制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作用,提高疗效B.降低毒副作用C.改变性能和功效D.便于调剂E.便于定向用药

2.常用的炮制方法有:

A.修制B.水制C.火制D.水火共制E.其他制法

3.水火共制法有:

A.炙B.蒸C.淬D.潬E.煨

4.水制法有:

A.煮B.润C.漂D.淬E.潬

5.炙法常用的液体辅料有:

A.蜜B.蛤粉C.醋D.酒E.姜汁

6.属于其他制法的是:

A.喷洒B.发酵C.制霜D.水飞E.药拌

1.ABCDE2.ABCDE3.BCD4.BC5.ACDE6.BCE

第4章药性理论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种,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四气的确定是:

A.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B.从疾病的性质中总结出来的D.从季节的不同变化结出来的

C.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中概括出来的E.以上都不是

2.寒凉药的作用是:

A.暖肝散结B.温里散寒C.清热解毒D.补火助阳E.回阳救逆

3.苦味药的作用是:

A.能和能缓B.能燥能泄C.能下能软D.能收能涩E.能行能散

4.淡味药的作用是:

A.能和能缓B.能下能软C.能燥能泄D.能收能涩E.能渗能利

5.治疗筋脉拘急疼痛的药物多具有:

A.辛味B.甘味C.酸味D.苦味E.咸味

6.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

A.酸味B.咸味C.辛味D.苦味E.淡味

7.辛味药临床一般治疗:

A.表证及气血阻滞证B.呕吐呃逆C.久泻久痢D.瘰疬、瘿瘤、痰核E.大便燥结

8.涩味药多用于治疗:

A.胃热消渴B.水肿、小便不利C.胸胁苦满D.恶心呕吐E.虚汗、遗精滑精

9.芳香药多具有

A.辛味B.甘味C.苦味D.酸味E.淡味

10.具有沉降性质的性味是:

A.苦温B.辛温C.苦寒D.甘寒E.咸温

11.具有升浮性质的性味是:

A.甘、辛、凉B.辛、苦、热C.辛、甘、温D.淡、甘、寒E.以上都不是

12.归经是指:

A.药物具有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B.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

C.药物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D.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E.药物对于机体有无毒副作用

13.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阴阳学说B.脏腑经络理论C.药性理论D.药味理论E.五行学说

14.确定归经学说的依据是:

A.阴阳学说B.五行学说C.脏腑经络理论D.药性理论E.所治病证

15.胁痛易怒、抽搐惊悸等证当选用

A.归心经的药物B.归肝经的药物C.归肺经的药物D.归肾经的药物E.归脾经的药物

16.运用药物的归经理论还须考虑:

A.药物的用量B.药物的用法C.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D.药物的采集E.药物的炮制

17.中药的副作用是指:

A.配伍不当出现的反应B.药不对证出现的不良反应C.达不到常规用量不能控制病情

D.超过常规用量时出现的不适反应E.在常规计量时出现的与疗效无关的不适反应

18.古代认为“毒性”的含义是:

A.药物的毒性B.药物的偏性C.药物的副作用D.药物的疗效E.药物的总称

1.C2.C3.B4.E5.B6.A7.A8.E9.A10.C11.C12.D13.B14.E15.B16.C17.E18.B

(二)B型题(A、B、C、D、E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发散、行气、行血B.收敛固涩C.软坚散结、泻下D.补益、和中、缓急E.渗湿利水

1.甘味药的作用是:

2.辛味药的作用是:

A.四气B.五味C.归经D.毒性E.升降浮沉

3.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是:

4.反映药物作用趋势的是:

A.用附子、干姜治疗腹中冷痛、脉沉无力B.用猪苓、茯苓治疗水肿、小便不利

C.用黄芩、板蓝根治疗发热口渴、咽痛D.用山茱萸、五味子治疗虚汗、遗精E.用麻黄、薄荷治疗表证

5.属于“疗寒以热药”治疗原则的是:

6.属于“疗热以寒药”治疗原则的是:

A.归心经B.归肝经C.归脾经D.归肺经E.归肾经

7.朱砂能治疗心悸失眠,具有重镇安神之功,其归经为:

8.杏仁能治疗胸闷喘咳,具有止咳平喘之功,其归经为:

