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重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40276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妇产科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妇产科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妇产科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妇产科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妇产科学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妇产科学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妇产科学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妇产科学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妇产科学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妇产科学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妇产科学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妇产科学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妇产科学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妇产科学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妇产科学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妇产科学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产科学重点.docx

《妇产科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学重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妇产科学重点.docx

妇产科学重点

妇产科学思考题(资料)

1、名词解释

1.胎产式:

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2.胎先露:

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3.胎方位:

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4.稽留流产:

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于宫腔内仍未自然排出者。

5.异位妊娠:

(宫外孕)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

6.胎儿窘迫:

是指胎儿在子宫内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征。

7.前置胎盘:

妊娠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达到或覆盖子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

8.胎盘早剥: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未娩出前,部分或完全从子宫壁剥离。

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指妊娠20周以后,孕妇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围生期:

指妊娠满28周(即胎儿体重》1000g或身长》35cm)至产前1周。

10.产后出血:

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

11.病理性缩复环:

在先兆子宫破裂时,因胎先露部下降受阻,子宫收缩过强,子宫体部肌肉增厚变短,子宫下段肌肉变薄拉长,在两者之间形成环形凹陷。

12.宫颈糜烂:

宫颈阴道部颗粒状红色区,炎症刺激时,正常的柱状上皮代替了正常的鳞状上皮。

13.子宫内膜异位症:

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它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14.卵巢巧克力囊肿:

卵巢囊肿大小不一,直径多在5cm左右,大至10~20cm,内含暗褐色,似巧克力样糊状陈旧血性液体。

15.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出现和生长在子宫肌层,称为子宫腺肌病

16.原发性闭经:

年满16岁妇女仍无月经来潮者。

17.继发性闭经:

指以往曾建立正常月经,但以后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者。

18.原发性不孕:

婚后未避孕而从未妊娠者。

19.继发性不孕:

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连续2年不孕者。

20.人工流产:

是指因意外妊娠、疾病等原因而采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方法。

二、思考题

1、女性骨盆的特点及标志与临床意义?

特点:

骨盆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长。

骨盆侧壁直,坐骨棘不突出,耻骨弓较宽,坐骨棘间径》10cm。

标志与临床意义:

①骶岬:

骶骨的上缘向前突起,是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重要标志之一及产科骨盆内测量对角径的重要标志;

②坐骨棘:

两侧坐骨结节后上方,各有一尖形突起,是分娩过程中衡量胎先露部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

③耻骨弓:

两耻骨降支的前部相连构成,应》90º

2、子宫有哪些韧带?

①圆韧带:

有维持子宫前倾位置的作用

②阔韧带

③主韧带:

固定子宫颈的位置、防止子宫下垂的主要结构

④宫骶韧带:

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3、性激素的功能及临床应用

作用部位

雌激素

孕激素

子宫

①促进子宫的发育;②使子宫内膜呈增生期改变;③使宫颈粘液增多,变稀薄,易拉成丝状,干燥镜检呈羊齿植物叶状结晶;④增加子宫平滑肌对宫缩素的敏感性。

①使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②使宫颈粘液减少变粘稠(避孕药主要成分为孕激素);③降低子宫肌敏感性,可用以保胎。

乳腺

①促进乳腺腺管的发育;②大量抑制乳汁的分泌。

促进乳腺腺泡的发育

阴道

①上皮增生角化;②维持阴道呈弱酸性PH:

4—5

加快上皮细胞脱落

体温

使排卵后的基础体温升高0.3-0.5℃

下丘脑

正负两种反馈调节

对下丘脑有负反馈调节

代谢

①促进水钠潴留;②促进钙在骨中的沉积,加速骨垢的闭合;③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对高血压、血管硬化和冠心病、老年痴呆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促进水钠排出

4、月经的临床表现及正常范围?

