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优质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08393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优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优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优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优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优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优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优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优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优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优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优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优质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优质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优质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优质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优质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优质教案.docx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优质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优质教案.docx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田家四季歌优质教案

识字4田家四季歌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首儿歌,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农民一年的农事活动,赞美了农家人的辛勤劳动,抒发了他们收获的喜悦。

学习本课,既可了解一年四季农作物生长和农事活动常识,又能感受辛勤劳动带来的愉悦。

课文共4小节,抓住农家生活特点,依次写了四季农事。

春天草长莺飞,麦苗嫩、桑叶肥;夏天养蚕插秧,农事繁忙;秋天稻谷成熟,丰收在望;冬天新雪初霁,赶制年衣。

四季时令鲜明,富有浓郁的田家生活气息。

儿歌每节3行,长短句交错,一节一韵,好像一首自然纯朴的民歌,读来别有一番韵味。

儿歌语言文白相间,许多语句都是从古诗文中演化而来的。

本课4幅插图,色彩淡雅,意境优美。

第一幅是“留连戏蝶时时舞”,第二幅是“带月荷锄归”,第三幅是“鹅湖山下稻粱肥”,第四幅是“瑞雪兆丰年”,呼应儿歌内容,有助于理解课文。

因为学生对农家生活可能缺乏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准备一些图片,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农事活动。

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抽个周末去乡村体验生活。

教学目标:

1.认识“季、蝴”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了”,会写“季、吹”等10个字,会写“四季、月光”等4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了解田家四季农事,体会农民的勤劳与辛苦。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第1、2小节出现的10个生字,会写“季、吹、肥、农、忙、归、戴”等7个字,会写“四季、月光”等4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田家春、夏两季的农事活动。

要点把握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学习第1、2小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猜字谜。

导语:

同学们喜欢猜字谜吗?

在上课之前,老师来给大家出3个字谜,看谁能最快猜出来。

聪明的同学应该能猜到这些字谜与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有关,提示到此为止。

我们快来猜一猜吧!

字谜一:

三人同日去看花。

(春)

字谜二:

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

(秋)

字谜三:

夕阳底下一对瓜。

 (冬)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过渡:

同学们真是猜谜高手!

这3个字谜都与季节有关。

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就描述了四季农事。

季节不同,农民伯伯做的事也不同。

我们先来一起读读课题。

(板书课题:

田家四季歌)

二、理解课题,学习字词

1.理解课题的含义。

学生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预设:

“田家”是什么意思?

田家四季歌是一首什么歌?

过渡:

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的问题非常有思考价值。

相信我们学完这篇课文,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咱们先来看几幅图片。

(1)理解“田家”。

①课件出示几幅农村生活图片(割麦子、插秧、采桑叶、犁地),学生欣赏。

②教师总结:

这些以种田为主的人家,我们就叫“田家”,也就是农家。

这些种田的人民就叫“农民”。

(2)理解“四季”。

过渡:

刚才我们猜了关于“春、秋、冬”的字谜,现在让我们来欣赏四季的风景,同学们看看下面的图片,能说说它们分别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

①课件内容:

桃园图。

(春季——桃花朵朵,争奇斗艳)

②课件内容:

荷塘图。

(夏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③课件内容:

落叶图。

(秋季——金色的树叶像一只只蝴蝶在风中翩翩起舞)

④课件内容:

雪梅图。

(冬季——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小结:

田家四季歌,就是描述农民在春夏秋冬四季里的农事活动的歌谣。

2.指名朗读“四季”,识记“季”字。

方法指导:

(1)对比识字。

“季”和“李”很像,李树是一种树木,所以“李”字上面是木字头,“季”比“李”上面多了一撇,是个“禾”字。

(2)加一加识字。

“禾”加“子”,就是“季”。

(3)字理识字。

(课件出示会意字字理图)上面是禾苗,下面是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合起来表示幼小的禾苗。

3.认读四个季度的名称(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巩固“季”字的读音和字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

同学们,现在我们把“春、夏、秋、冬”这四个字宝宝送回课文,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

还可小组合作读、拍手读。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思考:

儿歌里讲了四季中的哪几样景物?

用“——”画出来。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指四名同学按小节朗读课文,思考:

这首歌谣有几个小节?

