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549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7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docx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教师卷

2017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7、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

1.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瓦尔斯力都是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含有上述两种结合力的是()

①Na2O2②SiO2③石墨④金刚石⑤NaCl⑥白磷.

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

2.下列晶体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A.晶体硅B.食盐C.干冰D.金属钾

3.瑞典皇家科学院2001年10月10日宣布,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手性碳原子的催化氢化、氧化反应”研究领域作出贡献的美、日三位科学家.下列分子中不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A.

B.

C.CH3CH2OH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NH3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5.下列变化过程中,只破坏共价键的是

A.I2升华B.NaCl颗粒被粉碎

C.HCl溶于水得盐酸D.从NH4HCO3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乙醇、过氧化钠、CaCl2都含有非极性健

B.乙醇、乙酸、水分子中均含有氢键

C.甲苯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最多有13个

D.BF3、PCl3、CCl4、苯中所有原子全部满足最外层为8个电子结构

7.下列物质晶体中,同时存在非极性键、极性键和氢键的是()

A.CaC2B.H2OC.C2H4D.H2O2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氢键属于化学键,但比较弱

B.任何物质中都一定含有化学键

C.NaOH中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则NaOH既属于离子化合物,又属于共价化合物

D.Na2O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9.如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图可以表示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只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D.化学反应中有旧键断裂就一定有新键形成

10.已知断开1molH-H键,1molO=O键和1molH-O键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436kJ,497kJ,462kJ,则4gH2完全燃烧,该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为

A.吸收471kJ能量

B.放出479kJ能量

C.吸收479kJ能量

D.放出445kJ能量

11.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中△H1与△H2关系为

2H2(g)+O2(g)=2H2O(g)△H1;2H2(g)+O2(g)=2H2O(l)△H2

A.△H1<△H2B.△H1>△H2C.△H1=△H2D.△H1=2△H2

12.4P(红磷s)

P4(白磷s)△H=+17kJ•mol﹣1根据以上方程式,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B.当lmol白磷完全转变成红磷时放出17kJ热量

C.当4g红磷转变成白磷时吸收17kJ热量

D.白磷比红磷稳定

13.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1kPa时,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H2的燃烧热为571.6kJ·mol-1

B.Zn(s)+CuSO4(aq)=ZnSO4(aq)+Cu(s)ΔH=-216kJ·mol-1,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C.H+(aq)+OH-(aq)=H2O(l)ΔH=-57.3kJ·mol-1,含1molNaOH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与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kJ的热量。

D.相同条件下,如果1molH所具有的能量为E1,1molH2所具有的能量为E2,则2E1=E2

14.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铝与盐酸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

15.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16.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符合右图的是()

A.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B.石灰石高温分解反应

C.镁和盐酸的反应

D.氧化钙和水反应

17.化学反应N2+3H2

2NH3的能量变化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2(g)+3H2(g)

2NH3(l)△H=2(a-b-c)kJ/mol

B.N2(g)+3H2(g)

2NH3(l)△H=2(b-a)kJ/mol

C.

N2(g)+

H2(g)

NH3(l)△H=(b+c-a)kJ/mol

D.

N2(g)+

H2(g)

NH3(g)△H=(a+b)kJ/mol

18.关于如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说法正确的是

A.H2(g)+X2(g)=2H(g)+2X(g);△H2>0

B.生成HX的反应热与途径有关,所以△H1≠△H2+△H3

C.若X分别表示Cl,Br,I,则过程Ⅱ吸收的热量依次增多

D.△H1代表H2的燃烧热

19.2011年中国已超北美成为全球液晶显示器第二大市场。

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F2(g)→2F(g)吸收能量

B.过程N(g)+3F(g)→NF3(g)放出能量

C.反应N2(g)+3F2(g)=2NF3(g)的ΔH<0

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20.可逆反应:

3A(g)

3B(?

)+C(?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和C可能都是固体

B.B和C一定都是气体

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D.B和C可能都是固体

21.已知:

C(s)+O2(g)=CO2(g)ΔH=-393.5kJ/mol;2H2(g)+O2(g)=2H2O(g)ΔH=-483.6

kJ/mol。

现有0.2mol的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悬浮气,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kJ热量,则混合物中C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B.1∶2C.2∶3D.3∶2

2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

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

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来源:

Zxxk.Com]

A.1molN2(g)和1mol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kJ

B.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C.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

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23.沼气是一种新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CH4(g)+4O2(g)==2CO2(g)+4H2O(l)△H=+890KJ·mol-1

B.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

C.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

D.1/2CH4(g)+O2(g)==1/2CO2(g)+H2O(l)△H=-890KJ·mol-1

24.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室温下将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热量为Q1kJ,又知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H=+Q2kJ•mol﹣1则Q1、Q2的关系为

A.Q1<Q2B.Q1>Q2C.Q1=Q2D.无法确定

25.已知:

