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54768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

《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应考能力提升.docx

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8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应考能力提升

(2018·高考全国卷Ⅱ,T3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

“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

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

”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知识定位】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政策

【素养解读】 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四个方面,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具体解读如下:

本题考查

方法指导

时空观念

由史料“抗日根据地”可知是抗日战争时期

史料实证

“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这一记述”的信息,说明题干提供了原始史料

历史解释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赢得民众的支持,是与其一直把民族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有直接关系的,本题考查了“执政为民,立党为公”这一时政热点。

考生在做题时要充分利用“抗日根据地”这一信息,然后确定时间,再结合所学与材料信息,就可以排除掉三个不正确的选项,也就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家国情怀

“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体现出家国情怀

【解析】 由材料信息“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可知,抗日根据地中中共的政策符合农民愿望,激发了抗日根据地农民的抗日热情。

故选A项。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在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之后,故B项排除。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与农民个体的解放无关,故C项错误。

材料未涉及国民党影响等内容,可排除D项。

【答案】 A

(2017·高考全国卷Ⅱ,T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

这反映出(  )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知识定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素养解读】 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两方面,具体解读如下:

本题考查

方法指导

时空观念

由信息“抗战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可知题目考查考生的时空观念这一学科核心思维

历史解释

由信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可知题目考查考生的历史解释这一学科核心能力

【解析】 由材料信息“群众组织”“404万人”“27%”“村村有党员”等,并联系抗日战争前后的史实可知,此时中共的影响力较抗日战争之前有显著提升,D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中共革命工作重心转移,排除A项;B项与材料信息“抗日战争胜利后”不符,排除;材料只反映了山东根据地的情况,C项以偏概全,错误。

【答案】 D

■练真题———————————————————

1.(2017·高考全国卷Ⅰ)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

“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

”这一精神的贯彻(  )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解析:

选B。

由材料信息“共同利害”“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等内容可知,中共此举旨在维护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项正确。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农村的措施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而不是进行“革命”,A项错误,排除;此时期为抗日战争时期,而非国民革命时期,排除C项;材料与“反抗国民党政府”无关,排除D项。

2.(2017·高考全国卷Ⅲ)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

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

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解析:

选B。

根据材料信息“渡江战役即将发起”“英国军舰擅自闯入”“要求英、美、法……‘迅速撤离……’”可知,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是对中国主权的维护和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B项正确。

A、D两项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后,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材料信息并未表明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C项错误,排除。

3.(2016·高考全国卷Ⅰ)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

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解析:

选D。

由材料可知,国民党想通过这一举措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并不是为了塑造政府形象,故D项正确,排除B项。

材料中国民党的做法会激化与其他党派的矛盾,排除A项。

材料不涉及抗战领导权的问题,排除C项。

4.(2015·高考全国卷Ⅰ)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解析:

选B。

本题关键信息是“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这一时期是在全民族抗战开始之前。

由材料中国民政府构筑的防御要塞区域来看,主要在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防御工事,结合这一时期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背景,这样的布置实质上反映了国民政府为抗战作准备及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故选B项。

5.(2014·高考全国卷Ⅱ)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

“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

”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

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解析:

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1937年11月”进行分析。

1937年11月正处于中日淞沪会战晚期。

日本想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并逼近了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故本题选择A项。

B、D两项并不是当时顾维钧的主要想法,而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练模拟———————————————————

1.(2019·贵溪一中高考押题卷)下表为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前身)1932-1936年牺牲的人数统计表。

这主要说明(  )

年份

1932年

1933年

1934年

1936年

备注

人数

127511

11109

25153

12905

师以上干部牺牲100多人,其中军以上干部20多人

A.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积极抵抗

B.东北军为抗战做出重大贡献

C.日本在东北的“三光”政策

D.中共抗战初期顽强抵抗日军

解析:

选D。

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前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故A项错误;东北军的前身是军阀部队,后来服从了国民政府的领导,“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没有进行抵抗就撤出了东北,故B项错误;日本是在华北推行“三光”政策,故C项错误;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前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中共抗战初期顽强抵抗日军,故D项正确。

