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1936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docx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

第一课 孔子和老子

一、单项选择题

1.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可以获取的信息主要有

 

①孔子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②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③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④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孔子曰:

“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

“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

造成这种分歧根源是

A.二人所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3.古籍记载:

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

”其反映的现象是

A.儒家、墨家垄断教育;            B.教育开始普及民间;

C.各国推行儒、墨思想;            D.私人办学现象出现

4.下列对孔子的“仁”和德政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 ③主张:

以德治民: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④维护奴隶制,反对社会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5.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A、"仁"和"礼"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忠恕"之道

6.下列观点不符合儒家学派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尊王贱霸"            D、"法不阿贵"

7.下列属于孔子思想的内容是①“仁者爱人”②“无为而冶”③“为政以德”④“克己复礼”

A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

8.体现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性的是

A.克己复礼        B忠恕        C未知生,焉知死    D有教无类

9.下图为《孔子讲学图》,孔子的教育成就对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是

A.“有救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是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独立思考      D.学思结合

11.“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12.儒家思想之所以能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其根本原因是

A.孔子是“至圣先师”          B.儒家思想有助于消除分裂

C.“仁者爱人”思想与休养生息政策不谋而合 

D.儒家思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柱

13.现在,我们提倡“以德治国”,而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

这说明

A.不管时代怎样发展,我们所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

B.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加以继承

C.对传统文化必须绝对地予以肯定或否定

D.“德治”将要取代“法治”

14.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15.孔子之所以被尊称为“圣人”,是因为

A.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时盛极一时            B.清康熙帝赞之为“万世师表”

C.其思想经过发扬改造,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D.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16.老子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

A.强调人们必须遵守社会秩序,要克制自己 B.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C.主张“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D.指出任何事务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17.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民的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    )

A、新兴地主的要求            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

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要求

18.从历史的角度看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是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思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思想;

19.下列论述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①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②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③为无为,则无不治④弱之胜强,柔之胜刚⑤天法道,道法自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老子和孔子思想观点的相似之处是

A都否认天命论       B都主张恢复周礼

C都主张体谅百姓,不要过分压迫   D都强调贵贱有序

二、非选择题

21.孔子曾周游列国,但他的学说未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儒家思想是的“德治”和我们今天所提出的“德治”有什么本质区别?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单项选择题

1. 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频繁的兼并战争     B.生产力的发展

C.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D.社会大变革

2.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的是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 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以老子、孔子为开端.在春秋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②其经济原因是井田制的瓦解

③他们彼此对立、攻击,互不相融

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条件和原因有  

  ①井田制和分封制日益瓦解     ②“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日趋活跃

③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④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 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

推动作用。

从孔子到孟子、荀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从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D.通过实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6.孟子被称为“亚圣”,最主要的原因是

A.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B.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C.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

D.他十分崇拜孔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

7.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曾打算将《孟子》斥出“四书”之列,并将孟子像从孔庙中搬出去

(在中国古代,孟子、曾子等都是配享孔庙的)。

请判断,孟子的哪一言论最有可能使朱元璋“龙颜大怒”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矣;古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这

是哪一派别的思想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9.“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惩罚可以治国也。

”这段话应出自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10.《论语》颜渊第十二之第七:

“子贡问政。

子日: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日:

必不

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日:

去兵。

子贡日: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日:

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

A.兵广粮足             B.重视百姓,民以食为天   

C.仁义为重          D.诚信第一

11.对下面烟标上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无误的一项是

A.“孔府”指仁政思想创始人孔子后裔的府第

B.唐太宗尊称孔子为“宣父”“亚圣”

C.“圣人之家”所在地在春秋末期属于鲁国

D.孔子思想几千年来一直是主流思想

12.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

13.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

“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它:

“使天下法

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14.孟子认为: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

正确的是

① 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②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15.孔子年青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并向老子请教治国之道。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老子

会对他说什么呢

A.兼爱非攻,尚力节用                  B.无为而治,无事取天下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经世致用,工商皆本

16.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

其中,我们

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中获得的精神营养是

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         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

C.先义后利,关注民生         D.仁爱友善,以德服人

17.在战国时期,法家曾经显赫一时,到秦朝更是登峰造极,但是以后迅速衰败下去。

主要

是因为法家

A.不利于推行中央集权                  B.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没有反映地主阶级利益                D.不能体现皇权的威严

18.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有①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

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②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③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进步思想家改革的理论武器 ④对后世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20.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

这一

主张属于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观察下列图片资料:

观察下列图片资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概述图中历史人物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

 

(2)你认为图中哪位思想家的思想最有现实意义?

