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统筹一争创工作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350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统筹一争创工作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统筹一争创工作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统筹一争创工作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统筹一争创工作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统筹一争创工作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统筹一争创工作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

《四统筹一争创工作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统筹一争创工作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统筹一争创工作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

一、坚持组织统筹覆盖,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的覆盖面

明确组织统筹覆盖的目标任务。

在动态保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全覆盖的同时,不断提升工会组织组建率,加快推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工组织的组建工作,力争到2013年底,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70%,工会组织动态组建率保持在90%以上。

其中,25人以上的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每个企业至少要有一名党员;

25人以下的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工作的全覆盖。

探索组织统筹覆盖的多种实现形式。

没有党员或党员人数较少、暂不具备条件建立党组织的企业,要先把工会组建起来,通过选派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工会主席,积极发展党员,为单独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按照“规模适中、数量适度、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在开发区(工业园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分片划区建立综合党组织,同步推进分片划区建立联合工会。

依托工业集中区、写字楼、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点等统一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党工组织,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党工组织网络。

通过联合、挂靠等方式,把大量分散、小型非公有制企业的分散党员和分工会、工会小组,纳入到区域、行业党工组织中来,最大限度地实现党工组织的全覆盖。

实施组织统筹覆盖的动态信息化管理。

2011年底前,建立全省统一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工组织建设信息数据库,各市每半年逐级报送一次本地非公有制企业党工组织组建情况,省委组织部和省总工会将不定期组织抽查,并将党工组织建设进展情况定期通报。

各地要经常分析研究本地区本行业非公有制企业党工组织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推进措施。

县(市、区)委组织部、总工会要建立党工人才信息库,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工人才联合选派办法,把优秀的党工人才输送到企业,并为他们在企业履行职责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坚持人员统筹配置,不断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工作力量

大力推行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工组织负责人“一肩挑”。

把党性观念强、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选配到非公有制企业党工组织领导岗位上。

大力推进符合条件的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工会主席,力争通过一至两年努力,全省符合条件的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工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比例达90%以上。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建设指导员队伍建设。

加大从统战、工商、税务、经贸、商务、环保、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联系和服务企业的党委和政府部门中,选派各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担任党工建设指导员的力度,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建工作。

要把没有党员、没有党组织、没有工会组织和虽已建党工组织但工作比较薄弱的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党工建设指导员的主要选派对象,因企制宜,分类指导,增强选派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选优配强县以下区域、行业党工组织负责人。

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委有关文件精神,省级以上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应由党工委副书记兼任工会主席,同时配备专职工会副主席。

乡镇、街道在机构改革中要选优配强专职或者兼职的工会主席、副主席,职工较多的可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因工作需要聘任的工会工作协理员,由于编制不足无法纳编的,可以纳入社会公益岗位和社会工作者序列。

其他县以下各类区域(村、社区)、行业,符合条件的原则上应由其党组织负责人兼任工会主席,并根据区域、行业的规模和所属企业、职工的数量,配备或聘用一定数量的党工专、兼职工作人员。

三、坚持活动统筹开展,不断激发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工作的内在活力

统筹安排活动方案。

党工组织制定和实施重大活动方案一般要经过以下程序:

一是“提议”,召开党工组织领导班子年度活动计划协调会,党工负责人互相通报年度活动设想,根据“活动互融、资源共享”的原则,联合制定年度活动计划草案。

草案要通过一定的民主渠道,由党小组、工会小组分别负责收集、听取党员和会员的意见,保证草案充分体现党员和会员的意志;

二是“商议”,召开联席会议,党工组织负责人联合向企业业主通报年度活动计划草案,听取业主的意见,协商沟通活动安排;

三是“决议”,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党工负责人联合向全体职工报告年度活动计划草案,征求职工意见,由大会表决通过后正式确定并实施;

四是“评议”,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和会员(代表)大会,报告、总结本年度活动实施情况,听取党员、会员对活动实施效果的意见和评价,接受各方监督。

注重活动内容的有机融合。

要把党组织的“强基工程”与工会的“达标创模”活动相结合,把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与创建合格、模范“职工之家”相结合,把实施党组织监督与加强工会民主监督相结合,把建立“党员示范岗”与争创“工人先锋号”相结合,把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与加强职工民主法制教育相结合,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科技创新、劳动竞赛、节能减排中,发挥职工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和支持。

党工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活动要发挥各自优势,相互支持配合。

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企业推进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企务公开制度、集体合同和工资协商制度建设,通过工会组织更好地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劳资双赢,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四、坚持保障统筹落实,不断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作用

共建共享活动阵地。

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要按照统筹整合、方便实用、功能配套的原则,建立健全党工组织的活动阵地。

在硬件上实现“五有”,即有党工组织学习活动室、有职工书屋、有健身设施场所、有现代化远程教学系统、有党员和职工服务窗口。

在软件上,建立健全党工组织配套联动的制度体系,保障党工组织活动的规范化运转。

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要以开发区、工业集中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行业为依托,整合区域、行业内的各种资源,分片划区集中建立区域、行业党工组织活动阵地,以党员服务中心(活动中心)带动职工活动中心建设,借助行政服务窗口搭建党群组织服务窗口,切实解决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工组织开展活动无场所、阵地的问题。

建立完善党务和工会工作者激励保障机制。

各级党委要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和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工作中长期规划,推动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和工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定制度,具备条件的逐步纳入职业化、社会化管理。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会同总工会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和工会工作者的联合选派、联合培训、联合考核、联合激励、联合维权的工作制度。

高度重视维护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会组织负责人的合法权益,逐步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和工会工作者的工作津贴制度和权益保障金制度,对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和工会主席因履行职责导致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上级党工组织要及时采取法律、经济等措施,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进一步选树非公有制企业党工组织先进典型,推荐优秀的党工组织负责人担任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

凡对企业的各项考核评比,都要听取党工组织负责人的意见。

全面落实党工工作经费保障。

上级党工组织要及时调查和掌握非公有制企业党工组织活动经费保障情况,配合地方人大和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对《工会法》、《公司法》的执法检查和监督,推动制定、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工组织经费保障的政策法规。

要会同有关部门监督企业严格执行“按职工工资总额千分之五从企业管理费中计提党组织工作经费,据实税前列支”的政策和“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依法拨缴工会经费,对工会经费实施独立建账管理”的规定。

上级党组织留存的党费每年按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非公有制企业党工组织开展活动时,可以统筹使用工作经费。

五、加强领导和指导,确保“四统筹一创争”活动取得实效

各市委组织部和总工会要把建立四项统筹机制,作为党建带工建的一项重要工作和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个有效载体来抓,对这项活动进行专题部署,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动态督查、专项考核、保障激励等制度,加强工作指导,及时交流经验,确保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要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模范职工之家”和非公有制企业“优秀共产党员、文明职工”的创争标准和条件,切实做到非公有制企业党工组织同步创建、同步考核、同步表彰,要把四项统筹机制的建立情况作为创建非公有制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模范职工之家的必要条件。

以开展“四统筹一创争”活动为契机,在全省选树1000个非公有制企业和100个片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工组织“四统筹一创争”活动示范点,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激励力度,扩大示范、带动效应。

要把“四统筹一创争”活动与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工组织建设的各项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创新党工建设的运行机制、活动形式和工作方法,切实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长效化水平。

各级组织部门、工会组织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将开展“四统筹一创争”活动的主要指标列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情况通报内容。

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

江苏省总工会

2010年10月28日

 

主题词:

党建带工建创先争优活动意见

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办公室2010年10月28日印发

(共印500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