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47846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docx

课内高考文言实词40练

高考常考重要文言实词40练

1、属(10年11考)

课本回扣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

(2)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滕王阁序》))

(4)衡少善属文(《张衡传》))

(5)属予作文以记之_(《岳阳楼记》))

(6)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_(《鸿门宴》))

(8)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

1.

(1)动词,这里指劝人饮酒

(2)动词,隶属 (3)动词,属于(4)动词,连缀 (5)动词,通“嘱”,嘱托(6)名词,等辈、类(7)名词,等辈(8)动词,连接

高考链接

(1)(2017北京)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

(《秦废封建》)属:

亲属

(1)(16上海)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晋书·羊祜传》)属:

撰写

(2)(14山东)属鼎治,鼎论如法(《詹鼎传》)属:

交付

(3)(14福建)时方行方田令,即以其事属之(《小山类稿》)属:

交付。

(4)(14全国新课标1)自幼好学,善属文(《旧唐书·于休烈传》)属文:

撰写文章。

(5)(13全国新课标2)少聪敏好学,善属文(《旧唐书·李揆传》)属:

撰写。

(6)(12全国新课标)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宋史·萧燧传》)属:

托付。

(7)(10江西)继迁兵相随属,左右皆望公(《临川文集》)属:

连接

(8)(10福建)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周维城传》)属:

撰写

(9)(09江苏)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书沈通明事》)属:

托付

(10)(08重庆)公曰:

“以属狱:

”尔罪有三(《晏子春秋》)属:

交付

2、居(10年11考)

课本回扣

(1)(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2)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捕蛇者说》)

(3)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核舟记》)

(4)昂其值,居为奇货。

(《聊斋志异·促织》)

(5)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

(《梓人传》)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7)居则曰:

“不吾知也。

”(《论语·先进》)

(8)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9)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0)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见太宗十四疏》)

2、

(1)动词,居住

(2)动词,居住(3)动词,处在,处于(4)动词,积蓄,贮存(5)动词,治理;安置(6)动词,停止,停留;(7)动词,平时,闲居(8)动词,担当;担任(9)动词,过了,经过(10)动词,占据,占有

高考链接

(1)(2015湖北)侯居常三年,升山东副使以去(《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居:

治理;

(2)(2015安徽)子孙不肖而居厚实(《御史梁皙次先生传》)居:

积储

(3)(2015福建)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与王昆绳书》)居:

居住

(4)(2015湖南)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三事忠告》)居:

担任

(5)(2014四川)未有居郎署者(《梁书·王筠传》)居:

任职

(6)(2013全国新课标)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明史·马文升传》)居:

居住

(7)(2013安徽)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遣不若汉!

(《说苑·奉使》)居:

占据,占有

(8)(2013湖北)肃入,对坐,出酒馔,执礼甚恭,且录其居止。

(《廉希宪事略》)居:

居住

(9)(2011江苏)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

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陈公弼传》)居:

处在,处于

(10)(2010北京)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宋清传》)居:

聚积,搜集

(11)(2007四川)为留守者居半 (《元史·贺仁杰传》)居:

占数量,占居

3.故(10年8考)

课本回扣

(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__(《滕王阁序》)

(1)形容词,旧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连词,所以

(3)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3)副词,特意,特地

(4)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4)名词,原因

(5)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5)形容词,衰老

(6)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_(《陈涉世家》)(6)副词,故意

(7)大人故嫌迟_(《孔雀东南飞》)(7)副词,仍然,还是

(8)君安与项伯有故_(《鸿门宴》)(8)名词,老交情

(9)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9)名词,缘故,原因

高考链接

(1)(2015天津)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御史梁皙次先生传》)故:

所以

(2)(2015四川)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晋书·虞溥传》)故:

所以

(3)(2015湖北)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

(《荆川先生文集》)故:

所以

(4)(2014安徽)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姚鼐《朱竹君先生别传》)故事:

先例

(5)(2014辽宁)贼张敌万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

(节选自《宋史·赵立传》)故:

所以

(6)(2013全国新课标II)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

(《旧唐书·李揆传》)故:

所以

(7)(2013山东)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

(《看松庵记》)是故:

因此

(8)(2011湖北)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汉书•楚元王传》)物故:

死亡

4.度(10年8考)

课本回扣

(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___________(《过秦论》)

(2)一年一度秋风劲___________________

(3)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_________(《物州慢》)

(4)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___(《过秦论》)

(5)卒其不意,尽失其度________(《荆轲刺秦王》)

(6)道不通,度已失期______________(《陈涉世家》)

(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木兰诗》)

(8)而死固付之度外矣_______(《指南录后序》)

4.

