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1620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docx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位置交通

牛马司矿区位于湖南省中部,隶属邵阳市所管辖的邵东县境内,为国营股份制原煤生产企业,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8′~111°42′,北纬27°14′~27°18′东距邵东县城约7公里,西距邵阳市22公里。

矿区内有洛湛铁路从中部通过,设有牛马司火车站,距矿部3.5公里。

牛马司实业有限公司有专用铁路与其相接,另有潭宝(320国道)、衡宝(1814省道)公路及上瑞高速公路通过矿区,向西可达邵阳、向南至衡阳、向东至株洲、长沙,向北可达涟源、新化、怀化等地,交通十分便利。

详见插图(1-1)

图1-1牛马司矿区交通位置图

牛马司矿区地形为一宽缓盆地,四周较高、最高标高为北部牯牛岭+308.5米,一般为255米至280米。

中部较低,一般只有240米左右,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的低山丘陵地形。

第二节自然地理

矿区本处于温带、气候温和,雨水较多,最高气温39℃,最低-6.2℃。

年降雨量为110-1600mm,一般为1300mm。

水系发育沟溪甚多,主要河流有邵水从矿区南部流过,到邵阳流入资江。

西洋江从西北流向东南横切矿区,在双江口注入邵水。

桐木江为间歇性的小溪由西北转向东南穿过矿区汇于邵水。

地面山塘、水库较多,但贮水量较少,对开采并无大的影响。

本矿区位于地震强烈带但无强烈地震发生,2006年11月份曾发生一次3.6级地震,人体有明显感觉。

但对地面建筑、井下设施均无影响及破坏。

第三节矿井及小窑开发

铁箕山矿区位于矿区中部西翼,走向长4千米;倾斜宽0.4公里;面积1.6平方公里。

矿井基建始于67年11月,71年8月简易投产,一对斜井开拓方式,其设计能力为15万吨/年,因煤层倾角大,采煤方法未彻底解决,单产低,长期达不到设计能力,80年核定为12万吨。

铁箕山矿划分为东西两翼,其中西翼四个水平,东翼五个水平。

第一水平在-50以上,东西两翼的煤均由主斜井提升,东西两翼均由暗斜井提升。

(1)西翼:

-50以上为第一水平、第二水平(-50~-200)、-322第三水平(-200~-300)、442第四水平(-300~-400水平);

(2)东翼:

-50以上为第一水平面、第二水平(-50~-200)、312第三水平(-50~-300);422第四水平(-300~-500),522第五水平:

在-500以下。

铁箕山矿共有7层煤,主采2煤、1煤局部可采,其余均不可采。

小窑开采历史悠久、除矿区西翼红层覆盖部分外,其余均有分布。

第四节以往地质工作

成果如下表1-1:

表1-1牛马司矿区地质工作一览表

序号

工作

时间

(年)

性质

报告名称及论文

主要工作量

备注

1

1933

踏勘

踏勘估算储量800万吨

2

1942

踏勘

二万分之一地形地质图

3

1953

踏勘

邵阳牛马司

地质概述

一万五千分之一地形地质图

4

1954

踏勘

复勘牛马司报告

少量的山地工程,手摇钻3个

5

1955

普查

邵阳牛马司

地质报告

万分之一地形地质图

6

1956

普查

牛马司煤田

普查及初勘报告

万分之一地形地质图

7

1955-

1957

普查

邵东牛马司

煤田综合

地质报告

五千分之一地形地质图机械钻孔49个,进尺16317.33米,手摇钻5个

CK23CK32CK33CK34为水文孔

8

1961

初勘

初勘总结底稿

机械钻孔7个,进尺1880.38米

铁箕山一带23011511抽水试验

9

1962-1963

详查

牛马司矿区

地质勘探最

终报告

修测地形地质图28.1公里/米2槽探1363米3,浅钻20个,机械钻孔37个9941.23

10

1968

精查

牛马司矿区铁箕山井田精查地质报告

11

1964-1973

补勘

第二章井田地质

第一节地层

矿井所采煤层属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井田内地层从上而下为第四系残坡冲击层下

为第三系红色岩层,三迭系大冶群灰岩。

二迭系上统大隆组硅质灰岩,及龙潭组上段P2L2砂质泥岩,由新至老简述如下:

