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8581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7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docx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

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PPT)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地域分异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书)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研究正由分离走向互相结合,深入研究国家建设和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和政策决策起到愈益显著的作用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特定内核(ppt)

(一)人地关系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相互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二)区域研究

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三)空间分析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

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一)社会性

人文地理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科学。

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反映在其历史性上。

人文地理研究主要运用历史分析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二)区域性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

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区域性具体表现为:

均质区域(如农业种植中的区域)、结节区域(结节点即为区域中的核心,通过不同等级的辐射联结着辐射区)

(三)综合性

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

人文地理学是从整体的角度去研究人文现象的。

只有对所有关联因素进行认真细致的综合,从总体特征进行研究,注重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才能的出正确的结论。

第二节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荷马——地理学的祖师

哺育希腊地理学成长的两位“乳母”是地理考察和哲学

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时间:

19世纪中叶之前

特点:

积累地理知识和资料

事件:

1、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及各种地理志等。

3、德国的洪堡和李特尔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具有奠基意义。

(1)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

(2)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的地理学,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研究世界各地区不用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

二、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时间:

19世纪下半叶——二战之前

特点:

用一般原理解释地理现象,获得科学的解释

1、环境学派

(1)代表人物是德国拉采尔。

拉氏的《人类地理学》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分布和迁徙的作用;

(2)拉采尔的学生、美国森普尔女士在20世纪初系统地阐述了环境对人类的支配作用;

(3)另一个美国地理学者亨廷顿著《文明与气候》和《人文地理学》,详述了气候决定论。

2、人地相关学派

(1)法国维达尔·白兰士:

认为地理学的任务是阐述自然和人文条件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

(2)白吕纳:

“环境虽足以影响人类之活动,人类亦有操纵与征服环境之能力”,代表作《人地学原理》。

(3)美国巴罗斯:

地理学应该人文化,形成人类生态学。

他同时也是地理学用生态方法参与实际工作的开创者。

3、区域学派

(1)地理学区域学派的首倡者是德国的赫特纳,20世纪初李希霍芬及其弟子赫特纳提出了地理学的核心应是区域研究,赫特纳的代表作是《地理学:

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2)继承者是美国哈特向,他认为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域分异特征,部门地理学是起点、区域地理学是终结。

根据赫氏观点,哈特向分别于20世纪30年代末和50年代写了《地理学的性质》和《地理学性质的透视》两本专著。

4、景观学派

(1)用发生学观点和综合方法划分地表类型。

(2)德国施吕特尔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提出景观学说,认为地理学的中心是对可见景观的研究。

(3)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索尔发表著名论文《景观的形态》,把景观看作地表的基本单位。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理论和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新的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第3节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ppt

第4节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ppt

一、人类与环境作用的具体体现详见ppt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

一、文化的结构分层

两分法: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三分法: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A.物质文化:

内涵:

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总和,是文化整体演进的基础。

特点:

物质性(实体性)-----文化的支撑骨架与表现载体;

(经济)基础性--------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社会)时代性--------变化快,如服饰文化、建筑文化。

B.制度文化/社会文化

内涵:

强调文化的社会调节功能,反映社会关系

特点:

强制性和权威性、缓慢变迁性、相对独立性

C.精神文化——文化的核心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培育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

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结构层面:

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心理文化。

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主题

·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

·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

·文化现象的综合体—文化景观

1、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定义:

文化区是具有相似文化特征的地理区域,它是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分布。

文化区的类型:

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A、形式文化区

内涵:

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构成:

中心区、外围区、边缘区(过渡区)

特征:

(1)具有特征典型的核心区、相对一致的外围区、边界模糊的过渡带。

(2)自然状态的形式。

B.功能文化区

内涵:

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内部彼此间相互联系并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

特征:

(1)鲜明的功能性

(2)界限的确切性。

C、乡土文化区

内涵:

居住在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地缘意识、归宿感、倚赖感等构成的情结、思绪)。

表现:

(1)感情

(2)符号

三种文化区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联系:

三种文化区具有作用上的互补性、空间上的重叠性、时间上的动态性。

2、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

文化源地是指人类古老文化的发生地。

世界古文明中心有5个:

东亚黄河流域的中国、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南亚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亚两河流域的巴比伦、美洲的印第安古文明中心

文化扩散分两大类:

扩展扩散、迁移扩散

A:

扩展扩散:

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向四周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特点:

(1)空间上的(相对)连续性。

(2)扩散速度的差异性

类型P27:

接触扩散(传染扩散)

等级扩散(等级性)

刺激扩散(刺激—反应)

B:

迁移扩散:

文化主体的迁移、流动对文化的引进与传播引致文化扩散。

特点:

(1)文化保持原汁原味(客家文化、中国饮食文化:

色、香、味、火候);

(2)空间上不连续,呈“点”状分布;

(3)速度快。

3、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

(1)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格特性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

(2)文化系统是人类与环境联系的纽带,人通过文化系统对环境产生作用,环境又通过系统对人产生作用,其相互机制表现在文化与环境、文化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中。

核心观点:

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

内涵:

文化产生于人地关系,蕴涵着人地关系,表现着人地关系,影响着人地关系,受制于人地关系(人地关系是根源、途径)。

这种人地关系,在早期,主要内容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后,人与社会的关系比重持续上升,并混合,使人地关系表现出复杂性、多样性、模糊性。

(3)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

A.地理环境为文化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B.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减缓

C.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

D.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自然地理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Q1: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P31

Q2:

《管子•乘马第五》这样论述: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反映的是什么现象?

请给以解释。

4、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

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文化整合的重要性:

发挥文化正向功能,促进文化系统迅速发展,提高文化凝聚力,增强文化扩散力。

文化特质:

指一种普遍的自觉的观念和方法系统,主要表现为基本文化素质、文化的个性与最擅长的文化能力

5、文化现象的综合体—文化景观

(1)景观内涵:

景观一词原来在西方称为风景画,指景物、景色。

后被引入地理学,表达地域综合体。

景观相应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2)人文景观(文化景观)

景观的研究始于德国近代地理学。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首次注意文化景观的研究。

美国人文地理学家索尔(苏尔)主张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的核心。

对其概念索尔、李旭旦等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本教材:

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3)关于文化景观含义的拓展与解释

3.1.聚落是最重要的文化景观,包括生产与生活设施,内容丰富,反映的人地关系全面,是文化景观的典型、缩影、载体。

3.2.自然条件、自然景观是基础。

自然条件对文化景观的物质内容的基础作用,同时对文化景观的形成的潜移默化的背景影响。

3.3.人文因素是文化景观主体(自然是被动的,人是主动的;自然变化慢,人文变化快)。

3.4.文化景物(物质因素)是文化景观躯干(形),非物质因素是血肉(神)。

文化景观的外在形式、物质原料组成、装饰色彩等,是物质的,而其所反映的价值趋向、折射的追求等内在的含义与意义,是文化景观的神、气所在。

3.5.文化各因素要个别分析,又要综合考虑;既有独立性,又有依赖性,形成景观综合体。

3.6.文化景观反映人地关系。

3.7.文化景观有地域分异,又有时间变化。

此部分删减很多,例如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等等,请看ppt

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人地关系论(掌握由谁提出,主要观点即可)

人地关系学说有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可能论、地理环境适应论、生态论和地理环境共生论/和谐论

(一)环境决定论

(1)主要观点:

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发展

(2)分类:

气候决定论、地貌决定论、土地决定论、天文决定论、自然地理要素综合决定论

(3)历史渊源

古希腊时代亚利斯多德《政治学》;

法国的政治哲学家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分析。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人类地理学》

(4)理论核心: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和生物一样,其活动、发展和分布受环境的严格限制,环境以“盲目的残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

(二)可能论:

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能力。

法国白兰士提出一定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

人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适应,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

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

生活方式是决定某一特定的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

白吕纳认为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

(三)适应论

观点:

人地关系是人类对地理环境在利用中的适应

人对地理环境的适应具有多种可能性

代表学者:

英国罗克斯比提出人文地理学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

(四)生态论

观点:

人地关系是人类对地理环境的选择性反应

地理学统一的主题是人地关系--人类生态

代表学者:

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

(五)环境感知论

观点:

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是受环境感知支配的。

环境感知:

每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由于受其环境及文化的影响,在人们头脑中必然形成一种印象,这种由环影响而产生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

·对自然灾害的感知问题

·在移民身上反映明显

(六)文化决定论

观点:

人地关系中人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文化系统=不同的文化景观:

传统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十里不同风”

不同的自然环境+相同的文化系统=相似的文化景观:

现代社会-文化的趋同,“千城一面”现象

举例:

建造水坝拦蓄河水,形成水库

(七)和谐论

观点:

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复杂的人地巨系统

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对立统一

社会发展与地理环境应协调发展

人类必须约束自身行为来协调人地关系

代表学者与论著:

庄子齐物论李特尔M.J.怀特 吴传均

二、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P44

该图式展现的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内人地关系的模式。

有四个要素,即人口、自然生物环境、社会组织和技术。

这四个要素形成彼此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六对联系带,加上每对联系带又都受到其他另两要素的影响,则图式反映出较为复杂的关系系统。

其特点是反映了文化的结构,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的关系。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第一节人口

一、人口增长概述

1、哪些因素会影响人口出生率?

