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52793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题含答案分析

2012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全真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 1 题:

统计调查误差的两个主要控制途径,除控制代表性误差外,还需控制( A)。

A.登记误差B.计算误差C.汇总误差D.分析误差

统计调查误差,是指调查昕得的统计数据与调查总体真值的差别。

统计调查误差分为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第 2 题:

在概率抽样调查中,为了控制代表性误差,应严格遵守( C)。

A.总体原则B.全面原则C.随机原则D.编码原则

代表性误差,是指用部分总体单位的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估计结果同总体实际指标之间的差别。

在概率抽样调查中,要严格遵守随机原则,通过调整样本容量、改进抽样调查的调查方式等,从而达到控制代表性误差的目的。

第 3 题:

统计台账一般分为进度台账和(D )。

A.机构台账B.个体台账C.现况台账D.历史台账

统计台账是根据编制统计报表、满足经营管理需要而设置,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登记、汇总或者积累资料的账册。

统计台账一般分为进度台账和历史台账。

第 4 题:

原始记录不仅是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的基础,而且也是( A)。

A.业务核算的依据B.效益核算的依据C.成本核算的依据D.利润核算的依据

原始记录是按照统计、会计和业务三种核算的要求,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所做的最初的、直接的数字或文字记载、原始记录不仅是统计核算的基础,也是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重要依据。

第 5 题:

为统一规范统计单位,国家统计局制定了《统计单位划分及具体处理办法》,要求对统计单位进行统计需遵循( A)。

A.在地原则B.属地原则C.隶属原则D.管理原则

对统计单位按照在地原则进行统计。

第 6 题:

系统抽样也称为机械抽样或(B )。

A.等向抽样B.等距抽样C.定期抽样D.定点抽样

系统抽样也称为机械抽样或等距抽样。

它是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的标志排队,然后每隔一定的距离抽取一个单位构成样本。

第 7 题:

简单随机抽样要求总体中每个单位被抽中的( A)。

A.概率相等B.比率相等C.频率相等D.概率不相等

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抽样法,它要求在调查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抽取预定个数的调查单位作为样本。

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概率。

第 8 题: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 D)。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全面调查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现象的总量。

第 9 题:

单选题:

 

居民的平均身高属于( C)。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质量指标D.品质标志

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指标,它通常以相对数和平均数的形式来表示。

居民的平均身高表示形式是平均数,所以属于质量指标。

第 10 题:

单选题:

 

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 A)。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

统计设计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明确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以及对应的分组方法,并以分析方法指导实际的统计活动。

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前提。

第 11 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是( C)。

A.存货B.应收账款C.应付账款D.预付账款

负债合计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一般按偿还期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其中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项目。

第 12 题:

单选题:

 

对于国家为总体的情形,国内生产总值属于( A)。

A.指标B.标志C.变量

D.变量值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或者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体规模和经济结构,属于总量指标。

第 13 题:

单选题:

 

分行业进行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统计时,计算工业总产值应遵循( B)。

A.要素法原则B.工厂法原则C.成本法原则D.产品法原则

分行业进行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统计时,工业总产值计算应遵循的原则:

(1)工业生产的原则;

(2)最终产品的原则;(3)“工厂法”原则。

第 14 题:

单选题:

 

进行统计分组时,一般需遵循三个原则:

科学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和( C)。

A.封闭性原则B.收敛性原则C.互斥性原则D.包容性原则

统计分组的原则一般有:

(1)科学性原则;

(2)完整性原则;(3)互斥性原则。

第 15 题:

单选题:

 

开口组中末组的组中值等于( A)。

A.末组下限+邻组组距/2B.末组下限一邻组组距/2C.末组上限+邻组组距/2D.末组上限一邻组组距/2

末组开口组中的组中值=末组下限+邻组组距/2。

第 16 题:

单选题:

 

正态分布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统计分布,但有些现象不符合正态分布。

下列现象中最可能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是( C)。

A.人的身高B.人的体重C.居民收入D.学生考试成绩

统计分布的曲线图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曲线叫做“正态分布曲线”。

所描述的统计分布具有以下特征:

以标志变量的平均值为中心,沿对称轴向两边发展,越接近中心,分配的次数越多,离中心越远,分配的次数越少。

所给选项中,人的身高、人的体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属于正态分布。

第 17 题:

单选题:

 

相邻两组组限重叠时,一般规定(A)。

A.组上限不在内B.组上限、下限均在内C.组下限不在内D.组上限、下限均不在内

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可以不重叠,也可以重叠。

在后一种情况,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应该计入下一组,即“上限不在组内”。

第 18 题:

单选题:

 

在时间序列a1,a2,……,an中,第i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为(B)。

定基发展速度是指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之比,表明这种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的总的发展速度。

用公式表示如下:

第 19 题:

单选题:

 

在时间序列a1,a2,……,an中,第i期的逐期增长量为(C)。

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差,说明报告期水平比前一期水平增长的绝对数量。

用公式表示如下:

逐期增长量=ai-ai-1

第 20 题:

单选题:

 

统计指标反映的是(A)。

A.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B.总体现象的社会特征C.个体现象的数量特征D.个体现象的社会特征

统计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围及其具体数值。

第 21 题:

单选题:

 

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除平均数外还有(D)。

A.绝对数B.中位数C.众数D.相对数

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指标,它通常以相对数和平均数的形式来表示。

第 22 题:

单选题:

 

假设某市面积为100平方公里,人口数为20万,零售商业机构数为500个,则该市的商业网点分部密度是(A)。

A.5个/平方公里B.0.4个/千人C.2个/平方公里D.5个/千人

强度相对指标是不属于同一总体的两个性质不同但相互间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为:

或者

第 23 题:

单选题:

 

统计报告实用性的前提和条件是( D)。

A.客观B.全面C.时效D.真实

B.真实是实用的前提和条件,也是统计报告的特点。

真实是实用的前提和条件,也是统计报告的特点。

第 24 题:

单选题:

 

每篇统计报告都应该有明确、新颖、独特的观点,统计报告的中心内容常常集中体现于( A)。

A.标题B.开头C.正文D.结尾

每篇统计报告都应该有明确、新颖、独特的观点,而标题常常是统计报告中心内容、基本思想、核心观点的集中体现。

第 25 题:

单选题:

 

根据现行普查项目安排,2013年我国将进行( C)。

A.人口普查B.农业普查C.经济普查D.工业普查

根据现行普查项目安排,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0的年份实施;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在逢3、8的年份实施;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6的年份实施。

第 26 题:

单选题:

 

现行企业一套表制度规定的统计报表填报单位须是( B)。

A.经营活动单位B.法人单位C.产业活动单位D.行业单位

企业一套表是一种以企业为基本统计单元,将需要采集的统计调查内容集中设置并统一布置和收集的统计报表制度。

现行企业一套表制度规定:

统计报表填报单位为法人单位。

第 27 题:

单选题: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按年度计算的变动率通常被用来反映( C)。

A.消费能力B.经济水平C.通货膨胀程度D.收支差额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度量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购买的商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其按年度计算的变动率通常被用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第 28 题:

单选题: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由本体代码和校验码组成,其中本体代码有八位,校验码有( A)。

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

组织机构代码是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的一个在全国范围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由8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本体代码和l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校验码组成。

第 29 题:

单选题:

 

统计用区划代码由12位代码组成,其中第10—12位代码所对应的区划是( D)。

A.地级B.县级C.乡级D.村级

统计用区划代码由12位代码组成。

国家统计局规定了村级区域的编码规则,用3位代码表示居委会、村委会,即统计用区划代码的10—12位代码。

第 30 题:

单选题:

 

在进行从业人员统计时,不属于在岗职工的是( D)。

A.处于试用期人员B.使用的农村户籍人员C.编制外招用的人员D.劳务派遣人员

在岗职工是指在本单位工作且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各项工资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人员,以及上述人员中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在岗职工不包括:

(1)本单位使用的且由本单位直接支付工资的劳务派遣人员;

(2)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

第 31 题:

多选题:

对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总体来说,下列属于可变标志有(ABCDE)。

A.销售产值B.劳动生产率C.资产总值D.职工人数E.平均工资

标志在同一个总体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就称为变异。

标志按其个体的表现不同,分为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

变异标志是指在个体之间具有不同标志表现的标志。

第 32 题:

多选题:

下列属于连续调查的是( ABCDE)。

A.工厂的产品生产B.原材料的投入C.能源的消耗D.人口的出生E.人口的死亡

连续调查是为了观察总体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的数量变化,它要求随着调查对象的发展变化,连续地进行调查登记。

第 33 题:

多选题:

影响概率抽样误差的因素很多,主要表现为( ACE)。

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单位数目越多,误差越小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单位数目越多,误差越大

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个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大,误差越大

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个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大,误差越小E.误差大小受抽样方法影响

