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施工规范概述讲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49310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3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伏发电施工规范概述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光伏发电施工规范概述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光伏发电施工规范概述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光伏发电施工规范概述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光伏发电施工规范概述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光伏发电施工规范概述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光伏发电施工规范概述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光伏发电施工规范概述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光伏发电施工规范概述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光伏发电施工规范概述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光伏发电施工规范概述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光伏发电施工规范概述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光伏发电施工规范概述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伏发电施工规范概述讲义.docx

《光伏发电施工规范概述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发电施工规范概述讲义.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光伏发电施工规范概述讲义.docx

光伏发电施工规范概述讲义

光伏发电工程施工规范

目的

1.1指导并规范公司工程服务人员对光伏发电工程的施工;

1.2指导并规范外包公司对光伏发电工程的施工。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光伏发电工程。

、概述

此施工规范共分为三部分,土建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和系统调试。

土建工程主

要由光伏支架地基、线缆沟(管道)等施工组成。

安装工程主要由支架安装、组件安装、汇流箱安装、控制器安装、逆变器安装、电缆布设等组成,设备和系统测试主要

由光伏组件测试、控制器测试、逆变器测试等组成。

4.1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4.1.1施工之前确认现场是否具备施工条件,是否通电、通水、通路,场地是否平整。

如果不具备需要考虑如何搬运地基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方案,包括自己修路,人工搬运,自备水桶、发电机等。

4.1.2开挖场地内存在原有的沟道、管线等地下设施时,土方开挖之前应对原有的地

下设施做好标记或相应的保护措施。

4.1.3土方开挖宜按照阵列方向通长开挖。

基坑两侧宜堆放需要回填的土方,多余的土方应运至弃土场地堆放。

4.1.4现场需要有能够满足光伏安装面积需要的场地。

同时兼顾场地周边的环境,在

白天阳光充足时,无论冬夏不能有建筑物、树木、铁塔等物体的影子投影到光伏板表面,影响光伏发电。

4.1.5光伏板阵列距离控制器的距离要求尽量短,建议不超过50米。

4.1.6太阳能光伏组件应该被安装在全年内能够最大限度接受阳光照射的地方。

若在北半球,通常选择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受光面向南面安装;而在南半球,贝ffl常选择太

阳能光伏组件的受光面向北面安装。

4.1.7冬季或高寒地区混凝土宜采用塑料薄膜或草包覆盖并保温养护。

4.2支架基础施工步骤4.2.1按照地基设计图纸要求,核算总体需要的混凝土材料,地笼钢筋材料,地脚

螺栓材料等,并将材料都运输到施工现场。

4.2.2按照地基设计图纸要求并且考虑安装场地的现状,确定每个基坑的位置,打好工程拉线(包括前后左右和水平高度)

4.2.3按照地基图纸要求编织地笼,铁丝绑扎密度并将地脚螺栓和地笼用细铁丝绑扎

在一起。

用少量的混凝土在基坑底部打底,然后将地笼放在地基基坑中。

4.2.4用卷尺测量每个基坑地脚螺栓的间距,确认满足图纸设计要求。

用木板做定位

板将地脚螺栓的位置固定,用水平仪测量定位木板的水平度,确认误差小于3mm,并

在基坑内四周放置模板。

4.2.5混凝土浇筑,用木棍边浇注边用棍棒进行搅拌,除去其中气泡,使混凝土密实

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以提高其强度,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为防止浇注机坑时地笼位移大,应分别从4个方向依次浇注,并实时调整中心位置。

一般养护时间7~15天,

4.2.6浇筑完毕,地基表面需要重新抹平,然后将地脚螺栓螺纹部分涂抹黄油。

浇注完毕后,用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包方法养护并浇水保持湿润,

视天气情况以适当调整。

4.3支架基础施工注意事项

1.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进行基槽验收,轴线、基坑尺寸、基底标高应符合设计要

求。

基坑内浮土、水、杂物应清除干净。

 

4.

支架基础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基础标高、轴线及模板安装情况做细致的检查并做

自检记录,对钢筋隐蔽工程应进行验收,预埋件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

在同一支架基础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超过2

小时,则应按照施工缝处理。

6.