2.(2019·陕西百所名校质检)1938年初,国民政府恢复政治部,下设三个厅,其中第三厅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动员民众、抗击外敌入侵;同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抗战救国纲领》,明确指出要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员。

这表明(  )

A.国民党意图实行全面抗战

B.国共两党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C.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一致

D.国民党重视国军的敌后作战

解析:

选A。

本题材料的有效信息是“动员民众”“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这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对民众力量在抗战中作用的重视,故选A项。

材料未涉及中国共产党的情况,故B项错误;C项“抗战路线一致”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未体现“敌后作战”,故排除D项。

3.(2019·潍坊模拟)1939年,国民政府战时新闻局明令:

表示全国团体时绝对禁用“国共合作”“组织国防政府”“阵线”等字眼,“抗日联军”“统一战线”“联合战线”等词语应统一替换为“团结抗战”。

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

A.防止虚假信息动摇民心B.削弱中共的政治影响

C.建立起高效的新闻体系D.维护国共合作的局面

解析:

选B。

材料中提到的词语没有虚假信息,故A项错误;从禁用的词语和替换的词语可知国民政府战时新闻局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削弱中共的政治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说了禁用的词语和替换的词语,据此得不出国民政府战时新闻局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要“建立起高效的新闻体系”的信息,故C项错误;从禁用的词语和替换的词语来看这不利于维护国共合作的局面,故D项错误。

4.(2019·南京高三毕业班摸底考试)淮海战役后,毛泽东高度评价说:

“淮海战役打得好,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有完全煮熟,硬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

”这里的“夹生饭”是指(  )

A.我军实力未占优势B.战略反攻尚未开始

C.决战时机还不成熟D.土地改革尚未开展

解析:

选A。

结合材料以及淮海战役敌强我弱的背景可知,“夹生饭”是指在当时的条件下,国共双方的兵力对比悬殊,国民党占有优势,我军实力并未占据优势,选A项。

(建议用时:

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8·石家庄高三冲刺模考)下表是1931年9月18日后中国军民反对日本侵略的部分历史事件,这表明(  )

抗日武装

部分历史事件

东北爱国官兵

江桥抗战(1931.10)

双城狙击战(1932.1)

热河抗战(1933.2)

东北抗日义勇军

消灭日军古贺骑兵战斗(1932.1)

进攻沈阳东塔机场战斗(1932.8)

攻克安达县城(1932.10)

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东北抗日武装

第一军独立师攻占柳河县三源浦(1933.11)

第二军独立师联合义勇军攻打安图县城(1934.8)

第三军联合义勇军攻克方正县城(1935.3)

关内地区的

抗日活动

十九路军的淞沪抗战(1932.1)

察哈尔抗战(1933.5)

绥远抗战(1936.8)

A.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B.东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C.东北抗战是全民族抗日先锋

D.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解析:

选C。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于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由材料不能推断出东北地区在当时全国抗战中的地位,故B项错误;从时间上看,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已经开始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是全民族抗日先锋,故C项正确;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形成是在1937年国共合作实现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2.(2019·沈阳质量监测)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指出“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8月15日,日本政府发表的《帝国政府声明》宣称:

七七事变,是日军对“中国屡次之挑战及不法行为”的“自卫行动”。

这说明了(  )

A.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的态度

B.日本政府尚未做好侵华的准备

C.两国皆有各自的利益权衡

D.中日矛盾存在和平解决的希望

解析:

选C。

由“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指出‘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近,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国民政府在寄希望于英美等国“调停”失败后的选择;由“日本政府发表的《帝国政府声明》宣称:

七七事变,是日军对‘中国屡次之挑战及不法行为’的‘自卫行动’”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日本在拉拢、劝降国民政府失败后的选择,故C项符合题意。

3.(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中规定:

“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之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

”该规定(  )

A.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

B.表明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

C.有利于扩大抗日联合战线

D.延续了土地革命路线精神

解析:

选C。

材料体现了中共抗战时期的“双减双交”政策,要求农民交纳减租之后的地租,所以规定的目的并非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与边区政府的合法性无关,故B项错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扩大抗日联合战线,故C项正确;土地革命是将地主土地分给农民,材料中要求农民依然交租,说明允许地主土地私有制继续存在,故与土地革命不符,故D项错误。