(1)名词,制度 

(2)名词,年 (3)动词,创制 (4)动词,衡量 (5)名词,常态 (6)动词,估计 (7)动词,超过 (8)动词,考虑

高考链接

(1)(2017全国I)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宋书·谢弘微传》)度:

法度

(1)(2015江苏)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欧阳伯和墓志铭》)度:

制度

(2)(2015安徽)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御史梁皙次先生传》)矩度:

规矩法度

(3)(2013湖南)亮又曰:

"将军自度何如也?

"(《〈三国志注〉表》)度:

估计

(4)(2012安徽)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度:

推测。

(5)(2009北京)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取材于《史记·叔孙通传》)度:

估量

(6)(2008江苏)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后汉书·吴汉传》)度:

常态,容度

(7)(2007湖南)对曰:

“王试度其功。

”(《韩非子新校注》)度:

衡量

5、知(10年10考)

课本回扣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________(《师说》)

(2)君何以知燕王_________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3)其真不知马也______________(《马说》)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_________(《劝学》)

(5)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____________(《勾践灭吴》)

(6)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________

(7)素与副张胜相知(《苏武传》)________

(8)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列子两小儿辩日》)___

5.

(1)动词,知道,懂得

(2)动词,了解(3)动词,识别,分辨(4)名词。

通“智”,智慧,明智(5)动词,主持,管理(6)名词,知觉,感觉(7)动词,认识,熟识(8)名词,知识

高考链接

(1)(2017江苏)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汪容甫先生行状》)知:

认识,熟识

(2)(2016浙江)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琅嬛福地记》)知:

知道

(3)(2015全国I)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宋史•孙傅传》)知:

知道

(4)(2015安徽)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御史梁皙次先生传》)知:

管理

(5)(2015湖北)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

(《荆川先生文集》)知:

了解

(6)(2015山东)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六韬》)知:

了解

(7)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知:

了解,精通

(8)(2013广东)复命知益州(《宋史·张咏传》)知:

掌管

(9)(2013重庆)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吕氏春秋﹒异宝》)知:

智慧,巧诈

(10)(2012·江苏)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苏辙集》)知:

了解、懂得

(11)(2011天津)皆汲汲于名,而唯恐人之不知吾也。

(顾炎武《日知录》)知:

知道

6、多(10年8考)

课本回扣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_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

(2)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_____(《陈涉世家》)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__________(《岳阳楼记》)

(4)绝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__(《三峡》)

(5)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_________(《韩非子》)

6.

(1)数量大 

(2)副词,大多,大都 (3)副词,常常,往往 (4)副词,多多地,大量地 (5)动词,称赞,赞美

高考链接

(1)(2016全国Ⅱ)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明史·陈登云传》)多:

大多,多数

(2)(2016全国Ⅲ)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明史·傅珪传》)

多:

大多,多数

(3)(2015广东)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

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明史·卢象昇传》)多:

称赞

(4)(2014湖北)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吴德基传》)多:

称赞

(5)(2014浙江)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欧阳行周文集序》)多:

超过

(6)(2012江苏)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伯父墓表》)多:

称赞

(7)(2012北京)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文宪集.李疑传》)多:

称赞

(8)(2006全国Ⅰ)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南史·何远传》)多:

称赞

7、当(10年9考)

课本回扣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______________(《短歌行》)

(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___________(《鸿门宴》)

(3)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_(《廉颇蔺相如列传》)

(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_____(《陈情表》)

(5)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________________(《苏武传》)