顶部预埋件与钢支架连接前,基础混凝土养护应达到100%强度。

 

1.

钢结构基础施工应不损害原建筑物主体结构,并应保证钢结构基础与原建筑物

承重结构的连接牢固、可靠。

3.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应在钢结构支架施工前结束,钢结构支架施工过程中不应破

坏屋面防水层,如根据设计要求不得不破坏原建筑物防水结构时,应根据原防

水结构重新进行防水恢复。

 

2.

表1支架基础的轴线及标高偏差

项目名称

允许偏差

同组支架基础之间

基础顶标咼偏差

<±4mm

基础轴线偏差

<5mm

方阵内基础之间

基础顶标高偏差

<±5mm

(东西方向、相同标咼)

基础轴线偏差

<10mm

方阵内基础之间

基础顶标咼偏差

<±10mm

(南北方向、相同标高)

基础轴线偏差

<10mm

支架基础尺寸及垂直度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支架基础尺寸及垂直度允许偏差

项目名称

允许偏差mm/全长

基础垂直度偏差

<5mm

基础截面尺寸偏差

<10mm

3.

支架基础预埋螺栓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支架基础预埋螺栓偏差

项目名称

允许偏差

同组支架的预埋螺栓

顶面标高偏差

<10mm

位置偏差

<2mm

(相同基础标高)

顶面标咼偏差

<30mm

位置偏差

<2mm

方阵内支架基础预埋螺栓

4.3线缆沟施工4.3.1线缆沟的深度应超过冻土层深度,在未超过冻土层时,铺设线缆时需要加钢管保护。

432线缆沟尽量走直线,当出现比较难挖的地方,可考虑绕道而行。

五、安装工程

5.1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5.1.1设备到场后应作下列检查:

5.1.3保管期间应定期检查,做好防护工作。

5.2支架安装

5.2.1支架安装和紧固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构件拼装前应检查清除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等,摩擦面应保持干燥、

整洁,不宜在雨雪环境中作业;

2.支架宜采用先安装框架后安装支撑及连接件的方式进行安装;

3.螺栓的连接和紧固应按照厂家说明和设计图纸上要求的数目和顺序穿放。

应强行敲打,不应气割扩孔;

4.支架垂直度偏差每米不应大于±2度,支架角度偏差度不应大于±2度;

5.支架的焊接工艺应满足设计要求,焊接部位应做防腐处理。

5.2.2支架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与地网连接可靠,导通良好。

5.3光伏组件安装

5.3.1组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2.

对组串完成但不具备接引条件的部位,应用绝缘胶布包扎好;

组件固定螺栓的力矩值应符合制造厂或设计文件的规定。

5.4汇流箱安装

1.

汇流箱内元器件完好,连接线无松动;

汇流箱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支架和固定螺栓应为镀锌件;地面悬挂式汇流箱安装的垂直度允许偏差应小于5mm

汇流箱的接地应牢固、可靠。

接地线的截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5.

汇流箱进线端及出线端与汇流箱接地端绝缘电阻不小于2MQ(DC1000V;

5.5控制器安装

5.5.1室内型控制器安装注意事项

1进行装饰时有可能损坏已安装的设备或设备安装后不能再进行装饰的工作应

全部结束。

2.对安装有妨碍的模板、脚手架等应拆除,场地应清扫干净。

3•确认走线方式及安装位置。

4•检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正确无误,外观检查完好无损。

5•安装在震动场所,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震措施。

6•控制器要可靠接地。

7.预留检修空间,推荐柜体前后距离600mn以上。

5.5.2室外型控制器安装注意事项

1.检查地基平台的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

2.预埋件及预留孔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3.柜体与地基平台应连接牢靠。

4.控制器要可靠接地。

5.6逆变器安装5.6.1室内型逆变器安装注意事项

1.进行装饰时有可能损坏已安装的设备或设备安装后不能再进行装饰的工作应

全部结束。

2•对安装有妨碍的模板、脚手架等应拆除,场地应清扫干净。

3.确认走线方式及安装位置。

4.检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正确无误,外观检查完好无损。

5.安装在震动场所,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震措施。

6.逆变器要可靠接地。

7.预留检修空间,推荐柜体前后距离600mn以上。

5.6.2室外型逆变器安装注意事项

1.检查地基平台的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

2.预埋件及预留孔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3.柜体与地基平台应连接牢靠。

4.逆变器要可靠接地。

5•逆变器交流侧电缆接线前应检查电缆绝缘,校对电缆相序。

5.7线缆布设及连接

5.7.1线缆布设要求

1.路由走向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各种电缆分开布放,电缆的走向清晰、顺直,相互间不要交叉,捆扎牢固,松紧适度。

3.

