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43216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0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部分:

基础计算

知识点:

1.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背诵)

2.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背诵)

和=加数+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减数=差+减数

被除数=商×除数

3.0的运算(默写)

1、“0”不能做除数;?

?

?

字母表示:

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

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

字母表示:

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

a-a=0

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

a×0=0

5、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

0÷a(a≠0)=0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除,要商“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一、填空

1.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2.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写出另外两个算式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二、口算

24+0=13-13=0×8=0÷9=0+=

70-0=0+504=0÷36=392×0==

8×125=4×25=24×5=25×8=125×4=

三、笔算(每行的最后一个要验算)

450-68=589+225=-=+=

46×24=104×35=940×34=13×124=

565÷80=84÷21=196÷39=396÷12=

2550÷25=414÷23=816÷51=640÷16=

四、思考题

14+82-=87×6+10=58

==

计算过关检测

一、填空。

(7分)

1、一个数和0相乘,得()。

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0除以任何非零的数都得()。

3、一艘宇宙飞船5秒航行600km根据这一数据填写下表

时间/秒

3

13

路程/km

84

192

二、笔算(64分)

700-169=511+479=-=738+=

36×27=108×25=124×31=18×930=

88÷14=119÷15=2134÷24=396÷12=

364÷70=64÷22=952÷28=3276÷84=

三、解决问题(29分)

1.蜗牛每天可爬行120m,21天能爬行多少米?

支铅笔,每12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

3.蜗牛每天爬120m,平均每小时爬多少米?

(1天=24小时)

4.一头大象的题中是5600kg,正好是一头牛的体重的8倍,这头牛有多重

思考题

1.+=

()—()=

2.把下面一组用图形表示的算是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

—=

×=

列式为:

第二部分四则运算

知识点一

四则运算(背诵)

我要拿100分

得分: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

?

?

?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

?

?

?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

?

?

?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算式中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一、填空。

1、一个数和0相乘,得()。

一个数和1相乘得()。

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0除以任何非零的数都得()。

3、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顺序计算。

4.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

5.(90-21×2)÷12,计算时要先算()。

小括号里面有减法和乘法,要先算()。

6、650与250的和减去240除以8的商,算式是()。

7、南栅小学五年级同学植树45棵,四年级同学植树的棵数比五年级的2倍少18棵,四年级同学植树()棵。

8、根据下面的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1)221×3=663

(2)217+123=340

208÷16=13340÷17=20

663+13=676500-20=480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二、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100×10=90×8=120×5=440÷40=

480÷8=25×4=354-99=150×60=

28÷7×5=48+32-24=64÷8-8=24+16×6=

48+52÷4=100-5×4=(57-27)÷3=80-80÷4=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9分)

384÷32=240×36=306×35=

3、计算下面各题。

(16分)

950+560÷14×28(70+80)÷(68-18)

[(216-25×8)+198]×10(160×40-3800)÷65

五、解决问题。

(25分)

(1)学校三、四年级都有6个班,三年级平均每班48人,四年级平均每班42人。

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

(2)庆六一活动,幼儿园买回400份奖品,分给8个班后,还剩下40份。

平均每班分得奖品多少份?

(3)王师傅和徒弟小李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在8小时中,王师傅加工了560个,小李加工了480个,王师傅每小时比小李每小时多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四则运算过关自测

一、填空

1.178+72=()140-90=()()÷()=()

综合算式:

2.计算350-884÷[(26×14)+78]运算顺序第一步是()等于(),第二步是()等于(),第三步是()等于(),第四步是()等于()。

5.水果店卖出橘子35筐,香蕉28筐,橘子和香蕉每筐都是48千克。

根据下列算式补相应的问题。

(1)48×35:

(2)48×28:

(3)35+28:

二、脱式计算

5×18+650÷1370×84÷(43-29)

170-45÷15×23(23×16-368)÷9

6000÷[75—(60—10)](72—4)×(6÷3)

三、解决问题

1.明光小学四年级开办“读书节”,各班向学校图书室借书,其中四年级1至6班每班借45本,7至10班每班借48本。

图书室一共借出了多少本书?

2.“夏雨”服装厂的设计师改进了设计工艺。

经计算用84米布可以做18套成人服装,每套用布3米,剩下的布则正好做15套儿童服装,每套儿童服装用布多少米?

