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68941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6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统一测试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2020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答案填写或涂写方式,请按照学校使用的考试平台所需具体要求作答。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写在非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纸质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按照学校的具体要求提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S32Fe56Cr52Cu64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动物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不具有全能性,不可能发育成个体

B.在动物精子形成的过程中,中心体复制两次

C.细胞分裂中着丝点数目是染色体计数的依据

D.细胞衰老后染色体收缩,不利于基因的表达

2.有人将大肠杆菌的DNA聚合酶、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其中的脱氧腺苷三磷酸即dATP已被某种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微量的T2噬菌体DNA混合液在有Mg2+存在的条件下于37℃静置30min,经检测放射性标记进入了DNA分子。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DNA合成,因为实验装置中虽有原料的供应,但未提供能量

B.无DNA合成,因为细菌DNA聚合酶不能催化噬菌体的DNA复制

C.有DNA合成,新合成DNA的碱基序列与T2噬菌体的DNA相同

D.有DNA合成,新合成DNA的碱基序列与大肠杆菌中的DNA相同

3.“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比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酶体膜内侧的糖蛋白可防止溶酶体膜自身被酸性水解酶水解,体现了结构与功能间的相适应

B.发生在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定与ATP的水解相联系,放能反应则一定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C.生物体内各种过程的平衡受信息(遗传信息、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的调控

D.适应是生物遗传变异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结构与功能、生物与环境的相适应

4.油菜素(BR)是植物体内产生的调节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为探究油菜素(BR)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相应浓度的BR和IAA处理番茄萌发的种子,观察其对主根伸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BR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主根的伸长B.BR可影响IAA作用浓度的最适点

C.从图示可判断BR不属于植物激素D.乙组数据说明BR的作用具有二重性

5.澳洲老鼠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M、m和N、n)控制,M对m、N对n完全显性,其中M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N基因控制褐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

当M、N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

用纯合的黑色和褐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

不考虑交叉互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含有M和N基因的个体毛色是白色,原因是两基因不能转录

B.若F1测交后代表现型中黑色等于白色,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C.可以推断F2中出现3种表现型,其中白色个体基因型有5种

D.F2中若褐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4,则白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2

6.草菇是一种食用真菌,喜温喜湿喜半阴,可在稻草和麦秸等农作物秸秆上栽培。

某果园在果树下加入一个人工栽培的草菇种群,形成果树-草菇结构的立体农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果树-草菇立体农业中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应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B.稻草和麦秸中的能量在传递给草菇时,其能量传递效率一般在10%~20%之间

C.在果园丰富度调查选取样方时,必须随机取样、避开过渡地带并适当增加样方

D.稻草和麦秸中的能量可通过草菇被人类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利用率

7.面对突如其的新型冠状病毒,越越多人意识到口罩和医用酒精的重要作用,医用口罩由三层无纺布制成,无纺布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树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医用口罩能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B.聚丙烯树脂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C.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5%

D.抗病毒疫苗冷藏存放的目的是避免蛋白质变性

8.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22.4L(标准状况)15NH3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B.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C.13.8gN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常温下,1L0.1mol·L-1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0.2NA

9.、Y、、W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比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个,、Y、为同一周期元素,、Y、组成一种化合物(Y)2的结构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合物WY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

B.Y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是弱酸

C.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小于的

D.化合物(Y)2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10.阿巴卡韦(Abacavir)是一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存在抗病毒功效。

关于其合成中间体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环戊醇互为同系物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且原理相同

D.可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和M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苯萃取溴水中的Br2,分液时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水层,再从上口倒出有机层

B.欲除去H2S气体中混有的HCl,可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Na2S溶液

C.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要将导管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以利于充分吸收乙酸和乙醇

D.用pH试纸分别测量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和NaClO溶液的pH,可比较HCN和HClO的酸性强弱

12.锂-硫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续航能力强等特点。

使用新型碳材料复合型硫电极的锂-硫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池充电时,Y电极接电正极

C.电池放电时,电子由锂电极经有机电解液介质流向硫电极

D.向电解液中添加Li2SO4水溶液,可增强导电性,改善性能

13.常温下,用0.1mol·L-1OH溶液滴定10mL0.1mol·L-1HA(a=1.0×10-5)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溶液的pH约为3

B.水的电离程度:

d点>c点

C.b点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

c(A-)>c(+)>c(HA)>c(H+)>c(OH-)

D.e点溶液中:

c(+)=2c(A-)+2c(HA)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图为2020年深圳春节期间路灯上悬挂的灯笼,三个灯笼由轻绳连接起挂

