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57211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6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docx

某污水项目实施建议书最终版

前言

XX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商工贸中心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国际化港口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XX市的社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特别是近十年来,XX市实施“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启动了规模宏大的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工程,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1992年到2002年10年间,国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5%,“九五”计划圆满完成,“十五”计划进展顺利。

XX市经济已经形成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用水量和排放的污水量越来越多,造成了XX市在环境资源方面面临越来越严峻的问题:

●XX市属于严重水源性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160m3,远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占有量1000m3的缺水警戒线。

国家政府为解决这一矛盾先后开展了引滦济津、引黄济津和南水北调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XX市对水的需求还将增加,水源问题正在制约着XX市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发展!

●XX市的污水处理率和处理量一直名列全国的前列,可是由于排水量不断增加,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总量一直居高不下!

造成了环境容量越来越小,环境资源正在逐步变成稀缺的资源品种,我们赖于生存的环境已经不能承担如此众多的污染。

为了减少污染物总量的排放,减轻渤海湾的负担,实现稳定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局面,对XX市原有的、水量巨大的二级生化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工艺革新,减少其排放污染物的总量是一个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的捷径。

XX市XX污水厂在国知名度高,颇有影响,多年来运行良好,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管理经验,具备进一步提高的条件,在如何提高处理效果,减少排放总量方面应继续发扬其示作用,并作出有益的尝试。

与此同时,充分开发第二水源和补充水源,缓解部分工业用水的紧情况,将XX市建成全国节水型示城市,也受到各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XX污水厂处理水量为40×104t/d,达到二级处理标准,是补充XX市东部地区用水的重要潜在水源,有待开发利用。

受甲方的委托,在对某污水厂和我市再生水利用市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进行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

在项目建议书编制过程中,得到XX市市政工程局、XX市建委、XX市排水管理处、XX市市政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感。

第一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XX污水厂现状

XX市XX污水厂是XX市的重点环保工程,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之一,设计能力为40万吨/日,污水处理系统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其中6万吨/日采用A/O法。

污泥处理采用厌氧中温消化,沼气搅拌,带式脱水机脱水。

自控系统采用集中监视,分散控

制的集散系统。

出水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出水标准,出水排入北塘排污河,最后进入渤海湾。

其工艺流程见图1-1:

图1-1XX污水厂工艺流程图

XX市XX污水厂1989年8月开工建设,1993年4月投入运行,至今已运行十几年,情况良好,目前已经被甲方收购。

1.2XX污水厂改造的必要性

1.2.1满足新的国家标准要求,消减排放的污染物总量

原XX污水厂在设计时尚未颁布国家的有关标准,虽然当时采用了先进的设计理念,按照当时较严格的出水要求来设计。

XX污水厂原设计出水水质为:

BOD5≤40mg/l,SS≤60mg/l。

后经运行人员的精心管理,其出水基本满足国家实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二级标准的要求。

目前三大主要污染物的出水指标为:

CODcr≤100mg/l

BOD5≤30mg/l

SS≤30mg/l

但是由于受纳水体—北塘排污河和渤海湾为封闭和半封闭水体,目前的二级出水不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第4.1.2.2的要求,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

目前的出水水质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要求出水必须达到“一级B”标准有很大差距!

水质对比表(表1-1)

参数

现状出水mg/l

“一级B”出水mg/l

BOD5(mg/l)

30

<20

CODcr(mg/l)

100

<60

NH4-N(mg/l)

<8

TN(mg/l)

30

<20

TP(mg/l)

3

<或1

SS(mg/l)

30

<20

XX污水厂现实际出水,所有指标均不能满足现行的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的要求。

因此急迫需要对XX污水厂进行改造,以满足新的国家标准的要求。

XX污水厂在改造完成后可以去除的主要污染物总量见下表:

 

主要污染物总量(表1-2)

污染物名称

增加的处理量(吨/年)

总处理量(吨/年)

