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65746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docx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

作文思维训练

体会言论思辨哲理

(一)

1.对下面材料中划线句子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作家余华与一位餐馆老板聊天,谈到读书时,餐馆老板深有同感:

“我常让厨师去品尝其他餐馆美食来提高自己的厨艺,我发现总挑别人菜肴缺点的,没有进步;总夸别人菜肴优点的,倒成了好厨师。

A要成为优秀的厨师,更要学习别人菜肴的优点。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做出评价,应全面公正。

C世间万物缺陷难免,多吸收其优点,才有长进。

D.读书做菜,都要既找别人缺点,也学别人优点。

2对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人能把自己的烦恼拿到市场上交易,任何人在看到别人的烦恼后,都宁可把自己的烦恼拿回家。

A.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B人都会将自己身上的不幸无限放大。

C.人应该乐观面对自己的烦恼。

D.人应该同情他人的不幸。

3作家马尔克斯在《告别信》中说:

“我会用泪水浇灌玫瑰,以此体味花刺的痛苦和花瓣的亲吻。

”对这句话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幸福和痛苦是把双刃剑,人生是逃避不了的。

B.人当勇敢地面对困境,直面苦难,迎接挑战。

C.人当感悟痛苦的磨难,从中品尝幸福的滋味。

D.不要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要同情弱小。

4对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没有一个民族可为他们中间出现了这样一个对人类文明发展贡献巨大的人而骄傲起来,因为民族骄傲完全是一种无聊的癖好,在像哥白尼这样一位内心独立的人面前,是难以站得住脚的。

A.哥白尼的贡献巨大,但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因此而骄傲起来。

B哥白尼内心独立,他不想让某一民族为他所取得的巨大贡献而无聊地骄傲。

C哥白尼的巨大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而不是属于某一个民族。

D.哥白尼的贡献巨大,不值得所有民族骄傲起来,因为民族骄傲完全是无聊的

5.对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路是永远有的,即使走到前面无路了,你还可以在那无路处开辟出新路来。

而村,并不是都有的。

有的人,昏昏然走了一辈子路,到头来还是没找到那柳暗花明处的村。

人人都能找到那个村子,悲哀则无

A.唯有开辟新路,才能于无路处寻觅到精神的家园。

B.只有迈开双脚,奋力前行,才能走到柳暗花明处。

C人生的悲哀,不在于无路可走,而在于无村可依。

D.柳暗花明处的村,常常隐藏在山重水复的困顿处

6.对下面这首小诗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顾一切捕捉蝴蝶

蝴蝶飞向了远方

静静地欣赏蝴蝶

蝴蝶落在你的肩上

A得也是失,失也是得,有失必定会有得。

B机遇产生于静静等待中,可遇不可求。

C.要力戒贪婪,与其占有美,不如欣赏美。

D.尊重对手,化敌为友,共建和谐的社会。

7.“小时候,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里头,父母在外头;长大后,责任是块黑板,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后来呀,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外头,女儿在里头。

”这首小诗蕴含的哲理是()

A.不同的人,承担的责任完全不同

B.一个人只有长大成人后才需要承担责任。

C每个人在同一时间段内,都只有一种社会角色。

D.人的一生扮演着许多不同角色,也会承担许多不同责任

8对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平庸的人有一条命:

性命。

优秀的人有两条命:

性命和生命。

卓越的人有三条命:

性命、生命和使命,它们分别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责任。

A.平庸的人就是贪生怕死、明哲保身的人,活着如同死人。

B.有所敬畏,勇于担当,才能脱离平庸,走向优秀和卓越。

C.人人都有“性命”,人生而平等,没有尊卑贵贱的区别。

D.“性命”是人生的基础,没有性命也就没有优秀和卓越。

9.对下面材料蕴含的哲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人可以用肉眼看见木头的纹理,但从另一方面看过去,桌子却是光滑的。

如果通过显微镜,就会看到粗糙不平的丘陵深谷,以及肉眼所不能看见的各式各样的差异。

用一架倍数更高的显微镜看,就会又有所改变了。

A我们直接看到的只不过是一种现象。

B.凭借不同的观察方式会看到不同的现象。

C.事物真正的形状不只是肉眼看到的那样。

D.我们没有办法看清事物的真正形状。

10.对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到哪里去个人,只有打通了时间,找到了自己与历史、个体与族群的联系,他的生命方可定位,方有“来龙去脉”和坐标系,他对自己的生命角色才有完整的感受,才能“立身”并持有生命的身份证。