2CO(g)+O2(g)===2CO2(g)ΔH=-566kJ·mol-1

Na2O2(s)+CO2(g)===Na2CO3(s)+

O2(g)ΔH=-226kJ·mol-1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的燃烧热为283kJ

B.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ΔH=-452kJ·mol-1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1.204×1024

26.能表示固态碳和气态氢气燃烧时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C(s)+

O2(g)===CO(g)ΔH=+110.5kJ·mol-1

B.C(s)+O2(g)===CO2(g)ΔH=-393.5kJ·mol-1

C.2H2(g)+O2(

g)===2H2O(l)ΔH=-571.6kJ·mol-1

D.H2(g)+

O

2(g)===H2O(g)ΔH=-241.8kJ·mol-1

27.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28.已知反应:

①2C(s)+O2(g)=2CO(g)ΔH=-221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1kPa时,1molC与适量O2反应生成1molCO时,放出110.5kJ热量,则C的燃烧热为110.5kJ/mol

B.在10lkPa时,l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H2燃烧热为—285.8KJ/mol

C.鉴定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3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起始温度和反应后终止温度

D.在稀溶H+(aq)+OH-(aq)=H2O(l)△△=-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3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已知:

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则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醋酸完全中和,放出57.3kJ的热量

C.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表示CO(g)的燃烧热的热方程式为2CO(g)+O2(g)=2CO2(g)△H=-283.0kJ/mol

D.已知2C(s)+2O2(g)=2CO2(g)△H=akJ/mol,2C(s)+O2(g)=2CO(g)△H=bkJ/mol,则b>a

31.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kJ/mol、890.3kJ/mol、2800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1/2O2(g)=CO(g);△H=-393.5kJ/mol

B.2H2(g)+O2(g)=2H2O(g);△H=+571.6kJ/mol

C.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

D.1/2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kJ/mol

3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H=-566.0kJ/mol

B.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

C(金刚石,s)=C(

石墨,s);△H<0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已知:

2SO2(g)+O2(g)

2SO3(g);△H=-98.3kJ/mol。

将1m

olSO2和0.5mol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49.15kJ的热量

33.已知碳、一氧化碳、晶体硅的燃烧热分别是△H=-393.5kJ/mol、△H=-283kJ/mol和△H=-989kJ/mol,则工业冶炼晶体硅反应2C(s)+SiO2(s)=Si(s)+2CO(g)的反应热为()

A.+768kJ/molB.-768kJ/molC.+2342kJ/molD.-2342kJ/mol

34.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的燃烧热(△H)为-285.5kJ/mo1,则水电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O

(1)=2H2(g)+O2(g)△H=+285.5KJ/mo1

B.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1)时放出890kJ热量,它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2CH4(g)+O2(g)=1/2CO2(g)+H2O

(1)△H=-445kJ/mol

C.已知2C(s)+O2(g)=2CO(g)△H=-221kJ·mol-1,则C的燃烧热(△H)为-110.5kJ/mo1

D.HF与NaOH溶液反应:

H+(aq)+OH-(aq)=H2O

(1)△H=-57.3kJ/mol

35.25℃,101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约为57.3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H=

57.3kJ/mol

B.KOH(aq)+

H

SO4(aq)=

K2SO4(aq)+H2O(l)

H=

57.3kJ/mol

C.C8H18(l)+

O2(g)=8CO2(g)+9H2O(g)

H=

5518kJ/mol

D.2C8H18(g)+25O2(g)=16CO2(g)+18H2O

(1)

H=

5518kJ/mol

36.如图所示为反应2H2(g)+O2(g)═2H2O(g

)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g)和O2(g)反应生成H2O(g),这是个吸热反应过程

B.由2molH2和1molO2变成4molH、2molO原子,这是个放热反应过程

C.2molH2(g)和1molO2(g)反应生成2molH2O(g),共放出484kJ能量

D.4molH、2molO生成2molH2O(g),共放出484kJ能量

37.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A.2H2(g)+O2(g)═2H2O(l);△H12H2(g)+O2(g)═2H2O(g);△H2

B.S(g)+O2(g)═2SO2(g);△H1S(s)+O2(g)═2SO2(g);△H2

C.C(s)+

O2(g)═CO(g);△H1C(s)+O2(g)═CO2(g);△H2

D.H2(g)+Cl2(g)═2HCl(g);△H1

H2(g)+

Cl2(g)═HCl(g);△H2

38.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ΔH=+49.0kJ/mol

②CH3OH(g)+1/2O2(g)=CO2(g)+2H2(g)ΔH=-192.9kJ/mol

根据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B.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C.1molCH3OH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92.9kJ

D.可推知2H2(g)+O2(g)=2H2O(g)△H=-483.8kJ/mol

39.2012年6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州九号”.这标志着中国人的太空时代又前进了一大步.发射“神九”时用肼(N2H4)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NO2为氧化剂,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