月经的定义:

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生殖功能成熟的外在标志之一。

月经初潮:

月经第一次来潮,13-15y

月经周期:

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28-30天

月经持续时间及出血量:

2-7天,30-80毫升

经血的特征:

暗红,有一定成分,不凝

月经期的症状:

一般无特殊症状,有些妇女可有下腹及腰骶部下坠感,个别可有膀胱刺激症状、轻度神经系统不稳定症状(如头痛、失眠、精神抑郁、易于激动)、胃肠功能紊乱以及鼻粘膜出血等。

5、简述胎盘功能及临床意义?

功能及临床意义:

①物质交换功能:

包括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排出胎儿代谢产物;②防御功能:

细菌、弓形虫、衣原体、螺旋体不能通过胎盘屏障,母血中免疫抗体如IgG能通过胎盘,使胎儿在生后短时间内获得被动免疫力;

③合成功能:

胎盘合体滋养细胞能合成多种激素、酶和细胞因子,对维持正常妊娠起重要作用;

④免疫功能

6、如何判断羊水污染?

脐带受压有什么意义?

羊水污染分为3度

Ⅰ度,浅绿色,多见于慢性缺氧

Ⅱ度,深绿色或黄绿色,提示急性缺氧

Ⅲ度,棕黄色,稠厚,严重缺氧、

脐带受压的意义:

使血流受阻,导致胎儿缺氧,甚至危及胎儿生命

7、早、中晚期妊娠的主要诊断方法?

早期妊娠的主要诊断方法:

(1)症状及体征:

1.停经(停经10天以上应高度怀疑妊娠)2.早孕反应3.尿频4.乳房:

乳头及乳晕着色、蒙氏结节(乳晕周围皮脂腺增生出现深褐色结节)5.生殖器官:

阴道黏膜和宫颈阴道部充血呈紫蓝色,停经6~8周时,双合诊检查子宫峡部极软(黒加征);子宫宫体增大、呈球形、软。

(2)辅助检查:

1.超声:

B超(确诊方法)、多普勒

2.妊娠实验:

β-hcG≥25u/L

3.宫颈粘液实验

4.黄体酮实验

5.基础体温测定

中晚期妊娠的主要诊断方法:

(1)病史与体征:

1.早孕经过2.腹部增大3.自觉胎动:

孕18-20周开始,>3-5次/小时

(2)体征与检查:

1.子宫增大2.胎动3.胎心音(正常时每分钟110~160次)4.胎体

(3)辅助检查:

1.超声2.胎儿心电图

8、先兆流产、不全流产、稽留流产如何鉴别?

类型

病史

妇科检查

出血量

下腹痛

组织排出

宫颈口

子宫大小

先兆流产

无或轻

与妊娠周数相符

难免流产

中——多

加剧

扩张

相符或略小

不全流产

少——多

减轻

部分排出

扩张或有组织物堵塞

小于妊娠周期

稽留流产

少——无

全部排出

正常或略小

(2)处理计划:

1)积极补液预防休克2)清宫术3)抗感染

9、急性宫外孕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症状:

(1)停经,

(2)腹痛,(3)阴道流血,(4)晕厥与休克,(5)腹部包块

体征:

(1)一般情况

面色:

贫血貌

生命体征:

脉快而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体温一般正常

(2)腹部检查:

下腹部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尤以病侧为甚。

有些患者下腹部可触及包块

(3)盆腔检查:

阴道内常有少量的血液,来自于宫腔

辅助诊断:

(1)后穹隆穿刺

(2)B超(3)HCG测定

鉴别诊断

(1)急性盆腔炎

(2)卵巢肿瘤蒂扭转(3)流产等

10、急性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临床表现:

(1)胎心率异常:

重要征象。

缺氧早期,无宫缩时胎心加快,>160次/分;严重缺氧,<120次/分

(2)胎心监护:

多发晚期减速、重度变异减速

胎心<100次/分,基线变异<5bpm,伴频繁晚期减速,提示胎儿严重缺氧,随时胎死宫内

(3)羊水胎粪污染:

3度

Ⅰ度,浅绿色,多见于慢性缺氧

Ⅱ度,深绿色或黄绿色,提示急性缺氧

Ⅲ度,棕黄色,稠厚,严重缺氧

(4)胎动异常:

频繁→减弱→消失

(5)酸中毒

12、前置胎盘与胎盘早剥的概念及鉴别?