4.(2019·衡阳十校高考调研)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

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十四年抗战”看法已成为人们共识。

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

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史学家学术争论难有定论

B.“抗日战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

C.主流认识往往最具科学性

D.“七七事变”才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解析:

选B。

材料“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十四年抗战’看法已成为人们共识”说明对“十四年抗战”史学家没有太多学术争论,故A项错误;“十四年抗日战争”相对于“八年抗日战争”更强调反侵略的长期性,故B项正确;C项说法太绝对,主流认识也不一定最科学,故C项错误;按“十四年抗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故D项错误。

5.(2019·淄博高三诊断)国民政府于1937年9月修正了《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删除了“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之主义者”为犯罪的条款。

同时承认了各爱国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

1938年7月,各党派参政议政的国家机关——国民参政会成立。

这说明国民党(  )

A.由集权化向协商化转变B.放弃一党独裁方针

C.与共产党争夺中间势力D.阶级立场发生变化

解析:

选A。

根据材料中国民政府“承认了各爱国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各党派参政议政的国家机关——国民参政会成立”得出国民党由集权化向协商化转变,故A项正确;国民党从没放弃一党独裁的方针,故B项错误;当时国共走向合作,不存在争夺中间势力,故C项错误;国民党阶级立场没有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

6.(2019·山西三晋名校质检)国军师长宋希濂在回忆淞沪会战失败时说:

“我们军队开到之后,能帮助我们的老百姓都逃走了,留下来的都是汉奸……他们不光是破坏我们的交通,放信号,还把我们的军情报告给敌人,做敌人的向导,替敌人拉夫。

”由此可知(  )

A.当时的国民素质比较低

B.抗日战争是单面的政府抗战

C.军民关系影响抗战结果

D.汉奸导致国军淞沪会战战败

解析:

选C。

由材料中部分百姓当汉奸帮助日军可知,当时国民党军队与人民关系处理得不好,而融洽的军民关系有利于战争的胜利,故C项正确。

7.(2019·长沙一中模拟)20世纪三四十年代,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钱穆等学者强调继承和发扬孔孟程朱陆王的思想,以之为中国的根本精神,并以其为主体来吸收、接受和改造西方近代思想,在思想界兴起了一股保卫、复兴中华文化的思潮。

其目的在于(  )

A.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心反抗外来侵略

B.为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统治提供理论依据

C.抵制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D.批判五四运动以来国内流行的西化思潮

解析:

选A。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熊十力等学者大力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以之为中国的根本精神,并在思想界兴起保卫、复兴中华文化的思潮,意在通过民族文化的复兴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反抗外来侵略,故A项正确。

8.(2019·广西五市模拟)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

指出:

“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

这样很好。

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材料体现了重庆谈判的主要意义是(  )

A.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B.增强了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

C.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

D.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

解析:

选D。

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是结果,非主要意义,故A项错误;谈判并未直接增强共产党消灭国民党的实力,故B项错误;谈判减少了国民党发动战争的理由,但没有完全消灭国民党发动战争的理由,故C项错误;中共积极促成谈判,为中共取得了政治主动地位,故D项正确。

9.(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押题卷)1946年,国民党不断进犯各解放区,但在口头上仍说遵守“双十协定”,双方在南京进行谈判。

谈判破裂后,国民党对中共人员限期撤离,中共与美方紧急磋商,美国同意麦康内尔执行“鲶鱼行动”,把中共人员安全送回到了延安。

材料表明(  )

A.美国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支持

B.中共赢得了美国的舆论支持

C.中共在内战中处于弱势地位

D.国共关系引起美国高度关注

解析:

选D。

从抗日战争胜利后直至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崩溃,美国对国民党政府始终采取的是扶植与支持的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美国舆论对中共的态度的相关提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46年,国民党不断进犯各解放区,但在口头上仍说遵守‘双十协定’,双方在南京进行谈判”可知,这一时期国共全面内战还尚未正式爆发,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谈判破裂后,国民党对中共人员限期撤离,中共与美方紧急磋商,美国同意麦康内尔执行‘鲶鱼行动’,把中共人员安全送回到了延安”可知,南京谈判破裂引起的国共关系紧张和一触即发的内战,这些都引发了美国的高度关注并对中共给予了有限的支持和帮助,故D项正确。