在灯柱上,O为结点,轻绳OA、OB、OC长度相等,无风时三根绳拉力分  

别为FA、FB、FC。

其中OB、OC两绳的夹角为60°,灯笼总质量为3m,

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B一定小于mg

B.FB与FC是一对平衡力

C.FA与FC大小相等

D.FB与FC合力大小等于3mg

15.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小区物业利用红外测温仪对出入人员进行体 

温检测。

红外测温仪的原理是:

被测物体辐射的光线只有红外线可被  

捕捉,并转变成电信号。

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已知红外线单个光

子能量的最大值为1.62eV,要使氢原子辐射出的光子可被红外测温仪

捕捉,最少应给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10.20eV

B.2.89eV

C.2.55eV

D.1.89eV

16.电容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学元件,在电工、电子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有关电容式传感器在生活中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甲:

电容式触摸屏乙: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丙:

电容式油位传感器丁:

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

A.甲图中,手指作为电容器一电极,如果改用绝缘笔在电容式触摸屏上仍能正常操作

B.乙图中,力F增大过程中,电流计中的电流从a流向b

C.丙图中,油箱液位上升时,电容变小

D.丁图中,当传感器由静止突然向左加速,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

17.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1,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式交变电流,

均为理想电表,二极管D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无穷大,R是定值电阻,L是灯泡,Rt是热敏电阻(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H

B.电压表的示数为10V

C.当温度升高时,灯泡L变亮

D.当温度降低时,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增大

18.如图甲所示,质量为0.5g的物块和质量为1g的长木板,置于倾角为37°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t=0时刻对长木板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使长木板和物块开始沿斜面上滑,作用一段时间t后撤去拉力F。

已知长木板和物块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上滑时速度的平方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sin37°=0.6,cos37°=0.8,g=10m/s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木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35

B.拉力F作用的时间为t=2s

C.拉力F的大小为13N

D.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可能为0.88

19.如图所示,一光滑绝缘足够长的斜面与两个等量同种正点电荷连线的中垂面重合,O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

A、B为斜面上的两点,且BO>AO。

一个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从A点以初速度v0开始沿斜面下滑,到达B点速度恰好为零。

(斜面对电场无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块带正电,从A运动到B点,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小物块带负电,从A运动到B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小物块运动到O点时具有最大速度

D.小物块能回到A点,且速度等于v0

 

20.如图所示,一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且范围足够大。

纸面上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d,一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水平速度v0从M点垂直进入磁场后会经过N点,已知M、N两点连线与速度v0的方向成30°角。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可能带负电

B.粒子一定带正电,电荷量为

C.粒子从M点运动到N点的时间可能是

D.粒子从M点运动到N点的时间可能是

21.如图所示,航天器和卫星分别在同一平面内的1、2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分别为r、2r,速率分别为v1和v2。

航天器运动到A点时突然加速到v3后沿曲线运动,其轨迹与轨道2交于B点,经过B点时速率和加速度分别为v4和a1,卫星通过B点时加速度为a2。

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质量为m的物体离地球中心距离为r时,系统的引力势能为

(取物体离地球无穷远处引力势能为零),物体沿AB曲线运动时机械能为零。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若航天器质量为m0,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地球对它的引力做功为

三、非选择题:

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小明同学在“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电频率为50H)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并取其中的A、B、C、D、E、F、G七个计数点进行研究(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其中1=0.70cm,2=1.62cm,3=2.75cm,4=cm(从图中读取),5=5.65cm,6=7.41cm。

则打点计时器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vD=m/s,小车的加速度a=m/s2。

(计算结果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23.(10分)在一次测量定值电阻R阻值(R≈5Ω)的分组实验中,甲、乙两组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

(1)甲组可选器材如下:

滑动变阻器RA(0~500Ω,100mA);

滑动变阻器RB(0~5Ω,2A);

电流表

(0~0.6A、内阻约2Ω;0~3A、内阻约0.5Ω);

电压表

(0~3V、内阻约1.5Ω;0~15V、内阻约7.5Ω);

电E(电动势为3V);

开关S,导线若干。

①为①为便于调节和测量,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应选择_____(选填“RA”或“RB”);

②请根据以上实验器材,在图甲中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③按以上操作,测得

___

(填“>”、“=”或“<”)。

(2)乙组可选器材如下:

电压表

(0~3V);

滑动变阻器RC(10Ω,1A);

电阻箱R0(0~999.99Ω);

电E(电动势为3V);

开关S。

请根据乙组的电路图乙和以上实验器材在MN处先接______,按一定的步骤操作后记下仪表的读数,再换接_____,正确操作后测出

的阻值;

若在MN处更换器材时,不小心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了一些,测量结果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比较甲乙两组测量结果,组更接近真实值(填“甲”或“乙”)。

