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模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3301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备课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集体备课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集体备课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集体备课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集体备课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集体备课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集体备课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集体备课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集体备课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集体备课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集体备课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集体备课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集体备课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集体备课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集体备课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集体备课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集体备课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集体备课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集体备课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集体备课模板.docx

《集体备课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备课模板.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集体备课模板.docx

集体备课模板

备课时间

教学课题

《认识6—9》

计划教时

第教时

累计教时

教学目标

1、情境中抽象出6—9的过程,认识并会写6—9。

2、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认识并会写6—9

教学难点

认识并会写6—9

教学准备

1教学过程

1、认识6—9。

  ①出示套圈游戏,观察到什么?

小朋友交流汇报。

  ②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6、7、8、9个珠子。

  ③找数字卡。

  ④涂色游戏,想想做做第1题。

2、学写6—9。

3、巩固深化:

  第一关:

游乐城,想想做做第3题。

  第二关:

打扑克,比大小。

第4题。

  第三关:

找座位。

第5题。

  第四关:

吃水果。

第6题。

4、总结评价,归纳。

5、布置作业

修改与反思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教学课题

认识除法

计划教时

第教时

累计教时

教学目标

要学生经历实际问题,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和“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并体会除法的含义。

教学重点

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引出平均分的活动,再把平均分的活动抽象为除法,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把平均分的活动抽象为除法。

教学准备

1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出示8个苹果

  8个苹果是怎样分的?

同桌说一说,再填空。

  

(1)8个苹果,每()个放一盘,放()盘。

  

(2)8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个。

  小结:

这两种分法有什么不同?

又有什么相同?

  二、理解新知

  认识除法

(一):

  1、创设情景

  出示挂图:

学校组织小朋友到游乐园玩,第一组:

6小朋友坐缆车,每辆车坐2人,要坐()辆车。

  2、解决问题

  出示小黑板:

6小朋友坐缆车,每辆车坐2人,要坐()辆车。

  怎样求出要坐几辆车?

请同桌讨论。

  交流方法:

  

(1)可以借助学具分(是怎样分的?

  

(2)可以想6里面有几个2?

  3、认识除法

  指出:

把6个人,每2个人分一车,可以分成3车,这种平均分,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板书:

除法写成:

6÷2=3

  这个“÷”叫除号读作6除以2等于3

  这里的6、2、3分别表示什么?

  6÷2=3是什么意思?

  4、试一试

  

(1)12个苹果,每只小熊分3个,可以分给()只小熊。

  怎样列式解答可以分给()只小熊。

  

(2)这里是怎样分的?

  12÷3=4是表示什么意思

  5、小结:

把物体每几个分成一份求分成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认识除法

(二)

  6、解决问题

  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支

  怎样求每人分得几支?

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

(1)摆小棒平均分

  

(2)想6里面有3个几?

  指出:

把6支铅笔平均分成3分,求每份是几,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板书:

6÷3=2

  这里的6、3、2个是什么意思?

所以6÷3=2表示什么?

(同桌说一说)

  7、认识除法名称

  除号前面的6取名为被除数,除号后的3叫除数,得到的结果叫商

  6、3、2分别叫什么?

  说出例1各数的名称

  完成P9想一想第3题。

学生同桌说一说。

  8、试一试

  出示:

8个小朋友参加劳动,平均分成2组,每组()人。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怎样分?

怎样列式?

  说一说8÷2=4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

把物体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几份;或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都可以用除法列式计算

  三、巩固深化

  分一分填一填

  1、P9第1、2题请同学们想办法帮助分一分,独立然后进行解答。

  2、交流:

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

  3、说一说除法算式的意思。

 

修改与反思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教学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计划教时

第教时

累计教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字号。

教学难点

正确地口算无敬畏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

教学准备

1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

小朋友们,你们去玩具店买过玩具吗?

今天也有两个小朋友要去玩具店买玩具,你们想帮他们参谋参谋吗?

现在我们就到玩具店看看吧。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商店图)每人要买两件玩具,你能说出他们购买什么玩具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他们怎样付款呢,你们能帮他们算算吗?

  2、提问:

书上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你打算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你能帮他们列出算式吗?

  3、学生口头列式:

教师同时板书算式:

  

(1)贝贝应付钱:

44+25=          (  )

  

(2)玛丽应付钱:

44+38=          (  )

  4、谈话:

这两道算式如果用竖式计算,我想每位同学都不成问题。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口算的机会是很多的,贝贝和玛丽到商店来的时候就没有带纸和笔,他们只能口算出应付的钱数。

你能口算出得数吗?