(请列出综合算式)

3.在圆圈里天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号两边相等。

3333=1

3333=2

3333=3

3333=4

4、旅行社推出“风景区一日游”的两种方案

方案一

成人每人150元

儿童每人60元

方案二

团体5人以上(包括5人)

每人100元

(1)成人6人,儿童4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2)成人4人,儿童6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第三部分简便运算

知识点三

运算定律(默写)

我要拿100分

得分:

1、加法交换律:

a+b=b+a

2、加法结合律:

(a+b)+c=a+(b+c)

3、乘法交换律:

a×b=b×a

4、乘法结合律:

(a×b)×c=a×(b×c)

5、乘法分配律:

(a+b)×c=a×c+b×c?

或?

a×(b+c)=a×b+a×c

拓展:

(a-b)×c=a×c-b×c?

或?

a×(b-c)=a×b-a×c

6、连减:

a—b—c=a—(b+c)

7、连除:

a÷b÷c=a÷(b×c)

8、记住两组好搭档:

4×25=1008×125=1000

1.简便运算

50+98+50488+40+6048×9+42×939×25-25×19

=50+50+98=488+(40+60)

=100+98=488+100

=198=588

25×56×499×125×86400÷4÷2576×5×6

=25×4×56=99×(125×8)

=100×56=99×1000

=5600=99000

65+28+35+72125×16327+33+273+267

=(65+35)+(28+72)

=100+100

=200

25×125×4×8684-184-238-62125×35×8

=(25×4)×(125×8)

=100×1000

=100000

25×(40+4)135×12—135×299×38+38

=25×40+25×4=135×(12—2)

=1000+100=135×10

=1100=1350

99×256+25645×10287×2+87×8102×15

=99×256+256×1=45×(100+2)

=256×(99+1)=45×100+45×2

=256×100=4500+90

=25600=4590

99×2635×8+35×6—4×35+(100—1)×26=35×(8+6—4)

=100×26—1×26=35×10

=2600—26=350

=2574

528—65—35528—89—128528—(150+128)

=528—(65+35)=528—128—89=528—128—150

=528—100=400—89=400—150

=428=311=250

3200÷25÷44600÷25÷4136×101-136

=3200÷(25×4)

=3200÷100

=32

256—58+4425×3298×101989-186-14

=256+44—58=25×(4×8)

=300—58=25×4×8

=242=100×8

=800

巧算

1+2+3+4+5……+9+1010-9+8-7+6-5+4-3+2-1

运算定律自测卷

1.用字母a、b、c表示下面运算定律:

(l)加法交换律();

(2)乘法分配律();

(3)乘法交换律();

(4)加法结合律();

(5)乘法结合律()。

2.45×(20×39)=(45×20)×39这是应用了()律。

3.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a+(30+8)=(□+□)+8

(2)□十82=□十18

(3)45×□=32×□

(4)25×(4+8)=□×□十□×□

4、口算。

480—101=598+99=210÷35=

125×37×8=396—28—22=43+189+57=

27×16+73×16=62×(100+l)=(35+49)÷7=

5、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94+38+106+62490÷3525×64×125

125×15×8125×48989-186-14

4600÷25÷4136×101-13632×37+68×37

6、同学们去军区演出,四年级去113人,五年级去272人,六年级去87人。

三个年级一共去多少人?

7、粮店运进一批大米,大、小袋各16袋,大袋每袋50千克,小袋每袋25千克。

一共运进大米多少千克?

8、一个工程队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挖一条长2670米的水渠,已知上旬挖了1016米,中旬挖了984米。

要想按期完成任务,下旬需要挖多少米?

9、学校要做4800面彩旗,把这个任务交给25个班,每个班有4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要做多少面彩旗?

10、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67×2+167×3+167×5=167×()

28×225-2×225-6×225=()×225

39×8+6×39-39×4=()×()

11、巧算

1+2+3+4+5+6+7+8+9+1020-19+18-17+……+4-3+2-1

第四部分三角形

知识点五

三角形(第1条到第13条要背诵)

我要拿100分

得分: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只有3条高。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6、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7、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8、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钝角。

9、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0、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14、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5、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

16、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

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一、填空题

1.由三条()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一个三角形有()条边,()个角,()个顶点。

三角形具有()性。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3、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等边三角形的()相等,

4、在一个三角形中,∠1=42°,∠2=29°,∠3=()。

这是一个()三角形。

5、三角形按角可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5、任何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度。

7、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48厘米,那么它的每条边长是()厘米,每个角是()°

8、我们的红领巾按边分是()三角形,其中一个底角是30°,它的顶角是()°

9、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45°,另一个内角是它的2倍,第三个内角是()度,这个三角形叫()三角形。

10、自行车的支架常常做成三角形,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特性

11、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条高。

12、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13、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15、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是720,求底角的度数。

16、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地,周长是108米,底边是320分米,它的腰长多少米?

17、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你能求出下面五边形的内角和吗?

