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10年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20667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10年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10年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10年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10年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10年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10年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10年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10年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10年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10年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10年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10年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10年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10年试题及答案.docx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10年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10年试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10年试题及答案.docx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10年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

(二)试题

课程代码:

020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因素如何影响个人和群体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行为的一门科学。

(D)

A.家庭环境B.生物遗传

C.学校环境D.社会情境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因素如何影响个人和群体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行为的一门科学。

1

2.个体是通过微观环境来感知社会现象并获得一切社会心理特征的。

微观环境包括很多,如:

朋友、家庭、(A)

A.学校B.意识形态

C.社会制度D.文化

宏观环境指的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形式、文化、自然条件等。

微观环境指的是社会情境,包括朋友、家庭、学校、工作和生产等情景。

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划分标准就是看人们是否处于直接或间接的交往范围之内,处于直接交往的范围则是微观环境,处于间接交往的范围则属于宏观环境。

而社会化环境则是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的统一。

4

3.人在某种情境中习得一定的行为,而当这种情境再现时,他会出现同样的行为。

持这种观点的是(D)

A.精神分析理论B.认知理论

C.场理论D.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人在某种情景中习得一定的行为,而当这种情景再现时,他会完成同样的行为。

32

4.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P.Zimbardo,1973)等人在斯坦福大学所作的“监狱”实验属于(A)

A.模拟研究B.现场实验

C.实验室实验D.自然实验

模拟研究:

社会心理学中最有名的研究之一是津巴多等人在斯坦福大学做的“监狱”模拟实验。

46

5.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定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C)

A.心理状态B.心理特点

C.心理倾向D.心理活动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50

6.通过记录皮肤电、心率或瞳孔收缩等指标,可以判断一个人对刺激的态度。

这种研究态度的方法叫(A)

A.生理记录法B.行为观察法

C.假路线技术法D.纸笔测验法

态度测量中方法中的生理记录法:

皮肤点、心率、瞳孔收缩等都已成为一种测量态度的生理反应指标。

69

7.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恐惧程度与态度改变的关系是(A)

A.倒U关系B.U型关系

C.线性关系D.反比关系

恐惧程度与态度改变呈倒U型关系,中等恐惧程度最容易使态度产生改变.78

8.在听众没有改变态度的情况下,先向听众提出小的要求。

在听众同意之后,再提出更高要求,听众往往也会同意,此称为(A)

A.登门拜访B.先大后小

C.对牛弹琴D.折扣技术

让听众在没有改变态度的情况下,可先使他们采取一些行动,这些行动符合沟通者的要求。

在听众同意采取这些行动的情况下,再提出更高要求的行动,听众往往也会同意,此称为“登门拜访”效应,亦“登门槛效应”85

9.弗斯汀格(L.Festinger,1957)提出的理论是(D)

A.模仿理论B.刺激反应论

C.归因理论D.认知失调论

认知失调理论研究中的诱导服从研究,经典实验是弗斯汀格及卡尔斯密斯的实验。

91

10.通常人们减少认知失调的办法不包括(C)

A.改变认知B.增加认知

C.减少认知D.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通常人们减少失调有以下三种方法:

1、改变认知。

如果两个认知互相矛盾,我们便简单地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它和另一个认知相一致;2、增加认知。

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一个或更多的协调性认知来减少;3、改变重要性。

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它们的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

91

11.根据归因偏见理论,如果我们以一定的方式行动,我们会认为其他人也会这样做。

这种偏见归因属于(D)

A.行动中心偏见B.显著性偏见

C.歧视D.自我中心偏见

罗斯等人指出,我们通常认为,一般的人们像我们一样。

根据这样的假设,我们有一种错误的“一致性反应”的倾向,如果我们以一定的方式行动,我们期望,其他人也会这样。

118

1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指人际吸引中的(C)

A.互补性B.物理距离的接近性

C.类似性D.交往的频率

类似性。

类似性会导致吸引。

因此,吸引力和帮助的关系合乎逻辑地引出类似性与帮助的关系。

人们往往会帮助那些与自己相类似的人184

13.“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的这种功过归因偏见是生活中常见的,有这种偏见的人往往是(A)

A.行动者B.观察者

C.男生D.女生

功和过的归因偏差:

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

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

139

14.孩子们有侵犯行为可能是从父母或电视中的暴力片那里观察而学来的,持这种观点的是(C)

A.本能理论B.挫折侵犯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D.生物学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侵犯行为的学习机制有两种:

1、强化;2、模仿榜样学习。

202

15.当助人行为受到强化时,这类助人行为以后将更有可能发生,提出这种主张的是(B)

A.情绪理论B.学习和模仿理论

C.生物学理论D.社会规范理论

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的理论:

1、学习和模仿理论。

学习理论认为,助人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受到了强化;2、情绪理论;3、生物学理论;4、社会规范理论。

171

16.在做出助人行为决策的过程中,常常与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素质联在一起的阶段是(C)

A.对紧急事件的注意B.正确地解释情境

C.对个人责任的决定D.对恰当介入方式的决定

助人行为的决策过程:

1、对紧急事件的注意;2、正确地解释情景;3、对个人责任的决定。

有关自己对紧急事件是否负有责任,常常和社会风气和人民的素质连在一起;4、对恰当介入方式的决定;5、执行利他行为。

177

17.平时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如果你希望别人帮忙,那你最好在对方心情愉快的时候开口”。

在这种情形下,影响个体助人行为的因素是(D)

A.个性B.同情

C.责任D.心境

影响助人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1、助人者的心境。

一般说来,与坏心境相比,一个人在心境好的时候更可能帮助人;2、同情和内疚。

由自己引起损害的,产生了内疚,往往会增加利他行为,但在仅仅看到另一个人受到了损害,于是产生了同情,同样会增加利他行为;3、责任和承诺。

个体觉得负有责任和做出过承诺会影响利他行为;4、个性。

有两种个性特点与利他行为有关。

这两种个性特点是赞同的需要和公正世界的假设。

有着强烈赞同需要的人,会比这刚面需要弱的人更可能提供帮助,并且这种个别差异在有行为目击者时更为明显。

公正世界的假设是指人们队应该在生活中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东西的一种信念。

世界是公正的,总是好有好报恶有恶报,总是报应不爽的。

187

18.属于遵从行为范畴的例子是(A)

A.为了显示结义兄弟的所谓义气,而杀死了自己的亲兄弟

B.很多人喜欢喝茶,我也喜欢喝茶

C.由于时间紧迫,我不得不乘车赶到那儿

D.我们都说雪是白色的

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209

19.与没有可供观察的榜样相比,一个人在观察了榜样实施侵犯性行为之后,他更有可能做出侵犯性行为。

这种现象属于(C)

A.遵从B.服从

C.行为传染D.偏离

榜样的行动减少了阻止个体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内心限制,解除了内心的约束,此称为行为的传染。

221

20.当个体必须在两个同样消极的目标中选择一个时,就会产生一种冲突,这种冲突是(B)

A.接近——接近型B.避免——避免型

C.接近——回避型D.双重接近——回避型

个人内部地的冲突:

1、接近-接近型。

当个体被驱动去获得两个积极的、对他都有吸引力的目标,但只能获得其中的一个时,就会产生这种内心的冲突;2、避免-避免型。

当个体必须在两个同样消极的目标中选择一个,就会产生这种形式的冲突;3、接近-避免型。

这种冲突致涉及一个目标。

这个目标既有吸引人的性质又有不吸引人的特点;4、双重接近-避免型。

这种冲突形式涉及必须在两个目标中选择一个,而每个目标都有优点和缺点。

231

21.在公开场合下遭到难堪的人,更有可能使用威胁的手段,即使这样做会让他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

在这种情况下,影响使用威胁的因素是(B)

A.个性B.挽回面子

C.没有沟通D.冲突的强度

影响使用威胁的因素:

1、个性;2、挽回面子;3、冲突的强度。

240

22.在与他人交往时,既考虑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也考虑他人利益的最大化。

这类人被称为(C)

A.竞争者B.竞争——合作者

C.合作者D.平均者

有些心理学家提出,从竞争和合作的角度,可划分为四类人:

第一类人称为竞争者。

这类人在人际交往时,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得益。

他们关心的是如何比周围的人做得更好些,而不管代价是什么;第二类人称为合作者。

这类人关心的是如何使自己的得益以及其他人的得益都能达到最大限度;第三类人称为个人主义者。

这类人主要关心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得益,至于其他人的得益的多少,他并不在乎;第四类人称为平均者。

这类人关心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在社会交换关系中所有人获得奖励之间的差异。

251

23.当有他人在场时,你完成任务的绩效比你自己一个人完成时更好,这种现象是(A)

A.社会助长B.社会抑制

C.社会分配D.社会互助

社会助长指的是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的绩效要比单独时完成任务的绩效高。

280

24.群体所确立的表明在特定环境中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和标准是(B)

A.群体目标B.群体规范

C.群体决策D.群体活动

群体的规范指,群体所确立的表明在特定环境中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和标准。

268

25.能提高群体的士气,大家都感到满意的沟通网络是(B)

A.轮式B.圆周式

C.链式D.Y式

群体的沟通网络:

有5种不同的沟通网络,即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和“Y”式。

集中化网络对于简单的任务较为有效,而分散化的网络对于复杂任务较为有效;从成员的满意感上说,圆周式沟通网络能提高群体的士气,即大家都能感到满意。

276

26.有研究表明,当个体在写毕业论文时,他人在场比自己单独完成的效率低,这表明他人在场(B)