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组里相互交流。

  5、反馈:

通过交流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

  第一道算式:

44+25=          ()

  

(1)先算44+20=64,再算64+5=69;

(2)先算44+5=49,再算49+20=69;(3)先算40+20=60,再算4+5=9,最后算60+9=69;(4)先算4+5=9,再算40+20=60,最后算60+9=69。

  第二道算式:

44+38=          ()

  

(1)先算44+30=74,再算74+8=82;

(2)先算44+8=52,再算52+30=82;(3)先算40+30=70,再算4+8=12,最后算70+12=82;(4)先算4+8=12,再算40+30=70,最后算70+12=82。

  6、再次交流,确认和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7、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

(小组讨论交流)

  8、通过讨论得出:

第一道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

  9、对表现出色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三、巩固深化。

  1、算一算、比一比。

(做“想想做做”第1、2题。

  

(1)出示第1、2题,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结果直接写在书上。

  

(2)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3)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

  2、想一想、填一填。

(做“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根据要求在书上填表。

  

(2)电脑验证。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比一比、算一算。

(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引导学生先口算每组题的第1小题,再算第2小题。

  

(2)口算结束后交流算法。

  (3)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口算发现了什么。

  (4)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评价。

  4、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

(做“想想做做”第5题。

  5、解决实际问题。

(做“想想做做”第6、7题。

  

(1)电脑出示第6题。

 问:

从熊猫馆到老虎馆有几条路?

学生回答后逐一阐述每条线路。

 问:

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解决这问题?

引导学生先估算,再回答问题。

 

(2)电脑出示第7题。

  让学生弄清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列式计算。

教师对后进生予以帮助。

  集体反馈。

让学生将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同学间相互补充、相互评价。

  四、课后延伸和课堂总结。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学习的什么?

你学会了什么?

 

修改与反思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教学课题

应用加法运算律简便计算

计划教时

第教时

累计教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怎样表示?

什么叫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如何表示。

  2.口算

  186+100  325+100  186+30

  325+20  186+75  325+87

  3.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⒈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插图和问题。

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比一比哪种解法简便,这样的算的简便在哪里?

  提问:

三个数相加,为什么要先算54+46?

改变顺序,先算54+46可以吗?

这里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小结:

刚才的同学按顺序计算比较麻烦,应用加法结合律,先算能凑成整百的数,再算一个数加整百的数,使计算简便.

  ⒉教学试一试

  

(1)出示69+75+2578+(47+22)

  请同学们用简便方法来算一算.

  

(2)指名说一说为什么要这们算,尤其是第2题

  板:

78+(47+22)

  =78+(22+47)…………………(  )律

  =(78+22)+47…………………(  )律

  =147

  请同学们说说每步用了什么定律,并板书.

  (3)小结:

从刚才的例子中我们知道,在加法计算中,两个数能凑在整百数,一般用加法运算律,先进行计算,使计算简便.

  3.完成书第59页上的想想做做工

  4.出示64+75

  请同学们想想,以前学习口算时是怎样算的?

  板书:

 64+75

  =64+70+5

  134+5

  =139

  提:

这里应用了什么律?

  学生练习

  175+201  238+402

  三、组织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

  集体评讲。

四、布置作业。

 

修改与反思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教学课题

公顷和平方千米

计划教时

第教时

累计教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难点

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

1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吗?

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学校的占地面积有多大?

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2、出示例1图片

  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图片,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顷”这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二、新授

  1、认识公顷的含义

  谈话:

100米有多长?

你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吗?

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

指出:

这样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2、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

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

  得出:

1公顷=10000平方米。

  3、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提问: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面我们实际感受一下。

  (来到操场)让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要求估计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再要求推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来到草坪)让学生观察并推算大约多少个草坪的面积是1公顷。

  4、单位换算

  出示试一试,提问:

你能计算这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吗?

请同学们自己用计算器算一算,完成后,要求学生把解答过程和单位换算的方法与同学进行交流。

  小结:

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三、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是不是1公顷。

  2、完成第2题

  先让学生分组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并计算出面积,统一数据后再用计算器算一算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的面积是1公顷。

  3、练习十三第1、2题

  

(1)第1题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醒学生在进行单位换算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

  

(2)第2题,学生完成后交流。

  4、练习十三第3、4题

  

(1)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结果和过程。

  

(2)第4题先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将已知道的面积1公顷和底80米写在相应的字母下面,高用“□”

  表示,引导学生理解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底,求出高。

提醒先要把1公顷换算成10000平方米。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

修改与反思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教学课题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计划教时

第1教时

累计教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比较归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在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基本转化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掌握它们互化的简便方法。

教学难点

在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基本转化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掌握它们互化的简便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需求

  1.出示例2,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

王红同学完成了指定个数的1.15倍,李芳完成了指定个数的110%,谁完成的多?

  要比较两位同学完成仰卧起坐个数的多少,就需要比较什么?

(1.15与110%的大小)

  3.揭示课题: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

  二、教学例2

  1.独立思考:

你想怎么比较?

  2.小组交流:

自己是怎么比较的,结果怎么样?

  3.汇报交流,优化比较的方法

  

(1)先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再比较。

  1.15=115/100=115%

  因为115%>110%,所以1.15>110%,王红完成的多。

  思考:

将小数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是什么?

  

(2)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小数,再比较。

  110%=110/100=1.1

  因为1.15>1.1,所以1.15>110%,王红完成的多。

  思考:

将百分数改写成小数的方法是什么?