(6)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7)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____________(《苏武传》)

(8)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_______________(《蜀道难》)

(9)副有罪,当相坐__________________(《苏武传》)

(10)北邀当国者相见_____________(《指南录后序》)

(11)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1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______________(《六国论》)

(1)动词,面对 

(2)动词,相当 (3)动词,应当 (4)动词,担当,担任 (5)动词,判处 (6)副词,在,正在 (7)动词,相抵 (8)动词,把守 (9)动词,应当 (10)动词,主持 (11)介词,对着、面对 (12)连词,通“倘”,如果

高考链接

(1)(2017江苏)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汪容甫先生行状》)当:

应当

(2)(2016全国卷Ⅲ)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

吏部请如雍言,不报(《明史·傅珪传》)当:

应当

(3)(2015全国I)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宋史•孙傅传》)当:

应当,应该

(4)(2015安徽)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御史梁皙次先生传》)当事:

权要

(5)(2014江苏)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明史·韩文传》当:

承担。

(6)(2014四川)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梁书·王筠传》)当:

在,正在 

(7)(2013山东)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宋濂全集》)当:

当年

(8)(2012·新课标全国卷)燧谓:

“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宋史·萧燧传》)当:

应当,应该

(9)(2011天津)不别官于其府州县者也,请者必当其人(顾炎武《日知录》)当:

相等,相当

8.数(10年8考)

课本回扣

(1)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__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

(2)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____________(《六国论》)

(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________________(《隆中对》)

(4)范增数目项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鸿门宴》)

(5)愿令得补黑衣之数________________(《触龙说赵太后》)

(6)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____(《寡人之于国也》)

(7)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__________(《琵琶行》)

(8)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9)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______________(《逍遥游》)

8.

(1)数词,几,几个 

(2)名词,命运定数 (3)名词,点数,数目 (4)副词,屡次

(5)名词,数目 (6)形容词,细密 (7)名词,数量,数目 (8)名词,定数,命运 

(9)数数然:

急于用世,追逐功名的样子

高考链接

(1)(2017·浙江卷)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

(杜牧《上池州李使君书》)数:

几,几个

(2)(2014全国大钢)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新唐书•韦凑传》)数:

屡次。

(3)(2011全国大钢)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明史·熊鼎传》)数:

几,几个

(4)(2011江苏)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陈公弼传》)数:

几,几个

(5)(2011江西)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汲黯传》)数:

多次,屡次

(6)(2009江西)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卖酒者传》)数:

多次,屡次

(7)(2007福建)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书博鸡者事》)数:

责备

(8)(2007湖北)数困棘闱,随例应里选(《先祖事略》)数:

屡次

9.期(10年7考)

课本回扣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2)未登程先问归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亭送别》)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情表》)

(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太丘与友期》)

(5)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__________(《陈涉世家》)

(6)帝乡不可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

(7)匪无愆期,子无良媒____________(《诗经·氓》)

(8)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

(9)不期而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1)动词,至,及

(2)名词,日期(3)(jī)期服,穿一周年的丧服(4)动词,约定(5)名词,期限(6)动词,期望,希冀 (7)名词,期限,日子(8)满一年(9)动词,约定

高考链接

(1)(2017·浙江卷)(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

(杜牧《上池州李使君书》)期:

期待

(2)(2016江苏)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家传》)期:

希望

(3)(2015福建)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与王昆绳书》)期:

约定

(4)(2012湖南)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自戒》)期:

希望

(5)(2009山东)遂与大夫期十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期:

约定

(6)(2007海南)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

(《新唐书•韦丹传》)期:

约定时间

(7)(2007浙江)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期人之浅也。

(《王定国诗集叙》)期:

看待。

10、易(10年9考)

课本回扣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动>交换。

②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涉江》)<动>改变;变换。

③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滕王阁序》)<形>容易,与“难”相对。

④贼易之,对饮酒,醉。

(《童区寄传》)<动>轻视。

⑤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

(《李愬雪夜入蔡州》)<形>平坦。

⑥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种树郭橐驼传》)<动>换,换取

⑦岂取之易,守之难乎(《伶官传序》)<形>容易,平易

高考链接

(1)(2017北京)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秦废封建》)

