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30774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5

单元质量检测卷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形与影

宗白华

明朝画家徐文长曾题夏圭的山水画说:

“观夏圭此画,苍洁旷迥,令人舍形而悦影!

舍形而悦影,这往往会叫我们离开真实,追逐幻影,脱离实际,耽爱梦想,但古来不少诗人画家偏偏喜爱“舍形而悦影”。

徐文长自己画的“驴背吟诗”(现藏故宫)就是用水墨写出人物与树的影子,甚至用扭曲的线纹画驴的四蹄,不写实,却令人感到驴从容前驰的节奏,仿佛听到蹄声滴答,使这画面更加生动而有音乐感。

中国古代诗人、画家为了表达万物的动态,刻画真实的生命和气韵,就采取虚实结合的方法,通过“离形得似”“不似而似”的表现手法来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质。

唐人司空图《诗品》里论诗的“形容”艺术说:

“绝伫灵素,少迥清真。

如觅水影,如写阳春。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离形得似的方法,正在于舍形而悦影。

影子虽虚,恰能传神,表达出生命里微妙的、难以模拟的真。

这里恰正是生命,是精神,是气韵,是灵动。

《蒙娜丽莎》的微笑不是像影子般飘拂在她的眉睫口吻之间吗?

中国古代画家画竹子不也教人在月夜里摄取竹叶横窗的阴影吗?

法国近代雕刻家罗丹创作的特点正是重视阴影在塑形上的价值。

他最爱到哥特式教堂里去观察复杂交错的阴影变化。

把这些意象运用到他雕塑的人物形象里,成为他的造型的特殊风格。

我在一九二〇年夏季到达巴黎,罗丹的博物馆开幕不久(罗丹在一九一七年死前将全部作品赠予法国政府设立博物馆),我去徘徊观摩了多次,深深地被他的艺术形象所感动,觉得这些新创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形象是和古希腊的雕刻境界异曲同工。

艺术贵乎创造,罗丹是在深切地研究希腊以后,创造了新的形象来表达他自己的时代精神。

记得我在当时写了一篇《看了罗丹雕刻以后》,里面有一段话留下了我当时对罗丹的理解和欣赏:

“他的雕刻是从形象里面发展,表现出精神生命,不讲求外表形式的光滑美满。

但他的雕刻中没有一条曲线、一块平面不表示生意跃动,神致活泼,如同自然之真。

罗丹真可谓能使物质而精神化的了。

罗丹创造的形象常常往来在我的心中,帮助我理解艺术。

前年无意中购得一本德国女音乐家海伦•萝斯蒂兹写的《罗丹在谈话和信札中》(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出版),文笔清丽,写出罗丹的生活、思想和性情,栩栩如生,使我吟味不已。

书中有不少谈艺的隽语,对我们很有启发,也给予美的感受。

去年暑假把它译了出来,公诸同好。

从这本小书里我们可以看到罗丹在巴黎郊外他的梅东别墅里怎样被大自然和艺术包围着,而通过自己的无数的创作表现了他的时代的最内在的精神面貌,也就是文艺复兴以来近代资产阶级趋向没落时期人们生活里的强烈矛盾、他们的追求和幻灭。

这本小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罗丹的创作企图和他的艺术意境。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徐文长为了追求写实的技法而用扭曲的线纹画驴的四蹄,却令人感到驴从容前驰的节奏,即用了“舍形而悦影”的技法。

B.中国古代诗人、画家通过“离形得似”“不似而似”的表现手法来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质,这可以在唐人司空图《诗品》里找到理论根据。

C.中国古代画家画竹子教人在月夜里摄取竹叶横窗的阴影和《蒙娜丽莎》像影子般飘拂在她的眉睫口吻之间的微笑都用了离形得似的方法。

D.法国近代雕刻家罗丹的雕塑的成功之处,正在于他在创作的时候特别重视阴影在塑形上的价值。

解析:

A项徐文长不是“为了追求写实”;B项理解错误,司空图《诗品》所评对象是诗;而且诗人画家的技法也可能与其不谋而合,未必以其论说为根据。

D项判断错误,将其一方面特色说成成功之处,扩大了范围。

答案:

