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8330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3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 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 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 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 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 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 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 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 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 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 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 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 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 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 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 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 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 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docx

《初中物理 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 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 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docx

初中物理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

《中考物理压轴题全揭秘精品》第一辑三年经典中考压轴题

专题15力学之机械效率的计算

一、选择题

1.(2014·赤峰)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它们吊起的重物都是G,所用滑轮的规格相同,不计绳重与摩擦,当重物匀速上升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其中的定滑轮为参照物,重物是静止的

B.甲滑轮组比乙滑轮组更省力

C.重物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一样

2.(2014·来宾)如图,用甲、乙两种方式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拉力做功的功率为P甲、P乙,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甲=P乙,η甲=η乙B.P甲<P乙,η甲>η乙

C.P甲<P乙,η甲<η乙D.P甲>P乙,η甲>η乙

3.(2014·辽阳)如图所示,重8N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2s内匀速上升了0.4m,动滑轮重2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拉力的大小为5N

B.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1.2m

C.拉力F的功率为2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4.(2014·衡阳)下列做法不能够改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A.改变提升重物的高度

B.用体积相等的塑料动滑轮代替铸铁动滑轮

C.提升更重的物体

D.给定滑轮加润滑油

5.(2014·泰州)在图中,s=60cm,与之对应的h=30cm.现用弹簧测力计进行两次操作:

(1)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小车;

(2)沿斜面方向匀速拉动小车,记录数据如下表

测力计示数(N)

移动距离(cm)

竖直提升

10

30

沿斜面拉动

5.2

60

分析数据有如下一些发现.其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发现是()

A.沿斜面拉动时,拉力比小车的重力小

B.测力计示数与移动距离近似成反比

C.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不能少做功

D.可以计算力所做的功,且两次做功近似相等

6.(2014·常州)如图所示,小明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动滑轮重1N,用3N的拉力F通过该滑轮组匀速拉起重4N的物体,物体沿竖直方向上升0.2m.此过程中,不计摩擦和绳重,额外功和机械效率分别是()

A.0.2J83.3%B.0.2J80%C.0.4J80%D.0.4J66.7%

7.(2014·眉山)如图所示,重为50N的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m/s,下列分析计算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合力为5N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2N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5W

D.在10s内机械所做的有用功为500J

8.(2014·常德)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这个滑轮可以省功

B.使用这个滑轮可以省距离

C.拉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滑轮的机械效率越高

D.把物体拉起的越高,滑轮的机械效率越高

9.(2014·威海)小刚和小明分别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甲、F乙把同一重物匀速拉到两个斜面的顶端,若两个斜面光滑、等高,甲斜面长4m,乙斜面长5m,所做的功跟别是W甲、W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甲斜面比使用乙斜面要省功

B.甲斜面的机械效率比乙斜面的机械效率高

C.拉力F甲与F乙之比为5:

4

D.两个拉力做功W甲与W乙之比为4:

5

10.(2014·泉州)如图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每个滑轮重相同,不计摩擦,则机械效率最高的装置是

11.(2013·齐齐哈尔)如图所示,小丽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人拉绳的力F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75W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D.动滑轮重为100N

12.(2013·聊城)如图,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A沿水平面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了距离s,若物重为G,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用功的功率为fv

B.拉力做功的功率为3Fv

C.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D.额外功为(3F-f)s

13.(2013·北京)图是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圆柱体M的示意图,滑轮组固定在钢架上,滑轮组中的两个滑轮质量相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900N,连接圆柱体M与动滑轮挂钩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0N。

圆柱体M高为3m,底面积为0.02m,密度为

kg/m。

在绳端拉力F作用下,圆柱体M从其下表面距水面15m处匀速上升到其上表面与水面相平的过程中用了3min,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160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钢架对定滑轮的拉力为T。

在圆柱体M被缓慢拉出水的过程中,圆柱体M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

不计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g取10N/kg。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压强p的最小值为15000Pa

B.拉力T的大小为2700N

C.拉力F的大小为640N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14.(2012·阜新)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C.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

D.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15.(2012·安徽)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为L,高为h,现用力F沿斜面把物重为G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f,则下列关于斜面机械效率η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η=

×100%

B.