1.D2.A3.C4.E5.A6.C7.A8.D

(三)X型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

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

1.中药性能的基本内容包括:

A.四气B.五味C.升降浮沉D.归经E.毒性

2.苦味药的作用是:

A.清泄火热B.坚阴C.通泄大便D.泄降气逆E.燥湿

3.温热药的功效是:

A.清热解毒B.凉血解毒C.温里散寒D.补火助阳E.回阳救逆

4.影响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是:

A.四气B.五味C.药物质地D.配伍E.炮制

5.升浮药物的作用有:

A.升阳发表B.消导积滞C.温里散寒D.涌吐E.开窍

6.沉降药物的作用有:

A.泻下B.清热C.重镇安神D.收敛E.止咳平喘

7.产生中药毒性的主要原因有:

A.剂量过大B.误服伪品C.炮制不当D.制剂服法不当E.配伍不当

1.ABCDE2.ABCDE3.CDE4.ABCDE5.ACDE6.ABCDE7.ABCDE

第5章中药的配伍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种,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相须、相使配伍可产生:

A.协同作用,增进疗效B.拮抗作用,降低疗效C.减毒作用D.毒副作用E.以上都不是

2.黄芪与茯苓配伍,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功效,这种配伍关系属于:

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杀E.相恶

3.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这种配伍关系属于:

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杀E.相恶

4.两种药物配伍能产生剧烈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

A.相须B.相使C.相反D.相杀E.相恶

5.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能消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

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恶E.相杀

1.A2.B3.E4.C5.D

(二)B型题(A、B、C、D、E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杀E.相恶

1.麻黄与桂枝配伍属于:

2.生姜与半夏配伍属于:

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反E.相恶

3.全蝎与蜈蚣属于:

4.枸杞子与菊花属于:

1.A2.D3.A4.B

(三)X型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

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

1.中药配伍的目的是:

A.增强疗效B.减轻毒性C.扩大治疗范围D.适应复杂病情E.改变药物的味

2.使用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应考虑的配伍方法是:

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杀E.相反

3.属于相杀的配伍关系是:

A.金钱草与雷公藤B.绿豆与巴豆C.生姜与黄芩D.黄连与木香E.麝香与杏仁

1.ABCD2.CD3.ABE

第6章中药的用药禁忌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种,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与乌头相反的药物应除外:

A.玄参B.白及C.贝母D.瓜蒌E.半夏

2.属于十八反的配伍药对是:

A.甘草与海藻B.丁香与郁金C.人参与五灵脂D.三棱与莪术E.川芎与牛膝

3.属于十九畏的配伍药对是:

A.川乌与草乌B.桃仁与红花C.官桂与赤石脂D.乌头与贝母E.甘草与甘遂

4.妊娠禁用药应除外:

A.牵牛B.桃仁C.巴豆D.莪术E.水蛭

5.妊娠慎用药应除外:

A.牛膝B.白术C.大黄D.红花E.附子

1.A2.A3.C4.B5.B

(二)B型题(A、B、C、D、E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陈皮配半夏B.石膏配牛膝C.乌头配半夏D.生姜配黄芩E.丁香配郁金

1.属于十八反的是:

2.属于十九畏的是:

A.乌头B.甘草C.三棱D.芒硝E.藜芦

3.不宜与瓜蒌同用的药是:

4.不宜与牙硝同用的药是:

A.海藻B.贝母C.玄参D.水银E.朴硝

5.不宜与砒石同用的药物是:

6.不宜与硫黄同用的药物是:

1.C2.E3.A4.C5.D6.E

(三)X型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

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

1.用药禁忌包括:

A.配伍禁忌B.妊娠禁忌C.饮食禁忌D.炮制禁忌E.证候禁忌

2.与藜芦相反的药物有:

A.人参B.细辛C.玄参D.沙参E.丹参

1.ABCE2.ABCDE

第7章中药的剂量和用法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种,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入汤剂需先煎的药物是:

A.薄荷、白豆蔻B.蒲黄、海金沙C.人参、阿胶D.磁石、牡蛎E.以上均不是

2.入汤剂需后下的药物是:

A.磁石、牡蛎B.蒲黄、海金沙C.薄荷、白豆蔻D.人参、鹿茸E.芒硝、阿胶

3.蒲黄、旋覆花等药入煎剂宜:

A.包煎B.后下C.先煎D.烊化E.冲服

4.宜饭后服用的药是:

A.峻下逐水药B.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C.驱虫药D.安神药E.截疟药

5.中药传统的给药途径是:

A.舌下给药B.直肠给药C.口服和皮肤给药D.粘膜表面给药E.吸入给药

1.D2.C3.A4.B5.C

(二)B型题(A、B、C、D、E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先煎B.后下C.包煎D.另煎E.烊化

1.钩藤入汤剂宜:

2.西洋参入汤剂宜:

A.先煎B.后下C.包煎D.另煎E.冲服

3.细小而含粘液质多的种子类药入汤剂宜:

4.贝壳类药入汤剂宜:

1.B2.D3.C4.A

(三)X型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

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

1.临床上确定中药用量的主要依据是:

A.服药的季节B.所用药物的性质C.患者年龄、体质、病情D.剂型E.配伍

2.宜冲服的药物是:

A.矿物药B.胶类药C.芳香药D.汁液性药E.贵重药

3.煎药器具最宜选用:

A.砂锅B.瓦罐C.铁锅

D.不锈钢锅E.铝锅

1.ABCDE2.DE3.AB

第8章解表药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

A.柴胡B.辛夷C.升麻D.生姜E.白芷

2.羌活的性味是:

A.辛、甘,温B.辛、苦,温C.辛、涩,温D.辛、咸,温E.辛、酸,温

3.桂枝治疗风寒表虚证,宜配伍:

A.麻黄B.白术C.附子D.白芍E.细辛

4.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组是:

A.麻黄、荆芥B.香薷、紫苏C.生姜、桂枝D.麻黄、香薷E.防风、白芷

5.治疗夏季乘凉饮冷、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证,宜选用:

A.荆芥B.香薷C.桂枝D.细辛E.荆芥

6.治疗外感风寒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者,宜首选:

A.防风B.香薷C.细辛D.紫苏E.白芷

7.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咳嗽气喘者,宜首选:

A.麻黄B.杏仁C.石膏D.甘草E.桔梗

8.既能解表散寒,又能解鱼蟹毒的药物是:

A.麻黄B.桂枝C.香薷D.荆芥E.生姜

9.功能止血的药物:

A.荆芥B.紫苏C.防风D.麻黄E.桂枝

10.善祛上半身风湿的药是:

A.羌活B.白芷C.藁本D.独活E.细辛

11.素有“夏月麻黄”之称的药是:

A.紫苏B.藿香C.佩兰D.荆芥E.香薷

12.治疗疮疡肿痛,宜选用的药是:

A.羌活B.白芷C.藁本D.细辛E.防风

13.善治鼻渊头痛的药物是:

A.羌活B.辛夷C.藁本D.紫苏E.荆芥

14.误服生半夏中毒,应考虑选用:

A.麻黄B.紫苏C.羌活D.生姜E.白芷

15.下列哪项不是紫苏的主治证?

A.风寒表证B.阳虚水肿C.妊娠呕吐D.鱼蟹中毒E.脾胃气滞

16.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胜湿、止痛、止痉的药物是:

A.荆芥B.防风C.香薷D.紫苏E.桂枝

17.下列药物中,长于清利头目的是:

A.葛根B.柴胡C.升麻D.蔓荆子E.淡豆豉

18.咳嗽痰稠,鼻咽干燥,属燥热伤肺者,治疗宜选用:

A.薄荷B.升麻C.葛根D.蔓荆子E.桑叶

19.蝉蜕的归经是:

A.归肺、脾经B.归肺、肾经C.归肺、心经D.归肺、肝经E.归肺、胃经

20.治疗风热郁闭,咽喉肿痛,大便秘结者,应首选:

A.薄荷B.蝉蜕C.菊花D.蔓荆子E.牛蒡子

21.下列除哪项外均具有明目功效?