请举例说明。

2、你认为什么因素会影响人口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

二、人口增长模式p79

Q: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大致有哪些人口发展模式?

(一)“高—高—低”模式

时间:

工业革命以前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原因:

原始社会采集、狩猎经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自然条件差异,人口增长速度存在差异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原因:

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初期,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

(二)“高—低—高”模式(人口增长过渡模式)

存在时间和分布:

发达国家:

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

多数发展中国家:

20世纪50年代开始

人口变化特点: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三)“低—低—低”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Q1.“三低”人口增长模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它主要分布在什么国家?

Q2.目前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出现人口负增长?

(四)我国的人口增长及人口政策

“高-低-高”型向“三低”型发展

促使中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

社会经济、制度因素、计划生育等

三、适度人口

1、概念:

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

2、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1)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所以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有重要意义。

(2)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而基础和出发点,它利于更好地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

(3)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实际人口已经远远超过适度人口,所以只有及早确定科学、合理的适度人口,才能采取政策手段,促使人口转变,并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相适应,以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保障人口转变的完成。

第二节人口分布与迁移

一、人口分布概况

人口分布:

是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分布格局。

主要指人口数量的地域差异。

人口密度:

是一定时期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此外还有农业人口密度、营养密度、比较密度等指标

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趋势:

(ppt了解)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沿海200千米范围内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

(一)人口分布概况(ppt了解)

1、分布密集的地区主要有:

(1)亚洲东部;

(2)亚洲南部;

(3)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4)北美洲五大湖区和大西洋沿岸地区。

2、人口分布的稀疏地带主要有:

(1)高纬度地区

(2)高山高原地区

(3)热带未开发的雨林地区

(4)干旱地区

3、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分析)

·自然环境因素

(1)地形:

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占50%

(2)气候:

通过气温和降水影响人口分布,80%居住在北温带。

(3)水资源和土壤:

(4)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

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2)社会因素:

政治因素,政府政策等因素有时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此外还有宗教信仰、文化教育、习俗、科技水平、历史等因素。

4、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是: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东多西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沿海多,内陆少)

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二)人口容量(ppt)

1.概念

环境承载力:

是指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

环境人口容量:

它是指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的能源及其他资源,知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最大负荷量,一个警戒值。

人口合理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和消费水平等,而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

3、环境人口容量的双重性:

·不确定性:

指不同时期,科技水平、消费水平发生变化,造成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

·确定性:

指在一定阶段,科技水平、资源相对稳定,则可以根据土地、水资源等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大致估算。

4、如何谋求我国人口的合理容量?

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

概念: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人口迁移特点

3、人口迁移的分类(填空)

按地理范围划分:

按迁移时间:

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

按社会组织:

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被迫迁移、自发移民、有组织移民

4、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推力(或排斥力)与拉力(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自然生态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

因而,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常常会引起人口的迁移。

一般来说,人类总是希望移居到自然环境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而环境恶化(严重的水土流失、气候恶劣等)、自然灾害(如洪水、暴雨、地震、火山爆发、瘟疫等)也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1气候

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人口迁移。

②淡水—逐水草而居

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布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③土壤—农业生产

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农业生产有着特别的重要意义,因而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④矿产资源—工业生产

矿产资源是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

(2)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引起人口自然性人口迁移根本原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明显地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从宏观上来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引发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一般来说,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就越多。

①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本动因。

②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相对地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

(3)政治因素

①政策

国家人口流动政策会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

②战争

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发人口迁移。

③政治中心改变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也常常引发人口迁移。

(4)社会文化因素

①文化教育的发展。

改变了人口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②家庭和婚姻。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③宗教信仰、种族和民族差异

第三节种族

一、人种划分(选择)

划分种族的标志:

肤色、眼色、发色、头形、身高、血型、指纹

世界种族的划分:

(1)白色种族群:

特点:

皮肤呈白色、浅棕色、波状金发或棕发,鼻高目蓝

分别:

欧亚大陆西部,部分北非、西亚、南亚

内部又可分北欧种族;南欧种族;印度种族

(2)黄色种族群:

特点:

皮肤黄色,毛发黑而直,眼褐色。

分布:

亚洲大陆和美洲大陆的土著居民

内部又可分:

蒙古族、美洲印第安种族、爱斯基摩人

(3)黑色种族群

特点:

皮肤呈黑褐色,头发黑而呈羊毛卷状,唇厚。

分布:

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为中心、美洲

(4)棕色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