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839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6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区域地理试题

第39讲 中国区域地理

考纲

考点

考法

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依据和界线,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范围、区域主要特征、区域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区域自然特征,发展的区位条件(优势与不足)与措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区域间的联系与差异,区域内的主要自然灾害、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措施。

1.我国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四大地区的地理特征。

(重点)

2.我国热点地区的地理特征。

(难点)

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多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及运用高中地理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形式呈现。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特征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位置范围

地形特征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主要地形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且分散;主要地形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河流

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主要气象灾害:

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洪涝,冬季寒潮灾害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主要气象灾害:

夏季洪涝,夏秋季节多台风,冬季寒潮、冻害

自然资源

林业:

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水资源不足;煤、石油、天然气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

林业:

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山区,茶、油桐、毛竹、杉树、樟树繁多;水资源丰富;常规能源缺乏,水能丰富,有色金属矿丰富

农业生产

旱地农业;东北:

一年一熟,华北:

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

水田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我国水稻、油菜、甘蔗、茶叶、天然橡胶、亚热带和热带水果的重要产区

工业

环渤海工业带(辽中南、京津唐)以重工业为主;山西能源基地;纺织业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长三角”沪宁杭地区和以武汉、湖北西部及湖南中部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西南地区(重庆、成都、攀枝花等)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珠三角”工业基地

环境问题

东北平原:

黑土流失;华北平原:

旱涝、风沙、盐碱;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洪涝灾害、水体污染、

水土流失、红壤改造

1.近几年,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趋缓,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

①黄土高原地区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效果明显,使河流含沙量减少;②黄河中游修建水库,向下游输送的泥沙减少。

2.洞庭湖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①围湖造田;②山区植被破坏,河流泥沙含量大,泥沙淤积湖泊。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纬度位置

32°N~34°N以北

32°N~34°N以南

主要地形

以平原、高原为主

以低山、丘陵为主

一月平均气温

0℃以下

0℃以上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年降水量

400mm~800mm,雨季短,降水少,降水集中于夏季

800mm以上,雨季长,降水多,降水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干湿状况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河流流量

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

流量丰富,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含沙量

含沙量大

含沙量小

汛期

汛期短

汛期长

结冰期

冬季结冰

冬季不结冰

植被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与落叶阔叶林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能源

以煤、石油为主

以水能为主

金属矿产

以铁矿为主

以有色金属为主

农业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土壤类型

黑土、棕壤、钙质土、盐碱土

贫瘠的红壤、砖红壤(酸性)、水稻土

粮食作物

以小麦、玉米为主,稻谷产区分散

以水稻为主,稻谷产区集中

主要水果

苹果

柑橘

油料作物

以花生为主

以油菜为主

糖料作物

以甜菜为主

以甘蔗为主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

主食

以面食为主

以大米为主

传统交通工具

以马为主

以船为主

传统民居

房屋多平顶,注重防寒保暖

房屋多尖顶,注重通风、散热、排水

 北方地区

1.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

读图,回答问题。

(1)张家口承办冬奥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2)列举崇礼作为主要滑雪比赛场的优势自然条件。

(3)举例说明冬奥会的举办与张家口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解析:

(1)张家口邻近北京,交通便利,气候和地形条件适合滑雪项目的举办。

(2)崇礼年积雪日数、年平均风速和地形状况,符合雪上项目开展的自然条件。

(3)冬奥会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举办冬奥会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答案:

(1)张家口邻近北京,有多种交通方式与北京相连,交通便利;年积雪日数较长,风速小且坡度适中,适合举办滑雪项目。

(2)年积雪日数多;年平均风速小;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

(3)冬奥会的举办有利于促进城市交通、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张家口城市化进程。

 南方地区

2.(2016·高考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

图2为2014年重庆工业结构图。

材料二 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

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

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作为发展重点。

(1)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说出其有利条件。

(2)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并说明其意义。

解析:

(1)题,从材料信息和2014年重庆工业结构图看,重庆汽车工业基础雄厚;从图中的铁路布局信息看,重庆交通便利;重庆为直辖市,发展汽车工业的人才较为丰富,人口密集,经济较为发达,汽车市场广阔;同时,材料中“十三五规划”表明重庆发展汽车工业有政策支持。

(2)题,成都与重庆在汽车工业发展中,各有侧重点,能发挥各自优势,实施汽车产业链分工、产品分工,便于区域之间的生产联系,避免同行恶性竞争,有利于整个区域汽车产业的集聚、健康发展。

