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教学内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4210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教学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教学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教学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教学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教学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教学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教学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教学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教学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教学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教学内容.docx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教学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教学内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教学内容.docx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教学内容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

第一部分课程简介(前言)

1、课程性质

2、课程理念

三、设计思想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第四部分编写原则

一、构建数科书框架的原则

二、选择教材编写材料的原则

三、内容呈现和加工的原则

第五部分实施建议

一、数学建议

2、评价建议及学分认定方法

3、课时安排建议

第六部分实施条件

第一部分课程简介(前言)

一、课程性质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基于浙江省高中生物必修课程教学的实际,在高中生物必修相关

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深化,集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的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

通过本

课程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实验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今后从

事生物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为核心任务。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

验研究过程,从而提升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和实

践能力,为学生将来走向现代生物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教学引导学生的未来专业

和职业选择的重要作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选修课程框

架》,在高中生物必修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深化。

包括“基础实验方法”、“数据分

析与统计”及“科学研究”三部分内容,其中“基础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与统计”注重

实验基础知识的系统整理和拓展,“科学研究”整合了大量的操作性实践内容,注重学生动

手实践操作,期望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验实践,而通过实验实践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能依

据假设或实验目的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检测方法,具有完成探究实验的基本实验思想。

具备

记录、处理、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学会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得出

结论等生物学研究的方法,提升创新能力。

运用文献和网络等资源指导和评价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及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异常实验结果的产生原因,学会用基本理论及其基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领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升实践能力。

在小组合作、互助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同生物科学的发展需要多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

学会撰写实验报告和科学小论文。

课程的具体目标如下:

1.正确使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用具,独立完成实验,具备生物学实验的基本

操作技能;认同安全使用实验器具和实验药品的重要性,养成自我保护意识;

2.能依据假设(实验目的)和实验材料选择的原则,选出最佳实验材料;分析因变量,

选择检测方法的原则,选出最准确、简便的检测方法;领悟实验材料、检测方法选择的基本

实验思想。

3.通过“技能实验”等,能用图、表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描述实验结果;能

建构模型,解释、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一般规律,并运用得出的规律去解释生产、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领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通过实事求是地记录、

整理和分析实验资料,形成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

4.分析“小资料”“案例分析”“想一想”“思考”等,说出科学家选材的特点,研

究思路和方法的独特性,领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评述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对当时生物学研

究的贡献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认同科学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

的过程。

5.通过“活动”“实验设计”,学会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设一设计实验步骤一预测实验结

果一实施实验一收集、记录实验结果一用准确的术语、图表等方式呈现实验结果一分析解释

实验结果一得出实验结论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撰写实验报告。

6.利用“生物在线”、“电视”、“杂志”等多种途径查找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技术和

相关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与他人分享、交流信息;认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包括3章内容,共6节,18学时。

第一章基础实验方法

第一节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活动:

制作细胞膜模型

活动:

探究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淀粉、还原糖、油脂和蛋白质的最佳实验材料

第二节检测方法的选择

活动:

“探究温度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实验的检测方法

第二章数据分析和统计

第一节原始数据的处理与转换

技能实验:

浙江省癌症发病率的调查

第二节数据分析及解释

技能实验:

男性与女性骨密度的差异

技能实验:

法囊藻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比较

第三章科学研究

第一节科学研究一般过程

第二节实验设计

活动1:

探究不同波长的的光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

活动2:

探究盐度对丰年虫卵孵化的影响

活动3:

探究不同药物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活动4:

探究某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度

第四部分编写原则

本教材的编写遵循了以下基本原则:

一、构建教科书框架的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先安排操作难度较低、对仪器设备要求不高的课题,再安排基础

性的课题,然后才是对操作技能和实验条件要求较高的课题。

实验设计内容的编写流程按下

图所示模式进行。

2.科学性原则。

选择的教材内容来自于权威的杂志、教科书,确保教材内容的科学性、

正确性。

文字表述准确、生动。

3.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选取的内容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