N2(g)+2O2(g)=2NO2(g);△H=+67.7kJ/mol

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

下列关于肼和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N2H4(g)+2NO2(g)=3N2(g)+4H2O(l);△H=-1135.7kJ/mol

B.2N2H4(g)+2NO2(g)=3N2(g)+4H2O(g);△H=-1000.3kJ/mol

C.N2H4(g)+NO2(g)=N2(g)+2H2O(l);△H=-1135.7kJ/mol

D.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kJ/mol

40.已知:

(1)Zn(s)+1/2O2(g)=Z

nO(s),ΔH=-348.3kJ/mol

(2)2Ag(s)+1/2O2(g)=Ag2O(s),ΔH=-31.0kJ/mol

则Zn(s)+Ag2O(s)=ZnO(s)+

2Ag(s)的ΔH等于

A.-317.3kJ/molB.-379.3kJ/molC.-332.8kJ/molD.+317.3kJ/mo

l

41.已知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Fe2O3(s)+3CO(g)═2Fe(s)+3CO2(g);△H=-26.7kJ/mol

②3Fe2O3(s)+CO(g)═2Fe3O4(s)+CO2(g);△H=-50.75kJ/mol

③Fe3O4(s)+CO(g)═3FeO(s)+CO2(g);△H=-36.5kJ/mol

则反应FeO(s)+CO(g)=Fc(s)+CO2(g)的焓变为()

A.+7.28kJ/molB.-7.28kJ/mol

C.+43.68kJ/molD.-43.68kJ/mol

42.已知同一条件下,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

2H2O(l)=2H2(g)+O2(g)ΔH1=+571.6kJ·mol–1

焦炭与水反应制氢:

C(s)+H2O(g)=CO(g)+H2(g)ΔH2=+131.3kJ·mol–1

甲烷与水反应制氢:

CH4(g)+H2O(g)=CO(g)+3H2(g)ΔH3=+206.1kJ·mol–1

A.反应

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

为放热反应

C.反应

使用催化剂,ΔH3减小

D.反应CH4(g)=C(s)+2H2(g)的ΔH=+74.8kJ·mol–1

43.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断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已知白磷和P4O6。

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

P—P:

198P—O:

360O===O:

498

若生成1molP4O6,则反应P4(白磷)+3O2===P4O6中的能量变化为

A.吸收1638kJ能量

B.放出126kJ能量

C.吸收126kJ能量

D.放出1638kJ能量

44.已知:

①2CH3OH(g)+3O2(g)=2CO2(g)+4H2O(l)△H1

②2CO(g)+O2(g)=2CO2(g)△H2

③2H2(g)+O2(g)=2H2O(l)△H3

④2H2(g)+O2(g)=2H2O(g)△H4

⑤CO(g)+2H2(g)=CH3OH(g)△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H1>0,△H2<0

B.△H3>△H4

C.△H1=△H2+2△H3-△H5

D.2△H5+△H1<0

45.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①H2S(g)+3/2O2(g)=SO2(g)+H2O(g)△H1

②2H2S(g)+SO2(g)=3/2S2(g)+2H2O(g)△H2

③H2S(g)+1/2O2(g)=S(g)+H2O(g)△H3

④2S(g)=S2(g)△H4

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

A.△H4=1/3(△H1+△H2-3△H3),X:

H3M5?

1?

+J:

bAB.△H4=2/3(3△H3-△H1-△H2),[6h!

e5M4H!

U"h+R5e2A

C.△H4=3/2(△H1+△H2-3△H3)&I-h2V3U7BD.△H4=3/2(△H1-△H2-3△H3)%f$X-Q5C&O,Pb#b`

46.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能放出xkJ的能量

C.断裂2molA—B键需要吸收ykJ的能量

D.2molAB的总能量高于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

47.下列有关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需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不需从外界获得能量

B.甲烷的燃烧热△H=-890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2O2(g)=CO2(g)+2H2O(g)△H=-890kJ·mol-1

C.已知常温常压下:

HCl(aq)+NaOH(aq)=NaCl(aq)+H2O(l)△H=-57.3kJ·mol-1,则有:

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H=-114.6kJ·mol-1

D.已知:

S(s)+O2(g)=SO2(g)△H1=-Q1kJ·mol-1,S(g)+O2(g)=SO2(g)△H2=-Q2kJ·mol-1,则Q1<Q2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

①Na2O2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②SiO2为原子晶体,只含共价键;③石墨为混合型晶体,含有共价键和范德华力;④金刚石为原子晶体,只含共价键;⑤NaCl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⑥白磷为多原子分子晶体,含有共价键和范德华力;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化学键知识,本题注意化学键的分类和特点,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多原子分子和原子晶体含有共价键,分子晶体含有范德华力,石墨为混合型晶体。

2.C

【解析】

试题分析:

A、晶体硅是原子晶体,熔化需要破坏共价键,故A错误;B、食盐属于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故B错误;C、干冰属于分子晶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