每个

小节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这首歌谣共有4个小节,依次写了四季农事。

第1小节写的是春天草长花开、麦苗儿嫩、桑叶儿肥;第2小节写的是夏天采桑养蚕、插秧,农事繁忙;第3小节写的是秋天稻谷成熟,获得丰收;第4小节写的是冬天雪后初晴,赶制年衣。

四、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学习课文第1节,感受春天万物生长、草长莺飞的季节特点。

过渡: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美丽季节,在乡村,春天的景色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1节,读出春天的美好。

1.指名读第1节。

思考:

这一节都写了哪些事物?

填空读:

春季里,吹,开长。

多嫩,正肥。

2.集体交流。

(教师板书:

春风、花、草、蝴蝶、麦苗儿、桑叶儿)

预设:

提醒学生“麦苗儿、桑叶儿”两处不应读成儿化音。

还要注意“花开草长”的“长”要读成zhǎnɡ,而不能读成chánɡ。

可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儿歌描绘的是春天里小草长高、花朵开放的画面,所以是“花开草长”。

3.看图识字词。

(1)出示蝴蝶图,指名读“蝴蝶”,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字的特点。

(都是虫字旁。

)再让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类似的字词。

(蜻蜓、蚂蚁、蜘蛛。

小结:

与小昆虫有关的字通常用虫字旁作偏旁。

(2)出示麦苗儿图片,学生观察并交流:

什么是麦苗儿?

你还知道什么苗儿?

(树苗儿、花苗儿等。

(3)出示桑树、桑叶、桑果儿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桑”字。

(4)重点理解:

①嫩:

课件出示嫩叶图,说说其颜色、形态等,再出示老叶、黄叶图,加以对比。

②肥:

课件出示桑叶肥大图,说说“肥”给你的感觉,再出示细叶、枯叶图,加以对比。

4.学生交流其他识字方法。

◆加一加

“蝴”是“虫”加“胡”;“桑”是三个“又”加“木”;“肥”是“月”加“巴”。

◆联系生活经验识字

“肥”字在口语中经常会用到,可结合日常使用情况,联想识字。

5.师生合作,创设情境,朗读课文。

(第1节以描写春景为主,朗读节奏舒缓)

师: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风儿轻轻地吹,吹红了桃花,吹白了梨花,吹醒了迎春花,蝴蝶儿在林间翻飞。

这是什么样的?

生:

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

师:

麦苗一片青翠,又大又圆的桑叶儿在风中摇曳。

这又是什么样的?

生:

麦苗儿多嫩,桑叶儿多肥。

师:

(课件出示教材第一幅图)看,这春景多明媚!

(二)学习课文第2节,了解农民夏季的农事活动。

过渡:

“夏季里,农事忙。

”同学们,夏季里农民伯伯在忙什么呢?

大家自由读读第2节。

1.学生朗读,思考:

这一节主要写了哪些农事活动?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采桑养蚕、插秧。

2.课件出示农家生活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采桑养蚕”和“插秧”。

明确:

“采桑养蚕”“插秧”写出了桑叶儿和麦苗儿的变化。

说一说:

除了采桑养蚕、插秧,农民伯伯还有哪些农事要干呢?

生:

农民伯伯还要耕了农田又除草。

生:

农民伯伯还要割了麦子又打谷。

师:

农民伯伯在夏季里除了要采桑养蚕、插秧,还要除草、积肥……真是“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农民伯伯实在是太忙了。

农民伯伯忙成什么样了呢?

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3.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句子并理解:

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1)联系生活,说一说“早起”:

爸爸妈妈每天什么时候起床?

什么时候下班?

师:

爸爸妈妈如此辛苦,你想对他们说一句什么话呢?