10.(2019·全国百所名校高考冲刺卷)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的《观察》周刊写道:

“整个战局看来颇为有趣,不是拉锯,而是推磨,从黄河到长江广大的土地上构成了一个大转盘,共军声东击西,打南图北,每动一根毫发也会牵动整个头部。

”材料评述的“战局”(  )

A.是中共军事战略调整的结果

B.表明国民党已失去战争优势

C.说明长江以北地区已解放

D.奠定了解放南京的军事基础

解析:

选A。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而题干中描述的正是1947年的战争状况,与之相符,故A项正确;经过1948年至1949年初的三次战略决战,国民党才失去了战争优势,故B项错误;1949年长江以北地区才基本解放,故C项错误;到1949年共产党才具备了解放南京的实力,故D项错误。

11.(2019·惠州模拟)读“台湾二二八事件大事记”

时间

主要大事

1945.9

集行政、立法、司法军警大权于一身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在重庆成立

1945.10

台湾人民喜迎光复

1946.10

国民政府在台大规模征兵,物价上涨100倍

1947.2.27

台湾省专卖局缉私员在台北与香烟小贩发生冲突,误杀2人;部分台湾民众向行政长官请愿遭拒

1947.2.28

全台起义,国民政府宣布台湾戒严

1947.3.8

国民政府派21军抵台镇压

上述历史叙述说明二二八事件(  )

A.是中共领导的反对国民党的斗争

B.造成了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分离

C.起因于日本在台推行的奴化教育

D.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组成部分

解析:

选D。

通过材料不难看出,台湾的二二八事件与中国共产党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故A项错误;蒋介石集团于1949年在国共内战失败之后退守台湾,这才是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分离的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不难看出,台湾二二八事件是一场由于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不善治理而激起的民变,故C项错误;台湾的二二八事件发生于解放战争期间,必然是中国人民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解放斗争的组成部分,故D项正确。

12.(2019·九江十校高三联考)下图是《土地执照》,图片反映的“土地执照”(  )

A.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农村根据地

B.调动农民参加抗战的积极性

C.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D.大大巩固了新中国革命政权

解析:

选C。

从土地执照颁发时间是民国三十六年,即1947年,可知是解放战争时期,巩固农村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调动农民参加抗战的积极性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颁发土地执照,赢得农民对解放战争的大力支持,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故C项正确;1947年新中国没有诞生,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9·宁德高三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不仅损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也将威胁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1936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将矛头指向苏联。

1937年8月,在中国全面抗战爆发一个多月后,中苏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中国承诺不与第三国缔结共同反苏的协定,苏联也允诺不与日本签订任何条约。

1937-1939年,苏联提供援华贷款总额达2.5亿美元,用以购买苏联的飞机、坦克等军事装备。

1937-1941年间,苏联对华派遣了大批的空军飞行员和军事顾问。

1941年4月,《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宣称:

“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同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减少直至停止了对华援助。

1942年3月,苏联召回了全部在华军事顾问。

1943年,苏联声称,“对于中国政府事件不再打算有任何的关心”。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在达成保证苏联在大连港的优越权益以及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等秘密协议后,苏联决定出兵中国东北。

4月,苏联废除《苏日中立条约》。

8月上旬,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向盘踞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突袭并一举歼灭之。

——摘编自赵士国《抗日战争时期苏联对华政策解读》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7-1941年间苏联对华援助的措施,并分析苏联援华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全面抗战时期苏联对华政策的演变,并加以简要评价。

解析

(1)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中苏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对华派遣了大批的空军飞行员和军事顾问”归纳;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由“不仅损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也将威胁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1936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将矛头指向苏联”结合所学作答。

(2)第一小问演变,根据材料第一段信息可得出前期援华抗日,中期改变立场,停止援助,后期出兵东北,谋取利益;第二小问评价,首先从苏联角度来看,初期的援华和后期的谋利,其本质是以维护自身利益的外交活动,也可以反映出这段时期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其次从中国的角度来说,援华能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日信心,中期的停止对中国抗战是非常不利的,后期出兵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