  4.小结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

  第1题:

练习后比较:

把百分号前面的数与原来的小数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想一想:

怎样将小数直接改写成小数?

有怎样把百分数直接改写成小数呢?

  第2题:

运用上面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得数。

  2.完成“练一练”:

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3.完成练习二十第1题:

独自练习后交流。

  四、作业

  完成练习二十第2、3题。

修改与反思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教学课题

百分数的应用—整理与练习

计划教时

第教时

累计教时

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让学生在应用百分数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增强数感。

3.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理清本单元的知识脉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类百分数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规律,并正确进行解答。

教学难点

综合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课件

1教学过程

一、回顾思考:

1、提问: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谈话:

百分数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你能用学到的百分数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这方面的有关内容。

3、揭示课题,板书:

百分数的应用复习

二、基本练习

(一)复习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1.出示15页1题:

(1)让学生尝试练习

(2)集体讲评

提问:

这题的每一问是谁与谁比?

谁是单位“1”的量?

谁与单位“1”的量比?

师强调解决此类题目关键是要找准单位“1”的和与单位“1”比较的量,单位“1”一般作为除数,与单位“1”比较的量一般作为被除数。

对照数量关系进行列式。

注意问题:

甲比乙多百分之几并不是乙比甲少百分之几,原因是单位“1”量不相同。

2.15页2题

(1)师问:

这份表格中原料油的千克数、出油的千克数、出油率这三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2)板书:

出油率=出油的千克数÷原料的千克数

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得到:

原料的千克数×出油率=出油的千克数

出油的千克数÷出油率=原料的千克数在这三个量中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都能求出第三个量。

也可以根据乘法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

(3)填表计算

(4)核对答案。

(5)小结:

通过这题的解答,教师引导学生寻找三类百分数应用题之间的关系。

(二)复习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做15页第3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

求5千克番茄中大约含水和糖各多少千克就是求什么?

应该怎样列式?

3、师指出:

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先找出谁是单位“1”的量,它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样都是用乘法来解答。

4、让学生独立解答,反馈校对。

(三)复习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做15页第4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

通过关系句的分析,请说说谁是单位“1”的量。

你能一句话说出这题的意思吗?

数量关系是什么?

对照数量关系请你解答。

3、师指出:

这类题目的特点是单位“1”的是未知的,我们可以把它设为X,对照数量关系进行解答,关键是找准数量关系。

注意结果按题目要求进行保留。

4、独立解答

5、交流总结:

当单位“1”已知时,可以直接用乘法求出相关的未知量;当单位“1”未知时,通常用方程解答。

三、实际应用

1.完成16页第5题学生独立解答后讲评。

(1)先根据题意写出数量关系,比较这两题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请你写出数量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请对照数量关系进行解答。

指出: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对照图写出数量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或列方程解答。

2.完成16页第6题

先由学生独立解答,再集体讲评。

重点指导学生会画线段图,并能根据图写出数量关系式。

3.师小结并强调:

单位“1”的量已知和未知时的不同处理方法。

四、评价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能用一句话给自己做个评价吗?

二、

修改与反思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教学课题

《分数的意义》

计划教时

第教时

累计教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在说明所表示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抽象出单位“1”。

教学准备

1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

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分两次认识分数。

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分数吗?

  二、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组图

  提问:

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追问:

你能说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后班内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用课件逐渐展示板书。

  提问:

第四个图与前三个图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明确:

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第四幅图是把6个圆看作一个整体。

  出示2/3

  提问:

把()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2份的数?

  学生讨论交流,班内汇报。

  猜测:

可能是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说明:

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追问:

在这几个图里,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

表示这样的几份?

  提问:

你能试着说说什么是分数吗?

  教师引导概括分数意义。

  

(2)操作:

铅笔、硬币、钟面、桃子图案

  提问:

你能用手中的物品表示2/3吗?

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小组合作用提供的物品表示并交流想法。

    (3)出示练习六(3)

  学生先按书上的说法,说说第1题中是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三好生有这样的几份;再参照第1题说说后两题中分数的意义。

  (4)出示练习六(4)

  先引导学生明确单位“1”,再依次出现平均分的点,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并说说想法。

  (5)出示练习六(5)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所填分数有什么不同。

  2认识分数单位

  

(1)谈话:

整数、小数都有计数单位,例如:

整数9的计数单位是1,9里面有9个1,0.9的计数单位是0.1,0.9里面有9个0.1。

分数也有分数单位。

例如:

5/8里有5个1/8,5/8的分数单位是1/8,3/7、1/5、1/2呢?

  提问:

你能说说什么是分数单位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揭示。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互说后班内交流。

  (3)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班内交流订正。

  (4)完成练习六

(1)

  同桌读一读,并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提问:

每个分数的分母与分数单位有什么关系?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是什么?

生活还有哪些事物能用分数来表示,她们又是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

找一找,和同学说一说

修改与反思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教学课题

《认识6—9》

计划教时

第1教时

累计教时

教学目标

1、情境中抽象出6—9的过程,认识并会写6—9。

2、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认识并会写6—9

教学难点

认识并会写6—9

教学准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