18、用一条绳子围成一个顶角是80°的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多少度?

19、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10厘米和6厘米,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多少厘米?

(取整数值)

三角形自测卷

一、填空

1、三角形按角来分可以分成(    )、(    )、(     );如果按边来边分可以分为(    )、(    )、(    )。

2、三角形具有(    )。

3、每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最多有(  )个直角或钝角。

4、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   ),三个角都是(   )。

所以等边三角形是(   )三角形。

5、每个三角形都有(  )条高。

6、三角形的内角都是(   )。

7、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

8、等腰三角形的两腰(   ),(   )也相等。

9、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等于45度,另一个锐角等于(   ),这个三角形又叫(    )。

10、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等于70度,它的顶角是(   )。

11、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它的两个内角的度数是45度和65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12、画出下面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13、填表:

(表中∠1、∠2、∠3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1

75o

90o

60o

50o

∠2

65o

120o

60o

∠3

42o

15o

50o

14、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其中一个锐角是55。

,求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

15、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70。

,它的每一个底角是多少度?

16、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5。

,求其他两个角的度数?

17、已知等腰三角形三边长度之和是62厘米,若一条腰长是22厘米,求它底边的长度。

18、已知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边长度之和为33厘米,求每边的长?

19、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你能求出下面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20、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6厘米和9厘米,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多少厘米?

(取整数值)

第五部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知识点五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7、10条默写,其它要理解)

我要拿100分

得分: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

2、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

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

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10。

4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数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计数单位

一(个)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之一

5、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小数的大小比较:

(1)先比较整数部分;

(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7、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

(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

(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4)为了读写的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向左移4位,即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

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往左移8位即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

然后再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即可。

1.是由()个、()个和()个组成的。

2、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四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三位的计数单位是()。

3、小数读作(),2表示(),5表示()。

4、3个1,5个和1个写成小数是()。

5、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6、大于8而小于9的一位小数有()个。

7、把168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亿元”为单位的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

8、在○里填上“>”、“<”或“=”。

○○○○

9、按要求写数。

保留整数

精确到十分位

保留两未小数

精确到千分位

10、几个同学在一次短跑比赛中的成绩如下:

小明秒,小军秒,小东秒,小强秒,请把他们的成绩按名次高低排列起来。

11、用0、3、4、9写数。

(1)写一个不读出0的小数。

()

(2)写出一个只读一个0的小数。

()

(3)写出一个最大的小数和一个最小的小数。

(最大的:

(最小的:

(4)写出所以比9大的三位小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自测卷

一、填空题。

1、里面有()个十分之一;里面有()个百分之一。

2、由8个百、5个一和6个十分之一组成的数是(),读作:

(),保留到整数是()。

3、在中,“3”在()位上,表示()。

4、在○里填上“>”“<”或“=”。

○○

680厘米○米80千克○克

5、保留一位小数是(),精确到百分位是()。

6≈()亿(保留两位小数)

7、在□里可以填哪些数?

647厘米>6.□6米5.□9平方分米<平方分米

8、一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是,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9、将3、、、和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二、判断题。

1、和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

2、一个小数的位数越多就越大。

()。

3、小数都比整数小。

()

4、小红的身高是分米。

()

5、读作:

零点十四          (  )

三、选择题。

1、里面有913个()。

A、十分之一B、百分之一C、千分之一

2、下面各小数中,最大的小数是()。

A、B、C、

3、由8个一,9个十分之一,4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A、B、C、

4、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A、B、C、2

5、下面各数中,与6最接近的数是()。

A、B、C、

6、的计数单位是计数单位的()倍。

A、1B、10C、100

四、计算。

1、化简。

====

2、不改变原数的大小,把下列各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100==

五、读出或写出下面各数。

0.006读作()60.56读作()

读作()读作()

六点零四二写作()零点零零零八五写作()

零点五九写作()三百点零七二写作()

六、解决问题。

1、100千克海水里含盐3千克,每千克海水里含盐多少千克?

1000千克海水里含盐多少千克?

2、一支钢笔的价钱是元,是一支铅笔价钱的10倍,一个计算器的价钱是一支铅笔的100倍。

这支铅笔的价钱是多少元?

这个计算器的价钱是多少元?

3、用9、9、0、0和小数点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所有小数。

(1)只可以去掉一个“0”,而不改变其大小的小数。

(2)可以去掉两个“0”,而不改变其大小的小数。

(3)一个“0”也不能去掉的小数。

第六部分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运用

1、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移动四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移动四位,小数就缩小10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2、生活中常用的单位(结合单位换算表记忆):

质量:

?

1吨=1000千克;?

?

?

?

?

1千克=1000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