前置胎盘:

妊娠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达到或覆盖子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

胎盘早剥: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未娩出前,部分或完全从子宫壁剥离。

鉴别

前置胎盘

重度胎盘早剥

病史

常无诱因,既往有多次刮宫、分娩史、子宫手术史、孕妇不良生活习惯,辅助生殖技术或高龄孕妇、双胎等

常伴有妊高症、慢性高血压或外伤

腹痛

除非早产或临产,一般无腹痛

持续性剧烈腹痛

阴道出血

外出血,常反复发生,失血症状与外出血量相符

有隐性出血或阵发性外出血,失血症状与外出血量不符

子宫

子宫软,无压痛,大小与妊娠周数相符

子宫大于妊娠周数,宫底随胎盘后血肿增大而升高,子宫硬如板状

胎位胎心

胎位清,胎心正常

胎位及胎心不清

B超

胎盘覆盖子宫内口或在下段胎盘娩出正常或延迟

胎盘在正常位置,可能有胎盘后血肿,胎盘异常增厚或胎盘边缘圆形裂开

13、前置胎盘的分类及诊断方法?

分类

(1)完全性前置胎盘:

(或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

;出血早(28周左右)、出血多(严重时休克)

(2)部分性前置胎盘:

胎盘组织部分覆盖宫颈内口;出血晚、出血少

(3)边缘性前置胎盘:

胎盘下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段到达宫颈内口,但未超越宫颈内口;出血时间和量介于两者之间

诊断方法:

B超检查可确定前置胎盘的类型

14、简述妊高征的临床分类及病理变化

(1)妊娠期高血压:

血压≥140/90mmHg,蛋白尿(-)妊娠期首次出现,产后12周恢复正常

(2)子痫前期:

轻度:

血压≥140/90mmHg,孕20周后出现尿蛋白+(≥300mg/24小时)

重度:

血压≥160/110mmHg;血肌酐>106μmol/L;尿蛋白≥++(≥2g/24hr);血小板<10万,伴头痛、上腹不适

(3)子痫:

子痫前期妇女出现抽搐

(4)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高血压孕妇孕20周前无蛋白尿,出现尿蛋白+或尿蛋白突然增多,血压进一步上升或血小板<100×109/L

(5)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血压≥140/90mmHg,孕前、20周前或20周后首次出现,持续到产后12周后

15、硫酸镁中毒症状及注意事项?

中毒症状:

腱反射消失、肌张力↓、呼吸心跳抑制密切观察血镁,控制在1.7-3mmol/L

注意事项:

①定期查腱反射;②呼吸>16次/分;③尿量>600ml/24h 或>25ml/h(书本尿量》17mL/h或》400mL/24h);④备有10%葡萄糖酸钙。

中毒时处理:

静注钙剂,阻止镁离子的作用

16、子痫的紧急处理?

① 控制抽搐:

A、解痉、强力镇静:

硫酸镁、安定

B、脱水(降颅内压)、利尿(肺水肿)

② 降压→血压过高者

③纠正缺氧及酸中毒:

吸氧

④终止妊娠:

  A、子痫控制后2小时、估计胎儿可存活

  B、综合考虑孕妇病情、治疗效果、胎儿成熟度

⑤护理:

防止损伤、避免刺激

 ⑥严密观察病情:

监测BP、P、R、T、尿量

          血尿常规、眼底、肝肾功能

17、妊娠合并心脏病最危险的三个时期

三个时期:

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

18、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死亡主要原因:

心力衰竭

19、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对心脏病的影响

妊娠期对心脏病的影响:

①血容量↑32-34周达高;②心排出量↑;③心率↑

④心肌耗氧量↑;⑤心脏位置的改变大血管轻度扭曲,心脏容量↑心肌轻度肥大,心脏杂音。

分娩期对心脏病的影响:

为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

第一产程:

周围阻力↑,血压↑,中心静脉压↑,脉压↑

子宫收缩每次宫缩回心血流量增加,心排出量增加

第二产程:

子宫收缩周围阻力及血压↑

屏气腹壁肌及骨骼肌收缩心脏

腹压升高血液向内脏灌注

肺循环阻力增高右向左分流

第三产程:

胎盘循环停止子宫血窦的血回心血流量增加

心衰

腹压骤降内脏淤血回心血流量减少

产褥期对心脏病的影响:

产后3日内仍是心脏负担较重的时期

子宫缩复,孕期组织间潴留的液体

20、如何推算预产期?

月份+9/-3

日期+7(公历)/+14(农历)

21、早期、晚期及变异减速如何判断?

各有什么临床意义?

早期减速:

几乎与宫缩同时开始,持时短,恢复快,下降幅度<50bpm.提示胎头一时性受压。

一般无害。

变异减速:

减速与宫缩的关系不恒定。

特点:

下降快,恢复快,但下降幅度大(>70bpm),持时长短不一。

提示脐带受压。

晚期减速:

减速出现在宫缩开始后一段时间(多在高峰后)。

特点:

下降慢,持时长。

恢复慢,下降幅度一般<50bpm。

提示胎儿宫内窘迫。

22、决定分娩有哪些因素?

宫缩有什么特性?

因素:

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

特性:

节律性、对称性、极性和缩复作用

23、三个产程的判断、临床表现及处理要点?

第一产程:

又称宫颈扩张期。

从开始出现间歇5-6分钟的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

初产妇约需11-12h,经产妇6-8h

临床表现:

1.规律宫缩 2.宫口扩张3.胎头下降程度4.胎膜破裂

处理要点:

1.观察子宫收缩2.观察胎心3.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产程图4.胎膜破裂5.精神安慰6.测血压7.饮食8.活动与休息9.排尿与排便10.肛门检查11.阴道检查

第二产程:

又称胎儿娩出期。

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

初产妇约需≤2h,经产妇≤1h

临床表现:

1.宫缩增强、排便感2.胎头拨露3.胎头着冠

处理要点:

1.密切监测胎心及宫缩2.指导产妇屏气3.接产准备4.接产5.会阴切开指征:

会阴过紧或胎儿过大,估计分娩时会阴撕裂不可避免者,或母儿有病理情况急需结束分娩者,应行会阴切开术。

会阴切开术:

包括会阴后-斜切开术及会阴正中切开术。

第三产程:

又称胎盘娩出期。

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

时间≤30分钟

临床表现:

胎盘剥离征象有:

(1)宫体变硬呈球形,宫底升高达脐上;

(2)脐带自行延长;

(3)阴道少量流血;

(4)脐带不再回缩。

处理要点:

1.新生儿处理:

清理呼吸道、处理脐带、新生儿阿普加评分及其意义和处理新生儿;

2.协助胎盘娩出;

3..检查胎盘和胎膜;

4.检查软产道;5.预防产后出血;6.观察产后一般情况。

24、原发性宫缩乏力与继发性宫缩乏力有何不同?