1、第四系(Q)

为黄色-棕黄色砂质粘土,粘土局部为流砂及卵石,厚约为0~19.90m,平均厚为6.33m,不整合于下第三迭、二迭系之上。

2、下第三系(E)

主要分布于向斜西北翼,东南翼只有零星小块,以砾岩、砂岩砂质泥岩及泥灰岩为主,呈紫红色,故称“红层”,厚度变化较大,向西逐步增厚,最厚地段已出含煤地层,厚146.17~561.43m,平均厚度为316.12m。

超露于二迭系、三迭系地层之上。

3.三迭系(T)

只保留了下三迭统大冶群(T1dy)灰岩,分布于向斜中部,构成低丘,整合于大隆组之上,全层厚97~624m,平均364.04m。

4.二迭系(P)

⑴二迭下统(P1)

a、栖霞组(P1q)

分布于矿区四周、构成低山,依岩性分上下两层。

下部为灰~深灰色硅质灰岩,含透镜状燧石及丰富的蜓科和腕足类化石;上部为黑色硅质泥岩夹透镜状灰岩,产腕足类化石,全层厚约60米。

b、当冲组(P1d)

黑色硅质灰岩夹硅质泥岩,含铁锰质风化后呈棕色,全厚约75米。

⑵二迭系上统(P2)

a、龙潭组(P2L)

①下段(P2L1)

由黑色砂质泥岩、泥岩及薄层状砂岩组成,含菱铁矿结核。

厚100~185m,平均厚165m。

②上段(P2L2)

以中~细粒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煤层组成。

含煤七层、自上而下为Ⅰ、Ⅱ、Ⅲ、Ⅳ、Ⅴ、Ⅵ、Ⅶ、煤层,煤层总厚度为0.53~13.67m,平均3.18m。

本段含煤系数为2.39%,产双壳类、腕足类、大羽羊齿化石。

全层厚40~235m、平均134.6m。

b、大隆组(P2d)

以致密坚硬中厚层状硅质灰岩为主,岩性和厚度较稳定、规律性明显向斜西翼较厚、东翼较薄;全层厚17~223m,平均厚度79.4m。

第二节含煤地层

二迭系上统龙潭组是本区的含煤地层,依含煤性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不含煤俗称“不含煤段”,上段含煤俗称“含煤段”。

上段由中细粒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含煤7层。

2煤层为可采层,全矿区稳定,1煤层局部可采,自下而上其岩性分别为:

(1)中粒砂岩:

灰白色厚层状,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云母、海绿石暗色矿物次之,泥质胶结,具斜层理,波痕明显,厚30~50米,平均40米。

(2)7煤层:

层位极不稳定,厚度极薄,不可采,厚0~0.20米,平均厚0.07米。

(3)砂质泥岩:

灰黑色薄层状,水平层理,厚0.24~7米,平均3.72米。

(4)中粒砂岩:

灰白色中厚至厚层状,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泥钙质胶结,微波状层理或断续波状层理,厚0~7.90米,平均3.30米。

(5)6煤层:

不发育,层位尚较稳定,厚0~0.40米,平均0.19米

(6)砂质泥岩:

灰黑色,薄层状,距6煤0.40~1米处有一层淡黄色粘土岩,全矿区稳定,为良好的标志层,近煤层处产化石大羽羊齿,厚0.72~6.55米,平均3.91米。

(7)细砂岩:

灰~灰黑色中厚层状,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泥质胶结,水平层理,厚0.52~2.90米,平均1.88米。

(8)中粒砂岩:

灰白~褐灰色,以长石,石英为主,钙质胶结,近煤层处有时为砂质泥岩,产羊齿化石东方栉羊齿,具斜层理,厚0.39~6.66米,平均3.66米。

(9)5煤层:

层位和厚度尚较稳定,不可采,厚0~0.42米,平均0.25。

(10)砂质泥岩:

灰黑色薄层状,含菱铁矿结核,水平层理,产大羽羊齿、带羊齿、苛达树,厚1.90~11.90米,平均6.18米。

(11)细砂岩:

灰~灰白色中厚层状,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及云母次之,水平层理,厚0.50~14.10米,平均3.25米。

(12)中粒砂岩:

灰~浅灰色薄层状,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水平层理,产完整的植物化石,大羽羊齿,厚0.83~9.40米,平均4.2米

(13)砂质泥岩:

灰黑色薄层状,产带羊齿,厚0~7.8米,平均0.60米。

(14)4煤层:

不发育,层位尚较稳定,厚0~0.50米,平均0.22米。

(15)砂质泥岩:

黑色薄层状,夹菱铁矿结核,水平层理发育,厚0.35~17.07米,平均5.63米。

(16)中细粒砂岩:

灰白色厚层状,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暗色矿物次之,泥质胶结,微波~水平层理,厚0.54~9.69米,平均4.84米。

(17)3煤层:

不发育,厚0~0.26米,平均0.13米。

(18)砂质泥岩:

灰黑色薄层状,水平层理发育,近3煤层处产双壳类化石裂齿蛤、肌束蛤、变带蛤,厚0.90~9.46米,平均5.14米。

(19)中细粒砂岩:

灰白色中厚层状,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钙质胶结,分选较好,微波~水平层理,厚1.00~9.33米,平均4.71米。

(20)砂质泥岩:

灰黑色薄层状,含植物根部化石,有时产完整羊齿化石、鳞木,厚0~2.56米,平均1.04米。

(21)2煤层:

全区发育,层位稳定,变化较少,结构简单,是矿区的主采煤层,厚0.24~11.40米,平均1.94米。

(22)砂质泥岩:

灰黑色中厚层状,由下往上含砂量增加,有菱铁矿结核,含丰富的植物化石、东方栉羊齿、大羽羊齿、苛达树、剑形瓣轮叶,厚0~13.42米,平均厚3.56米。

(23)细砂岩:

不稳定,灰~灰白色,中厚层状,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黄铁矿斑晶,产植物化石碎片,厚0~6.44米,平均3.32米。

(24)中粒砂岩:

灰白~浅灰色中厚层状,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层间夹砂质泥岩,底部有植物化石碎片,断续波状层理,厚0~25.67米,平均厚13.99米。

(25)1煤层:

层位尚稳定,厚度变化极大,仅在水井头、麻元村、铁箕山井北端小块可采,厚0~1.03米,平均厚0.4米。

(26)泥岩:

全区稳定,黑色团块状,上部含黄铁矿晶粒,中下部夹菱铁矿结核或薄层,底部为鳞片状泥岩,近煤处有0.01~0.02米厚的黄铁矿条带,产丰富的双壳类化石,厚2.06~38.20米,平均厚13.4米左右。

第三节井田地质构造

3.1区域构造

牛马司矿区位于东西向的白马山~龙山隆起的南侧,祁阳弧构造带的北翼,置于一系列北东~南西方向排列的褶皱群中,其西北有短陂桥向斜、范家山背斜、轴向为N25°~50°E的“S”型展布。

东南为罗鼓岭背斜,呈N30°~50°E”S”型分布,再往东为宋家塘向斜,轴向N35°~40°E。

(见右图)

3.2区域构造特征:

褶皱群的向背斜轴向均为NE~SW方向,一般情况是向斜西北翼较陡,有时直立或倒转,构造复杂,东南翼较缓,背斜与之相反。

3.3区域构造形态

矿区为一不对称的向斜构造,平面展布为一不规则的菱形状,向斜中段底部多呈复式向斜,其主轴呈马鞍形起伏,其方向为N25°~45°E,东北部为N75°E,由南向北呈“S”型展布,向斜轴面北东段倾向北西,南西段倾向南东,中部近似直立,东南翼倾向较缓,倾角20°~40°,其西南段在-50水平以下以85°倾角倒转,西北翼较陡倾角50°~87,°东北段为60°~70°局部直立或倒转。

第四节岩浆活动

铁箕山422采区内未发现岩浆侵入体,矿井生产过程中也未发现岩浆活动迹象。

第三章井田煤层、煤质

第一节煤层

一、煤层

井田内含煤地层为二迭系上统,龙潭组上段,含煤7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Ⅰ、Ⅱ、Ⅲ、Ⅳ、Ⅴ、Ⅵ、Ⅶ,其中Ⅱ煤层为主采煤层,厚度0.24~11.40m,一般厚1.94m,较为稳定,Ⅰ煤局部可采,其它均为不可采煤层,下段不含煤段厚140m。

