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5626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

《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 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八 精品.docx

高考语文一轮测评手册阶段评估检测八精品

阶段评估检测(八)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作(zuō)坊殷(yān)红多难兴(xīn)邦暴殄(tiǎn)天物

B.诡谲(jué)蠡(lí)测载(zǎi)歌载舞间(jiān)不容发

C.颀(qí)长蛮横(hèn)济(jǐ)济一堂焚膏继晷(guí)

D.凝噎(yē)针砭(biān)自怨自艾(yì)绰绰(chuò)有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神采    金刚钻    鸠占雀巢    墨守成规

B.坐镇明信片融会贯通礼尚往来

C.猩红照像机毋庸质疑意气用事

D.蛰伏挖墙脚关怀倍至人情事故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国好声音”节目不仅形式编排引人入胜,而且几乎每一个歌手的歌声都打动着评委,让他们常常忍不住拍案而起,甚至感动得流下热泪。

B.都江堰是世界上最早的无坝引水工程,在建成以来的2200余年间,尽管天灾人祸,都生生不息,把成都平原由“水乡泽国”变成了“天府之国”。

C.有人认为,就目前我国的水质整体状况、自来水处理能力和检测手段而言,如此严格的标准难免纸上谈兵,从高标准到高水质,还有些路要走。

D.“低碳生活”是一个新概念,可它提出的却是关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这些年来人类因为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中南大学特批大三学生刘路硕博连读,为其专门制订培养方案,将其作为后备人才,进入侯振挺教授的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D.被誉为世界空间静电领域“奠基人”的张丰认为,印度洋大地震的起因是由宇宙空间静电变异所致,而静电变异“边缘”就在甘肃兰州。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Nobody》已是浮云,《PokerFace》也过时了。

如今神曲界的当红炸子鸡,是一首叫做《江南Style》的韩国舞曲。

这首歌的MV于7月中旬在互联网上发布,截止到前天,点击数已达3.25亿次,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在过去一年里,还没有任何一个视频的点击数超过一亿次。

在英国,它成为本月第一周UK单曲专辑排行榜冠军。

在美国,它位居10月4日第41期公告牌榜单的第二名,“小甜甜”布兰妮和罗宾•威廉姆斯加入了模仿大军,影星汤姆•克鲁斯为它卖力吆喝。

在我国,它也成为从明星到草根竞相模仿的对象。

不仅如此,这首歌还在全球引发了一股改编狂潮,出现了“奥巴马竞选Style”“美国海军Style”“周星驰Style”“客家话Style”等多个版本。

如今,和所有横空出世的神曲一样,关于《江南Style》,有一半人的问题是“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而另一半人则在问:

“这首歌为什么一夜爆红?

歌曲描述了一个生活在江南地区(韩国首尔的汉江以南地区)的有钱人向性感的姑娘发出邀约的情景;整首歌的MV大部分都在该地区取景——游艇、沙滩、桑拿房、旅游巴士等。

身兼词、曲和演唱的“鸟叔”(原名朴载相)自我剖析说:

“我不帅,不高,也没有肌肉。

我的成功在于灵魂和态度。

”这种灵魂和态度,具体到《江南Style》里,就是质疑江南地区所引领的物质至上的生活观念。

虽然歌词里把“我”塑造成一个“高帅富”,但在MV里,“我”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屌丝”,做着成为江南名流、左拥右抱的黄粱美梦,讽刺意味十足。

而在很多韩国人心目中,以经济奇迹姿态出现的江南地区正像一个抛弃了传统价值观念的暴发户,对此心怀不满的大众从这首歌中找到共鸣不足为奇。

但相比于歌词,韩国以外的人们更感兴趣的似乎是MV里“鸟叔”独创的“骑马舞”。

于是破解《江南Style》的走红密码,成为各路人马津津乐道的事情;种种解读又进一步构成了“《江南Style》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国的科研机构研究发现,它以3.6秒为一个周期将五个音节重复4次,而整首歌中五个音节的核心节奏重复了100次以上,这样的节拍和人在慢跑半小时后的心率几乎同步——这也正是感觉最为兴奋的瞬间。