(学生练习说话,表示对爸爸妈妈的体谅)

(2)课件出示教材第二幅图,描述图片,理解“戴月光”的意思。

示例:

夜幕降临,月光洒遍田野,农民伯伯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

他们的身体虽然疲惫,但心情却是愉悦的。

小结:

“戴月光”就是月光洒在农民伯伯的身上,说明他们回家时已经很晚了,月亮都升到半空中了,这就是“归来戴月光”。

(3)出示“戴”“带”,指导辨析对比。

戴:

把东西戴在头上、脸上、脖子上,都用“戴”。

如“戴红领巾、戴项链、戴手表”等。

带:

把东西随身带着,或者表示腰带、鞋带之类的带子,就用“带”。

如“带上书包、带领、系带子”等。

辨一辨:

①妈妈(戴)上心爱的珍珠项链,(带)着行李,去度假了。

②农民伯伯(戴)着草帽,挥着锄头,披星(戴)月地在田间劳作。

4.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第2节,也可以男女生合作读。

指导:

第2节押“ɑnɡ”韵,注意“忙、秧、光”要读准确,朗读节奏可略加快,如“采了……又……”“早起……归来……”,体现农事的忙碌。

小结:

农家人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可谓是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地辛勤劳作。

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一首写农民劳动很辛苦的诗——《悯农》,大家一起来背一背。

(生齐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老师希望大家能将这句话牢记在心。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

季、吹、肥、农、事、忙、归、戴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

◆书写指导

季上下结构,横画的长短不一致,下面“子”的横画要长一些。

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右边“欠”的第三笔撇从田字格中心起笔,捺要写舒展。

肥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左边的“月”要写瘦长一些;右边的“巴”末横在横中线上,竖弯钩的竖段在竖中线上。

农独体字,整体居田字格中间。

注意笔顺是点、横钩、撇、竖提、撇、捺。

注意和“衣”字区别开。

事首尾横长,横下“口”扁;“”的长横两端出头;竖钩的竖段在竖中线上。

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右边竖折从田字格中心起笔,收笔窄于长横右端。

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第一笔是一个短竖,第二笔是竖撇。

戴半包围结构,书写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土”字长横从左上格延至右上格,左低右高,“戈”的斜钩是字的主笔,起笔高,收笔低。

预设:

“季”是上下结构,重点指导学生观察横画的距离和长短;“吹、肥、忙、归”是左右结构的字,重点指导左窄右宽;“戴”是本课书写难点,重点指导学生用部件组成识记字形。

3.教师范写“戴”,学生描红再临写。

4.集体讲评,师生评议后再做修改,使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六、拓展交流,巩固提升

1.农家在一年四季中都有哪些主要的农事活动?

请家人给

你讲一讲,或者自己查一查资料。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

“英才好阅读”丛书)

课时目标

1.认识第3、4节出现的7个生字,理解并掌握多音字“场”和“了”,会写“辛、苦”2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课文第3、4节,感知秋季、冬季的农事活动。

要点把握

1.了解课文第3、4节的主要内容。

2.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知劳动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词语。

四季蝴蝶麦苗儿桑叶儿正肥农事归来戴月光

2.学生拿出字卡,小组内开展复习活动。

(1)小组长拿出字卡,小组同学轮流认字,其他同学纠正字音。

(2)小组成员自由选择喜欢的字卡,拼读、组词、说完整的句子,其他同学适当纠正。

3.学生齐读全诗,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二、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过渡: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农家春季、夏季生活的忙碌。

那么,农家秋季、冬季的生活又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先来看看秋季的活动。

(一)学习课文第3节,感受农家丰收的喜悦。

1.学生自由朗读第3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稻上chánɡ场ɡǔ谷粒虽然xīn辛kǔ苦喜洋洋

◆学习多音字“场”

读音指导:

“场”大多数情况下读第三声,表示“处所,能适应某种需要的较大的地方”,如“操场、球场、广场、菜场、农场”等。

本课中的“场”读第二声,专指“平坦的空地,多半用来脱粒、晒粮食”,如“打场”。

(课件出示教材第三幅图)

◆学习“谷”“粒”

(1)出示稻穗长满稻谷、稻谷脱粒的图片,认读“谷”“粒”。

(2)口头扩词:

山谷、稻谷、米粒、颗粒

◆学习“虽”“辛苦”

(1)指名朗读第2句。

过渡:

老师这里有三个字谜,谜底都藏在句子里,同学们快来猜一猜吧!