A.一个人需要找到自己与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及国家历史的联系。

B.一个人应明白自身与自己的家族谱系和故乡历史的联系。

C.一个人须在精神、文化、情怀和风物记忆上,做一个有“祖”的人。

D.一个没有“身世感”的人无法在世上立足与生存。

11.对下面材料中划线句子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清代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到剧本创作时说:

“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

A.人相貌的美丑是相对的,不能盲目地效仿别人。

B.创作贵在坚持自我,不能一味地效仿别人。

C.创作不能丢失自我,盲目地效仿只能遭人耻笑。

D.作品的好坏是相对而言的,在比较中才有鉴别。

12.请简要概括下面材料中划线句子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有一天,俄国作家索洛古勒来看望列夫·托尔斯泰,说:

“您真幸福,您所爱的一切您都有了。

列夫·托尔斯泰说:

“不,我并不具有我所爱的一切,只是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所爱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简要概括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人生如蒸馍:

馍蒸到一半,最害怕啥?

最害怕揭锅盖。

因为锅盖一揭,气就放了,馍就生了。

(陈忠实)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当邦迪亚上校面对行刑枪队时,他便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找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曾叱咤风云的李斯在被腰斩前,对其子慨叹: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这句诗蕴含的哲理,不超过20个字。

我的昼间之花,落下它那被遗忘的花瓣。

在黄昏中,这花成熟为一颗记忆的金果。

(选自泰戈尔诗集《飞鸟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简要概括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生活是一篇草稿。

每个故事都是下一个故事的草稿,人们涂改来,涂改去,当弄得几乎干干净净没有了什么差错时,生活也就结束了。

(法国年度畅销小说《没什么要紧》)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简要概括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绝大多数的人用感觉来思考,而我却用思考来感觉。

(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二十多岁、年轻漂亮的师范大学毕业生李云飞,到山村做了一名教师。

有一年,她接到了一笔捐款,这笔的使用方式,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

她没有把钱用在“现实问题”上,比如增添一些新的教学工具改善教学环境之类,而是在其他老师的反对下,将全班孩子“奢侈”地带到了深圳,让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山沟,亲身感受外面广阔的世界。

面对记者一大堆的问题,年轻女教师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话:

“我们那里太穷了,但我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一位刚步入教坛的年轻人向一位年长的资深班主任请教学生思想教育的诀窍,老教师意味深长地说:

“田里不种庄稼,是要长荒草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蕴含的哲理,不超过25个字。

任何事物都可能有着生命的尽头,世界上的每一条大河都会注入大海,最终在大海中消亡,也在大海中新生。

河流与大海的交汇,也是河流的荣耀。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概括下面材料蕴含的哲理,每小题不超过30个字

一人带鸡蛋在市场贩售,他在纸板上写着:

“新鲜鸡蛋在此销售”。

有人过来对他说:

“老兄,何必加‘新鲜’两个字,难道你卖的鸡蛋不新鲜吗?

”他一想有道理,就把“新鲜”两个字涂掉了。

不久,又有人对他说:

“为什么要加‘在此’呢?

你不在这里卖,还会去哪儿卖?

”他也觉得有道理,又把“在此”涂掉了。

一会儿,一个老太太过来对他说:

“‘销售’是多余的,不是卖的,难道会是送的吗?

”他又把“销售”擦掉了。

这时来了一个人,对他说:

“你真是多此一举,大家一看就知道是鸡蛋何必写上‘鸡蛋’两个字呢?

结果他涂掉了所有的字。

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味故事领悟哲理

(二)

1.对下面材料蕴含的哲理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沙特阿拉伯国王访问印尼时,适逢大雨,随从赶紧为国王打伞,一共七个随从为国王撑了七把伞。

结果是,国王缩着脑袋,浑身被淋得湿漉漉的。

七把伞,都挡不住一场雨,可见这场雨蛮大。

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淋湿国王的,不是从天上直接掉下来的雨水,而是从七把参差的伞上滑落、汇聚下来的水。

A.真正挡雨的伞其实就是一把,头上的伞多了反而会使你淋得更透彻。

B.自己打伞才最有效,因为可以根据情况适时调整雨伞的方向和高度。

C.不是有保护伞就能安全,也不是所有保护伞都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

D.一个人以为自己有很多把保护伞的时候,往往也是最不安全的时刻。

2.对下列材料蕴含的哲理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农民问教授:

“一个聋哑人到五金行买钉子,他先把左手的两个指头放在桌上,然后用右手做锤钉的样子。

店员拿出锤子,他摇摇头,用右手指了指左手的两个指头。

店员拿出钉子,他点点头。

这时,一个盲人走进来。

先生,请您想一下,他会如何买到一把剪刀?

