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36077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docx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手册模板

备课手册

BEIKESHOUCE

学科科学

年级三年级

2013--2014学年度

第二学期第本

(本学期共本)

 

单位王集小学

主备人

单元教学计划

(第二单元)

本单元以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为日的,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从卵中孵化,经过生长变化成蛾,然后产出卵,最后死亡这一生长变化的生命全过程。

在此基础上建立动物生命周期的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去认识各种动物以及人的生命周期现象。

1、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2、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3、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4、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5、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

6、人和动物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1、知道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2、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3、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4、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

教学难点:

1、知道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2、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并进行记录和描述。

3、对蚕的生长发育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4、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蚕及其他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规律。

1、养蚕并对蚕的一生形态变化进行观察。

2、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并进行记录和描述。

3、对蚕的生长发育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4、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蚕及其他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规律。

5、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归纳和比较它们生命周期的相同和不同。

6、从自己的生长经历和对周围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观察比较中,了解人的生命周期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必要。

2、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

3、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背的。

4、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

5、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利用课本和学校的现有资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论证、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理解本单元知识,完成对本单元的学习。

达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课时备课

课题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课型

总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教学重、难点:

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课前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

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

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

师生双边活动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蚕卵

(1)让我们来饲养蚕,观察蚕

 

(2)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2、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1)让学生预测一下,目的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

(2)小蚕出来是做什么准备

 

(3)为什么要在盒盖上扎小孔呢?

同学们,我们养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

它们的寿命有又多长呢?

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

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蚕吗?

你知道他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吗?

A、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说明:

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

学生观察的应该是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颜色应该是紫黑色的。

B、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比如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等。

学生也可能会发现有黄色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

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

(1)小蚕什么时候从卵里出来,小蚕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出来以后会干什么?

(2)小蚕就要出来了,我们要为它准备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

(交流讨论)

一是指导学生为小蚕准备好家(这个活动的重点是为蚕的出生做准备。

具体来说要准备一个盒子作为蚕的“房子”,还要在盒盖上扎些小孔,“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蚕卵上洒一些水”。

二是课外观察蚕卵的变化;(指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蚕卵的变化。

具体来说观察小蚕是怎样孵出的,刚孵出的小蚕是什么样的。

)要求学生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思考小蚕的孵化和什么条件有关。

活动的是让学生明白蚕的孵化还需要另一个环境条件,即需要一定的温度。

三是指导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养蚕窍门

教师小结:

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

练习设计:

自己饲养几只蚕宝宝,观察它的变化。

板书设计: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颜色

观察蚕卵大小

形状

教后反思:

课时备课

课题

蚕的生长变化

课型

总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2、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3、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教学重、难点:

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以及指导学生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

要鼓励学生全面、细致和科学地观察,必要时应该数一数、量一量。

课前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

放大镜,直尺,天平;学生自己饲养的蚕。

教师演示器材:

有关蚕的外形特征、行为,以及蜕皮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

师生双边活动

一、导入新课(激趣导入)

 

二、学习新课

1、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2、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加深对蚕的认识、理解)

 

3、蚕还会长成什么样

要点是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以及指导学生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

同学们饲养是小蚕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察蚕的生长变化。

学生交流汇报前一段时期养蚕活动的发现和体会。

(交流时,让学生出示自己的记录单、照片、图画、标本等。

从体长、吃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蜕皮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和交流。

关于蜕皮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也有一些问题,希望与同学交流。

交流活动能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生命的变化,(活动的目的提高对养蚕的兴趣。

(1)蚕的外形是指蚕身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等。

行为是指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

蚕是怎样吃桑叶的等。

(2)讨论蚕的身体结构和它的生存有什么关系。

 

预测蚕将会怎样变化,并指导学生下一步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及方法。

练习设计:

观察自己养的蚕宝宝,观察它的变化,并记录下它的变化周期。

板书设计:

2蚕的生长变化

日期体长(毫米)吃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

教后反思:

课时备课

课题

蚕变了新模样

课型

总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个形态。

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2、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3、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教学重、难点:

观察蚕蛹是本课的重点活动

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的方法。

课前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

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筒。

教师演示器材:

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

师生双边活动

一、教学导入:

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蚕蛹

(1)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

(2)还能找到眼睛和足吗?

身上的环节还在吗?

(3)蛹会动吗?

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

(4)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

 

2、观察蚕茧和蚕丝

第一,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

 

第二,指导学生进行拉蚕丝的活动。

 

第三,图片欣赏

 

同学们蚕吐丝了,丝把蚕严严地包裹了起来。

蚕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己包起来?

茧里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

下来我们就来进行观察。

蚕吐丝把自己裹了起来,结茧后就看不见蚕了。

蚕变成了什么样呢?

茧里面的蚕还活着吗?

这是学生们非常好奇的问题。

希望学生们能作出猜测,同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

其他发现。

(指茧里还能发现蚕吐尽丝后化蛹之前蜕下的皮等情况。

最后的推测是蛹还会变化吗?