BOD

1460-2920

40880-42340

COD

5840-7300

64240-65700

氨氮

2482-2920

6862-7300

总氮

5110-5840

5110-5840

总磷

2920-3650

10220-10950

1.2.2改善投资环境

XX污水厂改造将提高XX市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水平,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对XX市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为XX市早日成为国际大都市起到推动作用。

1.2.3改善生态环境

XX市地区水资源匮乏,通过对XX污水厂的改造,可以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减少氮磷排放量,改善北塘排污河水质,减轻污水排放对市区及周边地区水体的污染,减少对渤海湾的污染物排放量,改善渤海湾的水体水质,为农业灌溉、及城市污水回用提供稳定、卫生的水资源,保护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促进工农业可持续发展。

1.2.4落实市政府相关政策

《XX市市政工程局“十一五”水污染物总量消减目标责任书(2006-2010)》中指出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出水应达到一级标准,2008年底完成脱氮要求,2010年底出水达到一级标准。

为了配合XX市市政工程局工作,XX污水厂急需进行工艺改造。

1.2.5为污水的回用创造有利条件

按照中央对XX市的定位,XX市要建成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随着城市发展、经济规模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将会有较大的增长。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按照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做好XX市水资源的开源节流工作,寻求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解决缺水问题需要同时采取节流和开源措施。

节约用水、降低工、农业用水量,无疑将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水资源策略,但节水毕竟是有限的,从长期来看用水是呈稳定增长趋势,因此解决缺水问题最根本的还要靠开源。

人们对污水是一种可再利用的水源,是一种不随季节变化的稳定水源的观点已经达成共识,污水回用势在必行。

我市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经验。

为了给中水处理创造条件,节约投资,降低运行成本,统筹考虑全厂的处理工艺,对XX污水厂改造是非常必要的。

1.3对生产废水和污泥系统的污水进行处理的必要性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水(简称“污泥水”,Rejectwater)虽然流量小(仅占进水流量的2-3%),但浓度高(总氮:

400-800mg/L;氨氮:

300-700mg/L,磷:

40-100mg/L)。

总氮负荷约占整个污水处理厂的15-25%。

我国目前已经建成或正在修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均采用将其回流至进水口进行再处理的方法,使得处理系统的实际氮负荷高于设计负荷,造成污水处理厂出水氮的浓度普遍高于国家排放标准,这种现象在北方地区的冬季尤为严重。

实施XX污水厂污泥系统废水的预处理即可以减少对进水的冲击负荷,又可以降低污水处理厂运行费,还可以降低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的投资,是非常必要的。

1.4再生水厂建设的必要性

XX市是一个超大型的国际化港口城市,人口高度密集,经济迅速发展,但由于严重缺水,已经严重影响城市人民的正常生活,对XX市的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XX市人均水资源量为160m3,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m3的缺水下限,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6,世界平均水平的1/60,位居全国各省市之末,可见缺水的严重程度。

由于水资源匮乏,居民日常生活与工业、农业之间争水矛盾日益突出,地下水超采漏斗面积逐年扩大,水环境日趋恶化,水资源紧缺已成为XX市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

有关部门曾对XX市工业缺水与经济损失进行了研究,根据系统分析理论建立了线性规划—投入产出模型,采用了1983~1998年的系列资料分析了2010年工业缺水率与经济损失率的关系。

研究成果表明,2010年如不建设新的开源节流工程,工业平均缺水率将达22%,经济损失率将达到20%,与计划产值比较,因缺水工业产值约减少2400亿元,由此造成国生产总值减少1250亿元。

21世纪,我国将在前十年全面实现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经济继续稳步发展,我国的人口也将于2030年达到高峰。

XX市的发展目标是:

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不仅用水需求将处于增长时期,同时社会对供水水质和水环境有更高的要求,XX市要发展,水资源是基础。