24.(12分)如图所示,金属圆环轨道MN、PQ竖直放置,两环之间ABDC内(含边界)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0,AB水平且与圆心等高,CD竖直且延长线过圆心。

电阻为r,长为2l的轻质金属杆,一端套在内环MN上,另一端连接质量为m的带孔金属球,球套在外环PQ上,且都与轨道接触良好。

内圆半径r1=l,外圆半径r2=3l,PM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让金属杆从AB处无初速释放,恰好到达EF处,EF到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

其它电阻不计,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这一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和通过R的电荷量q;

(2)金属杆第一次即将离开磁场时,金属球的速率v和R两端的电压U。

25.(20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左端固定,质量为mA=1g

的滑块A紧靠弹簧右端(不拴接),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32J。

质量为mB=1g的槽B静止放在水平面上,内壁间距为L=0.6m,槽内放有质量为mC=2g的滑块C(可视为质点),C到左侧壁的距离为d=0.1m,槽与滑块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

现释放弹簧,滑块A离开弹簧后与槽B发生正碰并粘连在一起。

已知槽与滑块C发生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求:

(1)滑块A与槽碰撞前、后瞬间的速度大小;

(2)槽与滑块C最终的速度大小及滑块C与槽的左侧壁碰撞的次数;

(3)从槽开始运动到槽和滑块C相对静止时各自对地的位移大小。

 

26.(15分)苯甲酸乙酯是重要的精细化工试剂,常用于配制水果型食用香精。

实验室制备流程如下:

试剂相关性质如下表:

苯甲酸

乙醇

苯甲酸乙酯

常温性状

白色针状晶体

无色液体

无色透明液体

沸点/℃

249.0

78.0

212.6

相对分子量

122

46

150

溶解性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与水任意比互溶

难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原料苯甲酸的纯度,可采用的纯化方法为。

(2)步骤①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将一小团棉花放入

仪器B中靠近活塞孔处,将吸水剂(无水硫酸铜的乙醇饱和溶液)放入仪

器B中,在仪器C中加入12.2g纯化后的苯甲酸晶体,30mL无水乙醇(约

0.5mol)和3mL浓硫酸,加入沸石,加热至微沸,回流反应1.5~2h。

仪器A的作用是;仪器C中反应液应采用方式加热。

(3)随着反应进行,反应体系中水分不断被有效分离,仪器B中吸水剂的现象为。

(4)反应结束后,对C中混合液进行分离提纯,操作I是;操作II所用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外还有。

(5)反应结束后,步骤③中将反应液倒入冷水的目的除了溶解乙醇外,还有;

加入试剂为(填写化学式)。

(6)最终得到产物纯品12.0g,实验产率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7.(14分)氧化铬绿(Cr2O3)的性质独特,在冶金、颜料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种利用淀粉水热还原铬酸钠制备氧化铬绿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向含少量Na2CO3的铬酸钠碱性溶液中通入CO2可制得不同碳化率的铬酸钠碳化母液;

②“还原”反应剧烈放热,可制得Cr(OH)3浆料。

(1)该工艺中“还原”反应最初使用的是蔗糖或甲醛,后改用价格低廉的淀粉。

请写出甲醛(HCHO)与铬酸钠(Na2Cr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将混合均匀的料液加入反应釜,密闭搅拌,恒温发生“还原”反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填标号)。

A.该反应一定无需加热即可进行B.必要时可使用冷却水进行温度控制

C.铬酸钠可适当过量,使淀粉充分反应D.应建造废水回收池,回收含铬废水

(3)测得反应完成后在不同恒温温度、不同碳化率下Cr(Ⅵ)还原率如下图。

实际生产过程中Cr(Ⅵ)还原率可高达99.5%以上,“还原”阶段采用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4)滤液中所含溶质为。

该水热法制备氧化铬绿工艺的优点有、

(请写出两条)。

(5)由水热法制备的氢氧化铬为无定型氢氧化铬[Cr(OH)3·nH2O]。

将洗涤并干燥后的氢氧化铬滤饼充分煅烧,质量损失与固体残留质量比为919,经计算得出n=。

(6)重铬酸钠(Na2Cr2O7·H2O)与硫酸铵热分解法也是一种生产氧化铬绿的方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对环境无害,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8.(14分)CO2的回收与利用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可利用CH4与CO2制备“合成气”(CO、H2),还可制备甲醇、二甲醚、低碳烯烃等燃料产品。

I.制合成气

科学家提出制备“合成气”反应历程分两步:

反应①:

CH4(g)C(ads)+2H2(g)(慢反应)

反应②:

C(ads)+CO2(g)2CO(g)(快反应)