它会变成什么模样?

希望学生的推测能以一定的观察事实作为依据。

 

统计全班同学的蚕茧大小、颜色,挑出最大和最小的蚕茧,它们分别长多少,宽多少?

(这个活动的日的意义在于对蚕茧有一定的认识。

蚕茧的大小和重量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标准,蚕茧的大小和重量与蚕的生长发育有关。

“把蚕茧放在热水中泡一下吧”“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绕在纸板上”等。

这个活动使他们对我国劳动人民的发明有更多的认识。

通过多媒体介绍给学生欣赏。

练习设计:

观察自己养的蚕宝宝,记录下他的形状变化;大小长度的变化;颜色的变化。

板书设计:

3、蚕变了新模样

蚕茧的形状

大小

颜色

测量茧的长度

教后反思:

课时备课

课题

蛹变成了什么

课型

总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蚕蛹经过10天一15天,会变成蚕蛾。

2、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

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教学重、难点:

“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是本课的重点。

“比较蛹和蚕蛾的形态,找找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蚕蛹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是本课的难点。

课前准备:

蚕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

师生双边活动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交流我们的新发现

(1)“茧里钻出的蛾子就是蛹变的吧?

 

(2)蚕蛾出来后怎么办

 

2、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

(1)怎样观察呢

 

(2)怎样观察蚕蛾的行为?

 

(3)对比观察蚕蛾与蚕蛹的活动

 

(4)如何区别蚕蛾的雌雄?

 

(5)“一只雌蛾大约能产多少粒卵?

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的?

和我们观察过的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画蚕蛾和蛹的图

4、蚕蛾是什么

 

同学们一段时间过去了你们的蚕茧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蛹变成什么了呢?

下面我们就来交流的我们新发现?

(这只是一种推测,到底是不是呢?

需要学生经过思考来回答。

)(说明这个问题关系到蚕蛾是不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态,对认识蚕的一生很重要。

相信学生会做出合理的回答:

茧里只有蛹,而我们又亲眼看见蚕蛾从茧里爬出来,不是蛹变的会是什么变的呢?

当然这样的回答还需要从下面对蚕蛾和蚕蛹的对比观察中去发现更多的证据。

蚕蛾从茧里出来后,教师要提醒学生,要把它从茧上面拿下来,最好专门放到另一个比较宽大的盒子里,以避免蚕蛾把卵产在茧上,不便于卵的保存。

 

(1)先观察蚕蛾的行为,再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

(这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征设计的。

三年级的学生肯定是先对动态的蚕蛾更感兴趣。

)对蚕蛾身体形态的观察,应该是一种有序的观察,先观察蚕蛾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然后观察各部分是怎样的,有什么器官。

具体来说,就是“看看蚕蛾在干什么?

”。

(教师要启发学生有更多的发现,比如刚羽化的蚕蛾身体湿润,翅下垂,柔软皱缩,但很快便干燥展开;还有不少蚕蛾在震动翅等。

同时也希望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仍能找出蚕蛾是蚕蛹发育而成的证据。

让学生认识蚕蛹、蚕蛾都是蚕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蚕蛾是蛹发育而来,蚕蛾是蚕的成虫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学生很感兴趣的问题。

交流

自主发言

A、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的记录

b、还有什么想说的

 

是比较蚂蚁、蚕蛾、蜻蜓的身体外形,看看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练习设计:

想一想,自己养的蚕宝宝变成蛹后,还有什么变化。

板书设计:

4、蛹变成了什么

蚕蛾和蛹的比较

蚕蛾蛹

教后反思:

课时备课

课题

蚕的生命周期

课型

总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

2、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

3、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教学重、难点:

整理观察记录,认识蚕的一生所经历的卵幼虫蛹成虫几个阶段。

认识到蚕的一生分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课前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学生自己的观察记录、画的图和拍的照片、制作的标本和小报等资料。

教师演示器材:

有关蚕的一生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

师生双边活动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然后提问。

2、小结蚕的一生

小结蚕的一生,主要围绕经历了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形态和行为有什么不同来进行。

 

3、蚕的生命周期

这个活动要帮助学生认识蚕的一生

 

4、什么因素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

(目的是通过寻求同学们养蚕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进行验证。

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和环境因素息息相关。

 

5展示会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回顾我们的养蚕过程,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在填表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蚕的一生用循环图表示出来。

)(说明最后表格中“共计多少天”,指的是蚕从卵中孵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结束的时间。

)教师要启发学生,蚕在蚕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是幼虫,蚕蛾是成虫。

蚕的一生应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为:

卵---幼虫---蛹---成虫,上升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几个阶段,并且依据前面填写的表格把各阶段经历的时间统计出来。

认识到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蚕健康生长需要什么条件,自己是怎么满足它的;

 

让学生把自己的记录表、制作的小报、标本、拍的照片、专题研究报告等资料都展示出来,大家互相参观、学习。

也可以让学生就养蚕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写成一篇心得体会。

练习设计:

把自己养的蚕宝宝的变化周期记录下来。

看看每次变化周期是多长时间。

板书设计:

5蚕的生命周期

幼虫

卵蛹

成虫

教后反思:

课时备课

课题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课型

总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教学重、难点:

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不同的生命周期。

课前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

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

教师演示器材:

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资料和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

师生双边活动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观察书中的图,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2、不同的生命周期

让学生能总结出它们相同的地方

 

3、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活动方式主要以小组查阅资料和大组汇报交流的方式进行。

鼓励学生能查找出某种动物的每个生命阶段的形态、行为、食物和生活环境。

 

4、教师小结:

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其他动物的一生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吗?