请说明理由。

第3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单项选择题

1.汉初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一度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其历史原因和条件包括

①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②汉初社会凋敝,必须与民休息③道家门徙在汉朝做了高官④秦朝奉行的法治思想已毫无用处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西汉初,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西汉初经济恢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B.儒家思想已经过时

C.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               D.黄老之学宣扬无为思想

3.西汉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质是

A.封建国家暂停对农民的剥削  B.侧重于减轻农民的徭役负担

C.通过减轻刑罚安定民心      D.将封建剥削降到农民可以接受的程度

4.西汉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解释发展而形成的新儒学,有利于国家巩固、专制统治,其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A.仁者爱人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是:

A.实现思想上的统一         B.更有利于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C.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D.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

6.儒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

A.人定胜天      B.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    D.实行仁政

7.董仲舒的思想和孔、孟的思想的关系是

A.完全更新     B.因循守旧    C.继承和发展     D.外在形式的变化

8.董仲舒新儒学的理论特色是

A.儒术           B.阴阳五行              C.神学           D.诸子百家

9.“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用政治上的统一来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用阴阳五行的思想来巩固统一

C.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D.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10.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11.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

A.向汉武帝谋取高官厚禄            B.发扬光大儒家学说

C.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        D.使儒家适应政治统一的需要

12.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共同之处在于:

A.开创大一统的局面           B.重视改革政治制度

C.发展官办教育                 D.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13.儒家思想在与其他思想的不断碰撞中

A.不断修改自身的学说        B.吸收其他思想补充,发展自己

C.保持传统思想不变          D.压制其他思想发民展

14.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关系确切表达的是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统一   B.专制统治需要董仲舒的学说

C.思想统一为政治统一服务     D.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15.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16.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从根本上反映了

A.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B.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步加强  D.封建制的确立阻碍了思想文化的进步

17.汉武帝之所以接受“独尊儒术”的建议是因为:

①儒家理论有助于维护政治统一 ②儒家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③儒家理论使皇权得以神化

A.①②  B.②③  C.①  D.①②③

18.“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宝典,“五经”除《诗经》外还有

A.《书》《礼》《易》《春秋》         B.《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C.《大学》《论语》《书》《春秋》     D.《书》《中庸》《孟子》《春秋》

19.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书生,你所遇到的景况可能是:

①你的教科书除了儒家经典外,还会有法家经典②你可以到郡县的学校就读③即使你不是贵族子弟也有机会读书④如果你考试合格的话,可以到政府任官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文化

C.完善法制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二、非选择题

21.韩非子和董仲舒分别是战国和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据此回答:

(1)二人的思想主张有何异同?

(2)二人的思想各对时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试分析二人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

第4课 宋明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注重人的自然欲求,张扬个性    B.凸显人性尊严,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

 C.注重气节、品德      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2.“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一副中国近代比较典型的双关语对联,对于“朱子高于孔子”隐含意思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对于儒家学说贡献大于孔子

C.朱熹的心学理论比孔子的学说高明   D.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家学说

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

A.孔孟之学   B.老庄哲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5.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

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

“忠、孝、廉、节”  D.“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6.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   )

 

 ①儒家思想有人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②书院注重学习个人品德的养成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教育部长周济在解读十七大报告时强调“儒学等一些传统的好的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教育,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风尚,也是德育教育中的很重要的部分。

”儒家思想中在当今仍有继承和发扬价值有

①“仁”的学说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④“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A 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8.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是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B.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   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

9“智者不以无过为喜,人之大德在于改过,作一新人。

”王阳明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

A.勉励人谨言慎行,避免犯错     B.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指出智者以有过为喜,以重生为荣   D.强调知过改过,日新月新的重要性

10.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

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②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③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朱熹说:

“……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他主要是(   )

   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   B.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C.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             D.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12.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13.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A.道教思想融人儒学   B.佛教思想融人儒学

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   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的新发展,

14.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

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

“风催幡动!

”乙徒曰:

“幡何动?

分明是你心动!

心动才有幡动!

”。

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15.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吸取其

A.仁政思想   B.伦理道德   C.性恶论   D.唯物思想

16.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下列主张体现人文精神的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民贵君轻③存天理,灭人欲 ④齐家、治国、平天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7.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

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

C、宗教信仰        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

18.“一事不穷,则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阕了一物道理”,其言论反映出朱熹(   )

①主张“格物致知” ②提倡研究具体事物,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

③具有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 ④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

19.《史记•赵世家》曾记载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倡“胡服以习骑射”。

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里说“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

”就以上资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现代的裤子可能源于胡服    B.胡服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创造

C.民族融合影响着服饰的发展变化  D.中原的传统服饰完全被少数民族异化

20、从宋代理学提出“灭人欲”到明代心学提出“内心反省”克服私欲,说明

A.主流思想文化维系了专制统治      B.儒学的发展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C.儒学的演变已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D.孔子的仁学被发扬到极端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请回答下列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

(1) 举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