面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能否解决XX市用水紧状况,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关系到XX市经济能否长期稳定的发展,关系到XX市各项工作能否在新世纪全面上水平,因此迅速解决XX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已成当务之急,而建设东郊污水回用工程则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1.4.1各种水源分析

从长期来看解决缺水问题最根本的还要靠开源。

开源可以采取长距离调水、海水利用和城市污水资源化等措施。

根据规划,XX市将建设以“引滦、引江、引黄”三个外调水源为主,以本地水源、非常规水源为辅,统筹再生水回用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但是,XX市的特殊情况影响和制约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本地水资源

●供水保证率不能满足城市用水要求,供水围受限制,城市水源单一。

●年降雨分配不均。

本市当地地表水资源量受降水年分配及产汇流条件影响,年分配极不均匀,当地产水多集中在汛期(6~9月),约占全年的70~80%,非汛期只有少量基流。

●年际变化大。

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不仅受降水量的影响,还受降水集中程度、土壤湿度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市当地地表水最大年径流量发生在1977年,为23.76亿m3,最小发生在1997年,仅2.79亿m3,前者是后者的8.5倍;淀东清原的年径流量最大年份是最小年份55.7倍。

●入境水量呈逐年减少趋势。

据对1960~1998年实测入境水量统计分析,1960~1969年年平均为80.12亿m3,1970~1979年年平均为35.88亿m3,1980~1989年年平均为7.35亿m3,1990~1998年年平均为19.75亿m3,尤其是南系变化更大,一般年份已无入境水量。

●在地下水资源利用方面,由于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造成地面沉降。

超量开采致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最深已达90m,并导致了地面沉降,沉降区围约7300km2,形成了市区、塘沽、汉沽和大港及海河下游地区等几个沉降中心。

二、外调水源

跨流域引水工程量大,工期长,成本高。

引滦入津、南水北调都属于长距离跨流域引水工程,这些大型水利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开源优化配置的战略举措,但我们在调水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到跨流域引水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另外还可能在旱年无水可调,或因水污染造成无水可用,在这方面引滦入津就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

因此必须坚持开源、节流、治污并举,做到“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海水

XX市靠近渤海,海水资源十分丰富,海水淡化无疑是我们解决缺水问题的途径之一。

但对XX市中心城区而言,污水回用相对于海水淡化,其原水水质、输水费用、工程投资和制水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水是自然界中唯一不可替代但也是唯一可重复利用的资源。

将污水再生处理实现资源化是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有效措施,再生水也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第二水源。

与地表水资源相比,再生水资源具有不受气候影响、水源可靠、保证率高等优点。

因此,搞好污水回用,将XX污水厂的污水作为第二水源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4.2再生水厂建设符合国家循环经济要求

本工程的实施是整个XX市污水回用的一部分,是落实国家污水处理与回用政策的体现,是落实循环经济、建设节水型城市的具体表现,必将为XX市解决水资源短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本工程主要供水用户为热电厂,电厂为用水大户,水的可靠供给是电厂建设的基本条件,对于严重缺水的XX市,以回用水为水源为缺乏可靠水源的热电厂得以建设和正常运行创造了条件。

根据国外工程实例,本工程水质完全可以保证用户对水源水的要求,近期每年可替代地表水资源1825万m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1.4.3再生水厂的建设是落实市政府相关政策的具体体现

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再生水回用给予高度重视,将其确定为重要的公益型、环保型、资源型事业,并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水资源和再生水利用问题做出了统筹规划。

先后制定并颁布实施了《XX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XX市中心城区再生水资源利用规划》等一系列旨在扶持推动再生水回用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形成了政府管“网”、企业管“厂”的投、融资体制。

截至目前,纪庄子5.0万m3/d再生水工程已建成,共铺设再生水干管87.4km,实现再生水管道入户600万。

根据2005~2007年再生水厂、再生水管网建设计划,已经建成了路中水厂,2007年后将再建北辰、东丽两座再生水厂,使供水能力达17万m3/d,基本覆盖中心城区的再生水供应。