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是怎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分小组选择其中一种动物,讨论这种动物一生中必须要经历哪

些生命阶段,用流程图表示这种动物的生命周期,并查阅资料了解

它的生命周期的时间(即寿命)。

(在查阅资料中还要注意:

动物的寿命问题较复杂,它同环境关系极大,尽量采用人工饲养条件下取得的数据。

(1)比较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指导学生给动物分类。

分类的标准就是是否经过变态,以及卵生还是胎生。

 

(1)课前要求学生收集鸡、蝴蝶、蜻蜓、山羊、熊猫、鱼等动物生命周期和寿命的资料,并带到课堂上来。

(2)布置任务并提出要求:

每组从上述动物中选择两种,了解其生命周期及经历的时间,并把它们的生命周期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3)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查阅资料,并用流程图或循环图表示它们的生命周期。

为节约时间,流程图或循环图都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4)小组汇报交流。

在某个小组汇报的时候,查阅相同资料的组,可以补充和提出不同意见。

(学生汇报时,教师要把大家认可的结果,填写在班级大表上。

虽然动物个体最终会死亡,但是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绝,并得以不断延续。

练习设计:

通过查资料,网上搜索,等形式,查一查其他生物的生命周期。

板书设计:

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

│动物名称│生命周期(流程图)│」生命周期的时间│

││││

├─────┼─────────┼─────┤

│鸡│卵。

雏鸡。

成鸡│约14年│

├─────┼─────────┼─────┤

│蝴蝶│卵。

幼虫。

蛹。

成虫│约20年

├─────┼─────────┼─────┤

│蜻蜓│卵。

幼虫。

成虫│约1年

├─────┼─────────┼─────┤

│山羊│小羊。

成羊│约15年

├─────┼─────────┼─────┤

│熊猫│幼仔。

成年熊猫│约20年

├─────┼─────────┼─────┤

│鱼(鱼里鱼)│卵。

幼鱼。

成年鱼│约50年

└─────┴─────────┴─────┘

教后反思:

课时备课

课题

我们的生命周期

课型

总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今后还将发生变化。

2、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的特点各不相同。

3、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4、人的寿命长短和是否健康生活有很大关系。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认识人的生命周期,知道人的生命周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我们的出生与生长变化,指导学生了解人一生的身体变化特点。

课前准备:

1、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自己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以及能力发展的变化。

2、教师演示器材:

o岁一9岁我们的生长变化”班级大表,“各年龄段人的身体特点”班级大表,婴儿、幼儿园或小学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体特点、活动能力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

师生双边活动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我们的出生与生长变化

(1)我们是从哪里来的;

(2)我们刚出生时是什么样子的;

(3)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2、我们的一生

(1)调查身边最熟悉的人,把握不同年龄段人的身体特点

 

(2)人可以按年龄划分不同的阶段,比如:

儿童、青年、中年、老年。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所有的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人的生命周期是怎样的呢?

说明以上这些都是学生所能收集到的数据和事实,在对数据和事实收集、整理时可以按下表的格式。

因人的个体差异较大,表格中的内容是大致情况,不作为标准,仅供教师教学参考,教学时按学生汇报的情况填写。

活动分为四步:

(一)、找出身边最熟悉的人;

(二)、弄清他们的年龄段;

(三)、把他们归到不同的年龄组;

(四)、观察他们的身体特点。

怎样划分呢?

了解和比较他们的不同。

(比如儿童组和青年组;青年组和中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

然后再通过交流,对人一生的身体特点有较全面的把握。

)在小组比较的基础上,最后全班汇报、交流、汇总。

(3)教科书第3'7页大表中的内容要在各组比较的基础上填写,经过综合、概括得出各年龄段的特征。

3、指导学生总结出人的生命周期和植物、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这样共同的四个阶段。

(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人也有生命周期。

人的健康是建立在平时健康生活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儿童少年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其健康情况会影响到人的一生,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关爱生命,珍惜健康。

练习设计:

1、调查我国建国初的平均年龄和现在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2、调查长寿人的生活习惯。

3、根据以上调查,有什么话说。

板书设计:

7我们的生命周期

0岁----6岁是幼儿

7岁----11是儿童

12岁一17岁是少年

18岁一40岁为青年

41岁一60岁为中年

60岁以后为老年

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