易:

改变

(2)(2012新课标)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

(《宋史·萧燧传》)易:

更换

(3)(2011江苏)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

(《陈公弼传》)易:

轻视,看不起。

(4)(2011北京)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淮南子·汜论训》)易:

平坦

(5)(2011重庆)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

(《江公皋传》)易:

容易

(6)(2011四川)一日,携褚币谐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隐逸》)易:

(7)(2011湖北卷)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汉书•楚元王传》)易:

替代

(8)(2008天津)既以非之,何以易之?

子墨子言曰:

“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墨子·兼爱中》)易:

改变

(9)(2007福建)守自负年德,易之,闻其至,笑曰:

“臧氏之子也。

”(《书博鸡者事》)易:

看不起

11、事(10年8考)

课本回扣

(1)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名词,事情

(2)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名词,事业

(3)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过秦论》)名词,事故,事件

(4)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孔雀东南飞》)动词,侍奉;供奉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动词,侍奉;供奉

(6)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触龙说赵太后》)名词,职守;政事;事务

(7)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孔雀东南飞》)量词,件;副

(8)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

以屠狗为事。

(《史记》)名词,职业

高考链接

(1)(2016江苏)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家传》)事:

从事

(2)(2016全国Ⅲ)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明史·傅珪传》)事:

事情

(3)(2016天津)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部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

(《李台州传》)事:

事迹

(4)(2015安徽)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御史梁皙次先生传》)当事:

权要

(5)(2014湖北)今舍我去,愿得只履事之,以慰我思!

(《吴德基传》)侍奉:

供奉

(8)(2014安徽)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朱竹君先生别传》)故事:

先例

(7)(2013江西)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

(《村落嫁娶图记》)从事:

任职

(8)(2011广东卷)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事:

事情

(2010江西)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酉阳杂俎》)具事:

陈述事实

12.质(10年6考)

课本回扣

(1)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_________________(《触龙说赵太后》)

(2)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__________(《屈原列传》)

(3)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_________________(《捕蛇者说》)

(4)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___________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5)狱中成法,质明启钥(《狱中杂记》)_

(6)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______________(《送东阳马生序》)

(7)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________________(《送东阳马生序》)

(8)唯昭质其犹未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

12.

(1)名词,人质

(2)名词,通“贽”,信物 (3)名词,底子,质地 (4)名词,通“锧”,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5)副词,正,刚刚(6)名词,资质、禀赋 (7)动词,质问、质疑 (8)名词,本质、品质

高考链接

(1)(2015上海)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隋书梁彦光传》)质:

质朴

(2)(2013江西)造予,予以此质质之(《村落嫁娶图记》)质:

询问

(3)(2010重庆)贫甚,质女婢于人(《宋史·查道传》)质:

典当、抵押

(4)(2007广东)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聊斋志异·郭生》)质:

询问

13.除(10年6考)

课本回扣

(1)寻蒙国恩,除臣洗马__(《陈情表》)

(2)扶辇下除,触柱折辕____(《苏武传》)

(3)攘除奸凶,兴复汉室_(《出师表》)

(4)爆竹声中一岁除_(《元日》)

(5)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__(《五人墓碑记》)

13.

(1)动词,授职 

(2)名词,台阶 (3)动词,清除,去掉 (4)动词,逝去,过去 

(5)动词,清理,修治

高考链接

(1)(2014天津)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李台州传》)除:

授予官职

(2)(2014重庆)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虞初广志》)除:

台阶

(3)(2014湖北)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

(《吴德基传》)除:

解除,清除

(4)(2010江西)明道元年,除福州观察使(《临川文集》)除:

授予官职

(5)(2005浙江)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书褒城驿壁》)除:

台阶

(6)(2004北京)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

(《隋书.循吏传》)除:

授予官职

(7)(2004湖北)季昶久任京府,朕欲剔除一官。

昌期何如(《资治通鉴·唐纪》)除:

革除。

14、鄙(10年5考)

课本回扣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6)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