含煤系数即煤层总厚与含煤地层总厚度之比,其值为2.93%

二、煤层对比

对比方法和依据:

1.标志层和化石结核对比

(1)1煤层顶板黑色泥岩,厚2.08-33.2米,一般厚13米左右.岩性致密均一,呈团块状构造,含大量黄铁矿晶粒及结核,上部含腕足类、腹足类等动物化石,下部含菱铁铁矿薄层或结核,近1煤处有厚0.01-0.02米的黄铁矿条带.本层层位稳定,特征明显,全矿区一致,易于辨认,而且与上覆大隆组硅质灰岩相连,是对比1煤层的可靠标志。

(2)2煤直接顶板灰黑色砂质泥岩,厚0-13.42米,一般厚4米左右.含丰富的单网羊齿和荷达树植物化石,化石之完整,清晰程度为其它层位所没有,因此,是对比2煤层的良好标志层。

(3)3煤层直接顶板灰黑色砂质泥岩,水平层理,距3煤顶0.5-1米处富产裂齿蛤、肌束蛤、变带蛤等双壳类动物化石,是对比3煤的可靠标志.厚0.9-9.46米,一般厚5米左右.

(4)6煤直接顶灰黑色砂质泥岩中,距6煤0.4-1米处有一层0.02-0.05米厚的谈黄色~黄褐色粘土岩,矿区范围内普遍存在,层位稳定,是对比6煤可靠标志层.

(5)7煤直接底中粒砂岩白色,厚层状,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泥质胶结,斜层理,透镜状斜层理,波痕明显,厚30-50米,平均厚40米,厚度大,岩性特征明显,是7煤的可靠标志.

2.层间距对比

矿区内各煤层的层间距均较稳定,其中主采煤层2煤层与1煤层之间的层间距最大,为11.04-37.65米,平均22.74米,相当下伏各煤层层间距的2倍,相当于1煤层至大隆组底层间距的1.5倍.由此,可进行1、2煤层的对比.

3.煤层特征对比

1煤层为薄煤层,厚0-1.03米,各钻孔平均厚度0.41米,极易尖灭,变化大.2煤层为中厚煤层,厚0.24-11.40米,名钻孔平均煤厚1.94米,全矿区钻孔见煤,除2个孔沉积不可采外,其余均在可采厚度以上,矿区内普遍发育,煤厚变化小.

4.煤质特征对比

(1)灰份(Ag),挥发份(Vr)对比:

1煤层原煤Ag平均为17.44%,Vr平均为27.40%;2煤层原煤Ag平均为7.74%,Vr平均为22.54%.二者相比,1煤AgVr均比2煤高,特别是Ag二者相差悬殊,1煤为中灰煤,2煤为低灰煤.这种差异在矿区内各个井田表现均十分明显.

(2)硫(SgQ)磷(Pg)对比:

1煤层原煤SgQ平均为3.13%,精煤Pg平均为0.0085%;2煤层原煤SgQ为0.91%,精煤Pg平均为0.0062%.用各井田资料制成对比曲线,差异十分明显,1煤属富硫煤,2煤属特低硫煤;Pg虽然差异不大,1煤属特低~低磷煤,2煤为特低磷煤,但从曲线图可以看出,二者差异仍然存在.

(3)灰成分对比:

1,2煤层灰分差异指标主要为Fe2O3,CaO和酸碱度,其他成分含量十分接近,不易对比.现将差异指标列表3-1:

表3-1灰成分对比表

煤层

Fe2o3

cao

1煤

2煤

9.4

5.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对比

(1)曲线幅值对比:

1煤层厚度薄0-0.71米,2煤层较厚为0.24-11.40米,但二者电性稳定,伽玛伽玛,视电阻率幅值1煤仅为2煤的一半左右.

(2)曲线形态对比:

1煤在伽玛伽玛,视电阻率曲线上呈单一小尖峰,其值低于2煤而高于煤系中所有岩层;而2煤多呈方块状或馒头状,其值高出钻孔剖面所有岩层.