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或绘画若用“离形得似”“不似而似”的表现手法就最容易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质。

B.罗丹的创作企图是通过他的作品表现文艺复兴以来近代资产阶级趋向没落时期人们生活里的强烈矛盾、追求和幻灭。

C.虚化的影在艺术中有着极大的妙用,能传神地表达出生命里微妙的、难以模拟的精神、气韵和灵动。

D.创造和传承关系微妙,欧洲二十世纪初期新创的一些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形象就和古希腊的雕刻境界有关。

解析:

注意“最容易”几个字。

答案:

A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徐文长提出的“舍形而悦影”的美学理论讲求“离形得似”“不似而似”,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质。

B.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歌颂草的韧性,是首有寄托的诗作,借物言情,虽咏物而不泥滞于物,此即所谓离形得似,不似而似。

C.罗丹的雕塑重视阴影在塑形上的价值,从形象里面发展,不讲求外表形式,不计较物质享受而关注精神愉悦。

D.徐悲鸿的《奔马》,并不是注重于细节描摹,重在表现马的内在精神,恰恰正是生命,是精神,是气韵,是灵动。

解析:

C项“不讲求外表形式”扩大范围,“不计较物质享受而关注精神愉悦”是对“使物质而精神化”的曲解。

答案:

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蝴蝶盾

毕淑敏

江南,雨雪迷蒙的早春。

傍晚,小城,远远的红灯。

灯火下飘着一些斑驳的影子,如彩色的巨蚊,翩翩翻转,又不曾片刻飞离。

近了,看到一个细弱的小伙子,蹲在灯下,用剪刀劈开粉色的绸带,三缠两绕的,一朵小小的莲花,就在指尖亭亭玉立地绽开了。

再看蚊形巨影,不禁哑然失笑。

那是小伙子用各色绸带编织的小物件,翡翠色的螳螂,巧克力色的蚂蚱,橘红色的龟,冰蓝色的玫瑰……一律以丝线穿了,吊在灯下的铁丝上。

这些美丽的幌子,随每一阵微风,幽灵般起舞。

我说:

“卖的吗?

他抬起头,一双被夜熬红的眼。

“卖的啊。

买一只吧。

多好看啊。

除了挂着的这些,我还会编好多别样的。

”他望着我,很快地说。

手不停操作,如盲人按摩师一般娴熟。

我想了想说:

“编一只凤凰吧。

不知为什么,他却踌躇了。

好在只是片刻间的犹豫,马上接着问:

“什么色呢?

“红的吧。

“红的不好看,像烧鸡。

”他很坚决地否定,并不怕因此而驱走了顾客。

“青色吧。

青鸟,很吉祥的。

”他做出权威的决定。

不待我表态,十指翻飞地操作起来。

十分钟后,一只蟹青色凤凰诞生了。

骨架很魁梧,尾羽却不够丰满,嶙峋模样,令人忆起乌鸦。

我付了钱,然后说:

“小伙子,可惜没我想象的好。

他收拾着残屑很镇定地说:

“那你再买一只别的吧。

凤凰不容易讨好,世上本没有的东西,每人心底想的都不一样。

实实在在的,比较好办。

我说:

“那好,这回我改要蝴蝶。

他突然愣了,问:

“你是从外地来的吧?

我说:

“是啊。

他说:

“本地人都知道,我是不编蝴蝶的。

我纳闷,说:

“蝴蝶很难编吗?

他接着问:

“你是马上就要离开吗?

我说:

“明天,大早。

他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

“破一次例,卖你一只蝴蝶吧。

他也不再征询我对颜色的意见,思索着,径自操作起来。

绸带卷沙沙滚动着,用料之多之杂,几乎够编一头斑斓猛虎。

他边编边说,家乡多棕榈,人人都会用棕榈叶编些好玩的东西。

后来到外闯荡,现代人如今喜欢手工制品,他走南闯北,生意不错。

小伙子结束谈话的同时,完成的蝴蝶也递到我手里。

这是我生平所见最为精致的编制物,身肢纤巧,我失声道:

“这么艳的蝴蝶,能抵十只凤凰!

”我定下心,又问:

“那你为什么不多编些蝴蝶?