①原发性宫缩乏力,指产程开始即子宫收缩乏力,宫口不能如期扩张,胎先露部不能如期下降,产程延长; 

 ②继发性宫缩乏力,指产程开始子宫收缩正常,在产程进行到某一阶段(多在活跃期或第二产程),子宫收缩力较弱,产程进展缓慢,甚至停滞。

25、痉挛性狭窄环与病理缩复环有何不同?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病理性缩复环

原因

1、粗暴或多次阴道检查

2、不适当的用宫缩剂

1、分娩受阻

2、不适当的用宫缩剂

形成机制

子宫壁某些肌肉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

子宫体过度收缩缩复、下段被动扩张变薄、生理缩复环异常

升高 

环的位置

1、子宫体与下段交界处

2、宫颈外口

3、胎儿颈部及腰部

子宫体与下段交界处

临床表现

1、腹部扪不到,阴道检查宫腔内可触及坚硬而弹性的狭窄环

2、环不随宫缩而上升

3、环的上下段不紧张

4、、宫缩时先露不下降反而上升, 宫口不开全反而缩小

5、不致子宫破裂 

1、腹部可见环形凹陷位于脐水平或以上

2、环随宫缩而上升

3、上段短而厚,下段长而薄,压痛

4、宫缩时先露下降受阻

5、易致子宫破裂

处理原则

1、解痉镇静剂或宫缩抑制剂环未松解,视宫口开大及先露 下降情况决定分娩方式 

(1)宫口未开全胎窘或宫口开全 

2、先露高---子宫下段剖宫产 

3、

(2)宫口开全先露低,乙醚麻

4、醉下行产钳术

5、

1、镇静剂抑制宫缩

2、输液纠正酸碱平衡同时行剖宫产术

26、协调性宫缩乏力如何处理?

处理:

第一产程:

1一般处理;2.加强宫缩:

人工破膜、安定静推、缩宫素静点

第二产程:

加强宫缩,及时行助产术;行剖宫产:

胎头未衔接,胎儿窘迫

第三产程:

预防产后出血,加强宫缩,抗生素预防感染

27、产程延长对母儿有何影响?

对产妇的影响:

由于产程延长,产妇休息不好,进食少,精神与体力消耗,可出现疲乏无力、肠胀气、排尿困难等,严重时刻引起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影响子宫收缩,手术产率升高。

第二产程延长,膀胱被压迫于胎先露部(特别是胎头)与耻骨联合之间,可导致组织缺血、水肿、坏死,形成膀胱阴道瘘或尿道阴道瘘。

胎膜早破以及频繁阴道检查增加感染机会。

产后宫缩乏力容易引起产后出血,并使产褥感染率增加。

对胎儿的影响:

宫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胎头和脐带受压时间过久,易发生胎儿窘迫。

28、请总结分娩中产力、产道、胎儿、心理精神因素间的相互影响。

29、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特点?

原因及临床特点:

1.子宫收缩乏力

症状:

间歇性阴道流血,暗红色

体征:

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宫底高,宫腔积血,轮廓不清,软

2.胎盘因素

症状:

胎盘娩出前阴道多量流血,多伴有宫缩乏力。

3.软产道裂伤

症状:

出血持续不断,鲜红能自凝

4.凝血功能障碍

症状:

在孕前或妊娠期已有易于出血倾向,表现为全身不同部位出血,最多见子宫大量出血或少量持续不断出血。

血不凝不易止血。

30、先兆子宫破裂的临床诊断及处理原则?

临床诊断:

常见于产程长、有梗阻性难产者

症状:

下腹剧痛难忍、烦躁不安

体征:

病理缩复环

子宫下段膨隆、压痛明显

排尿困难、血尿

胎心率改变或听不清

B超检查:

能协助确定破口部位及胎儿与子宫的关系

处理原则:

抑制宫缩(静脉全麻)尽快行剖宫产术

31、什么是病理性缩复环及其意义?

病理性缩复环:

在先兆子宫破裂时,因胎先露部下降受阻,子宫收缩过强,子宫体部肌肉增厚变短,子宫下段肌肉变薄拉长,在两者之间形成环形凹陷。

意义:

子宫破裂的先兆

32、滴虫性阴道炎与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特点?