(3)曲线组合特征:

1煤顶板为低阻泥岩,视电阻率维持一段直线,直线下端出现小尖峰,即为1煤;2煤顶板为砂岩与砂质泥岩互层,视为阻率曲线为一级高低不等的梳状曲线,是1煤与2煤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主采Ⅱ煤层煤质

经工业分析Ⅱ煤层为低硫、低磷、低灰份优质主焦煤(见下表3-2)。

:

表3-2Ⅱ煤层工业分析简表

煤层

煤层工业分析结果

Wf

Ag

V

Q

Pg

S

Q(Mg/Kg)

Y

工业牌号

原煤

1.06

8.47

21.13

7918

0.013

0.88

33.29(16)

16

JM

精煤

1.08

3.51

21.78

8718

0.006

0.65

33.15(23)

原煤

1.02

15.14

26.09

7324

0.006

3.29

27.85-35.38

9

焦煤至瘦煤

精煤

1.17

7.99

23.40

8639

0.007

2.10

24.17-35.46

第四章422采区概况

第一节采区位置与邻近采区关系

422采区是铁箕山煤矿的一个采区,位于牯牛村一带。

东以F4E082断层为界,西至4227(3)石门为界,上为4126未采区,下为522未采区。

第二节采区与地表的关

该采区地表为主要是农田,部份是旱田、民房、水塘,西端有桐木溪小河流过。

第三节采区要素

422采区平均走向长200m,倾斜长平均161m;倾向长平均108m。

采区平面积约21600m2;斜面积约32200m2。

2煤层倾角45~50度,平均倾角48度。

第五章422采区煤层

第一节煤层及煤质

一、采区煤层:

主采Ⅱ煤层,煤层厚度最小0.36m,最大3.0m,平均2.02m;可采程度为全区可采,开采与勘探资料综合计算,煤层可采性指数36%;煤厚变异系数0.078。

根据《矿井地质规程》评定标准,应为较稳定煤层。

采区煤层情况见表5-1

表5-1煤层情况

煤层总厚(m)

1.6-2.4

煤层结构

煤层倾角(度)

45-50

平均厚度

2.0

简单

平均倾角

48

可采指数

0.85

变异指数%

稳定程度

较稳定

根据上部零星揭露的情况,本工作面煤层较复杂煤厚在1.6~2.4之间。

在断层F4E081附近,煤层可能有压薄现象。

二、煤的物理性质

黑色具玻璃光泽,煤岩类型属半亮型,一般呈条带状结构,呈贝壳状断口。

硬度2,裂隙发育、实测容重1.3t∕m3。

煤层厚变化不大,属稳定性煤层,煤厚变化的原因主要由于断裂构造引起。

三、煤质

采区煤质情况见表5-2:

表5-2煤质情况

Wf

(%)

Ag

(%)

Vr

(%)

QfDT

FC

(%)

SgQ

(%)

Y

工业牌号

2.12

3.55

21.7

7918

0.05

0.78

15

JM

根据邻近工作面煤质化验资料所得,本采区所控制的二煤为低磷、低硫、低灰份的优质主焦煤。

第二节采区地质构造

本采区为一单斜构造,煤层倾向在1920~1950之间。

倾角为450~500之间,平均倾角为480,属急倾斜岩层。

本采区上部所揭露正断层F4E081落差为2米,见下表5-3。

表5-3煤层产状

构造名称

倾向

走向

倾角

性质

落差(m)

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F4E081

218

308

50

正断层

2

补掘

矿井内主要构造,简述如下:

一、褶皱构造:

本矿井座落于牛马司向斜中部西翼,其地层倾角较平缓,一般为20°~25部分地段40°~50°,总的趋势是浅部较陡,深部较平缓,并且沿岩层走向具波状起伏,形成次一级的褶皱构造,自南向北由一水平波及到二水平的褶皱有杨柳桥向斜,杨家大院背斜。

从西南向东北依次有:

1.西冲倾伏背斜

位于主向斜的东南翼,在西冲村至摩天岭一带,向西北倾,方向为N250W,延长400余米,倾没于深部。

背斜背部受断层破坏,形态仍然可见,两翼产状很缓,一般只有100。

2.高桥紧闭向斜

位于主向斜东翼,在杨柳桥至清真寺一带,轴向N250W,向深部延展2000余米与主向斜相交,西南翼产状较缓,一般为150~200,东北翼较陡,250~800。

轴部发育一组与向斜轴大致平行的小型褶皱和断层。

3.寨子山倾伏背斜

位于主向斜东南翼,高桥向斜以北,在增野山一带,以N500W方向倾伏于主向斜,约500余米,西南翼即高桥向斜的东北翼产状较缓250左右。

4.鸟祖山向斜

位于主向斜西北翼转折处,鸟祖山一带,轴向S350E,两翼基本对称,倾角较陡,为400~600,延深长750米左右与主向斜相交,与高桥向斜相对应。

二、断裂构造:

断裂比较发育,铁箕山矿井田内断层统计见表(5-4):

表5-4铁箕山矿井断层统计表

矿井数量

H≥20

20≥H>10

10≥H>5

5≥H>2

总计

条数

条数

条数

条数

铁箕山

5

15.6

6

18.7

8

25

13

40.6

32

井田内主要断层见下表5-5:

表5-5主要断层简表

断层编号

产状要素

性质

落差(m)

备注

走向

倾向

倾角

FⅣE005

N60°W

SW

75°~78°  

正断层

28~50

FⅣE006

N20°W

SW

60°

正断层

27

FⅣE007

N15~24°W

SW

67°~70°

逆断层

0~28

FⅣE010

N75°W

SW

61°~80°

逆断层

46

FⅣE009

N34~40°W

SW

70°~78°

逆断层

0~20

三、井田构造形态、特征发育程度、展布方向:

①、本矿井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主要断层密度从西翼往东翼逐渐减少,西翼大至每200~400m出现一条较大的断层,东翼间距加大,断层方向以伪倾斜为主,并在断层两侧发育着次一级小构造。

②、一般来说断层在浅部落差大,伸向深部断层落差逐渐减小甚至尖灭或以褶皱形式继之,但个别也有断层中部落差大,至两头逐渐减小至尖灭的情况。

③、本矿井以正断层为主,落差一般为5~15m左右,40m以上者甚少。

第六章422采区开采技术条件

第一节水文地质情况

一、地表水

铁箕山矿井为一宽缓盆地,四周较高、最高标高为北部牯牛岭+308.5m,最低+240m。

一般为+255m~+280m,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的低山丘陵地形。

本矿区处于温带、气候温和、雨水较多、植被发育,最高气温39℃,最低-6.2℃年降雨量为110~1600mm,一般1300mm,水系发育沟溪甚多,主要河流有邵水从矿区南部流过到邵阳市注入资江;西洋江从西北流向东南横切矿区,在双江口注入邵水;桐木江为间歇性的小溪,由西北转向东南穿过矿区,汇于邵水,地面山塘水库较多,但贮水量较少,对开采并无大的影响。

二、含水层、隔水层

1、含水层

煤系地层上缓大隆灰岩、大冶灰岩,前者含水性较弱,后者含水性中等,本区白垩纪红色岩层层厚371.28m,富含裂隙水、岩溶水,它不整合于大冶地层之上,与大隆组等含水层有较密切的水力联系,可视为同一含水层。

2、隔水层

龙潭组主采煤层(2煤)底部的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为隔阻煤系下部栖霞组灰岩水溃入矿坑的良好隔水层,其平均厚度251.67米(包括不含煤段),2煤层顶板砂岩.泥岩隔水层,(平均厚37米)和大隆组下部硅质灰岩及泥灰岩(平均厚16米),在正常情况下,可隔阻顶板水进入矿坑,但在地质构造复杂区或被煤层采动冒裂带破坏后,其隔水性能随之减弱。

三、矿井充水因素

1、矿井充水来源

主要来源为含水层水、地表水、大气降水,充水途径为冲积层、孔隙、红层裂隙溶洞,小煤窑的老窿区、大隆灰岩裂隙,切割隔水层的断裂,采动冒落导水裂隙,在斗米山与麻元村矿井采空后,采空区的积水及西洋江补给的裂隙水是否会流入该矿井值得考虑采取措施。

2、充水方式:

本矿区矿井充水常以突水、淋水、滴水三种方式进入矿坑。

本矿区的矿井突(淋)水频率与强度,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减弱。

如:

铁箕山在生产水平-210以上,共以发生了顶板突(淋)水点28个。

其中:

突水点3个,分布在-50米水平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