A.菊花B.桑叶C.蝉蜕D.牛蒡子E.决明子

22.功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

A.薄荷B.牛蒡子C.桑叶D.菊花E.蔓荆子

23.治疗肝经风热,目赤肿痛,宜选用:

A.柴胡B.牛蒡子C.葛根D.蝉蜕E.升麻

24.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A.薄荷B.蝉蜕C.桑叶D.菊花E.牛蒡子

25.具有透疹作用的药组是:

A.蝉蜕、金银花、菊花B.薄荷、葛根、升麻C.紫草、牛蒡子、防风D.桑叶、薄荷、菊花

E.荆芥、连翘、升麻

26.既能发表解肌,又能升阳止泻的药物是:

A.升麻B.葛根C.柴胡D.桑叶E.薄荷

27.菊花具有的功效是:

A.平降肝阳,息风止痉B.疏风清热,息风止痉

C.疏散风热,清热解毒D.清肺止咳,清热解毒E.疏风清热,清利咽喉

28.柴胡治疗少阳证,寒热往来,宜配伍:

A.黄芩B.黄连C.黄柏D.苦参E.龙胆草

29.柴胡、升麻都具有的功效是:

A.解表生津B.清热解毒C.疏肝解郁D.透发麻疹E.升阳举陷

30.蝉蜕具有的功效是:

A.明目退翳、息风止痉B.透发麻疹、利咽止咳C.解毒透疹、止泻止痢

D.明目退翳、除烦止渴E.息风止痉、排脓消痈

31.下列哪组药物都具有升阳、发表作用?

A.麻黄、桂枝、香薷B.荆芥、防风、紫苏C.羌活、白芷、藁本D.薄荷、蝉蜕、牛蒡子E.升麻、柴胡、葛根

32.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A.桑叶、菊花B.薄荷、牛蒡子C.柴胡、葛根D.升麻、牛蒡子E.升麻、桑叶

1-5.DBDDB6-10.DAEAA11-15.EBBDB16-20.BDEDE21-25.DADBB26-30.BCAEA31.E32.D

(二)B型题(A、B、C、D、E是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少阳头痛B.太阳头痛C.阳明头痛D.少阴头痛E.厥阴头痛

1.羌活善治:

2.白芷善治:

A.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利水消肿B.既能发散风寒,又能温化痰饮C.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和中止呕

D.既能发散风寒,又能祛除风湿E.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宣通鼻窍

3.麻黄、香薷都具有的功效是:

4.白芷、细辛都具有的功效是:

A.宣肺平喘B.温通经脉C.止血D.行气宽中E.胜湿止痛

5.桂枝具有的功效是:

6.荆芥具有的功效是:

A.行气宽中B.和中化湿C.温经通阳

D.宣肺平喘E.温中止呕

7.生姜具有的功效是:

8.香薷具有的功效是:

A.桂枝B.麻黄C.防风D.香薷E.紫苏

9.治疗痰饮病眩晕,宜选用:

10.治疗破伤风证,宜选用:

A.息风止痉B.平肝明目C.和解退热D.清热解毒E.升阳止泻

11.葛根具有的功效是:

12.桑叶具有的功效是:

A.先煎B.后下C.另煎D.包煎E.烊化

13.薄荷入汤剂宜:

14.辛夷入汤剂宜:

A.疏肝解郁B.清热解毒C.清肺润燥D.息风止痉E.生津止渴

15.柴胡具有的功效是:

16.升麻具有的功效是:

1.B2.C3.A4.E5.B6.C7.E8.B9.A10.C11.E12.B13.B14.D15.A16.B

(三)X型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

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

1.麻黄常用治:

A.风寒表证B.胸痹心痛C.咳嗽气喘D.风水水肿E.脾胃气滞

2.具有通鼻窍功效的药物是:

A.桂枝B.白芷C.细辛D.辛夷E.苍耳子

3.紫苏可用治:

A.水肿B.脾胃气滞C.痰饮病D.风寒感冒E.进食鱼蟹中毒

4.常用治鼻塞鼻渊的药物是:

A.辛夷B.白芷C.苍耳子D.细辛E.香薷

5.白芷具有的功效是:

A.散风解表B.通窍止痛C.燥湿止带D.消肿排脓E.温肺化饮

6.防风可用治:

A.风寒表证B.风热表证C.风寒湿痹D.崩漏便血E.破伤风证

7.功能发汗解表,利水消肿的药物有:

A.麻黄B.荆芥C.香薷D.紫苏E.防风

8.细辛的使用注意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