A.会产生社会助长B.会产生社会抑制

C.对其没有任何影响D.对其会产生激起

其他人的在场实际上阻碍了个体的绩效,这一现象称为社会抑制。

280

27.菲德勒(F.E.Fielder,1964)提出的应变理论(D)

A.是指领导的特质理论

B.是指领导的情景理论

C.是指随情景的变化而变化的理论

D.兼顾了领导的特质理论和领导的情景理论两个方面

菲德勒于1964年提出的领导的应变理论兼顾了领导个人的特点和情景特点对领导效力的影响。

300

28.当你在教室的固定座位被他人占着时,你心理会不舒服,并打算下次早点来教室控制你的座位,这种领域形式是(B)

A.主要领域B.次要领域

C.公开领域D.私密领域

领域的形式: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具有三种领域形式。

第一种叫做主要领域。

主要领域是为个体或群体独特地、排他性地拥有和控制的领域;第二种叫做次要领域。

对于个体来说,它不那么中心或基本,是否拥有它们也不那么清楚,其他人常常可以进入这类领域;第三种叫做“公开领域”。

当未占领它时,没有个体或群体感到他们拥有这个领域,但一旦有人占领了这个领域,人们往往予以默认。

306

29.个体对极为关注和感到具有拥有性的领域,会采用不惜诉诸以法律来防卫的反应方式,这个领域一般是指(A)同上

A.主要领域B.次要领域

C.公开领域D.社会领域

30.在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拥挤是指(B)

A.客观状态B.心理状态

C.物理空间D.高密度情景

拥挤是一个主观的心理状态,它的定义是“一种通过空间的、社会的、个人因素的互相作用而激起的动机状态”,所以拥挤是心理紧张性的。

315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时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不包括(DE)?

A.观察法B.调查法

C.实验法D.行动研究法

E.元分析方法40

2.在影响态度改变的沟通中,可以提高沟通者可信性的主要内容包括(AB)

A.沟通者的专长或权威B.听众对沟通者的动机或意图的信赖程度

C.沟通者的口才D.沟通者的外表

E.沟通者的身体语言

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有:

沟通者、沟通对象和沟通内容。

沟通者:

1、可信性。

所谓“可信性”指的是沟通者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能提高沟通者使人相信的程度和沟通的效果。

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沟通者的专长或权威,另一个是沟通者的动机;2、睡眠者效应。

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就称为睡眠者效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往往把信息本身和沟通者分离开来,而且人们遗忘沟通者要比忘记沟通内容更快一些;3、类似性。

某些研究发现,如果信息由一个与听众相类似的人来传递,也会成功,不一定要依赖具有专门知识的沟通者。

70

3.韦纳(B.Weiner,1971)等人认为,在成败归因过程中包括两个步骤,分别是观察者必须决定(CE)

A.是对能力的归因,还是对性格的归因B.是对自己归因,还是对他人归因

C.归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D.归因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E.成败是稳定的发生,还是不稳定的发生

归因类别中,有一种特殊形式的归因就是在成功或失败体验中的归因。

韦纳对这类归因进行研究后提出了成功失败的归因理论,称为成就动机归因理论。

韦纳等人提出了一个包括两个步骤的归因过程。

第一,观察者必须决定归因时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即决定控制源。

第二,进行了内在或外在归因之后,观察者还必须决定成功或失败是稳定地发生的,还是不稳定地发生的。

(内在,稳定——能力;内在,不稳定——努力;外在,稳定——任务难度;外在,不稳定——运气)114

4.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对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作用的行为是(AC)170

A.助人行为B.攻击性行为

C.利他行为D.侵犯行为

E.反社会行为

5.S.沙赫特就孤独的个体进行了有关研究,其研究得出的结果是(ACE)

A.孤独所产生的痛苦程度与孤独的时间不是线性关系

B.孤独所产生的痛苦程度与孤独的时间是线性关系

C.孤独者常常想到其他人,甚至产生有关其他人的幻觉

D.孤独者常常想到其他人,但不会产生对其他人的幻觉

E.头脑中思考智力的孤独者会表现出较多的不安和冷漠

沙赫特总结了有关孤独的个体的研究报告,对孤独做出了三点结论:

第一,孤独所产生的痛苦程度与孤独的时间不是线性关系。

在一段时间内,由孤独所产生的痛苦增加了,但不久就开始下降。

长时间的孤独,个体就进入了类似精神分裂症的冷漠状态看,这时个体没有什么情感,对环境不作任何反应。

第二,孤独者常常想到其他人,梦中也出现其他人,甚至产生有关其他人的幻觉。

第三,那些报告说头脑中思考物理的或智力的游戏的被试,比没有做这样思考的被试表现出较少的不安和冷漠。

314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态度与行为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对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态度只在某种条件下与实际行为相联系。