再生水厂的建设势在必行,是落实市政府相关政策的具体体现。

第二章

项目说明

2.1工程围:

本工程包括XX污水厂二级生化系统改造、污泥上清液预处理站和再生水厂一座。

2.2建设规模的确定:

●污水厂改造后其处理水量不变,仍为40万吨/日

●污泥系统的污水处理水量6000吨/日

●再生水厂的规模受其用户制约,其主要用户有:

(1)东北郊热电厂

XX市东北郊热电厂位于金钟河大街延长线与北公路交口东南角,距再生水厂约17Km。

工程一期建设4×300Mw燃煤发电供热机组,电厂规划扩容6×300Mw。

该厂2008年3月将运行第一台300Mw燃煤发电供热机组。

根据XX市中水公司与东北郊热电厂达成的再生水用水意向,再生水厂采用管道方式为电厂一期工程提供再生水,水量为4万吨/天。

(2)工业企业

再生水厂服务围有数家日用水量超过100m3的大型企业,其中仅XX市钢铁日用水量就达10775m3。

其它大型企业还包括XX市天材科技发展、XX市第三自行车零件厂、XX市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新新制药厂、中美XX市史克制药、XX市三隆化工等。

工业企业合计所需再生水用水量为12675m3/d。

3)供热站

再生水厂服务围共有供热站42家,冬季合计供热面积达1609万m2。

服务区供热站锅炉所需补水量为8850m3/d。

(4)居住小区

为加快再生水的推广利用,XX市建委于2003年12月制定下发了建设[2003]1105号《XX市住宅区配套建设中水供水系统的规定》和《XX市住宅中水供水系统技术规定》,规定从2003年12月1日起新建住宅和公建要建设中水供水系统。

按照市建委要求在北辰再生水厂供水服务围的太阳城二期、城市之光、燕宇家园二期等42片新建居住小区实施再生水管道入户用于冲厕。

合计建筑面积505万m2,规划人口为50546人,共需中水1516m3/d。

(5)绿化、浇洒道路

根据《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中规定绿化用水属于城镇杂用水。

根据XX市中水公司用水量调查表明再生水厂服务围绿地和道路共计57.74万m2,共需中水1155m3/d。

通过对以上用户用水量的分析确定东郊再生水用量见下表:

再生水用量(表2-1)

再生水用途

数量

单位用水指标

近期用水量(m3/d)

东北郊热电厂冷却水

300Mw锅炉一台

按协议执行

夏季:

40000

冬季:

30000

工厂企业

大型企业约14家

按协议执行

12675

供热站锅炉补给水

42家

按协议执行

8850

居住小区生活杂用水

50546cap

30L/cap·d

1516

绿化、浇洒道路

57.74×104m3/d

2L/m2·d

1155

依据上述用户的供水情况,结合考管网漏失和未预见水量,再生水工程规划规模为10×104m3/d,其中近期实施规模5×104m3/d。

其中:

夏季5万m3/d,冬季4万m3/d。

2.3XX污水厂改造工程进出水水质的确定:

2.3.1XX污水厂的实际进水水质分析

XX市XX污水厂已投入运行十多年,周围环境已有较大改变,选择对近四年水质分析以确定进水水质。

通过对进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做频率分布图及频率积分图,得出如下结果:

表2-22002年90%的累计频率的进水水质

项目

COD

BOD

SS

NH3-N

TN

TP

数值(mg/L)

660

220

1100

73

85

6

表2-32003年90%的累计频率的进水水质

项目

COD

BOD

SS

NH3-N

TN

TP

数值(mg/L)

630

240

700

73

87

8

表2-42004年90%的累计频率的进水水质

项目

COD

BOD

SS

NH3-N

TN

TP

数值(mg/L)

740

280

420

70

85

8

表2-52005年XX污水厂进水水质统计如下:

BOD

COD

SS

TN

NH3-N

TP

1

424

1659

928

85.3

72.3

7.18

2

406

1465

1016

85.3

72.7

7.26

3

395

1196

1436

82.7

71.1

9.53

4

395

899

1580

89.3

64.9

11.17

5

314

1001

1192

89.63

68.5

8.85

6

235

801

419

80.82

59.5

7.46

7

221

747

426

63.6

42.8

6.49

8

174

518

589

53.3

36.6

5.47

9

186

564

204

75.3

52.2

7.22

10

231

487

145

86.4

66

6.46

11

266

945

273

95.5

66.9

6.93

12

375

2517

1814

91.3

72.8

9.04

平均

302

1066

835

81.5

62.2

7.76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

XX污水厂的实际进水各项指标严重超出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特别是2005年1-3月份和12月份,COD的月平均值都达到了1000mg/L以上,12月份甚至超过了2500mg/L。

因此我们建议应进行上游污染源的控制,使其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要求,以减轻XX污水厂的负担。

只有在保证进水达标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出水水质达标!

污泥处理过程中,浓缩池上清液、消化池消化液与污泥脱水机脱水滤液的混合液回流到进水,与进水混合后一起进行生物处理。

由于混合液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与进水混合后,增加进水中氮、磷的浓度,从而增加后续硝化与反硝化处理工艺的负荷,影响出水水质。

所以需要在混合液回流到进水前,对其进行脱氮除磷处理。

经处理后的混合液回流到进水,可以降低进水中氮、磷的浓度,降低后续硝化与反硝化处理工艺的负荷,保证出水水质。

2.3.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表2-6)

项目

单位

数值

BOD5

mg/L

300

COD

mg/L

500

SS

mg/L

400

NH3-N

mg/L

35

P

mg/L

8

2.3.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

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三级标准(表2-7)

项目

单位

三级标准

BOD5

mg/L

300

COD

mg/L

500

SS

mg/L

400

NH3-N

mg/L

-

P

mg/L

-

2.3.4进水水质确定

以《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为依据,适当考虑XX污水厂的实际进水情况,确定XX污水厂设计进水水质。

具体数值如下:

CODcr500mg/l;BOD5300mg/l

SS400mg/l;NH3-N35~45mg/l

TN45~55mg/l;TP8mg/l

色度80

2.4XX污水厂出水水质的确定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6年第21号规定: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A标准,排入GB3838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30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

”XX市XX污水厂出水排入北塘排污河,北塘排污河由沽里泵站出水起至永和闸,中途有山岭子泵站提升后经永和闸入永定新河。

永定新河属于Ⅴ类功能水域。

因此,XX污水厂出水执行一级B标准,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如表2-8。

GB18918-2002规定污染物最高排放浓度单位:

mg/l(表2-8)

污染物

一级B排放标准

悬浮物SS

≤20

生化需氧量BOD5

≤20

化学需氧量CODcr

≤60

氨氮NH3-N

≤8(水温12℃以上),≤15(水温12℃以下)

磷酸盐(以P计)

≤1

总氮

≤20

粪大肠菌群数(个/L)

≤104

为了适应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进一步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标准;适当考虑发展;为再生水厂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本工程拟将XX污水厂的出水各50%分别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的“一级A”标准和“一级B”标准。

确定XX污水厂出水水质主要指标如下(一级B):

(20万吨/日)

CODcr≤60mg/l

BOD5≤20mg/l

SS≤20mg/l

NH3-N≤8mg/l(水温12℃以上)

≤15mg/l(水温12℃以下)

TP≤1mg/l

TN≤20mg/l

粪大肠杆菌≤10000/l

色度≤30

废气排放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4中的二级标准。

详见下表:

厂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单位mg/m3

序号

控制项目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1

1.0

1.5

4.0

2

硫化氢

0.03

0.06

0.32

3

臭气浓度(无量纲)

10

20

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