这一说法,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不自觉地跟着这首歌摇晃起身体。

而另一个激发人们生理反应的元素则是其朗朗上口的旋律和节奏——科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对一段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产生共鸣时,这段音乐就会在其脑中不断重复,科学界把这称为“耳虫”现象。

韩国的心理学家表示,《江南Style》通过简单的重复节奏来刺激身体反应和自律神经系统;尤其是高潮部分,能够激发出人们摆脱心理压抑和格式化生活的本能。

甚至有临床案例证明,一些精神病患者在听了这首歌以后都会开心大笑。

音乐评论家则表示,《江南Style》恰好和近年来风靡欧美主流音乐界的电子乐潮流相吻合;而其副歌部分,则又是韩国音乐风格。

二者相结合产生出奇妙的效应。

此外,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都为《江南Style》的流行推波助澜。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无论人们将《江南Style》分析得多么透彻,都无法决定乃至预料下一首神曲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

流行文化的诡异之处就在于,没有一种成功可以复制。

5.下列关于“《江南Style》现象”的理解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韩国舞曲《江南Style》的点击数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便超过3亿次,而此前没有任何一个视频的点击数超过一亿次。

B.整首歌的MV大部分都在江南地区(韩国首尔的汉江以南地区)取景——游艇、沙滩、桑拿房、旅游巴士等,俨然一幅奢华生活的扫描图。

C.它从本土迅速蹿红全球,在美国和英国分别成为本月第一周单曲专辑排行榜冠军和10月4日第41期公告牌榜单的第二名。

D.在我国从明星到草根竞相模仿《江南Style》,“小甜甜”布兰妮、罗宾•威廉姆斯甚至连奥巴马也未能脱俗加入了模仿大军。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尽管江南地区以经济奇迹姿态出现,却因为抛弃了传统价值观念,令许多韩国人对此心怀不满,这种情绪在《江南Style》里得以找到共鸣。

B.虽然骑马舞简单易学,大受青睐,但韩国各路研究者们的结论显然更倾向于认为音乐本身让神曲一炮而红。

C.《江南Style》的节拍和人在慢跑半小时后的心率几乎同步,这也正是感觉最为兴奋的瞬间,于是人莫名就有了跟着节拍一起舞蹈的冲动。

D.歌曲通过简单的重复节奏来刺激身体反应和自律神经系统,激发出人们摆脱心理压抑和格式化生活的本能,聆听《江南Style》甚至能令精神病患者摆脱压抑。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质疑江南地区引领的物质至上的生活观念,“鸟叔”在MV里把“我”塑造成一个“高帅富”,却在歌词里揭示“我”只是做着成为江南名流的黄粱美梦,讽刺意味十足。

B.在音乐评论家看来,《江南Style》的音乐风格既没有违背韩国歌迷的偏好,又贴合了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受众的音乐审美趣味。

C.尽管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但丝毫不妨碍《江南Style》像瘟疫般在全球流行开来,尤其是MV里“鸟叔”独创的“骑马舞”。

D.多重因素造就了“《江南Style》现象”,但无论人们将《江南Style》分析得多么透彻,都无法复制出下一首神曲,这就是流行文化。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叔文母刘氏

柳宗元

夫人姓刘,其先汉河间王。

王有明德,世绍显懿。

至于唐,有文昭者,为绵州刺史,号良二千石。

其嗣慎言,为仙居令、光州长史,克荷于前人。

光州,夫人之父也。

夫人既笄五年,从于北海王府君讳某。

府君举明经,授任城尉左金吾卫兵曹。

修经术,以求圣人之道;通古今,以推一王之典。

会世多难,不克如志,卒以隐终。

夫人生二子:

长曰彜伦,早夭;少曰叔文,坚明直亮,有文武之用。

贞元中,待诏禁中,以道合于储后,凡十有八载,献可替否,有匡弼调护之勤。

先帝弃万姓,嗣皇承大位。

公居禁中;计谟定命,有扶翼经纬之绩。

由苏州司功参军,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

加户部侍郎,赐紫金鱼袋。

内赞谟画,不废其位,凡执事十四旬有六日。

利安之道,将施于人,而夫人卒于堂,盖贞元之二十一年六月二十日也。

知道之士,为苍生惜焉。

天子使中谒者临问其家,赙以布帛。

呜呼!