他说:

“多了,就不值钱了。

三个月前,我刚到这里,记得也是这时分,来了一个男人买我的货。

两天后,他再买我的货,他劈头问:

‘你能编多少种蝴蝶?

’我说:

‘没算过,有几十种吧。

’他说:

‘我用大价钱收你的蝴蝶。

条件是,蝴蝶不得重样,不许给别人编,每日一只,一共百天。

“我就在这儿住下了。

除了摆摊,就是每天早上供应那男人一只蝴蝶。

刚开始并不难,照我以前编过的花样,做给他就可交差。

一个月之后,渐渐有些吃力了。

日日都要设计出新图谱,夜里想得脑仁开锅。

终于有一天,我对他说:

‘老板,我不想再给你一个人编蝴蝶了,我要走了。

’男人落下泪来,说他在苦苦追求一个女孩,每天都给她送花。

女孩刚开始连看都不看就把花抛掉。

后来他偶然附了一只从我这里买的蝴蝶,没想到那女孩就收下了花。

“女孩一直同他交往,并说如果能集到一百只不重样的蝴蝶,就答应嫁给他。

所以我又留下来了。

到今天为止,共编了八十九只蝴蝶,还有十一只就满百数之约。

每当我呕心沥血编出一只前所未有的蝴蝶时,总在想,那个得到这只蝴蝶的女孩,究竟是谁?

长什么样?

“我想问她,她爱的究竟是人还是蝴蝶。

为什么女人总想用某种东西考验男人?

还要把自己一生的幸福,寄托在一个没头脑的死物件上呢?

即使那样东西再宝贵,再难寻找,某个男人费尽心机为你找到了它,就是爱情了吗?

要知道,你不是同蝴蝶过日子,而是要和一个活人,相伴走过一生啊。

“也许,我会在编满一百只蝴蝶之前,突然逃离这里。

我还有十天的时间,可以来琢磨这事。

如果那女孩真的爱他,即使攒不到百只蝴蝶,也会欢喜地嫁他吧?

蝴蝶一旦没有了,女孩醒了,重新考虑自己的决定,是不是更好?

我给了她一个妥善脱身的借口。

我把手中纤巧的编制物,很仔细地包好,对他说:

“放心吧。

在我离开小城之前,不会有人看到蝴蝶。

道了别,缓缓离开。

很远了,稀薄的空气里还充满着淡淡的红光,从背后的方向绕过我的衣角,涌进无边的雾丝。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6年第15期,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描写,交代时间地点,渲染气氛,间接刻画小伙子形象,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小说中写到小伙子有突然逃离的想法,是因为他看不惯女孩用某种东西考验男人的行为,从而深化了作者关于爱情与物质无关只与精神有关的主题。

C.小说结尾“道了别,缓缓离开”通过动作描写,突出“我”的心理矛盾:

离开小城之前,要不要让人欣赏最为精致的蝴蝶;要不要给想逃离的小伙子提自己的建议。

D.小说较大的特色就是人物语言多,前半部分对话为主,使情节不板滞;后半部分独白为主,使表述更连贯。

用人物语言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小说主旨。

解析:

A项,“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应为“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B项,“从而深化了作者关于爱情与物质无关只与精神有关的主题”没有依据。

C项两个心理矛盾无中生有。

答案:

D

5.作品中的编制物蝴蝶作为一种“盾”,守护着一些无形的东西。

究竟守护着哪些无形的东西,试作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小伙子巧夺天工精湛的手艺;②一百件不重样的精巧的设计构思;③小伙子对买蝴蝶男人的信用;④买蝴蝶男人对其心仪女子的爱情的渴望;⑤接受蝴蝶的女子对爱情的信念;⑥“我”对编蝴蝶小伙子的承诺。

6.这篇小说的语言富有表现力。

请对倒数第二段文字作赏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郑重包好蝴蝶,表明对于编制物的喜爱珍惜,是对小伙子劳动、技艺的欣赏和尊重。

②说的话重申了决不破坏约定的郑重承诺。

③小心的动作、郑重的话语还传递出了对小伙子完成“百件不重样”作品的期许(支持态度)。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王世襄:

世好妍华,我耽拙朴

田家青

当今,人们称王世襄先生是“大玩儿家”,而“玩儿”难免使人把它与轻松愉快联系起来。

实际上,在治学、研究中,王先生凭的是一股一丝不苟的“狠劲儿”和“傻劲儿”。

“玩儿”难免使人把它与随心所欲联系在一起,事实上,生活中的王先生讲究原则,对自我的要求严谨至极。

我认为,王先生最大的贡献是他在一生中致力于展示、宣传中国文化最核心、最精华和最本质的精神:

格调、品位、和谐。

这对当今刚刚从物质上富裕起来的社会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意义。

在我眼中,王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学者、真正的收藏家和中国文化的实践者。

三十年前尚未结识他时,我对他的认识与当前人们对他的认识大致相似:

出身书香门第、仕宦之家,会玩儿、有天分,眼力好、神。

我第一次去见王先生时,还抱着“会一会”的心态。

与王先生一交谈,令人折服。

他对行话、术语不仅很熟,尤其用词之间的搭配准确,俨如硕果仅存的老木匠。

这不仅要具有工匠一样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有对古建、园林、大木作、小器作的工艺和技法的深刻理解以及丰富的历史和人文知识,更需极深厚的古文献和文字学功底。

王先生的收藏涉及古琴、漆器、家具、造像等诸多门类,多著录于《自珍集》等著作,出版至今未发生真伪之议,可见其鉴赏水准。

对于出书他有一股和自己过不去的精神:

每本书内容必须新,观点需明确、考据要翔实……他曾多次说过,出版著作最怕重复,不应给读者“炒冷饭”。

王先生既是学术领域备受推崇的学者、学界领头人,又是业界公认的权威,还能被工匠称为“行家”。

这才称得上真正的学者。

这么多年来,海内外的朋友们请王先生吃饭,常去比较讲究的酒店,生性简朴的王先生其实并不喜欢。

每一道菜上来,他会下意识地先拿筷子把菜里边放的虚的东西,如刻的萝卜花、雕的仙鹤、搭的小桥,挑出去——我看得出来,他并不是真的刻意想做这件事,这个动作完全是出于对形式主义潜在厌恶的本能。

原因在于,王先生奉行的原则是干实事,不务虚。

恰似明式家具,不设非功能的装饰部件。

好的明式家具,拆不走一个部件,一拆它就塌了,就散了。

换言之就是没有纯为装饰而设置的部件,不刻意装饰却能做到最佳的装饰效果,这才是真本事。

多年来,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爱讲形式,重宣传、包装、依赖炒作,一些行业、一些活动,本来与文化无关,却拿“文化”说事,对此,王先生曾笑称“这叫缺什么补什么”。

王先生一生研究古代家具,他一直想设计打造一件融入自己思想的家具,一九九五年得到了两块花梨大板,他约我与他一同设计打造了一件大画案。

务使两块木料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同时要让大案有时代感和艺术性,结构考究,无钉无胶。

大案制成后,重近半吨,好不容易请人搬上了六层的公寓。

第二天,师母告诉我,他搬完大案回芳嘉园小院时天已黑了,一进院门,就跟孩子似地喊:

“我回来了啦!

大案子上去啦!

大案一直在王先生的书房,《锦灰堆》、《自珍集》等广大读者喜爱的著作都是他在此案写就的。

他特作了一篇案铭,其中“世好妍华,我耽拙朴”言简意赅地表述了王先生的审美观。

中国文化孕育出的艺术,追求的是格调和品位,反映到器物上就表现为和谐和文人气质。

此案当为一例,其通体无一处刻意装饰,既有宋元的神,亦富时代感,其内涵令人回味无穷。

(《环球人物》2015年第2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到底明式家具的特色在哪里?

它为什么吸引着王世襄六十余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研究呢?