答案:

(1)工业基础好,配套完善;交通便利;人才丰富;接近市场;政策支持。

(2)思路:

发挥各自优势,实施汽车产业链分工;侧重于生产不同类型或不同档次的汽车,实施产品分工;生产汽车不同零部件,实施生产协作。

意义:

避免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聚效应。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主要特征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位置范围

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天山、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贺兰山、阴山

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

主要气候类型及特征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降水少

高山气候,气候寒冷,降水稀少

农业

区位条件

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但降水不足,水源有限

日照时间长;

但热量不足

主要农产品

畜牧业基地:

贺兰山以东的牧区、高山草场;

灌溉农业: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绿洲

高寒牧业: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河谷农业: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青稞、小麦、豌豆)

工业

陇海—兰新沿线工业带西段:

钢铁、冶金、纺织、航天等工业部门

西宁(毛织);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织)

环境问题

荒漠化、水土流失、沙尘暴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不合理伐林、放牧、耕作,造成湿地退化

1.西北地区瓜果特别甜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提示:

①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合成的有机物多;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储存。

2.为什么青藏高原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

提示:

青藏高原上的河谷地带海拔较低,热量较充足。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农牧业的分布及发展条件

 

(1)西北地区的高山牧场主要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等地,夏季牧场主要分布在山坡林带以上,冬季牧场则分布在山麓地带。

(2)新疆发展绿洲农业的条件:

①有利条件:

盆地边缘有绿洲,附近水源丰富;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②不利条件:

荒漠广布;降水少,蒸发旺盛,总体上水资源匮乏。

 青藏地区

青藏高寒区发展农牧业的条件

 

(1)有利条件:

①光能资源丰富,是全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植物光合作用强,为农作物高产提供了自然前提;②有大面积的高山草甸草原,是良好的牧场;③东部及南部河谷地带热量和水分条件提供了发展农业多种经营的可能性。

(2)不利条件:

①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无霜期极短,只能种植青稞、小麦、豌豆等耐寒作物和牧养牦牛、藏绵羊等高寒牲畜;②绝大部分地区干旱、风暴多,土壤质粗层薄。

 西北地区

(高考四川卷)下图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2.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  )

A.草地>荒地>林地

B.耕地>林地>荒地

C.荒地>草地>耕地

D.林地>耕地>草地

解析:

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位于亚欧大陆内部。

第1题,题干材料说“受西风影响”,该区域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大西洋和北冰洋,所以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从①②③④四地在等高线图中的位置看,只有③地处在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

故选C。

第2题,图示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地势较高,年降水量较少(50~300毫米),林地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的山腰地带,耕地主要分布于山麓绿洲,而大面积分布的是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的草原和荒漠,以荒漠面积最大。

由此可以排除A、B、D,故选C。

答案:

1.C 2.C

 青藏地区

(2017·昆明模拟)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读图回答3~5题。

3.若图中甲岛为一江心洲,其与图中最高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1210米B.830米

C.610米D.430米

4.关于图中河流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地处亚热带,无结冰期

B.图中河段流速较慢

C.图中河段航运价值较大

D.该河最终流入湄南河

5.此地种植业生产较周边地区发达,其主要自然条件是(  )

A.地势较高,生长期长,作物品质优良

B.光照丰富

C.积温较高

D.人口稠密,劳动力较丰富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知,图中最高点介于4400~4600米之间,甲岛海拔介于3400~3600米之间,两地相对高度介于800~1200米之间,故选B。

第4题,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上,河流有结冰期;图中有众多江心洲说明其流速较慢;图中区域经济相对落后,航运价值不大;该河最终与恒河交汇,注入孟加拉湾。

第5题,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势较周边地区低,积温较周边地区高。

答案:

3.B 4.B 5.C

 我国不同尺度的区域差异

1.省级区域:

北京市、台湾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省区

特征

北京市

台湾省

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

位置

西南面为黄土高原,西北面为内蒙古高原,南面为黄淮海平原,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

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

亚洲中部,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相邻

地形

以平原为主,西面、北面为山地

山地为主,多火山、地震

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农产品

小麦、玉米、蔬菜

稻米、甘蔗、茶叶、热带及亚热带水果、樟脑

小麦、玉米、高粱、棉花、甜菜、葡萄、西红柿、石榴、枸杞等

工业

电子产业、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为主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油气开采、畜产品加工