夫人之在女氏也,贞顺以自处,孝谨以有奉;其在夫族也,祗敬以承上,严肃以莅下。

事良人四十有九年,而勤劳不懈;生户部五十有三年,而教诫无阙。

年七十有九,而户部之道闻于天下,为大僚,垂紫绶,以就奉养。

公卿侯王,咸造于门。

既寿而昌,世用羡慕。

然而天子有诏,俾定封邑,有司稽于论次,终以不及,时有痛焉。

是年八月某日,于兵曹府君之墓。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有明德,世绍显懿         懿:

美德

B.克荷于前人荷:

继承

C.凡十有八载凡:

总共

D.有司稽于论次稽:

考核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光州,夫人之父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以道合于储后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C.而夫人卒于堂不拘于时,学于余

D.知道之士,为苍生惜焉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直接歌颂刘夫人品德的一组是(  )

①从于北海王府君讳某     ②贞顺以自处,孝谨以有奉

③祗敬以承上,严肃以莅下④事良人四十有九年,而勤劳不懈

⑤生户部五十有三年,而教诫无阙⑥既寿而昌,世用羡慕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8分)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会世多难,不克如志,卒以隐终。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居禁中;计谟定命,有扶翼经纬之绩。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子使中谒者临问其家,赙以布帛。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4分)

①厩焚。

子退朝,曰:

“伤人乎?

”不问马。

②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论语》中这两句话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品格?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宋]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

试问谪仙何处?

青山外,远烟碧。

〔注〕此词是元吉在赴镇江途中经采石时作。

《宋史·孝宗本纪》载,公元1164年(隆兴二年)旧历十月,金人分道渡淮,十一月,入楚州、濠州、滁州,宋朝震动,酝酿向金求和。

(1)人们常说情由景生、景能抒情,请结合上片加以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人看到“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之景时,为何会想到诗仙李白?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6个小题,6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悦亲戚之情话,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4)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____。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5)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6)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7)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____________,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红肚兜

矫友田

母亲刚嫁来的时候,父亲的家里除了两个枣红漆的桐木衣箱,再没有一件像样的家什了。

但是屋子里的墙壁上却贴满了父亲的剪纸。

虽然当时父亲还很年轻,却已经是附近有名的剪纸高手。

母亲看着墙上各式各样的纸花,竟然“扑哧”一声笑了。

现在,父亲已过世多年,可是儿子每一次从城里回来,母亲总要对他叙说起父亲生前的一些往事。

儿子很有出息,大学毕业之后便留在了城里,仕途可谓一帆风顺。

那年夏天,儿子开车回老家接母亲去看望出生不久的小孙女。

临行前,母亲打开衣箱,取出一个叠得整整齐齐的红肚兜,然后放在包袱里。

母亲看到小孙女后,欢喜得不得了。

她连忙从包袱里拿出那个红肚兜,在小孙女的身上比量来比量去,不大不小,正合适。

那个红肚兜已经有些褪色了,只是上面那朵用五彩丝线刺绣的亭亭玉立的荷,仍鲜艳如初。

儿媳妇笑着问道:

“妈,这是您从哪儿捡来的‘文物’呀?

