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名著阅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23840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名著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名著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名著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名著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名著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名著阅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名著阅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名著阅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名著阅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名著阅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名著阅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名著阅读.docx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名著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名著阅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名著阅读.docx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名著阅读

一、阅读名著《水浒传》选段,回答1-3题。

(8分)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

"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

林冲连忙叫道:

"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

"智深听得,收住禅杖。

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

林冲道:

"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

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

"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

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

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

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

’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

’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

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

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里歇。

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

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

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

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

"林冲劝道:

"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

"

1.林冲的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隐忍,老舍在这一作品中塑造的人物,也具有此特点,为了实现拉车的梦想,可以忍受烈日、暴雨和一切人间苦难。

(2分)

2."救人须救彻,杀人须见血",是鲁智深的行动信条,请你从选段中找出体现这点的一个句子。

(2分)

3.根据下面的提示,简述故事情节。

(任选一题,4分)(不少于70字)

(1)鲁智深原名鲁达,从鲁达到鲁智深,他的人生经历了哪些转折?

(2)林冲经历了野猪林惊魂后,后来是怎样上的梁山?

 

二、 阅读《傅雷家书》中的一段书信,回答下列问题。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

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

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

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

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

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

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

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

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

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上,叮叮当当的。

1.傅雷在这封信中,从哪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教导?

(3分)

2.怎样才能成为傅雷所希望的有教养的青年?

请简要回答。

(3分)

三、阅读《傅雷家书》中的一段书信,回答下列问题。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

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

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像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

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

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

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

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

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我想念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

也希望你不要心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

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

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

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人,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

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

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阅读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话”指的是(用原文的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时期。

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妄自尊大“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

(用原文回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画波浪线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愉悦之情,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选择其中一处来分析,说说它何以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 )句。

    (甲)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乙)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4、家书反映了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

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一些弱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培根随笔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读书为学底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

在娱乐上学问底主要的用处是幽居养静;在装饰上学问底用处是辞令;在长才上学问底用处是对于事务的判断和处理。

富于经验的人善于实行,□能够对个别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加以判断;最好的有关大体的议论和对事务的计划与布置,是从有学问的人来的。

在学问上费时过多是偷懒;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底怪癖。

学问锻炼天性,而其本身又受经验底锻炼;盖人底天赋有如野生的花草,他们需要学问底修剪,而学问底本身,若不受经验限制,则其所指示的未免过于笼统。

多诈的人________,愚鲁的人________,聪明的人________;因为学问底本身并不教人如何用它们;这种运用之道乃是学问以外、学问以上的一种智能,是由观察体会才能得到的。

不要为了辩驳而读书;也不要为了信仰与盲从;也不要为了言谈与议论;要以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

1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底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②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节要来,但是这种办法只适于次要的议论和次要的书籍,否则录要的书就和蒸馏的水一样,都是无味的东西。

③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④因此,如果一个人写得很少,那么他就必须有很好的记性;如果他很少与人会谈,那么他就必须有很敏捷的机智;并且假如他读书读得很少的话,那么他就必须要有很大的狡黠之才,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

⑤史鉴使人________;诗歌使人________;数学使人________;博物使人________;伦理之学使人________;逻辑与修辞使人________。

⑥“学问变化气质。

’⑦不特如此,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就如同肉体上各种的病患都有适当的运动来治疗似的。

⑧地球有益于结石和肾脏;射箭有益于胸肺;缓步有益于胃;骑马有益于头脑;诸如此类。

⑨同此,如果一个人心志不专,他顶好研究数学,因为在数学底证理之中,如果他底精神稍有不专,他就非从头再做不可。

⑩如果他底精神不善于辨别异同,那么他最好研究经院学派底著作,因为这一派的学者是条分缕析的人

如果他不善于推此知彼,旁征博引,他顶好研究律师底案卷。

如此看来,精神上各种的缺陷都可以有一种专门的补救之方了。

(选自《培根论说文集》)

1.依次填入文中第①段方框处的关联词语,全恰当的一项是

[  ]

A.因此或者但是还

B.因为也许但是乃

C.虽然或许但是也

D.不仅而且虽然却

2.依次填入文中第①段横线上的短语,正确的一项是

[  ]

A.

B.

C.

D.

3.第①段“盖人底天赋有如野生的花草,他们需要学问底修剪”一句的意思是

[  ]

A.人的天赋自然、纯朴,故应通过学问的锻炼,使其进一步完善。

B.人的天赋富有生命力,故应通过学问的锻炼,使其进一步完善。

C.人的天赋可以自生自灭,故应通过学问的锻炼,使其不断完善。

D.人的天赋如不教育和规范,就会任其发展;故应通过学问的锻炼,使其不断完善。

4.对文中第①段的中心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强调学问要经受经验的锻炼。

B.论述学问的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

C.论述学问的用途和读书治学的目的。

D.论述治学的目的是为了“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

5.依次填入文中第②段横线上的词,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B.

C.

D.