人口或城市分布

外来人口是人口规模膨胀的主要原因

西部平原及沿海地区

塔里木盆地周围及天山山麓地带

2.我国五大经济圈的发展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长三角经济圈

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发达,投资环境完善,进出口发达;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雄厚的技术力量;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农业基础好;腹地广,靠近市场;浦东开发和世博会拉动

能源、矿产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产业同构,缺乏核心技术

珠三角经济圈

靠近港澳、东南亚,交通便利,多侨乡,利于引进外资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开放的市场观念,产业链、制造业和外贸发达;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的建立

能源、矿产资源不足;用地紧张,腹地小;环境污染;缺乏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环渤海经济圈

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统一的电网;靠近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华北、东北地区;农业基础好;信息发达,高素质人力资源丰富;奥运会拉动

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市场化程度低

西三角经济圈

能源(水电)、矿产资源丰富,水运便利;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和三峡等工程建设的拉动

交通不便,观念落后,外贸环境差

东北经济圈

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重工业基础好,农业发达;振兴东北的政策

能源、水资源供应不足,设备落后,产业结构单一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分析方法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分析方法

 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条件,明确区域发展所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全面分析区域发展条件,既要分析自然条件,也要分析社会经济条件。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还需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

(1)自然条件:

可以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水源等自然地理要素入手。

(2)社会经济条件:

范围比较广,包括经济区位、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技术等。

分析区域发展条件最关键的是抓住主导因素,针对主导因素,扬长避短,找到相对应的措施,促进区域发展。

例如,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水源是发展农业的主导因素,一旦灌溉用水利用不当,土壤盐渍化问题常常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分析方法

(2016·高考浙江卷)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下图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

吨标准煤/万元)。

完成1~2题。

1.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2.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B.广西较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解析:

第1题,从题干信息看,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人均GDP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人均GDP增长率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从Y轴信息看,山西低于湖北,说明山西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湖北,A错;从X轴信息看,上海低于江苏,说明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B对;从Y轴信息看,湖北低于江苏,说明湖北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C错;从X轴信息看,广西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D错。

第2题,图中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A对;广西较低,但能否承接高耗能产业取决于广西的经济发展基础与方向,B错;上海和江苏较低,适于发展技术型产业,而不应该发展重型工业,C错;湖北较高,应提高技术水平来降低能耗,D错。

答案:

1.B 2.A

(2017·河南适应性考试)读我国某河流源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河流源区的地势(  )

A.东南高,西北低B.北高南低

C.西北高,东南低D.南高北低

2.该河流源区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  )

A.大气降水、地下水B.地下水、湖泊水

C.湖泊水、冰雪融水D.冰雪融水、大气降水

解析:

第1题,从图中河流的干支流的流向判断,河流在湖泊的下游流量变大,河道变宽,可知河流源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第2题,结合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

水源补给方式主要是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

答案:

1.C 2.D

(2016·郑州模拟)在渭河的支流赤水河上,有一处独特的景观——桥上桥。

桥上桥的下桥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道光十二年(1832)在原桥上叠建一桥为上桥。

下图是桥上桥所在区域等高线(单位:

米)地形图,在该区域海拔400~800米的山地与平原之间,分布着山麓洪积扇和黄土台塬。

读图,回答3~5题。

3.桥上桥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带为(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草原带

4.赤水河的水文特征是(  )

A.径流季节变化小B.径流年际变化小

C.河水含沙量小D.结冰期短

5.叠建桥上桥的主要原因是(  )

A.水位上涨B.流水侵蚀

C.泥沙淤积D.地壳上升

解析:

第3题,桥上桥位于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地区,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带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第4题,赤水河位于秦岭以北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选项A、B错;题干资料中显示赤水河流经山麓洪积扇和黄土台塬区,所以土质疏松,加上降水的变率大,多暴雨,落差大,流速快。

综合考虑,赤水河含沙量较大,C错误;1月0℃等温线经过秦岭,赤水河靠近秦岭北侧,所以结冰期短,D选项正确。

第5题,赤水河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径流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水位不会持续上涨,所以A排除。

通过景观图和题干对桥上桥的描述判断,桥上桥是在下桥不能满足桥下行水、桥上行人需求的时候,在原桥上加盖上桥。

流水侵蚀会使桥周围的土层被侵蚀,使桥更高,无需加盖上桥,排除B;地壳上升会使包括地基整桥上升,无需加盖上桥,排除D;结合上题思考,赤水河含沙量较大,泥沙淤积,掩盖下桥,桥下不能行洪,导致桥上不能行人、车,不得不加盖上桥。