王世襄本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中国传统家具从明代至清前期发展到了顶峰。

这个时期的家具,采用了性坚质细的硬木材料,在制作上榫卯严密精巧,造型上简练典雅,风格独特,现在全世界都公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家具流派……到了明中叶,家具不只工艺好,木料也好,尤其是以黄花梨木造成的家具,天然文理,尤为华美。

”(荣宏君《王世襄珍藏文物聚散实录》)

7.下列不属于王世襄先生“明代家具观“的内容的一项是(3分)(  )

A.讲求实用,不刻意装饰却能收到最好装饰效果。

B.制作精巧,造型简练典雅,风格独特。

C.精于选料,最大限度合理利用材料,保留材料天然的纹理。

D.追求格调和品位,反映的是和谐和文人气质。

答案:

D

8.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当今,人们称王世襄先生是“大玩儿家”,这与他在治学、研究中,有一股一丝不苟的“狠劲儿”和“傻劲儿”是分不开的。

B.王世襄先生致力于展示、宣传中国文化最核心的精神:

格调、品位、和谐,这对当今的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意义。

C.王世襄先生在酒店吃饭,总会把菜里边刻的萝卜花、雕的仙鹤、搭的小桥、放的花瓣等挑出来,以此表达他对形式主义的厌恶。

D.“他搬完大案回芳嘉园小院时天已黑了,一进院门,就跟孩子似地喊:

‘我回来了啦!

大案子上去啦!

’”这一细节表现了王先生的率真和拙朴。

E.王先生一生注重做实事,他是学术领域备受推崇的学者、学界领头人,又是工匠眼中的“行家”,他做事力求完美,自我要求严谨。

解析:

A项,前后无因果关系;C项,“以此表达”不准确,原文是“潜在厌恶的本能”;D项,不够准确,主要是突出他高兴的心情和率真的性情;B项是对部分段落内容的概括;E项是对全文整体内容的概括分析。

答案:

BE

9.为什么说“王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学者、真正的收藏家和中国文化的实践者”?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是真正的学者。

他是学界领头人,业界公认的权威、“行家”;学术态度严谨,追求完美,不断创新;注重做实事,不务虚。

②是真正的收藏家。

有天分,眼力好;实践经验丰富,对工艺和技法理解深刻;历史和人文知识丰富,古文献和文字学功底深厚;收藏门类多,《自珍集》等专著鉴赏水准高。

③是中国文化的实践者。

致力于展示、宣传中国文化最核心、最精华和最本质的精神;亲自设计打造融入自己思想的传统家具;著书立说,传播简练拙朴的审美文化观。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逊,字友道。

登进士第,辟襄阳掌书记。

复从事于湖南,颇有声绩,累拜池、濠二州刺史。

先是,濠州之都将杨腾,削刻士卒,州兵三千人谋杀腾。

腾觉之,走扬州,家属皆死。

濠兵不自戢,因行攘剽。

及逊至郡,余乱未殄。

徐驱其间,为陈逆顺利害之势,众皆释甲请罪,因以宁息。

元和初,出为衢州刺史。

以政绩殊尤,迁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都团练观察使。

先是,贞元初,皇甫政镇浙东,尝福建兵乱,逐观察使吴诜。

政以所镇实压闽境,请权益兵三千,俟贼平而罢。

贼平向三十年,而所益兵仍旧。

逊视事数日,举奏停之。

逊为政以均一贫富、扶弱抑强为己任。

元和十年,拜襄州刺史。

时逊代严绶镇襄阳。

绶以八州兵讨贼于唐州。

既而绶以无功罢兵柄,命高霞寓代绶将兵于唐州,其襄阳军隶于霞寓。

军士家口在襄州者,逊厚抚之,士卒多舍霞寓亡归。

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

既贬官,中人皆言逊挠霞寓军,所以致败。

上令中使至襄州听察曲直,奏言逊不直,乃左授太子宾客分司。

十四年,拜许州刺史。

是时,新罹兵战,难遽完缉。

及逊至,集大军与之约束,严具示赏罚必信,号令数百言,士皆感悦。

长庆元年,幽、镇继乱。

逊请身先讨贼,不许。

但命以兵一万,会于行营。

逊奉诏,即日发兵,故先诸军而至,由是进位检校吏部尚书。

寻改凤翔节度使,行至京师,以疾陈乞。

长庆三年正月卒,年六十三,废朝一日,赠右仆射。

(《旧唐书·李逊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

B.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

C.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

D.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

答案:

D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掌书记”,全名“节度掌书记”,唐代官制,是掌管一路军政、民政机关的机要秘书。

B.“迁”,官职变动。

“左迁”是升迁的意思,文中“迁越州刺史”的“迁”就是“左迁”。

C.“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多就政事而言。

D.“以疾陈乞”中的“乞”,即“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

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

解析:

“左迁”指贬官、降职。

答案:

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逊担任池、濠二州刺史之前,濠州的都将杨腾裁撤了军队员额,濠州三千士兵谋划要杀掉杨腾。

B.福建发生兵乱时,皇甫政因为自己所镇守的地方紧挨着福建边境,一直上奏请求增兵三千名,等到叛贼被平定后他才作罢。

C.高霞寓被贬官之后,宦官都说李逊阻挠高霞寓用兵,从而导致失败。

D.李逊担任许州刺史,到任后,集合大军与他们申明军纪,并向他们表示赏罚必信,士兵都感到很高兴。

解析:

A项“削刻士卒”是“对待士卒非常苛刻”,而不是“裁撤了军队员额”;B项“请权益兵三千”是“上奏请求朝廷临时变通增兵三千,等到叛乱平定后就遣散”,而不是“一直上奏请求增兵三千名,等到叛贼被平定后他才作罢”;D项“士皆感悦”是“士兵都心悦诚服”,侧重于感服(听从),而不是“士兵都感到很愉悦”。

答案:

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徐驱其间,为陈逆顺利害之势,众皆释甲请罪,因以宁息。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而绶以无功罢兵柄,命高霞寓代绶将兵于唐州,其襄阳军隶于霞寓。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李逊缓缓地驱车进入濠州军营,向士兵们陈述了叛逆投顺的利弊形势,众士兵都脱下铠甲请罪,因此濠州之乱得以平息。

(得分点:

“徐驱”,乘车慢慢地走;“陈”,陈述;“释甲”,脱下铠甲;“因以”,因此得以;“徐驱其间”是省略句,需补充施事者“李逊”。

(2)不久严绶因为没有功劳而被撤销兵权,朝廷命令高霞寓代替严绶到唐州统帅军队,严绶的襄阳军归属于高霞寓。

[得分点:

既而,不久;以,因为;代,代替;隶,隶属,归属;“罢兵柄”是被动句,译为“被撤销(罢免)兵权”。

]

参考译文:

李逊,字友道。

李逊考中进士,被朝廷征召为襄阳掌书记。

又在湖南担任从事之职,很有声望和政绩,多次升迁担任池、濠二州刺史。

此前,濠州的都将杨腾,对待士卒非常苛刻,濠州三千士兵谋划刺杀杨腾。

杨腾察觉到这件事,逃到扬州,但杨腾的家属都被杀死。

濠州的士兵不能自我收敛,乘机大行掠夺抢劫。

等李逊到郡所,余乱还未平息。

李逊缓缓驱车进入濠州军营,向士兵们陈述了叛逆投顺的利弊形势,众士兵都脱下铠甲请罪,因此濠州之乱得以平息。

元和初年,李逊出京担任衢州刺史。

因为政绩特别突出,升任越州刺史,并兼任御史大夫和浙东都团练观察使。

此前,贞元初年,皇甫政镇守浙东,当时福建曾经发生兵乱,叛贼驱逐了观察使吴诜。

皇甫政因为自己所镇守的地方紧挨着福建边境,上奏请求朝廷临时变通增兵三千,等到叛乱平定后就遣散。

叛乱平定已近三十年,但当年所增的兵员保持不变。

李逊到任几天后,上奏遣散了所增的士兵。

李逊治政以平均贫富、扶助弱小抑制豪强作为自己的职责。

元和十年,李逊担任襄州刺史。

当时李逊代替严绶镇守襄阳。

严绶率领八州士兵到唐州讨伐叛贼。

不久严绶因为没有功劳而被撤销兵权,朝廷命令高霞寓代替严绶到唐州统帅军队,严绶的襄阳军归属于高霞寓。

家乡和亲人在襄州的军士,李逊用丰厚的待遇安抚他们,很多士兵舍弃高霞寓军营逃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