η=

×100%

C.

η=

×100%

D.

η=

×100%

二、填空题

1.(2014·铜仁)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不计摩擦和绳子的重力,现用500N的拉力F将重为180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提升了3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m/s,动滑轮的质量为kg,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g取10N/kg)

2.(2014·贵港)如图所示,木箱重1000N,当它沿水平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00N,用滑轮组使木箱沿水平面以0.1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20s。

若绳重、滑轮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则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N。

假设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做功的功率为W。

3.(2014·吉林)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物体提升2m,绳子末端所用的拉力是250N,那么拉力所做的功是J;如果适当增加物体的重力,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4.(2014·锦州)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以250N的拉力将400N的水泥匀速提高2m.则此过程中,工人拉力做的功是  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其重力相比要  .(填“大”或“小”)

5.(2014·眉山)起重机将0.9t的货物匀速提升10m的过程中所做的额外功是6×104J.该过程中起重机对货物做的功是  J,起重机机械效率是 .(g取10N/kg)

6.(2014·达州)如图所示,用F为40N的拉力,通过滑轮组拉着重为300N的物体A在水平面上以0.4m/s的速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物重的0.3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拉力的功率是W。

7.(2014·内江)如图,用滑轮组提升一重物,物体质量为500g,钩码在4s内被匀速提升了2cm,已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2.5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拉力F的平均功率为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g=9.8N/kg)

8.(2014·绵阳)某同学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2个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0.5N,测力计的示数为0.5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用该装置匀速提升钩码时,增大机械效率的办法是(忽略绳重和摩擦).

9.(2013·西宁)一辆车开进了泥潭中,司机取来一个动滑轮欲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图所示,若司机勇750N的拉力在5s内将汽车水平匀速拉动1m,那么司机所做的功是  J,司机做功的功率是  W,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60%,汽车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是  N.

10.(2013·聊城)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记录结果如下表:

则第3次实验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分析比较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选填“高”、“低”或“不变”)。

实验

次数

斜面倾斜程度

木块重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m

斜面的机械效率

1

较缓

5

0.2

3.3

0.5

60.6﹪

2

较陡

5

0.25

3.8

0.5

65.8﹪

3

最陡

5

0.3

4.2

0.5

11.(2012·襄阳)某同学利用两个滑轮组装了一个滑轮组,将重为300N的物体从一楼匀速提升到三楼,所用的拉力为120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三、实验题

1.(2014·安顺)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若不计摩擦,比较1和2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比较1和3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

次数

物理量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4

2.4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5

0.3

机械效率η

74%

57%

83%

 

2.(2014·沈阳)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同样的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1)表格内的第4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结果精确到0.1%)。

这次数据是用图中(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轮组测得的。

(2)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判定,若要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

在第1次实验中,拉力F所做的额外功为J。

(3)某同学认为,使用相同的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提升同一个重物时,越省力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越大,他的想法正确吗?

请你利用补充完整后的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你的判断:

3.(2014·宿迁)学习了“机械效率”后,小明知道了同一动滑轮提升不同重物机械效率不同.他想知道自重不同的动滑轮提升相同重物机械效率是否相同.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三个自重不同的动滑轮进行了实验,测得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动滑轮自重G0/N

被提升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0.2

6

5

3.2

10

93.8%

0.5

6

5

3.4

10

88.2%

1.5

6

5

4.0

10

(1)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竖直向上拉动;

(2)第③次实验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4.(2014·淄博)小亮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货物推到小车上,联想到物理课上学到的知识,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

①斜面越缓越省力,是不是机械效率高呢?