C项正确。

答案:

3.C 4.D 5.C

6.(2017·上海八校模拟)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陕西苹果产量全球第一,占全国的1/3和世界的1/8,苹果汁产量全球第一,占全国的84%和世界的1/3。

材料二 2014年9月24日,国家发改委批复陕西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该工程进入主体建设阶段。

材料三 河道中沙石堆积而成,称碛;用船摆渡过河,曰渡。

图甲是我国某区域图,图乙是清朝黄河碛口段干支流示意图。

(1)简述陕西苹果汁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

(2)指出引汉济渭工程施工过程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

(3)据图描述古渡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碛对形成古渡的作用。

解析:

(1)苹果汁生产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应从原料、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等角度分析,注意该类工业也属于农产品深加工工业。

(2)图中输水线路穿过山地,则山地地形是障碍。

(3)描述分布特征要注意与河流的位置关系,与碛的位置关系;碛的作用类似于大坝,还要结合渡的功能回答。

答案:

(1)苹果产量大,原料丰富;苹果价格便宜;劳动力丰富、廉价;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地价便宜;鲜果市场相对较小。

(任答五点即可)

(2)山地(秦岭)地形阻挡。

(3)分布特征:

位于河流交汇处;碛附近上游河段。

作用:

碛阻挡水流,使上游水位抬升;碛处海拔较高,使河流水位落差变小,流速变慢;使水位季节变化小(枯水期渡船不易搁浅)。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7·太原期中)下图是台湾岛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1~3题。

1.台湾岛东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

①反气旋活跃  ②盛行来自海洋的季风

③地形抬升   ④暖流增温增湿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2.适宜在台湾岛发展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地中海农业

3.两种气候类型的界线在岛屿东侧较西侧的纬度偏高,主要是因为(  )

A.东侧海拔高,坡度陡

B.东侧暖流势力强

C.山地对冬季风的阻挡

D.东侧降水量较大

解析:

第1题,可用排除法,反气旋控制,气流下沉而不易形成降水,故台湾东部降水丰沛的原因,不可能是受反气旋控制。

另外,从知识上也可判断,台湾东部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

第2题,台湾岛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发展季风水田农业。

第3题,气候类型的界线主要是依据气温来划分的,气候类型界线东侧纬度偏高,说明东侧热量条件好于同纬度西侧;故B、C两项可能正确,但冬季风对台湾气温影响较小,则B正确。

答案:

1.D 2.A 3.B

(2017·广州适应性测试)根据我国1951年以来824个气象站点日最低气温资料,统计得出全国各农业区的无霜期,结果见下表。

据此完成4~6题。

区域

青藏区

东北区

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甘新区

黄土高原区

黄淮海区

西南区

长江中下游区

华南区

无霜期(天)

116

154

152

173

192

229

300

295

363

4.与黄淮海区相比,青藏区无霜期较短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D.植被较少

5.我国各地无霜期空间分布的总体规律是(  )

A.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

B.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C.自南向北随纬度增加逐渐减少

D.自东向西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加

6.研究发现,我国甘新区和青藏区无霜期有延长的趋势。

这一变化可能(  )

A.加重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

B.不利于农作物的安全过冬

C.有利于延长农作物的生长期

D.增加农作物病虫害的暴发频率

解析:

第4题,由题意可知,无霜期较长的地区,当地的热量较丰富,气温长期相对较高,气温主要与地形和纬度有关。

与黄淮海区相比,青藏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差,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低,故无霜期较短。

第5题,由表中信息可知,南方地区(纬度低)的无霜期普遍长于北方地区(纬度高)。

第6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甘新区和青藏区无霜期有延长的趋势,会减轻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有利于农作物安全过冬(低温期缩短,冻害减少),A、B选项错误;气温增加,无霜期增加会缩短农作物的生长期,C选项不符合题意;气温越高,生物繁衍量越大,农作物病虫害越多,无霜期延长会增加农作物病虫害的暴发频率。

答案:

4.A 5.C 6.D

(2017·北京东城区期末)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地形、地貌示意图。

读图,回答7~9题。

7.图示山脉(  )

A.为河北省与陕西省分界线

B.山麓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位于我国暖温带地区

D.东侧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8.图示平原海拔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断裂下沉B.河流堆积

C.流水侵蚀D.风力堆积

9.图示黄河段(  )

A.流量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