上述反应中C(ads)为吸附性活性炭,反应历程的能量变化如上图:

(1)CH4与CO2制备“合成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能量变化图中:

E5+E1E4+E2(填“>”、“<”或“=”)。

II.脱水制醚

利用“合成气”合成甲醇后,甲醇脱水制得二甲醚的反应为:

2CH3OH(g)CH3OCH3(g)+H2O(g)ΔH,其速率方程式为:

v正=正·c2(CH3OH),

v逆=逆·c(CH3OCH3)·c(H2O),正、逆为速率常数且只与温度有关。

经查阅资料,上述反应平衡状态下存在计算式:

lnc=−2.205+(c为化学平衡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单位为)。

(2)反应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正增大的倍数逆增大的倍数(填“>”、“<”或“=”)。

(3)某温度下(该反应平衡常数c为200),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物质的量/mol

0.4

0.4

0.4

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

v正____v逆(填“>”、“<”或“=”)。

(4)500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甲醇CH3OH,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体系中CH3OCH3(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填标号)。

A.<

B.

C.>

D.无法确定

III.合成低碳烯烃

(5)在250℃时,向体积为2L且带气压计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0.6mol

和0.2mol

发生反应:

2CO2(g)+6H2(g)CH2=CH2(g)+4H2O(g)ΔH。

测得初始压强为P0,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总压强(P)随时间(t)变化(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温度与起始温度相同)如图1所示,该反应过程中从0min到1min压强变化原因是。

(6)不同温度(T)下,平衡时的四种气态物质的体积分数(φ)如图2所示,曲线b、c表示的物质分别为、(填化学式)。

29.(10分)为了探明臭柏幼苗在遮荫处理下的光合特性,通过盆栽实验,测定了75%遮荫处理下臭柏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分析回答:

株叶面积(cm2)

总叶绿素

(mg•g-1FW)

胞间CO2浓度

(μmol•mol-1)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75%遮荫

3715

1.67

297

4.47

自然条件

2856

1.41

178

14.05

(1)叶绿素中含量较多的色素是。

光反应的产物中用于暗反应的有。

(2)自然条件下胞间CO2浓度更低,推测其原因是。

75%遮荫处理一段时间后,臭柏幼苗产生的有利于提升光能利用率的变化是。

(3)为了进一步研究臭柏光合作用O2产生和CO2吸收的部位,有人设计了“叶绿体膜和叶绿体基质”离体实验。

实验I:

用酶破坏细胞壁,离心分离叶绿体;实验II:

用充分研磨的方法破坏细胞,离心分离生物膜。

在适宜光照的条件下,分别检测两组实验装置是否产生O2和吸收CO2,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原因:

实验I:

,原因是。

实验II:

,原因是。

30.(10分)将新生小鼠的神经元置于小鼠血浆中,将一电流表的两个接线头分别接于神经纤维的a、b两处细胞膜外表面,当在a的左侧给予神经纤维一适当刺激,可迅速引发此处兴奋产生和传导。

请回答:

(1)神经纤维兴奋处膜电位表现为,其

形成原因是。

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

元内钠离子浓度(填“低于”“等

于”或“高于”)血浆中钠离子浓度。

(2)在a的左侧施加刺激后电流表指针发生了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据此能否得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能够双向传导的结论。

如能,请说明理由;如不能,请提出解决方案。

(3)若实验所用神经元先经过了24h、5℃的低温处理,测得动作电位峰值较处理前有所下降,分析其原因是。

31.(9分)荒漠藻类是一种生长在荒漠地区的土壤藻类,可通过自身的生理作用影响和改变荒漠环境。

在荒漠藻类作用下,干旱的荒漠地表依次经历藻结皮、苔藓结皮、地衣结皮和高等植物的入侵和拓殖,发展到草木阶段。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荒漠群落发生演替的过程中,被替代,群落中物种的逐渐增加。

(2)群落演替最终要能达到森林所需的主要条件是。

(3)荒漠地区高等植物的入侵、拓殖和外物种入侵存在哪些本质区别?

(4)荒漠藻类一般只生活在空气污染程度小的荒漠地区,综合上述信息,荒漠藻类可应用于。

32.(10分)根据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位置,可分为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其中伴性遗传又分为伴遗传(基因仅位于染色体的非同区段上)、伴Y遗传(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区段上)和同区段遗传(基因位于与Y染色体的同区段上)。

某研究人员从世代连续培养的野生型红眼果蝇种群中分离出雌、雄各一只紫眼突变体,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①:

紫眼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F1均为红眼→F1雌雄相互交配得F2,F2中红眼﹕紫眼=3﹕1

实验②:

紫眼雄果蝇×野生型雌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