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2719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新课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新课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新课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新课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新课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新课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新课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新课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新课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新课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新课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新课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新课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新课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新课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新课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新课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新课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新课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试题.docx

《新课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程试题.docx

新课程试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3.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5、、新课程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中心的状况。

6、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7、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8、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9、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0、当前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1、新课程倡导的具体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上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13.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是:

(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14、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15、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16、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研究者)。

17、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18、 评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的指标体系包括:

( 道德品质)、(学习能力)( 交流与合作 )、(个性与情感 )。

19、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0、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21.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

(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22、(创新)是社会与民族进步的动力和灵魂,也是教学变革与发展的动力和灵魂。

23.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要特别强调和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24、(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重要的依据。

25、基础教育改革强调改变课程结构过于注重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26、本次课程改革以“课程标准”代替目前的“教学大纲”,强调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27、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8、新课程评价要求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9、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其中,校外课程资源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和乡土资源等。

3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工作推进的基本方针是先立后破先试验后推广。

 

3、判断题。

高小

1、考试不改,课程改革寸步难行。

(×)

2、我们有教科书,就不用考虑课程资源的问题了。

(×)

3、新课程中提倡的师生互动,就是教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举手回答。

(×)

4、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

5、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要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教师就可以放手不管了。

(×)

6、课程管理权力的下放有可能出现“一放就乱”的局面。

(×)

7、新课程评价强调质性评价,“成长记录袋”、“成长日记”、“情景测验”等都是质性评价的方法。

(√)

8、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不但应该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

(√)

10、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应关注的焦点是课堂上学生的状态。

(√)

三、判断题。

(每大刘共10分)

1、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

“情感与态度目标”应该区分预设性目标和非预设性目标。

2、新课程观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诊断性的、形成性的评价

3、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实质上就是教师深层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

4、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实质上就是教师深层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

5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课业过重、课程要求过高、内容偏难

6、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

7、学生无权评价教师。

8、新评价观下的教师角色调适就是要教师转变观念,是教师角色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

9、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对未来教师最大的挑战。

10、、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高初(×)1.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2.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3.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4.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

(√)5.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

(√)6.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7.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

(√)8.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9、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三、(√)10平题(10分,陵每题1分)

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2、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

3、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

4、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

5、新课程观下,课程就是指文本课程,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

(×)

6、课本知识就是权威的、绝对正确的。

(×)

7、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对未来教师最大的挑战。

(√)

8、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

9、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

10、新课程提倡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

二、判断题。

(每通题1分村共10分。

1、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2、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

3、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

4、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

(×)

5、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

(√)

6、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

7、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

(√)

8、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

9、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

10、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三、判断题(对的打“∨”小留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

2、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

(×)

3、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4、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5、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6、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

7、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

8、新课标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6年级)第二学段(7~9年级)第三学段(10~12年级)。

(×)

9、、让学生掌握知识才是自主学习的本义。

(×)

10、“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

(×)

一、判断题小中(每题1分,共10分)

1、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 ∨ )

2、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 )

3、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 )

4、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  )

5、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 )

6、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须思考问题,教师的任务是教学。

( )

7、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

(  )

8、让学生掌握知识才是自主学习的本义。

(  )

9、新课程观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诊断性的、形成性的评价。

(∨ )

10、学生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

( ∨ )

3、判断题张庄(10分)

(∨)1、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2、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

(×)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4、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5、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

(∨)6、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7、新评价观下的教师角色调适就是要教师转变观念,是教师角色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8、新课程提倡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9、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就学习而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关于学习的评价。

(×)10、教学过程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

 

二、选择题: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C)

A.满足社会、家长的需求B.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2、多元智能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它的提出者是(A)

A.加德纳B.加涅C.杜威D.赫尔巴特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包括(C)

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④个性与情感

A.B.④C.④D.④

4、新课程结构中,小学阶段以(A)为主。

四、综合课程B.分科课程

C.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D.没有相关规定

5、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提出(B)的响亮口号。

A.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B.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