②对于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对于同一个斜面,是不是所推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呢?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小亮与几个同学一起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探究,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斜面倾角

物重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s/m

有用功

W有/J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η(%)

45°

1

0.7

0.9

1

0.9

77.8

30°

1

0.5

0.7

1

0.5

0.7

71.4

30°

2

0.5

1.4

1

1

1.4

(1)表格中缺少2个数据,请补充完整(保留一位小数).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移动(选填“左”或“右”).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②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斜面越缓越省力,机械效率越。

(4)通过对比实验的数据(选填实验次数),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同一斜面,机械效率与所拉物体的重力。

5.(2014·长春)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G动的关系:

(1)实验时,应竖直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

(2)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分析可知:

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3)分析图象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N。

(忽略绳重和摩擦)

6.(2013·乌鲁木齐)小明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长度S=0.50m的木板搭成一个斜面,用弹簧测力计将重力G=5.0N的物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斜面顶端.

(1)小明在实验中,调整斜面的高度为h=0.22m,将物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顶端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0N,则有用功为  J,机械效率为  .

(2)小明利用上述器材进一步研究发现,木板搭成倾角不同的斜面时,将物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斜面顶端的过程中,额外功W额外与斜面的水平长度L(木板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长度)有如下关系:

L(m)

0.45

0.40

0.35

0.30

W额外(J)

0.90

0.80

0.70

0.60

 

通过数据分析,小明得出初步结论:

W额外与L成  比,小明查阅资料后证实此结论是正确的.根据此结论,当斜面的水平长度L=0.40m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当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匀速拉动木板上的物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四、计算题

1.(2014·鞍山)小李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沙子从地面提升到距离地面6m高的三楼,沙子的质量为50kg,装沙子的桶的质量为8kg,动滑轮的质量为2kg。

若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忽略摩擦和绳重,g=10N/kg)求:

(1)提升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2)拉力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2014·遵义)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将于2014年10月8日在荆州市举行,目前各比赛场馆正在紧张的建设中。

某场馆建设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2000N的物体A以0.4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向前拉动2m,拉力F大小为250N,物体A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物体A重力的0.2倍,求:

(1)物体A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2014·威海)如图甲所示是某船厂设计的打捞平台装置示意图.A是动滑轮,B是定滑轮,C是卷扬机,卷扬机拉动钢丝绳通过滑轮组AB竖直提升水中的物体,可以将实际打捞过程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在一次打捞沉船的作业中,在沉船浸没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打捞平台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沉船时变化了0.4m3;在沉船全部露出水面并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打捞平台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沉船时变化了1m3.沉船浸没在水中和完全露出水面后卷扬机对钢丝绳的拉力分别为F1、F2,且F1与F2之比为3:

7.钢丝绳的重、轴的摩擦及水对沉船的阻力均忽略不计,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求:

(1)沉船的重力;

(2)沉船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

(3)沉船完全露出水面匀速上升1m的过程中,滑轮组AB的机械效率.

4.(2013·衡阳)如图是液压汽车起重机从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A 是动滑轮,B 是定滑轮,C 是卷扬机,D 是油缸,E是柱塞.作用在动滑轮上共三股钢丝绳,卷扬机转动使钢丝绳带动动滑轮上升提取重物,被打捞的重物体积V=0.5m3若在本次打捞前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1=2.0×107Pa,当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2=2.375×107Pa,物体完全出水后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3=2.5×107Pa.假设起重时柱塞沿竖直方向,物体出水前、后柱塞对吊臂的支撑力分别为N1和N2,N1与N2之比为19:

24重物出水后上升的速度v=0.45m/s.吊臂、定滑轮、钢丝绳的重以及轮与绳的摩擦不计.(g取10N/kg)求:

(1)被打捞物体的重力;

(2)被打捞的物体浸没在水中上升时,滑轮组AB的机械效率;

(3)重物出水后,卷扬机牵引力的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