6.对第②段“不特如此”加粗的“特”的解释,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特别,尤其

B.专,单一

C.只,但

D.特殊,不平常的

7.第②段十二句话,划分为三个层次,最合理的一项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8.文中第②段在谈治学方法时,作者主张是(不超过80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鲁滨孙漂流记》片段,回答问题。

于是我开始研究怎样支配我的火力,替我烧几只罐子。

我不知道怎样去搭一个窑,像那些陶器工人烧陶器用的那种窑;我也不知道怎样用铅去涂釉,虽然我还有一点铅可以利用我只把三只大泥锅和两三只泥罐一个搭一个地堆起来,四面架上木柴,木柴底下放上一大堆炭火,然后从四面和顶上点起火来,一直烧到里面的罐子红透为止,而且当心不让它们炸裂。

我看见它们已经红透之后,又继续让它们保留五六个小时的热度,到了后来,我看见其中有一只,虽然没有裂,已经熔化了,因为我搀在陶土里的沙土已经被过大的热力烧熔了,假如再烧下去,就要成为玻璃了。

于是我慢慢熄灭火,让那些罐子的红色逐渐退下去,而且整夜地守着它,不让火退得太快。

到了第二天早晨,我便烧出了三只很好的瓦锅和两只瓦罐,虽然不能说美观,却烧得再硬也没有了,而且其中的一只由于沙土烧熔了,有一层很好的釉。

经过这次试验成功之后,不用说,我不缺什么陶器用了。

但是我必须说,讲到它们的形状,却很不像样,这是任何人都想得到的,因为我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像小孩们做泥饼,或是像一个不会和面粉的女人做馅饼那样去做。

当我发现我已经制成了一只能耐火的罐子的时候,我对于这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所感到的快乐,真是无可比拟。

我来不及等它们完全冷透,便把其中的一只放到火上,倒进一点水去,煮了一点肉;结果成绩非常好。

我用一块小山羊肉,煮了一碗很好的肉汤,虽然我没有燕麦粉和一些别的配料把它做得合于我的理想。

1.选段记述的是鲁滨孙流落荒岛后第三个年头的生活,主要写的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荒无人烟的海岛上,鲁滨孙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解决了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问题,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的所作所为,显示出的精神品质有何典型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在艺术上具有怎样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故乡》一文的片段,完成1-3题。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幺,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

“这不能。

须大雪下了才好。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什么都有:

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

这来的便是闰土。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

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

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

1.少年闰土“见人很怕羞”,为什么“只是小怕我”,而且“小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3分)

答:

2.二十余年后“我”见到闰土.“很兴奋”,但为什么又“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2分)

答:

3.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面两句中省略号的不同表达作用。

(3分)

(1)什么都有:

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答:

(2)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

答:

 

七、《三国演义》片段阅读,完成1-4题

操遂使人召衡至。

礼毕,操不命坐。

祢衡仰天叹曰:

“天地阔,何无一人也!

”操曰:

“吾手下有数十八,皆当世英雄,何谓无人?

”衡曰:

“愿闻。

”操曰:

“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机深智远,虽萧何、陈平不及也。

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不可当,虽岑彭、马武不及也。

吕虔、满宠为从事,于禁,徐晃为先锋;夏侯惇天下奇子、曹子孝世间福将。

——安得无人?

”衡笑曰:

“公言差矣!

此等人物,吾尽识之:

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招,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糟,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

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

”操怒曰:

“汝有何能?

”衡曰:

“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颜。

岂与俗子共论乎!

”时止有张辽在侧,掣剑欲斩之。

操曰:

“吾正少一鼓吏;早晚朝贺宴享,可令祢衡充此职。

”衡不推辞,应声而去。

辽曰:

“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操曰:

“此人素有虚名,远近所闻。

今日杀之,天下必谓我不能容物。

彼自以为能,故令为鼓吏以辱之。

” 来日,操于省厅上大宴宾客,令鼓吏挝鼓。

旧吏云:

“挝鼓必换新衣。

”衡穿旧衣而入。

遂击鼓为《渔阳三挝》,音节殊妙,渊渊有金石声。

坐客听之,莫不慷慨流涕。

左右喝曰:

“何不更衣!

”衡当面脱下旧破衣服,裸体而立,浑身尽露。

坐客皆掩面。

衡乃徐徐着裤,颜色不变。

操叱曰:

“庙堂之上,何太无礼?

”衡曰:

“欺君罔上乃谓无礼。

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

”操曰:

“汝为清白,谁为污浊?

”衡曰:

“汝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

吾乃天下名士,用为鼓吏,是犹阳货轻仲尼,臧仓毁孟子耳!

欲成王霸之业,而如此轻人耶?

” 

时孔融在坐,恐操杀衡,乃从容进曰:

“祢衡罪同胥靡,不足发明王之梦。

”操指衡而言曰:

“令汝往荆州为使。

如刘表来降,便用汝作公卿。

”衡不肯往。

操教备马三匹,令二人扶挟而行;却教手下文武,整酒于东门外送之。

荀彧曰:

“如祢衡来,不可起身。

”衡至,下马入见,众皆端坐。

衡放声大哭。

荀彧问曰:

“何为而哭?

”衡曰:

“行于死柩之中,如何不哭?

”众皆曰:

“君等是死尸,汝乃无头狂鬼耳!

”衡曰:

“吾乃汉朝之臣,不作曹瞒之党,安得无头?

”众欲杀之。

荀彧急止之曰:

“量鼠雀之辈,何足污刀!

”衡曰:

“吾乃鼠雀,尚有人性;汝等只可谓之蜾虫!

”众恨而散。

 

1.曹操想杀祢衡,却不自己动手,而欲借刘表之手杀之,其原因何在?

反映了曹操什么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段中哪些地方看出祢衡对曹操的蔑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本文段,你知道曹操和祢衡之间的根本矛盾是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较多的排比句,请选取一例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