”母亲就指着身旁的儿子,自豪地说:

“这是他小时候穿过的,上面绣的花样,还是他爸亲手剪的哩。

”儿子笑着摇了摇头说:

“妈,现在这个年代,孩子什么都不缺。

像这样陈旧的东西,你还是扔掉算了。

母亲听了之后,脸上的笑容渐渐地凝固了。

她俯下身子,将那个红肚兜按照原样叠了起来,重新放到了包袱里。

儿子的官越当越大,后来成了一个部门的局长。

在他当上局长不久,便跟妻子离了婚。

因为在他的身边,出现了一个年轻他十多岁的靓丽女人。

儿子第一次携新任的妻子回老家看母亲,而母亲的眉头一直没有舒展开。

在吃午饭的时候,母亲又从衣箱里将那个红肚兜取出来。

儿子诧异地问:

“妈,你还没舍得扔掉啊?

母亲没有回答儿子的话,却指着红肚兜上那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说:

“你知道那时候,你爸为什么要剪一朵荷花的绣样,让俺绣在这个红肚兜上?

儿子有点茫然地摇了摇头。

母亲刚欲解释,却被漂亮的儿媳妇把话题岔开了。

儿子再一次提出接母亲到城里居住,母亲仍然像从前一样摇了摇头。

儿子以为母亲是接受不了现在的儿媳,便告诉母亲,他可以单独为母亲购买一套房子,并雇一名保姆照顾她。

此时,母亲更加坚决地摇了摇头。

那段日子,母亲的心总是莫名地怦怦乱跳,她总预感要发生什么事情。

果然不久,从城里传来了恶讯,儿子因为受贿数额巨大而被检察机关收审。

在法庭宣判的那一天,儿子的第二任妻子再一次对他提出离婚的请求。

那些曾经跟他关系密切的朋友和同事,也都像躲避瘟神似的,竟然没有一个抛头露面的。

他被判了10年徒刑,非法所得都被依法没收。

那个下午,儿子在监狱的会见室里见到了远道而来的母亲。

母亲的头发已经全部枯白了,她眼圈红肿地看着儿子,却始终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虽然仅仅隔着一堵玻璃墙,却隔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母亲双手抖颤着打开包袱,从里面拿出一个红肚兜交给狱警。

待狱警检查过之后,才交给里面的儿子。

此时,母亲瞅着神情呆滞的儿子,咬着干裂的嘴唇说:

“你永远都是俺的儿子,在里面好好改造,记住乡下还有你的三间老屋。

儿子将那个红肚兜贴在胸口上,万般痛悔地跪倒在地上,泪如雨下……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写母亲看着墙上各式各样的纸花,竟然“扑哧”一声笑了。

这笑声表现母亲对家境贫寒但自力更生的父亲的赞赏。

B.儿子进城当了局长后,为了娶靓丽女人,抛弃旧妻,母亲眉头不展,满心不愿,却没有直言,这表现了母亲懦弱的性格。

C.文中写到母亲刚想向儿子解释红肚兜上荷花的意义,“却被漂亮的儿媳妇把话题岔开了”,这样写使文章富于波澜。

D.儿子告诉母亲,可以单独为母亲购买一套房子,并雇保姆照顾她;母亲更加坚决地摇头。

这是因为母亲不适应城里的生活。

E.母亲拿出红肚兜送给小孙女,儿子却说,孩子什么都不缺,像这样陈旧的东西,还是扔掉。

这里的“扔掉”一语双关。

16.文中画线处写母亲带着红肚兜去探望入狱的儿子,这一情节设置是否合理?

请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说使用了对比手法,请选两处分析其作用。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联系全文,概括“红肚兜”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则新闻短评。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语言通顺,80字左右。

(6分)

2012年9月29日,央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

”播出记者随机采访路人的节目,问题是:

“你幸福吗?

”在清徐县北营村,面对镜头,一位外来务工人员面对提问先是推脱:

“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

”该位记者并未放弃,继续追问道:

“您幸福吗?

”这位务工人员上下打量了一番记者,然后答道:

“我姓曾。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面的长单句改为四个短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全句意思。

(4分)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就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至今仍在继续的一个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过渡并最终完成的走向并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折射并表现古老的中华民族及其灵魂在新旧嬗替的大时代中获得新生并崛起的文学进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