”教授从容答道:

“简单。

他只要伸出两个指头,模仿剪刀的样子就可以了。

”农民笑起来:

“先生,他不需要这样,盲人是会说话的。

A.勿受既有认知限制B.莫因专业蒙蔽真相

C.审慎辨析言语歧义D.勇于质疑权威观点

3.安东每天独善其身,多读书,少说话,提高修养,净化心灵。

经过一段时间,他问上帝自己是否足够圣洁了。

上帝对他说:

“鞋匠康德比你更圣洁。

”安东不服,来到康德的鞋店。

他问:

“你到底做了什么让上帝认为你比我圣洁?

”康德回答:

“我也不知道,我只不过是一个鞋匠而已。

每次修鞋的时候,我总是将它当作上帝的鞋子来修理……”安东对什么叫“圣洁”似乎若有所悟。

下列对“洁”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所谓“圣洁”,就是如同上帝对待每一位顾客。

B.所谓“圣洁”,就是切实提高修养,净化心灵。

C.所谓“圣洁”,就是用自身修养对待每一个人。

D.所谓“圣洁”,就是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4.对下列材料蕴含的哲理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张三在山间小路开车,悠然地欣赏美丽风景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货车司机突然摇下车窗对他大喊:

“猪!

”他也摇下车窗回头大骂:

“你才是猪!

”刚骂完,张三的车便迎面撞上了一群过马路的猪。

A.不要误解别人的好意,那只会让自己吃亏。

B.在不明白情况之前,要先学会控制情绪。

C.人应该怀有善心,不要随意辱骂别人。

D.遇事要耐心观察,以免造成不好的后果。

5.对下列材料蕴含的哲理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驴子听见蝉唱歌,被美妙动听的歌声打动,自己也想能发出同样悦耳动听的声音,便羡慕地问他们吃些什么才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来。

蝉答道:

“吃露水。

”驴子便也只吃露水,没多久就饿死了。

A.要理性分析自身的条件。

B.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C.要选择恰当的学习对象。

D.要掌握变通的学习方法。

6.对下列材料蕴含的哲理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两只蚂蚁想到墙那边去找食物,第一只蚂蚁顺着墙往上爬,刚爬到一半就掉了下来,如此反复了几次。

另一只蚂蚁看到这种情况,就绕过墙到了那边。

第一只蚂蚁爬过墙时,另一只蚂蚁已将食物吃完了。

A.正确的方法胜于盲目的坚持。

B.忽视方向的选择会误入歧途。

C.取得成功需要摒弃思维定势。

D.汲取他人教训可以少走弯路。

7.请简要概括下面这则故事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吕氏春秋》里记载着一则楚王失弓的故事,讲的是楚王去云梦泽打猎,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弓丢了。

侍从们要循原路寻找,楚王说,算了吧,不必去找了,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到不了别处的。

侍从们都很佩服楚王的豁达与胸怀。

孔子听闻此事后说,这句话如果去掉“楚”字就好了,不妨说“人失之,人得之”。

老子听说了孔子的评论后,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说再去掉“人”字会更好,那样就是“失之,得之”,这样才符合天道。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简要概括下面这则故事蕴含的哲理,不超过20个字。

一天,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给即将毕业的学生上最后一课。

他说:

“我教授的知识只是基础,真正的学问还要自己去探寻。

”有学生问:

“那我们该如何探寻真正的学问呢?

”亚里士多德想了想,拿出一个空布袋,在教室里走了一圈。

他问学生:

“你们闻到什么气味了吗?

”学生都摇头。

“我现在去摘一些茶花的花瓣,你们稍后再闻闻看。

没多久,亚里士多德拿着布袋回到了教室。

他边绕着学生走边说:

“你们要注意空气中气味的变化。

”他走完一圈后问:

“你们闻到了什么?

”“我闻到了花香!

”一个学生大声说。

“是的!

而且是茶花的香味!

”更多的人附和。

亚里士多德听到答案后大笑起来,他把袋子解开,把里面的东西倒了出来。

学生们都傻了眼,里面只有几片红色的碎布。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这则故事,补写空缺部分的内容。

要求能体现这则故事蕴含的哲理,不超过20个字。

最近,美国一家网站调查了1000位成功人士,其中有99%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能成功。

在成功之前,也没有一套完整的实现成功的计划书。

他们有的是凭着感觉,有的是因为勤奋,有的是因为爱好,所以一直没有放弃对成功的追求,最终成就了人生的伟业。

接着,那家网站又向公众征集了1000份最完美的成功计划书。

这1000份完美的成功计划书,让人看后就有想实现成功梦想的冲动,并且坚信自己能够成功。

随后,网站又对这1000份完美计划书的拟订者进行了采访。

结果发现,这1000个人全是失败者,或者说是正在努力追求成功梦想,但还未成功的人。

为什么那些手握完美计划书的人不能成功,而那些完全不懂如何成功、从没做过任何计划书的人却成功了呢?