(课件出示谜语)

①虫子张开大嘴。

(虽)②站立十分钟。

(辛)③古代一种草。

(苦)

(2)出示词语“虽然”“辛苦”,引导学生用这两个词语造句,体会词语的含义。

示例:

辛苦……爸爸工作很辛苦。

农民伯伯辛苦地劳动。

虽然……虽然今天下大雨,但是小朋友们还是按时到校了。

3.师生共读课文,结合课文想象秋天的丰收景象。

引读: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大地披金衣,稻田翻波浪,还有数不清的香甜的水果……这真是——(生齐读:

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

)农民伯伯虽然每天都很累,但丰收的喜悦荡漾在脸上,这真是——(生齐读: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指导: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劳动创造幸福,所以朗读时节奏要欢快,句末语调要上扬,体现农民丰收的喜悦。

4.课件出示农民割稻子、打谷的视频,让学生直观体会农民的劳动。

(板书:

稻上场、打谷)

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联系春季、夏季农民的劳动,说说对“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的理解。

小结:

虽然春、夏、秋三季农民辛苦忙碌,但是看到丰收的景象,想到自

己的日子越过越好,他们的心里一定充满了喜悦。

5.讨论:

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对待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二)学习课文第4节,感受农家轻松闲适的生活场景。

过渡:

春种秋收,农民伯伯辛苦了一年,获得了大丰收。

很快,冬天来了,这时的农家又是一副怎样的生活场景呢?

1.学生自由朗读第4节,再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

◆学习多音字“了”

(1)学生找一找课文中“了”字的两种读音。

出示句子:

采了(le)蚕桑又插秧。

一年农事了(liǎo),大家笑盈盈。

读音指导:

“了”在第一句中读le,表示采桑已经完成,扩词:

好了、行了;在第二句中读liǎo,表示一年的农事全部结束,扩词:

知了、了解。

(2)学生自己练习读一读,然后教师指名读、齐读、拍手读。

2.找出活动,体会农家的心情。

(板书:

制新衣)

(1)(课件出示教材第四幅图、农民制新衣图)冬季雪后的景象是怎样的?

(大雪给屋顶、田野、树木穿上白毛衣。

田野里白茫茫一片,但雪下的植物正萌动着无限生机,让人想到了“瑞雪兆丰年”的俗语。

(2)“一年农事了,瑞雪兆丰年。

”农民伯伯和家人坐在家中干什么呢?

又会聊些什么呢?

(男人围在火炉旁,一边看雪霁后的田野,一边展望来年丰收的场景;

女人麻利地用新收的棉花赶制过年的新衣,拉着家常,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

果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呀!

小结:

当寒冷的冬季到来时,窗外大雪纷纷,农家却温暖如春,他们围坐在火炉旁,想到一年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冬天和来年的幸福生活,他们的脸上就乐开了花。

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再来读一读第4节吧!

三、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过渡:

接下来,让我们齐读整首儿歌,注意儿歌的节奏,在儿歌中再一次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1.出示儿歌,生配乐读。

田家四季歌

春季里,春风吹,

花开草长/蝴蝶飞。

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

夏季里,农事忙,

采桑养蚕/又插秧。

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秋季里,稻上场,

谷像黄金/粒粒香。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冬季里,雪初晴,

新制棉衣/暖又轻。

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

2.课件出示课文的四幅图,通俗地说说儿歌的内容;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补充,再共同描绘图片内容。

3.学生尝试背诵全诗。

过渡:

同学们,你们看,田家四季里,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小节背给大家听。

(学生试背)

4.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体会“劳动创造美”。

小结:

农民伯伯辛勤地劳作,这才有了我们吃的粮食、我们穿的衣服……我们要感谢他们,更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四、观察交流,指导写字

1.出示2个生字:

辛、苦,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难写的笔画。

2.交流:

你认为哪个字难写?

提出来,大家共同商议书写方法。

书写指导:

“辛、苦”都有一长横,是整个字的主笔,写时略长,平整一些。

辛“立”宽扁,“十”窄、长。

“立”末横在横中线上,最长,“十”竖在竖中线上。

苦“艹”扁“古”大。

“古”长横在横中线上,竖从田字格横中线上侧起笔,略向左斜。

3.学生描红后书写。

展示评议,比一比谁写得最漂亮。

小结: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大呀!

我们不但了解了农民伯伯一年四季的辛苦,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劳作的快乐。

我们还成了小小朗诵家、小小书法家、背诵小能手!

