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两首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5083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两首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两首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两首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两首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两首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两首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两首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两首3.docx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两首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两首3.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两首3.docx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两首3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

古诗两首(3)

本课选的是两首较为有名的表现朋友真情的古诗。

第一首《赠汪伦》作者为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是诗人登船而走,朋友相送的动人情景,表达的是送别情深。

这首诗单纯自然,感情真挚,深为人们所赞赏,成为后人抒发朋友之间感情的千古名句。

第二首《过故人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人,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

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象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理解和背诵两首诗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作业4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并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点。

4、通过诵读这两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体会《赠汪伦》后两句诗比喻、夸张运用的巧妙和诗人强烈的感叹之意。

2、体会《过故人庄》中的意境美、结构美和音乐美,感受朋友间的情深意浓。

教学准备:

1、预习古诗,查阅相关的资料。

2、配套光盘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学习、理解《赠汪伦》,体会李白和汪伦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25、古诗两首,其中第一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赠汪伦》,这是一首送别体古诗。

板书:

赠汪伦

李白

2、关于这首诗的来历,里面还有一个动听的故事,想不想听一听?

(教师讲关于《赠汪伦》一诗的来历)(教参201页)

二、学习《赠汪伦》,理解诗意。

1、自读古诗,了解诗歌大意。

学生自主读诗,思考诗中说的是谁送谁?

谁别谁?

2、指名朗读。

3、说说汪伦是怎样送李白的?

李白是怎样别汪伦的?

4、理解诗歌意思

(1)交流词语的意思。

欲:

将要

赠;送

踏歌:

一种用脚步敲打节拍唱的民歌。

不及:

比不上。

(2)交流诗句的意思。

(说出大意即可,不必字字不差)

我坐上船儿正准备远行,

突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的声音。

桃花潭水啊,你虽然深过千尺,

也比不上汪伦赶来送我的情谊深。

三、体会意境,了解修辞手法。

1、朗读古诗,想想当时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画来说一说。

(1)指导说出诗的意境。

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话。

(2)指名表演离别的情景。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句诗中桃花潭的水真的有千尺深吗?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作者用什么来说明汪伦和我的情谊?

(用桃花潭的水来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诗人与汪伦间的感情怎么样?

四、朗读、背诵古诗。

1、教师总结。

前两句诗叙事,后两句抒情,全诗表达了送别情深的感情。

指导朗读全诗。

2、背诵古诗。

五、拓展练习

1、《赠汪伦》是一首送别体诗,你知道的送别体诗还有哪些?

2、出示《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轻声读。

3、说说这两首诗分别讲谁送谁,谁别谁?

用什么来相送?

(《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作者李白是用目光送别孟浩然,《别董大》一诗作者高适是用语言送别董大)

4、朗读两首古诗。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古诗。

2、抄写古诗。

3、收集有关写朋友之间友情的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学习古诗《过故人庄》,感受朋友间的情深意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赠汪伦》

2、《赠汪伦》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情景?

表达了什么感情?

(描绘了诗人登船要走,朋友踏歌相送的动人情景,表达了送别情深。

二、学习古诗《过故人庄》

1、这是一首讲朋友间情谊的古诗。

2、解题

故人:

老朋友

庄:

村落,田舍

过故人庄:

经过老朋友的村舍

3、简介作者: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4、轻声读古诗,想想古诗意思。

5、指名读课文。

6、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二行诗

A、轻声读诗句,理解:

具:

准备,置办。

鸡黍:

鸡和黄米。

至:

到。

田家:

农家。

B、意思:

老朋友备办了丰盛的饭菜,我接受邀请来到农家探望。

(2)、诗人来到农家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美景呢?

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跟诗人一起走进农家吧?

(3)、理解第三、四行诗

A、轻声读,思考:

来到农家,诗人看到的是一派怎样的景色呢?

B、结合图理解:

合:

合拢

斜:

原指不正。

这里指群山连绵起伏。

郭:

城墙。

C、意思:

只见绿树将村舍环绕,青山在城墙外蜿蜒起伏。

D、这里展现了一幅由绿树、村舍、青山、城墙组成的画卷。

E、讲解对仗句的特点: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绿树对青山是写景物的,村边对郭外都是写地点的,合对斜都是写事物特点的。

(4)、理解五、六两行诗

A、读诗,理解:

轩:

窗户。

面:

向着。

场圃:

谷场和菜园。

话:

谈话。

桑麻:

这里指农家的生活。

把酒:

举起酒杯(看图理解)

B、意思:

打开窗户面对着谷场和菜园,举起酒杯闲谈农家的生活。

C、他们可能会谈些什么?

D、这两句诗是否也是对仗句?

E、诗人和好友沉浸在农家生活的恬淡、舒适里,举杯畅饮,真是好不惬意。

(5)、理解第七、八两句诗

A、读诗,理解:

待:

等。

重阳日:

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

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

就:

欣赏、观赏。

B、意思:

等到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我还会来观赏菊花的。

7、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老朋友备好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的农庄做客。

村边,茂密的绿树连成一片,村外,隐隐横斜着一抹青山。

打开窗面对谷场和菜园,举起杯饮美酒闲谈桑麻。

呵,朋友,等到重阳佳节那一天,我们一定会再来观赏菊花。

三、总结全诗。

1、这首诗通过诗人探望老友,主客把酒话家常的场面描写,展现了一幅由绿树、村舍、青山、城墙组成的优美画卷,体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农家生活的恬淡舒适。

2、背诵古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古诗。

2、填空。

《过故人庄》反映的是诗人_________应邀到_________家,主客把酒话家常的感人场面。

诗中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一幅优美画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先解释带点的词语,再理解诗句。

(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家中。

4、组词

黍()邀()郭()圃()

黎()激()谆()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