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二、选择教材编写材料的原则

1.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和技能水平选择教材内容。

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

依据学生已具有的及需进一步提升的实验能力,选择了“基础实验方法”“数据处理及分析”

“科学研究”三部分内容,由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到实验探究能力,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

认知发展规律。

2.符合中学实验条件。

学生的活动有多种多样,每一种活动的选择都是在充分考虑到

学校高中生物实验室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的。

3.选择材料注重多样性。

教材内容的呈现尽量多样性,有“活动”“技能实验”“实

验设计”“案例分析”“生物在线”和“想一想”等方式呈现不同的教材内容,同时还适当

增加一些“课外读”等选学内容。

三、内容呈现和加工的原则

1.内容的呈现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

的实验探究能力,因此该课程中的“活动”“技能实验”和“实验设计”等占有大量的篇幅,

突显学生自主探究在本课程的重要性。

2.可读性原则。

考虑到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特点,教材文本语言表述简单易懂,

相关概念和事实的表述简明、准确、生动,图文并茂,以多种表达方式提高教材的可读性。

第五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基本的实验技能、科学素养及创新和实践

能力。

因而,教师应在自己认真学习和领会《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

结合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本教材进行教学。

为此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1.深化课程理念的认识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的课程理念是:

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研究过程,提升学生

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和实施实验的能力,以

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创新和实践能力。

按照课程理念,教学

中要不断关注学生的操作方法,指导学生建构获取、处理实验数据及设计实验的方法,有利

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2.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教师在重视实验教学的同时,

要更加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目标的实现,在每个章节的教学中,全面落实三个方面

目标的要求。

3.组织好实验教学

本课程是实验拓展课程,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实验,亲自动手。

通过活动、技能

实验、实验设计,帮助学生提升实验操作、科学思维、识图和绘图、语言表达和撰写实验报

告等方面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

4.落实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

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杂志、报刊、

网络等获得更多、更先进的有关生物实验的相关信息,解释生产、生活问题,为进一步学习

打下良好地基础。

二、评价建议及学分认定方法

1.评价建议

评价应根据《高中生物实验拓展》的课程目标和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要客观、公正、

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数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

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评价的内容要兼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1)建立学生学习记录卡。

学生记录卡主要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遵守实验室规则的

等情况。

(2)根据学生实际操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可利用实验操作检核表等工

具,对学生的每次实验操作进行记录。

4

(3)依据学生的“技能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分析、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

评价的内

容包括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的数量和质量。

(4)评价学生撰写实验方案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的可探究性,作出假设的依据;制

定实验步骤的可行性;实施实验过程的认真熟练程度;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正确性,撰写

实验方案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等方面。

2.学分认定方法

平时成绩(70%)

(1)出勤(本模块的修习时间不得少于12课时)和实验态度占20%;

(2)遵守实验室规则的情况、实验操作技能占20%;

(3)活动及技能实验的报告数量及质量占30%;

考核成绩(30%)

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包括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分析与讨论实验结果等的完整

性和正确性)占30%。

综合评价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的学生予以学分认定,未达60分的,不予认定。

3、课时安排建议

章节内容

建议安排课时数

 

第一章基础实验方法

5

第一节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3(包括活动2课时)

第二节检测方法的选择

2(包括活动1课时)

第二章数据分析和统计

4

第一节原始数据的处理与转换

2(包括技能实验1课时)

第二节数据分析及解释

2(包括技能实验1课时)

第三章科学研究

9

第一节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1

第二节实验设计

8(包括活动7课时)

第六部分实施条件

本课程是以学生实验为主的生物学科拓展类课程。

课程实施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1.学生具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2.教师要有扎实的实验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操作技术,以及准确的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能力;

3.学校具有《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要求的高中生物实验需具备的仪器用具和实验室。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学习课时18学时,认定1学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