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38946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docx

《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docx

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调研测试题一模

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化学4月调研测试题(一模)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相关信息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

应的位置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

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14F-19Na-23

Cl-35.5Cu-64Fe-56Ba-137

选择题(共50分)

(包括25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每年的6月5号是“世界环境日”。

校园开展的下列活动与保护环境的主题不相符的是

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

不燃放烟花爆竹,低碳欢庆佳节

汽油挥发D.海水晒盐

A.栽花护绿,与植物交朋友B.

C.焚烧垃圾,净化校园环境D.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川融化B.钢铁生锈C.

3.下列符号中,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B.2HC.O

D.Fe

4.下列各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乙醇酒精C2H4O2B.

C.氧化钙熟石灰CaOD.

5.下列说法只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镁粉用作照明弹;铜丝用作导线

C.氢气用作清洁能源;稀盐酸除铁锈

碳酸铵碳铵(NH4)2CO3

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

B.二氧化碳用作碳酸饮料;金刚石刻划玻璃

D.活性炭除冰箱内异味;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6.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净水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B.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氯化钠溶于水后生成大量自由移动的氯化钠离子使水溶液能够导电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氧气验满

D.HNO3

D.玻璃钢

A.向试管中加锌粒B.蒸发C.稀释

8.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B.NOC.NO2

9.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陶瓷B.不锈钢C.塑料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食物的腐败、金属的生锈都是氧化反应

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

C.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也是地球上产生二氧化碳的原因之一

D.干燥空气中各组分气体体积分数约为:

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

11.下列说法不妥当的是

A.洗洁精能洗碗,是因为洗洁精可溶解油污

B.磷可用于制作烟幕弹,是因为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

C.氮气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D.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棉线,是因为羊毛灼烧后有烧焦羽毛气味

12.下列有关燃烧叙述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直接用水浇灭

B.用水来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只要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物质在水中也可以燃烧

D.用嘴吹灭蜡烛的火焰,是因为使蜡烛火焰隔绝了氧气

13.下列气体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

 

A.COB.HClC.CO

D.NH

 

14.向CuCl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

气体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作出的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不含Cu2+B.金属活动性:

Fe>Cu

C.滤渣含有铁和铜D.滤液质量比原溶液质量大

15.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说法正确的是

 

 

 

:

①酸②碱③盐④氧化物

C.①②④

C、磷、钙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D.

C22H19FN4O2,下列关于西达本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①②③④

蛋白质、淀粉属于有机高分子可用加碘食盐检验马铃薯中的淀粉

22:

19

在稀盐酸中:

K+、CO32-

在碳酸氢铵溶液中:

Na+、OH-

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保持不变

C.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均相等

D.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

16.下列各类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

A.①②B.①②③

17.马铃薯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

A.钙元素可以预防佝偻病

C.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

18.抗癌新药西达本胺的化学式为

A.西达本胺有48个原子

B.西达本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C.西达本胺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西达本胺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氢氧化钠溶液中:

H+、Cl-B.

C.在硝酸铜溶液中:

Na+、SO42-D.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B.生铁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

C.铵态氮肥和草木灰一起使用会使肥效更高

D.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都有白雾

2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方案不正确的是

A.食盐水与稀盐酸:

pH试纸B.氢氧化钙固体与硝酸铵固体:

C.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高锰酸钾溶液D.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酚酞试液

2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①C→CO→CO2②Cu→CuO→CuSO4

③Na2CO3→NaCl→Na2CO3④CaCO3→CaO→Ca(OH)2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比较合理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

A

FeCl2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

结晶

B

CO2

CO

生石灰

洗气

C

NaNO3溶液

Na2CO3

适量CaCl2溶液

过滤

D

铜粉

铁粉

过量盐酸

过滤

24.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煅烧,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则变量y可表示的是

B.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

C.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25.右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皮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33.3%

B.t2℃时,100g甲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溶质50g

C.将t2℃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会析出

晶体

D.将t1℃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t2℃,

该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非选择题(共50分)

26.(4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现有①食醋②小苏打③生石灰④天然气⑤硝酸钾,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

填空:

(1)常用于烘培糕点的是;

(2)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3)能去除水壶里水垢的是;(4)可作为某些食品干燥剂的是。

27.(8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1)光合作用制取氧气,该反应将光能转化为能。

(2)工业上用赤铁矿在高温下炼铁,该反应中还原剂是。

(3)硫酸铵与熟石灰研磨,反应生成的气体可用湿润的检验。

(4)用氨水中和工业废水中含有的稀硫酸,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8.(5分)小华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操作流程如图:

 

(1)小华同学应称取的NaCl质量为g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

(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平衡螺母

(4)在用量筒量取水的过程中,当液面接近刻度

线时,他的操作如右图所示,其中规范的是

(填序号)。

(5)如果小华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小于20%,则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填序号)。

A.配制溶液的烧杯内壁湿润

B.称量纸上残留少量食盐

C.向烧杯中加水时,有少量水溅出烧杯外

29.(6分)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

其中A、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固体,且A为紫黑色,C为黑色

粉末,B、E为常见气体;X与F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X具有消毒杀菌作用;Y是一种红色金

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化学式是

(2)C物质在反应③中的作用

(3)写出反应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4)若将合成气中两气体按分子数之比为1:

1进行化合(原子利用率为100%),可合成多种有机化工产品,

写出其中一种可能产品的化学式。

 

30.(7分)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②。

(2)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

(3)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

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

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31.(13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井对

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①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吸水变蓝。

②生产原料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MgCl2和CaC12)及不溶性杂质。

A,并使其充分受热,可分解制得

③生产原理:

NaCl+NH3+CO2+H2O=NaHCO3↓+NH4C1。

分离得晶体

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

④氯化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NH4Cl==△=NH3↑+HCl↑。

⑤部分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题讨论】

 

(1)①溶液A中的溶质有NaCl和、。

②操作Ⅱ的名称为。

③写出加入NaOH溶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流程中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粗盐中的。

(2)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填序号)。

【组成探究】

(3)①晶体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A.NH3B.NaOHC.HClD.CO2

②设计实验检验纯碱样品中是否混

有晶体A,请完成下表(从右侧

装置中选择):

选择的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样品不含晶体A

(4)取纯碱样品加水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产生沉淀的方程

式为,由此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NaCl。

(5)同学们为了测定该纯碱样品的纯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氯化钡溶液过量的目的是

 

②判断滤渣是否洗干净,可向最后的洗出液中滴加,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氯化钡溶液B.稀硫酸C.稀盐酸D.碳酸钾溶液

③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32.(7分)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H+和碱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OH-结合

生成水分子的过程。

请根据以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用酚酞试液

(1)向一试管中倒入约2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3滴酚酞试液,振荡,再逐滴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

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色为止,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

【实验二】用温度计

(2)向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济液,再逐滴匀速加入稀盐酸,,并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

液的温度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32-1。

①约0-50s温度上升是因为中和反应放热,50s后溶液温度下降的原因是。

②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测定中和反应放热的原因是。

pH计

(3)向一锥形瓶中加入20g质量分数为4.00%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匀速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并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32-2。

列式计算

①所取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精确到0.0l%,下同)

②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初三调研测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

1-10CBDDDBBDDB

11-20ACADAADBCA

21-25DDDDC

非选择题

26.

(1)②

(2)④(3)①(4)③

27.

(1)6CO2+6H2O=C6H12O6+6O2化学(或“生物质能”)

(2)Fe2O3+3CO=2Fe+3C2OCO

(3)(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红色石蕊试纸(或“PH试纸”)

(4)2NH3·H2O+H2SO4=(NH4)2SO4+2H2O复分解

28

(1)10

(2)试剂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

(3)B(4)C(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必须视线平视40,滴加液体到凹液面最低处与40相平)(5)

AB

29

(1)K2MnO4

(2)催化剂或催化作用

点燃

(3)②CH4+2O2=CO2+2H2O

32H2OM2=nO22H2O+O2↑

42Cu+O2+H2O+CO2=Cu2(OH)2CO3

(4)CH2O或C2H4O2或...CnH2nOn

30.

(1)①长颈漏斗;②水槽。

(2)B;C(或E,或CE也给分)

(3)CaCO3+2HCl=CaCl2+H2O+CO2↑

(4)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无

31.【问题讨论】

(1)①NaOH、Na2CO3;②过滤③MgCl2+2NaOH=M(gOH)2↓+2NaCl④CaCl2

(2)ACD

【组成探究一】

(3)①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②选择的装置:

“AB”或“AC”或“ACB”实验现象:

“B不变浑浊”或“C不变蓝、B不变浑”

【组成探究二】

(4)AgNO3+NaCl=AgCl↓+NaNO3

【组成探究三】

(5)①是碳酸钠全部反应②BD③88.3%

32.

(1)无

(2)①反应结束后热量散失,过量的稀盐酸起到冷却作用

②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时会放热

3)①3.65%②2.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