C.教学分离D.以教师为中心

6、筛选课程资源的三个筛子是(A)

教育哲学学习理论教学理论④教师个人观念

5、B.④C.④D.④

7、新课程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指(D)

教育功能观的转变教师观的转变学生观的转变

④教学观的转变

评价观的转变

A.B.④C.④D.④

8、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A)这几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C.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

9、(A)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A.国家课程标准B.地方教材C.校本教材D.教学大纲

10、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D)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B.④C.④D.④

1、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D)。

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

2、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B)。

B、师生交往

3、课程不是教学的(A)。

A、权威

4、教育改革的核心是(C)C课程改革

5、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A)A自主、合作、创新

6、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A)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7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C)C.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8、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9、新课程结构明确小学阶段的主要内容是( A )A、以综合课程为主

10、“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B)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二、选择题(每题1分)

1、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管理的政策是(C)。

C、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2、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B )B、课程目标 

3、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D )①②④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④学生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4、古汉语形容“多”或“少”时常用“三”字表示,表示“少”的意义的成语是(C)C、三言两语

5.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新课程改革中,学科课程目标均由下列哪些方面构成(C)1.3.5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②德育目标③过程与方法目标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7、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D)D师生的交往互动

8、下列关于教学设计的论述错误的是(B)B教学设计的方案一般不能修改

9、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A)A、确立教育目的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3、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5、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A)。

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6、学科教学要以(C)为本。

A、教科书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C、人的全面发展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7、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A)

A、针对性B、逻辑性C、知识性D、创造性

8、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A)

A时代的要求B教学要求C家长的要求D学校的要求

9、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A)

A自主、合作、创新B自主、合作、探究C主动、合作、改革D提高、发展、创新

10、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C)

A科学.人文融合的理念B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C.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D.创新教育理念

1、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2、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C) 

 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A.斯腾豪斯B.斯腾伯格C.杜威 D.赫尔巴特

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D.加涅

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

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B.示范——模仿式C.探究发现式D.情境——陶冶式

8、在“对话?

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二、选择题。

(把正确的答案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每小题1分共10分)

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2、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

 A.斯腾豪斯B.斯腾伯格C.杜威 D.赫尔巴特

3、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

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B.上课C.批改作业D.考试

5、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

6、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7、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8、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B)。

A改革B创新C变革

9、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B)。

A、先进的教学观念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观念

10、教育的根本功能是(C)。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D、为了一切学生

二、选择题 (每题1分,共10分)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3、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 )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3、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B )

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

4、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B )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C  )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6、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 A )

A、生活即教育B、社会即学校C、教学做合一

7、教育的根本功能是( C )。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D、为了一切学生

8、学科教学要以(C  )为本。

A、教科书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C、人的全面发展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9、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本次课改实行(D )

A国家、自治区、学校三级课程管理B省、县、乡三级课程管理

C教育部、教育局、教务处三级课程管理D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10、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A  )

A自主、合作、创新B自主、合作、探究C主动、合作、改革

二、选择题(10分)

1、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C)

A.知识技能和方法B.知识、技能和情感

C.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D.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C)

A.陶冶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C.榜样示范教育法

D.实践锻炼教育法

3、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做的是(A)

①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

②研究教材。

③教师要从课程整体设计高度、从学科知识技能整合视角、从教材知识技能的体系编排审视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④研究学生特点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4、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A)

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

5、(B)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6、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C)。

A.变革B.改变C.变化D.转变

7、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B)

A.自主、合作、探究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D.兴趣、发现、研讨

8、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A)意义更大。

A.班主任B.科任教师C.校长D.教研组长

9、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要用(C)去实施教。

A.嘴B.耳C.心D.眼

10、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A)

A.时代的要求B.教学要求C.家长的要求D.学校的要求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