鉴别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滴虫性阴道炎

由阴道毛滴虫引起,只有滋养体而无包囊期,pH值5.1~5.4

稀薄的泡沫状白带及外阴痒,可有臭味

悬滴法显微镜下找滴虫,用生理盐水

全身用药,配偶双方同治,药物甲硝唑等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由白色念球菌引起,假菌丝与孢子相连呈链状或分支状,pH值4.0~5.0

白色粘稠豆渣样白带及外阴奇痒,阴道壁上附着有白色膜物

悬滴法显微镜下找芽孢和假菌丝,用碱性液体

全身及局部用药,配偶双方同治,药物氟康唑、克霉唑制霉菌等

33、慢性宫颈炎的病理类型有哪些?

病理类型:

①宫颈糜烂②宫颈肥大③宫颈息肉④宫颈腺体囊肿(宫腺管阻塞)⑤宫颈粘膜炎(颈管内粘膜炎症)

34、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

临床特点:

症状:

1.痛经和持续性下腹痛;2.不孕;3.月经失调:

15%-30%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或经前点滴出血。

4.性交不适5.其他特殊症状

体征:

子宫多后倾固定,子宫直肠陷凹及骶骨韧带和子宫后壁下段有触痛结节。

卵巢是异位症好发部位,若病变发生在腹壁切口、脐部、宫颈、阴道后穹隆等可在局部看到紫兰色结节

35、子宫肌瘤常见的临床表现及其分类?

临床表现:

症状1).月经改变;2).腹部肿块;3)白带增多;4)压迫症状;5)疼痛;6)不孕;7)继发贫血 

体征:

体征决定于肌瘤的大小、数目、位置

肌瘤较大,子宫增大超过妊娠3~4个月子宫大小时,可在腹部扪及。

分类:

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

36、内膜癌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分段刮宫)

37、内膜癌转移途径最常见有?

直接蔓延淋巴转移(主要转移途径)血行转移

38、卵巢肿瘤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蒂扭转破裂感染恶变

39、简述葡萄胎的临床诊断及处理原则?

临床诊断:

临床表现1、阴道流血2、腹痛3、子宫异常增大、变软4、卵巢黄素囊肿5、甲状腺功能亢进现象,仅10%葡萄胎患者出现轻度甲亢。

6、妊娠呕吐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7、贫血及感染

实验室检查:

HcG测定

辅助检查:

B超检查:

落雪状图像

处理原则:

清宫、卵巢黄素化囊肿的处理、预防性化疗、子宫切除术

40、绒癌与恶性葡萄胎如何鉴别?

治疗原则?

恶性葡萄胎:

恶变时间在一年以内;在子宫肌层内或子宫外转移灶组织中若见到绒毛或退化的绒毛阴影

绒癌:

恶变时间在1年以上;在子宫肌层内或子宫外转移灶组织中,若仅见成片滋养细胞浸润及坏死出血,未见绒毛结构

治疗原则:

采用以化疗为主、手术和放疗为辅的综合治疗。

41、如何排除子宫性闭经?

雌孕激素序贯试验:

每晚睡前服妊马雌酮1.25mg,最后10日加用醋酸甲羟孕酮,每日口服10mg,停药后发生撤药性出血者为阳性,提示子宫内膜功能正常,可排除子宫性闭经。

42、女性不孕通常做哪些检查?

卵巢功能检查

输卵管通畅试验

性交后精子穿透力试验

子宫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

43、简述IUD的主要副作用、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副作用:

1.出血2.腰酸腹坠

并发症:

1.子宫穿孔、节育器异位2.感染3.节育器嵌顿或断裂4.节育器下移或脱落5.带器妊娠

处理方法:

44、人工流产的主要并发症有哪些?

主要并发症:

1.出血;2.子宫穿孔;3.人工流产综合反应;4.漏吸或空吸;5.吸宫不全;6.感染;7.羊水栓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