机柜外的线缆不得缠绕和扭绞,线缆不得在横走线槽内360。

弯曲。

4.

机柜间电缆、连接其他设备的电缆应牢固地捆扎在走线架上。

5.

在走线架内,交流电源线和直流电源线分开布放,保持间距在50mm以上;

直流电源线与非屏蔽信号线应分开布放,并行时需保持50mm以上的距离;

交流电源线与非屏蔽信号线应分开布放,并行时需保持150mm以上的距离。

上走线时,线缆应直接上走线架,不得紧贴柜顶散热板布放,必须沿机柜上方走线时,和柜顶散热板距离不得小于100mm下走线线缆在地面最高叠加不得超过

6.

底板高度的2/3,以免影响通风散热。

7.墙面、地板下布线时应安装线槽。

8.线缆的弯曲半径应满足要求。

9.室外布线应采用铠装线缆,并采用PVC套管保护。

5.7.2线缆捆扎要求

1.电缆必须绑扎,绑扎后的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

电缆表面形成

的平面高度差不超过5mm电缆表面形成的垂面垂度差不超过5mm

2.绑扎成束的线缆转弯时,线扣应扎在转角两侧,以避免在线缆转弯处用力过大造成断芯的故障。

3.线扣规格合适。

电缆束的截面越大,所用线扣越长越宽(确保能够承受较大拉力)。

尽量避免线扣的串联使用,线扣串联使用时最多不超过两根。

4.线扣间距均匀美观并朝向一致,确保线不松动,间距与走线架间隔一致,一般为300〜700mm横走线架上线扣间距最大不得超过走线架2倍的横档间距,垂直走

线架上每根横档处均需绑扎。

 

5.线扣接头应剪除,室内线扣接头应齐根剪平不拉尖,室外线扣接头应剪平并预

留2mm的余量,黑白线扣严禁混用。

6.电源线、地线与信号线分列在走线架的两侧。

5.7.3电缆连接

1.在剖头处套上合适的套管或缠绕绝缘胶带,颜色与线缆尽量保持一致(黄绿色保护线除外)。

2.线缆制作接头时,焊线不得出现活头、假焊、漏焊、错焊、混线等,芯线与端

子紧密贴合。

焊点不带尖、无瘤形,不得烫伤芯线绝缘层,露铜W2mm

3.使用与截面积及螺栓直径相符的铜鼻子,不得剪掉部分芯线以适应小型号的铜鼻子或者剪开铜鼻子以适应大型号的截面积。

铜鼻子压接应牢固,芯线在端子中不可摇动。

4.各种电缆连接正确,整齐美观。

不能有错误连接。

5.线缆与铜排连接时,需将铜排表面打磨以去除氧化层。

6.采用螺钉紧固的线缆端口,应将螺钉拧紧。

7.连接电源线接线端子时,每只螺栓最多连接两个接线端子,且两个端子应交叉摆放,鼻身不得重叠

8.机架门保护地线连接牢固,没有缺少、松动和脱落现象。

9.机架间保护地线不得串接。

10.室内接地排上接地,一个接地螺栓只能接一根保护地线

六、系统调试

6.1调试前准备工作

6.1.1检查设备标识齐全正确。

6.1.2检查线缆连接是否正确。

6.1.3检查设备各种开关应置于指定位置。

6.1.4检查调试检测设备是否准备齐全。

6.1.5具备调试的气象条件,辐照度宜大于700W加的条件下测试。

6.1.6调试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6.2系统调试

6.2.5

检查并修正控制器和逆变器的预置参数。

系统验收

在系统验收前,需要整理汇总工程竣工资料。

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一起参加验收工作并分别在《工程建设项目

竣工报告》中填写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