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像儿歌中的农民伯伯一样,在辛苦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五、拓展阅读,作业设计

1.读一读下面的《四季儿歌》。

四季儿歌

春风暖,布谷叫,小苗出土咧嘴笑。

夏天热,蝉儿叫,荷花出水咧嘴笑。

秋天凉,雁儿叫,颗颗棉桃咧嘴笑。

冬季里,雪花飘,朵朵梅花咧嘴笑。

过新年,放鞭炮,小朋友们咧嘴笑。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板书设计

田家四季歌

春季:

春风花草蝴蝶

麦苗儿桑叶儿

夏季:

采桑养蚕插秧身体虽辛苦

秋季:

稻上场打谷心里喜洋洋

冬季:

制棉衣

◆想象画面,语境识字(教学重点)

师:

小朋友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听听音乐,听听老师的诵读,你的眼前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教师配乐朗读第1节,学生静静地听,时而脸上浮现出微笑)

生:

我看见了春姑娘,它穿着花裙子,轻轻地在我眼前飞来飞去。

(教师板书“春”)

生:

我看见了风娃娃,它呼呼地吹,一吹,花就开了,小草也绿了。

(教师板书“春风”“花”“草”)

生1:

小树也发芽了。

那小芽可嫩了。

生2:

花可好看了,五颜六色的,小蜜蜂来采蜜了,小蝴蝶在和花比美。

师:

(举起带图片的“蝴蝶”词卡)飞到你眼前的是这只小蝴蝶吗?

(生点头,师生相视一笑)快领大家读一读!

(生领读)

生:

老师,我看见小苗儿发芽了,长出了又小又嫩的叶子。

师:

多么可爱的小苗儿啊!

(举出“苗”的字卡)能告诉我,都有哪些小苗儿发芽了吗?

生1:

花苗儿。

生2:

豆苗儿,我最爱吃豌豆苗儿。

(生哈哈笑起来)

师:

(相机在课件中出示麦苗儿)这是什么苗儿?

生:

麦苗儿!

师:

在北方,通常种麦子,春天里就有“麦苗儿”(板书“麦苗儿”),南方会种水稻,春天里就有“水稻苗儿”。

跟老师大声读一读,麦苗儿——

生:

麦苗儿。

师:

(在课件中出示桑叶儿)这是什么呢?

在春天里长得又肥又嫩!

生:

我知道,它是桑叶儿,我在电视节目里见过。

蚕喜欢吃桑叶儿,桑叶儿还能做药材呢!

师:

你可真是万事通,快领大家读一读这个词语!

(板书“桑叶儿”)

(生领读)

师:

一段朗读,就让你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春天里那美好的事物一个个浮现在眼前,再读一读黑板上这些事物的名字。

(生读词)

师:

大家能不能把这些事物融合在一起,说出一幅完整的“春景图”呢?

注意要用上黑板上的这些词语。

(生开始自由练习说话)

赏析:

本教学片段,教师将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蝴”“蝶”“麦”“苗”“桑”融入具体的情境中,使生字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鲜活的、灵动的生命。

首先,教师将这些生字的认读蕴含在“春景图”画面的构想中,学生一边借助想象感知春天带来的美感,一边认识春天里这些美好的事物,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与生字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认读生字的兴趣,降低了识字的难度。

其次,教师通过领读词语、生活扩词、观看板书、画面描述等方式,让生字反复出现。

通过多种方式感知带有生字的词语、句子、段落,在这种具体的语境中,学生既知字音、认字形,又能借助语言环境解字义、明用法,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田家四季歌》是一首儿歌,它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农民一年的农事活动,赞美了农家人的辛勤劳动,抒发了他们收获的喜悦。

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识字方式多样。

新课程倡导随文识字,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教学中,我充分尊重这一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自主权,运用猜字谜、结合生活识字、小组合作识字等方式,鼓励学生多元化识字,提升了识字效果。

2.朗读形式丰富。

教学整首儿歌,我做到了以读代讲,以读带讲,“读”占鳌头。

课堂上,我采用了指名读、集体诵读、男女生合作读、填空读、创设情境读、小组合作对对读、拍手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农家人的辛劳,在读中感受劳动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