一方面,从态度到实际行为的转换常常通过行为倾向性来实现。

另一方面,有了某种行为倾向性不等于就有某种实际行为。

其主要原因是,第一,行为不止由态度决定的;其次,与单一行为相联系的不止是一种态度;第三,总的态度不等于具体的态度;第四,不只是态度,而且个人的特征和需要也与行为有着联系。

50-52

2.多拉德认为,挫折一定会导致某种攻击行为。

()对(注意,我们都知道挫折不一定导致攻击行为,这里是多拉德认为)

挫折——侵犯性理论的主要观点:

挫折——侵犯性理论是多拉德等一批心理学家在1939年提出来的。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就是:

“侵犯行为总是挫折的结果”;“挫折总会导致某种侵犯性”。

197

3.当你走进超市买东西时,你就和超市的其他人一起属于同一个群体。

()错

群体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共同目标的个体所组成,彼此互相有着接触和交往,有稳定的联系和某种程度的互相依赖性,在心理上意识到对方,认为他们是属于同一群体的人群。

253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行动者与观察者归因的区别及其心理机制。

行动者与观察者在归因时存在着区别:

作为行动者,我们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也即做外在归因;作为观察者,我们会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也即做内在归因。

行为者和观察者归因时有区别。

一种解释认为他们得到了不同的信息,自然得出不同的结果。

第二种解释认为原因在于看问题的角度或倾向性不同。

137

2.简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

类似性,互补性,物理距离的接近,交往的频率,外貌的吸引力。

156

3.简述影响利他行为的求助者的特点。

求助者的一些特点会影响利他行为。

这些特点主要有依赖性、亲密关系、吸引力、类似性和责任:

1、依赖性。

接受帮助的人的依赖性会影响利他行为发生的频率;2、亲密关系和吸引力。

像朋友、亲戚等亲密关系意味着互相依赖性和帮助的义务。

一般而言,人们往往会先帮助熟悉的人。

同样,求助者的吸引力也会增加获得帮助的概率;3、类似性。

类似性会导致吸引。

因此,吸引力和帮助的关系合乎逻辑地引出类似性与帮助的关系。

人们往往会帮助那些与自己相类似的人;4、责任。

当人们认为求助者由于不负责任或由于漫不经心而引起了问题和麻烦,往往会期望他自己解决它。

184

4.简述解释遵从的群体中心理论。

群体中心理论。

一般说来,群体对个体施予压力使其遵从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来自于群体的

信息性压力;一种来自于群体规范性社会压力。

213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举例说明如何通过理性的沟通让消费者改变态度。

从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沟通者、沟通内容、沟通对象三方面展开论述和举例70.

2.论述归因偏见中“行为中心偏见”的含义及其成因。

行为中心偏差(即行为中心偏见)——“行为”吞没“场”:

海德曾经指出,人们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地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行为发生在其中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做出。

其意思是,人们归因时更看重行为信息,而忽略背景信息。

他把以行为作为归因的主要出发点的偏差,称作“行为”吞没“场”偏差。

罗斯考察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并把它叫做“基本的归因错误”。

117

产生这种归因偏差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社会规范对我们归因的影响,这种社会规范是:

人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还有其他的社会规范,像考察一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听其言,观其行”。

这些规范都让我们专注于对方本身的行为,忽略情景因素的作用。

第二个原因是,根据格式塔原理,当我们观察另一个人的行为时,他的行为成了注意的中心,而行为发生在其中的情景成了背景,因此行为与背景相比,变得更为突出。

118

3.结合实际谈谈人们合作的原因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所谓合作是指,两个或更多个个体(或群体、组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调他们的行为。

形成合作最主要的原因是出于真诚的、善良的愿望以及对对方的信任,希望通过彼此的合作,能克服困难,共同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但除了这一点外,合作的原因还有许多种。

a、奖励的结构:

合作奖励情景还是竞争性奖励情景对合作的影响是不同的。

b、回报规范:

回报这一社会规范对人们的行为有着强有力的影响。

人们往往以合作的反应回报他人的合作行为。

c、归因:

如果认为对方的动机是真诚的,要比认为对方的行动不过是一种要捞到好处的策略、是一种权宜之计,我们更愿意进行合作。

d、沟通。

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合作行为的产生。

群体中的讨论会促进了对群体的认同。

这种认同反过来减少了自私行为,有助于更好地利用群体的资源,同时,也会减少群体成员“搭便车”行为。

然而,某些形式的沟通并不能残生对方的合作行为,例如,使用威胁。

2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