最后,网站得出结论:

人生伟业的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简要概括下面这则故事蕴含的哲理,不超过40个字。

日本京都金阁寺的后院,有一处知名的枯山水,就是没有植被,只靠石块沙砾精心布置的园林。

在这处紧挨着僧人修行的禅堂的院子里,有12块石头。

不过,除了从空中俯瞰,无论你站在院子的哪一个角落,你都只能看到11块石头。

设计者这样做可谓用心良苦。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简要概括下面这则故事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段树根,如果它遇到一位雕刻家,雕刻家会把它雕刻成一件艺术品;如果它遇到一位农夫,农夫会把它制作成一件农具;如果它遇到一位樵夫,樵夫会把它当成烧火的木柴。

遇到雕刻家,遇到农夫,遇到樵夫,对于树根来说,都是机遇。

我们说,把握机遇很重要,但如果树根遇到的是一位樵夫,它把握了这次机遇,等待它的将是成为柴火的命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简要概括下面这则故事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爱尔兰有个木匠,心灵手巧,特别是有一手做门的绝活。

日子久了,木匠的名声传遍乡邻,方圆数十里的人都愿意请他做门。

每次木匠都欣然答应,制作出扇扇精致实用的门,赢得了大家的夸赞。

有一天,木匠觉得应为自己家打造一扇最精良、最耐用的门,来展示自己的技艺。

于是他挑选出最好的木材,花了整整十天时间,精心做出一扇木门,一时间,慕名来观赏的人接二连三。

可是再坚固的木门,也经不起岁月的侵蚀。

三年后,门上掉了一枚钉子,木匠便找来一颗新钉补上;五年后,门上的一块板子烂了,木匠又精心选出一块新板换上;六年、七年……十年过去了,虽然这扇门的门闩、门轴等各个部位都出现过问题,但每次木匠都不厌其烦,精心修理。

木匠对此甚是得意,常常自夸:

“多亏我有这门好手艺,要不然这门还不知道要坏多少次,要换多少扇新门呢!

然而有一天,有个外村的孩子瞥见他家的大门,忍不住惊讶道:

“这门怎么又老又破,上面还尽是补丁。

”木匠一愣,盯着自家那扇门仔细打量一番,又望了望邻居家的门。

他惊诧地发现,别人家的门都样式新颖,崭新漂亮,唯独自家的门又破又旧,遍体鳞伤。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简要概括下面这则故事蕴含的哲理,不超过30个字。

一个年轻人拜一位老船工为师学划船。

一开始,老船工并没有教他怎么划船,而是让他先学会游泳。

徒弟不敢有意见,于是乖乖练习游泳,这一练就是半年。

终于有一天,徒弟练得不耐烦了,就问:

“师傅,我是跟您学划船的,您却一天到晚让我学游泳,这是为何呢?

师傅答:

“你要想学划船,就得先学会游泳。

道理在于:

如果你不会游泳,那你在划船时就会担心自己失足落水,一旦有了这个担忧,就难以专心致志地去划船。

这样去学,船能划得好吗?

徒弟顿悟,于是潜心学好游泳再学划船。

很快,他成了一名划船好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简要概括下面这则故事蕴含的哲理,不超过40个字。

位画家完成一幅作品拿到画厅展出,为了能听取观众的意见,他特意在旁边摆上一支笔,希望有大方之家指出不足之处。

当天晚上他取回画作,发现整个画面涂满了记号,竟没有一笔一划不被指责。

他十分懊丧,决定换一种方式。

临摹了与那幅画完全一模一样的另外一幅画去展出,要求观众对画作里最欣赏的妙笔做记号。

当他取回画作时发现,那些曾被指责的一笔一划,没有一处不被称为妙笔。

画家不无感概地说:

“我现在终于发现了一个奥秘,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在一些人看来有缺陷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眼里恰恰是美好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空缺部分的内容。

要求能体现这则故事蕴含的哲理,字数不超过20字。

有一天药山禅师在院子里看到两棵树,其中一棵很茂盛,而旁边的另一棵却枯死了,就问他的两个弟子:

“这两棵树是荣好还是枯好?

一弟子说:

“荣的好。

”另一弟子说:

“枯的好。

旁边的侍者却说:

“枯者由其枯,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