影响概率抽样误差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样本单位数目。

在其他条件不同的情况下,抽样数目越多,抽样误差越小;抽样数目越少,抽样误差越大。

(2)个体标志变动程度。

个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大,误差越大;个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小,误差越小。

(3)抽样方法。

第 34 题:

多选题: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BD)。

A.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B.我国外汇储备余额C.工业总产值D.全国农民工总人数E.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时点指标是说明总体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指标。

时点指标的数值不具有可加性。

第 35 题:

多选题:

统计指标按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CDE)。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总量指标D.相对指标E.平均指标

统计指标按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四类。

第 36 题:

多选题:

从统计表的内容来看,统计表的主词( CD)。

A.包括指标名称B.包括指标数值C.包括总体名称D.包括分组名称E.通常列在纵栏标题位置

从统计表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两个组成部分:

一部分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及其分组的名称,这一部分习惯上称为主词;另一部分称为宾词。

第 37 题:

多选题:

统计报告有其特有的论证方法,包括(ABCDE)。

A.提问和定义B.分类和举例C.比较和引用D.假设和推断E.数字和图表

统计报告有其特有的论证方法,包括提问和定义、分类和举例、比较和引用、假设和推断、数字和图表等。

第 38 题:

多选题:

统计报表制度具有( AD)。

A.权威性B.灵活性C.导向性D.法规约束性E.具体性

统计报表制度是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对同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上级统计部门对下级统计部门关于统计调查工作的综合要求,具有权威性和法规约束性。

第 39 题:

多选题: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从构成角度可分解为(ABCE)。

A.基本工资B.绩效工资C.工资性津贴和补贴D.管理费用E.其他工资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从构成角度分解为四部分:

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其他工资。

第 40 题:

多选题:

企业流动资产包括( BCD)。

A.应付账款B.应收账款C.存货D.货币资金E.固定资产

资产总计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其中流动资产可分为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第 41 题:

判断题:

统计的涵义是指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

( ×)

目前而言,统计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第 42 题:

判断题:

总体的同质性和个体的变异性是进行统计核算的条件。

( √)

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就称为变异。

标志按其个体的表现不同,分为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

不变标志是指对所有个体都有完全相同的具体表现的标志。

正因为具有不变标志,才使它们集合在一起构成同质总体;变异标志是抬在个体之间具有不同标志表现的标志。

它们构成个体的差异性。

总体的同质性和个体的变异性是进行统计核算的条件。

第 43 题:

判断题:

依据被调查单位的选择是否按随机原则,抽样调查可以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 √)

非全面调查,又称抽样调查,是指对调查对象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非全面调查依据被调查单位的选择是否按随机原则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第 44 题:

判断题: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概率抽样调查。

(× )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属于非概率抽样。

它是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

第 45 题:

判断题:

统计总体可以按照品质标志分组,也可以按照数量标志分组。

划分各组界限时,要尽量保证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差异性。

(√)

确定分组标志后,根据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统计总体可以按照品质标志分组,也可以按照数量标志分组。

划分各组界限时,要尽量保证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差异性。

第 46 题:

判断题:

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数越多,则组距越大;反之,组数越少,则组距越小。

两者成正比关系。

(×)

组数是指组距式变量数列编制过程中分组的个数。

组数与组距是相互联系的,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数越多,则组距越小;反之,组数越少,则组距越大。

两者成反比关系。

第 47 题:

判断题:

总体的变异指标越大,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反之,总体的变异指标越小,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大。

( √)

变异指标是衡量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尺度。

总体的变异指标越大,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反之,总体的变异指标越小,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大。

第 48 题:

判断题:

在解决复杂总体同度量问题上,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法不同。

综合指数是在个体指数的基础上计算总指数,而平均指数是通过引进同度量因素,先计算出总体总量,然后进行对比。

( ×)

在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上,二者方法不同。

综合指数是通过引进同度量因素,先计算出总体总量,然后进行对比。

而平均指数是在个体指数的基础上计算总指数。

第 49 题:

判断题:

统计报告的突出特点就是用统计数据说话,围绕统计数据来分析研究问题,从数据中发现问题,从数据中分析问题,从数据的变化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

统计报告具有四个特点:

科学性、实用性、专业性、时效性。

其中专业性表现为统计报告的突出特点就是用统计数据说话,围绕统计数据来研究问题,从数据中发现问题,从数据中分析问题,从数据的变化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 50 题:

判断题:

统计整理是统计由对个别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总体现象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

统计整体作为统计工作过程的中心环节,是人们对社会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也是人们对个别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总体现象认识的重要阶段,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 51 题:

判断题:

在一个特定的总体内,只能存在一个单位总量,而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标志总量。

(√)

单位总量是指总体内个体的总数,标志总量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某种标志值的总和。

在一个特定的总体内,只能存在一个单位总量,而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标志总量。

第 52 题:

判断题:

保证时间序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具有可比性是编制时间序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

在编制时间序列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1)指标数值所属的时期长短或时间间隔最好一致;

(2)指标数值所属的总体范围应该一致;(3)指标的经济涵义应该相同;(4)指标数值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该一致。

总之,保证时间序列中同一指标在不同时点上的可比性是编制时间序列的关键

第 53 题:

判断题:

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是把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过渡到能够相加和比较的指标。

(√)

同度量因素是指媒介因素。

借助媒介因素,可把不能直接加总或直接对比的因素过渡到可以加总和对比。

第 54 题:

判断题:

法入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多产业法人单位。

( √)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位于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或组织的一部分。

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多产业法人单位。

第 55 题:

判断题: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 ×)

企业一套表是一种以企业为基本统计单元,将需要采集的统计调查内容集中设置并统一布置和收集的统计报表制度。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第 56 题:

判断题: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采用国际通行的链式拉氏公式编制。

( √)

国家统计局统一组织,分别编制全国、省市县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采用国际通行的链式拉氏公式,编制定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序列。

第 57 题:

判断题:

城乡划分代码以统计用区划代码为基础,在区划代码后面延拓组成13位代码。

( ×)

根据《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城乡划分代码以统计用区划代码为基础,在12位区划代码后面延拓5位代码组成17位代码。

第 58 题:

判断题:

《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中,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将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四种类型。

(√)

根据《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按照行业门类、大类、中类和组合类别,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将我国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四种类型。

第 59 题:

判断题:

季度或年度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可以按照单位实际月平均人数计算得到,也可以用季末或年末人数替代。

( ×)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报告期内(年度、季度、月度)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数。

季度或年度平均人数按照单位实际月平均人数计算得到,不得用期末人数替代。

第 60 题:

判断题:

确定企业隶属关系时,中央与地方双重领导的单位,均确定为地方属。

( ×)

隶属关系是指本单位隶属于哪一级行政管理单位,按照国家标准《单位隶属关系代码》确定。

中央与地方双重领导的单位,以领导为主的一方来划分中央属或地方属。

第 61 题:

案例分析:

 

我国“十一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基本资料如下:

注:

2005年年末人口数为13.08亿人

年份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国内生产总值

(万亿元)

21.58

26.64

31.52

34.14

40.32

年末人口数

(亿人)

13.14

13.21

13.28

13.34

13.41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题>

我国“十一五”期间年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B)。

A.30.76万亿元B.30.84万亿元C.31.25万亿元D.31.73万亿元

根据时期指标自身的特点,在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

公式如下:

根据题意,我国“十一五”期间年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2小题>

我国“十一五”期间年均人口数为( A)。

A.13.24亿人B.13.28亿人C.13.31亿人D.13.33亿人

时点指标时间序列的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题意,我国“十一五”期间年均人口数为:

3小题>

我国“十一五”期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水平为( B)。

A.2.23万元/人B.2.33万元/人C.2.43万元/人D.2.53万元/人

不论是相对指标动态数列,还是平均指标动态数列,都是由具有相互联系的两个总量指标动态数列对比构成的。

因此在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先分别计算出这两个总量指标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然后进行对比,求得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用公式表示为:

   根据题意,并使用上述1-

(1)和1-

(2)的答案,我国“十一五”期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水平为:

4小题>

2006年一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累计增长量为( C)。

A.9.94万亿元B.12.56万亿元C.18.74万亿元D.40.32万亿元

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为最初水平)之差。

用公式表示如下:

   累计增长量=ai-a1

   根据题意,2006年~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累计增长量为:

40.32-21.58=18.74(万亿元)

5小题>

2006年~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量为( D)。

A.3.75万亿元B.3.98万亿元C.4.22万亿元D.4.69万亿元

平均增长量是用来说明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数量的指标。

用公式表示如下:

第 62 题:

案例分析:

 

某商场三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

基期

报告期

商品名称

计量单位

销售量q0

单价(元)P0

销售量q1

单价(元)P1

4000

178

3800

200

1200

2800

1500

2750

800

1000

900

1250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题>

根据所给资料可计算得到( ABCD)。

A.数量指标综合指数B.个体指数C.质量指标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